试述河南人才历史时期与人才地理分布变迁
2020-01-19张清改
张清改
(中共信阳市委党校,河南 信阳 464000)
河南作为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曾经长期是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中华文明很长的一段历史长河中占据着主流时段,构成了中国历史的血脉和筋骨。[1]古往今来,包括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哲学家、书画家等各类人才在河南成长、工作和生活,共同谱写了河南人才发展史上的多彩篇章。
一、河南人才历史时期与人才地理分布基本特征
(一)河南人才历史时期
1.勃兴期(先秦时期)
河南早在四五十万年前就是人类繁衍生息和各氏族部落活动的中心区域之一,比如南召县云阳公社发现的猿人与北京周口店猿人一样同处在更新世中期。而黄帝是在有熊(今河南新郑市)开创初始的政权制度,可以说,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三皇五帝”或在河南出生和活动,或在河南建都立业。及至夏商周,河南的农业经济和商业经济已经十分发达,不仅是都城或次政治中心所在地,同时也是人口活动的中心地带。《史记·封禅书》说,“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河洛地区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源头,中华文明发端的初始点在河南,中华民族的先民在河南的大地上开农耕、建都城、造文字、冶铜铁,拉开了中华文明的第一幕,[2]这就决定了这一时期的河南地域上集结了当时最优秀的人才,并培育出当时最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如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160篇《国风》中有95篇出自河南。虽史料对早期河南的人才数量、人才层次记载较少,但可以推定当时河南境内服务于国家政权的人应该所占比例较高。进入春秋战国时代,河南成为中华文化的诞生地之一,在哲学、艺术、文学、科技、教育等领域都出现了杰出的人才,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道家、法家、墨家、杂家、名家等创始人或集大成者大多是河南人,老子、墨子等彪炳史册的思想家群星闪耀,不仅谱写了中国文化史上百家争鸣的时代,同时也拉开了河南人才辉煌发展的序幕,使河南进入了人才发展的勃兴期。
2.繁荣期(两汉——魏晋南北朝)
秦与西汉时期,河南是连接东部齐鲁经学之乡与西部三辅地区的文化长廊,贯通北方黄河流域与南方长江流域的文化枢纽,无数官吏、士人、商贾往返奔走于此地。[3]东汉时期,河南成为中国的核心文化区域,官学繁荣,私学昌盛,开始引领全国文化走向,并取得全面的辉煌成果,由此也让河南的人才数量大增,呈现“井喷”之势,铸造了河南人才史上的第一次高峰期。这一时期不仅有政治人才,还有史学家、文学家等各类人才次第出现,如史学家班固在洛阳完成了《汉书》撰写,文学家许慎的《说文解字》成为文字学的奠基之作,天文学家张衡制作的地动仪和浑天仪有开创之功,数学家张苍的《九章算术》被后世奉为经典。同时,这一时期河南还出现了一些汝南袁氏这样人才长期兴盛的大家族。丁文江先生曾将二十四史中有列传、有籍贯的5783人都假定为“历史人物”,不论善恶邪正,都对他们的地理籍贯进行研究。而研究结果表明,西汉时期河南历史人物39人,占比18.75%,排名第2,仅次于山东;东汉时期河南历史人物170人,占当时全国历史人物37.2%,高居榜首。[4]魏晋南北朝是中国人民迁徙、人才流动最频繁的时期,“建安七子”、“竹林七贤”都活跃于河南地区,洛阳人左思的《三都赋》名动天下,留下“洛阳纸贵”的佳话,颍川陈氏、钟氏、荀氏、庾氏,软泥应氏、陈郡谢氏、殷氏等世家大族人才辈出。据台湾学者黄定华统计,公元前551-400年,河南的历史名人为180人,占全国638人的28%,由于这一时期以河南为中心的中原地区人才大量涌现,黄定华教授将这一时期命名为“中原人才期。”[5]可以说,从两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南临近或直接作为国家政治中心所在地,人才数量和质量都很高,是人才发展的高峰和繁荣期。
3.鼎盛期(隋唐时期)
隋唐之际,国力强盛,文化开放,尽管统一帝国的政治中心又回到了关中的长安地区,但是“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洛阳长时期是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或副中心,河南社会经济保持强势发展,不仅是当时人口最多、最密集地区,也是时代的中心。这一时期,河南大地上出现了一大批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精英人物,“到了唐代,河南则是文学家集中涌现的地方,唐代著名诗人几乎一半出自河南,杜甫、白居易、韩愈、岑参、元稹、李贺、李商隐、刘禹锡等人,为唐诗的繁荣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6]不仅唐代诗歌的领军人物几乎都是在河南从事创作,文学领域百花齐放,还有音乐、舞蹈、书法、园林设计等领域的众多杰出人才也多为河南籍。据丁文江先生统计,唐代河南历史人物219人,占比17.1%,全国排名第3。据研究,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740年),今属河南的有137个县,人口7760644人,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16.12%,[7]对比可见,尽管这一时期河南历史人物全国排名下降,占比也减少,但与人口数量横向比较,河南人才率是高于人口比的。另据黄定华教授统计,公元400——900年,河南历史名人为167人,占全国968人的22.5%。同时,与东汉时期的人才高峰期政治人才一枝独秀不同,唐代河南的人才地域分布和层次更加广泛,政治人才继续高位,走出宰相75人,占唐代宰相总数369人的20%,同时军事人才、文学人才、学术人才、史学人才多点开花,都很繁盛,其中唐代河南军事人才55人,文学艺术人才80人,分别占全部人才总量的17%、18%。[8]可以说,唐代河南人才数量之多、层次之高、门类之丰富是河南数千年历史中罕有的现象,是为地方人才发展的鼎盛期。
4.转折期(两宋时期)
进入宋代,朝廷实行右文政策,文化制度转轨,当时四大书院中的嵩阳书院、应天书院均在河南,政策相对开明和宽松,河南人才又一次呈现喷涌之势,宋明理学的奠基人程颢、程颐,活字印刷术发明者毕昇、建筑学宏著《营造法式》作者李诫、画家张择端等均是河南人。据统计,北宋时期,河南的历史人物有324人,全国占比22.18%,排名第一。宋徽宗时,全国人口45324154人,河南2882008人,占比6%,由此可见在北宋时期是河南人才的“井喷”期。科举状元分布上,从唐至宋,全国有籍可考的186状元中,河南籍有47人,居于全国首位。[9]尽管北宋时期河南籍人才数量居于明显优势,但分布地域上主要限于北宋首都开封府的弹丸之地,其中“二十五史”列传中的北宋开封人就有165人,占总数47.6%。[10]彼时河南域内州县人才明显减少,全国人才趋向东南之势已经出现,无论是科举人才还是以著作发明创造而著称的人才数量,东南都高于中原,其中福建人数最多、比例最大。[11]如史料记载,“宋受天命,然后七闽、两浙与江之东西,冠以诗书,翕然大肆,人才之盛,遂甲于天下。”[12]南宋,河南历史人物37人,占比6.12%,人数急剧下降。黄定华先生研究显示,公元900-1400年,河南历史名人为186人,已经降至全国1731人的10%。显然,河南人才在两宋之际发生了逆转,由鼎盛到衰落,是为河南人才地理的转折期。
5.衰落枯竭期(明清-近代)
明清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封建社会末期,专制主义思想日益突出,文化保守性日益明显,这一特征在中原腹地河南表现尤为突出,河南处于全国学术低谷,人口素质下降严重,人才逐渐枯竭,[13]明代历史人物仅有123人,占据百分比为6.94%,位次已跌至全国第6。参加各种考试以及能够考取功名的人数都远远比不上周边省份,明清两代考取状元仅有3人。其中明代河南进士1493人,占比6.4%,位居全国第7位,尤其是晚晴时期,人才断崖式下滑,在学术界、政界、军界、科技界、工商界有一定影响的人物寥若晨星,人才从曾经的井喷繁荣态势走向沉寂。学者王奇生曾对中国近代人物的地理分布进行统计排名(人物涵盖晚晴至民国时期),官绅人物一项河南占比2.7%,排名第10,当代名人占比1.59%,排名第13,专科以上学校学生占比2.8%,排名第14,回国留学生占比3.2%,排名第12,留法勤工俭学1.12%,排名第11,留苏3.39%,排名第10,近代科学家占比3.1%,排名第10,近代文学家占比3.36%,排名第11,黄埔军校1-7期毕业生占比2.38,排名第11,国民革命军陆军中、上将占比3.12,排名第11,北洋政府元首及阁员占比2.52%,排名第8。[14]
二、历史时期河南人才的地理特征
(一)历史时期河南人才具有多样性
历史时期河南名人辈出,灿若繁星,不仅有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中国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还有许多杰出的书画家军事人才、商业人才、科技人才,具有明显的人才多样性。历史时期河南的书画成就仰如高山,有历史记载的河南籍书法家有4000多人。蔡邕、钟繇、诸遂良、王铎、董伯仁、吴道子、张择端、武宗元等都是极有影响地位的一代宗师;编著最早兵书《六韬》的周代军事家姜尚、培养出苏秦、张仪、孙膑、庞涓的鬼谷子,与孙武齐名的大军事家吴起,还有苏秦、张良、司马懿、司马彪、岳飞、张巡、史可法等数不胜数的军事人才光耀神州;中国医药大师荟萃河南,医圣张仲景、饮食疗法创始人孟诜等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壮大居功至伟;天文学家张衡、僧一行、商业鼻祖王亥、主张“富好行其德”的范蠡、“农商交易、以利为本”的桑弘羊等彪炳史册;科技人才张苍、苏颂都曾站在当时世界科技的巅峰。历史时期河南的女性人才也不逊色,武丁王后妇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花木兰等在男性占主导的封建社会占有一席之地。总体来说,各个时期这些数量、门类众多的河南人才推动了古代中国重大政治制度的变革、思想观念的传承、民间礼俗的世袭。[15]
(二)人才时间分布的阶段性
尽管历史时期河南人才荟萃,但在分布上呈现出时间的阶段性。历史时期河南人才的地理分布以两宋之交为转折点,南宋之前的一千多年,河南人才辈出,群星灿烂,二十四中的历史人物总数排在第一位,在全国科举考试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但南宋开始,人才数量和能量都开始下降。明初在朝中做官的人已经明显减少,明代中后期分为南、北榜科举取士,河南均属于北榜,名额大大低于南榜,这也客观反映了明代河南人才的状况。后虽有增减,但河南取士低于南方已成为不争事实。就状元而言,唐代河南状元18人,北宋16人,明代2人,清代只有1人。学者吴培玉对近代人才地理分布研究,分8项对全国1238人、21个省份进行了统计量化,其中河南有封建官僚15人、农民革命者7人、资产阶级者3人,地主阶级革命者、资产阶级改良者、实业家、文人学者等项均为0,合计25人,居全国13位。可见,至民国时期,河南已经由人才的密集区变为人才的稀疏区。这与宋代以后近一千年来江南地区开发,江浙地区文风日盛、人才日多,中国人才地理呈现出的人才由西北而趋东南方向是相一致的。[16]
(三)域内人才地理空间的不平衡性
历史时期河南省内人分布不平衡,不同的时代呈现出人才偏集性,总体呈现出中间多边缘少、西部多东部少,以洛阳、开封、南阳等政治中心或帝乡为中心,向周边发展发散。比如东汉时期洛阳周围的南阳(今河南南阳一带)、颍川(治所今河南禹州市,下辖今宝丰、登封一带)、汝南(今河南驻马店一带)、河南(今郑州、中牟、新密一带)、陈留(今开封祥符区)一带士人文化素养和成就较高,以士人、书籍、教授、博士数量统计,均位居第一。[17]同时,汝南、颍川士人因长于谋略而在东汉末年为各方割据势力所倚重,“汝、颍固多奇士”,[18]以至于“汝颍多奇士”、“汝颍名士”的说法从汉代一直流传到宋代。[19]又如明代河南八府一直隶州的文进士开封府572人,占全省总数的30%还多,位居第一,汝南府345人,占全省20%,位居第二位。86县文进士最多的是祥符县(今开封市)138人,次为洛阳县129人,睢州55人,杞县54人,豫南的汝阳县(今汝南)、光州(今潢川)、固始、商城、信阳州、罗山也成为文进士较多的地区。[20]清代进士依然是祥符县居河南诸州县之首。及至民国时期,豫南信阳武将频出,将星璀璨,军政人才在河南一枝独秀。[21]
(四)历史时期河南人才普遍具有强烈的从政意识
历史时期的河南各类人才普遍具有强烈从政意识,社会各阶层对政治风云比较敏感,与沿海地区人才相比,河南积极入世、建功立业是主流,世代传经、世代为官的政治精英较多。如东汉的汝南袁氏,门生故吏众多,形成强大的政治势力,东汉末年的袁术袁绍,汝南颍川士人,更是一代风云人物。历史时期河南的许多人才本身具备成为思想家、教育家、农业专家等技术型人才的专业素养,但他们往往有强烈的功名心和从政意识,发奋苦读的最终目的也是求取功名,期盼被朝廷欣赏认可并召之于庙堂之上,最终成为官员甚至是政治家。这种特点一方面塑造了河南士人“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使命感,并成为中国古代士大夫精神的政治基因主流,代代相传,让河南人在历代的政治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另一方面,这种特点也让人们的创造精神受到一定的压抑,如张衡的天文学成就曾代表着当时最高成就,但他对地震的解释仍没有脱离政治的前提,难以深入到对地质构造的探究,更不可能发展到真正的实验阶段。及至近代以来,这种“官本位”意识引导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处事方式和社会时尚,“不看市场看政策”,经济上更加衰落,社会持续衰败,思想政治上日益保守,使得昔日开放、开拓和创新的河南逐渐封闭、保守、落后和被边缘化。[22]
三、河南人才历史时期与地理分布变迁原因分析
(一)政治中心地位持续时间长为河南早期人才的兴盛提供了地利条件
政治都会所在,常会成为文化集聚、人才辐辏之地。河南居九州之腹,有“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之说,自古以来就是政治博弈、政权演变的大舞台,“问鼎中原”成为夺取天下的代名词,由此河南作为国家政治中心很长,对人才的吸引力、辐射力强,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国政治文明的鼎盛与辉煌,同时也为人物的繁盛提供了条件。中国第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国家——夏朝在河南建立,而从夏商时期的天地之中,到周、秦、汉、唐时期与关中地区互为犄角,再到五代、宋辽时代的辉煌鼎盛,先后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五代各国、北宋等22个王朝、两千多年定都或迁都于河南,在中国八大古都中,河南就有洛阳、开封、郑州、洛阳四个,其中洛阳是十三朝古都,也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的城市,可以说河南在历史上是长时间作为国家政治核心区域而存在。民智开通、经济发达、信息集中、文化教育条件相对优越,必然会吸引大批的政治、文化精英在此定居生活,这就为人才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地利条件。同时,“河南帝城多近臣,南阳帝乡多近亲,”河南长期作为政治中心,让士人参政具备了相对便利和优越的条件。
(二)经济发展的兴衰波折是河南人才消长变化的根本原因
衣食足知荣辱,仓廪实知礼仪。人才的成长离不开一定的经济基础,文化中心与经济中心从来都是同心圆结构,[23]因为人们只有在衣食无忧后方有闲暇精力和情怀去读书习文,是故,历史上的人才密集区也往往是经济昌盛区。[24]河南地处中原,经济基础雄厚,是历史上开发较早的区域,相对富庶的经济也为早期人才的繁荣准备了物质基础。但宋代以后,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南移,江南成为国家重要财赋地,河南所在的黄河流域疏离政治中心,经济日趋衰落,导致人才成长失去了有益的经济基础,[25]“故今之中原,非古之中原。今日之中原,已于古偏方无异。而古之中原,乃在今东南偏方之域矣。徇名而责实,必有轻重之当,议者可不深考云。”[26]地方经济日益衰退,人民日益贫困,以农业田赋为例,宣统元年,河南为6995046两,人均0.22两,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5%,位列全国第四,但田赋总数却只位列全国第11位,占全国田赋总数264006275两的2.6%。而同年江苏田赋为50242060两,人均1.48两,是河南的近7倍,全省田赋总数是河南的7.18倍。[27]社会经济的不断衰退让河南也由中心逐渐被边缘化,及至晚清及民国时期,西式教育所需财力更甚,竺可桢曾说“今日高等教育,几全为中等阶级以上子弟所独享,中人之产,供给子弟毕业高中已甚艰辛,至于大学学生,每年非三四百元,不敷应用。”[28]而河南经济跌入谷底,“水旱蝗汤”肆虐,民不聊生,哀鸿遍野,人才的培养流动已经失去了宝贵的、根本的经济基础。
(三)移民引发的人才东南流动导致河南人才衰竭的外在原因
河南历史上多次发生因天灾人祸等导致流民大规模涌向南方的浪潮,从永嘉之乱后的衣冠南渡、安史之乱后的继续向南移动,靖康之难后第三次南迁这三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移民活动一直持续到清代,如太平天国战后,仅豫南信阳的光山县移民到苏浙皖赣的人数就超过了100万人,”[29]河南历史上移民时间之长、数量至多,世所罕见。[30]人口的迁移带来的就是人才的流动。其一,那些南迁的河南人口,多数都是士家大族、社会精英和青壮年熟练劳动力,朱熹曾说,“靖康之乱,中原涂炭,衣冠人物,萃于东南,”如金陵在南宋建炎初年经过战乱,“绝城境为墟,来居者多汴、洛力能远迁巨族仕家,”[31]新补充的居民,主要是河南流亡的富贵之家,明人邱濬曾说:“海内氏族,所谓故家乔木者,皆自中州来。”[32]二是以“力能远迁巨族仕家”为主的河南移民必然携带动产南下,而留下来的人,多是本分、服从、封闭、保守的人,河南的人力财力在不断的移民中耗散,人口综合素质不断下降,高素质精英不断减少,人才成长失去了丰厚土壤。
(四)教育的兴衰是历史时期河南人才消长的重要原因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中介,教育的兴衰是历史时期河南人才消长的重要原因。历史时期的洛阳、开封是河南教育最发达的地方,洛阳的太学曾代表着汉帝国独一无二的文化品位,魏晋河南世家大族的家学为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唐代东都洛阳国子监的官学和民间私学让河南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遥遥领先,宋代中央官学、地方官学和书院体系完备,河南文风兴盛,明代河南亦有书院126所,位居北方首位。[33]道光二十年(1840年)至1949年的百余年间,是中国教育由传统封建教育(官学、书院、私塾)向近代教育的转型期,但是西学的新风迟迟刮不到河南,直至清廷废科举、兴学校后,河南才有新式学堂创办。史料记载,河南“省城开办学堂,在光绪二十八年(1902)夏间”,但因办事不力及“民智痼弊,开通较迟”,[34]收效甚微。直至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五月,河南全省仅开办各种专门实业及中学以上学堂30所,学生约千人;各项师范30余所,学生不及千人;各种小学200所,学生不足6000人,这与当时河南3000多万人口大省的地位是不相适应的。同时,河南派遣留学生时间晚、数量少,留学生是“域外先进文明的学习者、理解消化者、传播者,许多人同时还是实践者,”[35]派遣留学生出国,对近代人才的培养具有重大作用。但河南官方对派遣留学生持抵制态度,“清季河南巡抚某谓中国多一出留洋学生即多一革命党,是以决不派遣学生出洋。”[36]资料显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河南留日7人,光绪三十年(1904年)留日学生19人,是年除陕西省少于河南外,其他省份均高于河南。周边的直隶为172人,陕西为56人,安徽为84人,山东为60人,湖北为363人。[37]周边各省留日学生最少的为河南近5倍,多者达30倍,河南留学生数量与南方各省相比显得微不足道,可以说,晚清以来新式教育的落后是近代河南人才衰落的重要诱因。
人才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相互作用不言而喻,人才优势与经济优势成正比已经成为当前人们的共识。河南历史时期人才地理多有变迁,有繁盛鼎盛,也有衰落下滑,曾经的人才兴盛固然可喜,而转折衰退的历史教训也值得警戒反思。正视并反思那些衰落的经验教训,对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篇章和培育新时代出彩河南人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