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家长学校工作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0-01-19卞红梅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幼儿园家长活动

卞红梅

(扬州市职业大学,江苏 扬州 22500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园作为专门的幼儿教育机构,不仅要为幼儿的和谐发展创设条件提供服务,也应当“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成立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教育知识和育儿实践的指导,成为幼儿园提升家长教育素养和家园共育能力的重要渠道。

调查组实地走访了8所不同类型的幼儿园,对个别园长、部分幼儿教师以及多名家长进行了交流和访谈,内容包括幼儿园家长学校工作的日常开展、家长对家庭教育及其自身角色的看法、幼儿园家长学校活动的参与情况以及对家长学校工作的整体感受与反馈等,以期了解当前幼儿园家长学校工作的实施情况和效果。结合走访调查的结果和已有研究成果,发现目前很多幼儿园的家长学校并没能得到有效实施,其应有的价值和功能未能在教育实践中得到充分发挥。

一、当前幼儿园家长学校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家长对家长学校的参与度不高

家长的参与度不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家长学校的活动出席率不理想。从部分幼儿园了解到,幼儿园每次组织家长活动时,经过各种渠道的宣传和邀请之后,活动现场的到场率都不是十分满意,有时甚至仅有六到七成家长能如约到场。少部分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自己只要负责照顾好孩子的生活起居即可,不需要学习育儿知识;亦有部分人认为自己已有一定的育儿经验,不需要按部就班参加幼儿园安排的学习活动。因而,对于幼儿园组织的活动,家长们会以各种理由和借口推脱。

另一方面,家长对于家长学校活动的参与度较低。如许多家长虽然参加了活动,但并没有把自己当作学习的主体,去积极关注如何在活动中习得科学育儿的理念,掌握正确的育儿方法和技巧,有效提升自我家庭教育素养,而只是把参加活动当作获取孩子在园表现、了解学校工作甚至应付幼儿园差事的一种形式,[1]有少数家长表示参加活动更多是为了孩子才配合学校勉强参与。这样的心态与动机,无法保证他们在参与活动时的专注度和活动的效果。

(二)家长教育指导内容缺乏规划,指导方式较为单一

对于家长学校的课程内容和形式,部分家长表示学习的主题并不能完全符合他们的实际需要。很多家庭涉及隔代教养问题,两代人经常在孩子的教育上产生冲突、发生矛盾,而幼儿园则很少会开展此类专题指导,或是专门面向祖辈开展教育工作;有些则认为学习内容虽好,但不知道如何运用到家庭教育的具体实践中去,实施效果不理想也没有进一步的跟踪和指导。而讲座作为当前家长学校的主要活动形式,略显单一,“老师讲,家长听”的方式不能够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主动性。

从幼儿园教师的访谈中了解到,她们对于家长的教育指导,往往也是就学生或家长出现的问题而指导,没有整体的规划和系统的安排。并且,在指导时大多凭借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而给出,较为随机和零散,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也未必专业、科学。

以上说明,幼儿园在开展家长学校的课程活动时,不能完全考虑到家长的需求,针对性不足,指导的方式方法上也缺乏灵活性、有效性。

二、幼儿园家长学校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家长的认识不足

家长对自身教育责任的意识不清。或是认为家庭只需提供孩子生活的保障,或是认为自己文化水平有限而无法指导孩子,因而将教育责任过多或全部转移给学校,在面对幼儿园开展家长学校的各项活动时,重视度普遍不够。

对于家庭教育和家长学校的认识存在偏差。有的认为家庭教育凭借经验就可以,祖辈父辈们都不曾经过专门学习,也教育得挺好,所以,不需要参加学习;有的只重视孩子的学习,认为家庭教育主要围绕孩子的学习指导而展开。而家长学校的主要功能则体现在是了解孩子、了解幼儿园工作的一个途径。

家长们的这些认识和看法,都会导致他们不能全面看待自身的教育责任及家长学校的作用,进而影响其参与家长学校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即便是参加了活动,也不能保证活动过程中的有效互动。而这些观念的存在,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家长们确实需要接受家长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指导。

(二)管理机制不健全

幼儿园家长学校工作的顺利组织和有效开展,离不开上级部门的规范管理和制度保障。尽管在全国妇联、教育部、中央文明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家长学校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规定:“教育行政各有关部门要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家长学校建设和发展。”“各级妇联组织、教育行政部门作为家庭教育工作的牵头单位,负责对家长学校工作进行指导与管理。教育行政部门对幼儿园、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家长学校工作进行具体指导。”但实际上目前多数地方由幼儿园主要负责家长学校的开办,上级管理部门没有真正落实对家长学校工作的统一指导和有效管理,缺位现象比较普遍。另一方面,国内目前尚没有配套的相关制度和实施细则对家长及其教育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致使许多家长参与教育的自觉性不高,出现不履行自身教育责任和疏于家庭教育指导的行为。[2]总之难免会使幼儿园家长学校工作出现无计划、随意和开展效果不佳等情况,直接影响着家长教育和家教指导工作的质量。

(三)专业师资缺乏

家长教育及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开展需要一定的专业背景,经过相关的专业训练,不仅要有关于家庭教育的知识储备,熟悉掌握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规律与方法,还要具备家庭指导的能力,同时还需要对指导对象有全面深入的了解。[3]

据了解,当前很多幼儿园家长学校的教师主要有两部分构成:一是从校外聘请专家来园讲座,二是由该园的骨干教师或领导担任。前者虽然有扎实的专业背景,但缺乏对该园家长的了解,加之指导身份的“临时性”,因而并不能在真正意义上为家长提供系统且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4]幼儿园的教师或领导虽然有丰富的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也相对了解本园的家长群体,但他们无论在职前还是职后几乎都未曾接受过关于家长教育和家庭教育指导的相关培训,指导时大多依靠自我积累或经验总结而得,对具体问题的分析未必深入到位,提出的建议和措施在可行性和操作性上有待商榷,因而也未必能有效解决家长们的困惑和家庭教育中的难题。

三、改善幼儿园家长学校工作的措施与策略

(一)加强宣传与教育,提高家长的认识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教师大会上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要确保第一粒扣子不扣错,社会各界应积极重视并大力宣传家长教育,以提高大众对家庭教育、家长学校的认识。幼儿园和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如家长会、专题讲座、给家长的一封信、家委会等来宣传动员家长主动参与学校活动,让家长重视家园间的合作,形成双方互动的共育模式。家长也应当转变观念,充分认识自身在子女教育过程中的责任与作用。即使在孩子入园后,幼儿园成了教育的主要力量,家长们也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发展,要积极地配合幼儿园,以主体身份投身幼儿园组织的各项活动中,在参与中学习科学的教育常识,掌握有效的教育方法,提升家长的教育素养。

(二)强化制度与管理,确保家长学校的良好运行

由于当前与家长教育相关的法规、文件对各责任主体的职、责、权规定得不明确、不具体,因而在执行上欠缺约束力。政府和相关部门可以就家长教育及家庭教育指导拟定详细具体的规定和细则,明确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幼儿园)的职责,规定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学习权利和义务。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响应政策规定,积极落实相关文件的精神,主动承担并推进当地家长学校的建设与运行工作。可以结合本地实际,对幼儿园家长学校的建设提出具体的要求。确定幼儿家长的规定学习内容、学习时间等,并将其纳入督导、考核的范畴,同时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和经费保障,确保家长学校工作开展常态化、规范化。[5]

幼儿园方面也应强化开展家长教育工作的意识,将家长学校工作纳入幼儿园常规工作,由相关领导或主要教师负责牵头,成立专门组织,全面统筹合理规划幼儿园家长学校的整体工作计划和不同年级组家长教育的具体指导计划。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确保每项工作、每次活动都能得到有效的组织与实施,收获预期的效果,避免家长教育工作流于形式、停于表面。幼儿园的管理者还应积极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创新教育与管理模式,为家长提供多元化的教育服务。

(三)深化教育与培训,组建优质的师资队伍

专业师资的水平直接影响家长学校工作的效果。对于优质专业家长教育和家庭指导师资的培养,可以着眼于两个阶段: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职前阶段,各级各类师范院校需要将家庭教育和家长教育的相关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专业的课程体系,有目的地增强师范生家庭教育的意识,培养家庭教育的核心能力。甚至可以增设家庭教育专业,培养专业对口人才。

师范生入职以后,幼儿园要重视园内教师的在职培训,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加强本园教师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能力和实践经验。幼儿园可以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主管部门或学术科研机构举办的家长教育培训,也可以依托教育行政部门、利用当地高校教育资源,联合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如心理学家、资深教育专家、医护人员等,对幼儿教师开展家长工作和家庭教育指导的系统培训,帮助她们掌握家长教育工作的规律、方法和技巧,切实提高教师们家长教育和指导的能力素养。与此同时,幼儿园还可以及时总结提炼本园或他园的工作经验,将以往家长教育活动的成果汇总转化,通过案例分析、经验交流、心得分享等方式向园内教师展示,提供她们学习和参考的样本。[6]

在家长学校师资人员的构成上,挖掘和吸纳多方力量。本园内,构建专兼职教师队伍。根据指导对象的特点和需求,配备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承担教育任务,传递先进的教育理念、分享问题的解决方案和技巧。园外,可邀请高等院校、科研领域的专家,利用其扎实的专业背景对家长展开特定专题的讲座辅导与培训。优秀家长的榜样示范也能使其他家长产生强烈的认同感进而学习效仿,因而,我们还可以将家长引入到师资队伍的建设中来,让优秀家长也走上家长学校的讲坛,分享交流育儿的心得与经验。[7]

(四)立足调查与研究,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增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有效性,离不开家长学校课程的专业化建设。幼儿园在规划设计家长学校的教学内容前,应加强调研,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以及每阶段家庭教育的任务、容易出现的问题等,基于不同家长的知识背景、子女教育观念、就业环境、家庭类型及结构等信息来选择和安排学习内容。如,针对小班幼儿家长,需要围绕他们比较关心的入园适应、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养成等问题展开指导;面对越来越多的二胎家庭,可以开展如何处理好孩子之间教育的指导;针对当前许多家庭祖辈参与教育的问题,可以设置祖辈学堂,开设“隔代教育咨询站”等,[8]向长辈家长们宣传科学的教育方法,更新他们的教育观念,帮助祖辈和父辈两代人认清自身角色,相互合作,科学教养,实现家庭教育和谐一致。

除了提高针对性以外,家长学校的教学内容还应当是全面系统的、实用的。对幼儿家长的教育支持应当自幼儿入园开始,直到大班毕业,前后连贯动态持续。对幼儿家长的教育支持应涵盖多个方面,既包括卫生保健、习惯培养、性格养成,也关注情绪健康、智力开发等,旨在全面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素养。家长学校的教学内容还应能真正为家长所用,有效帮助其解决家庭教育中的困惑与难题。家长通过学习,能够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按规律办事,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教育引导,实现家庭教育的有效性。因而,教学内容要注重将理论宣讲与实际操作有机结合。

(五)坚持灵活与多样,搭建有效的沟通平台

为实现家庭与幼儿园的高效融通,家长学校应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组织丰富有趣的活动激发家长的参与动力,保障家长的参与意识,充分考虑不同职业家长的工作时间差异,统筹多数家长的共同需求和个别家庭的个性问题,可以灵活合理地安排时间、结合实际情况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让多种类型、不同层次的家长都有机会参与进来,让有不同需求的家长都能得到对应的指导。在形式和方法上,重视家长的参与和体验,将专题讲座与互动研讨结合起来,实现知识、经验和信息的多向传递、启发互补;借助家庭教育问题案例的研究与剖析,指导家长找寻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方案,实现教育方法和策略的迁移。

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还可以积极利用现代媒体资源,通过网络方式,宣传普及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方法和经验,开设网上家长学校,及时推送相关信息,设立家长论坛或特色、专题模块,提供留言互动的平台,有效了解家长和家庭教育中的问题,将集体辅导与个别指导充分结合。开通幼儿园公众号,定时推送幼儿园的实时动态,家长可随时随地了解并关注幼儿园的发展,拉近彼此的距离。由此搭建家庭和幼儿园之间实时、快捷、有效的沟通桥梁,形成家园和谐共育的局面,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幼儿园家长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我爱幼儿园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欢乐的幼儿园
我心中的好家长
爱“上”幼儿园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