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方文化的新时代师范生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培育
——以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2020-01-19商小咏姚忠秋
商小咏 姚忠秋
(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办好教育的基础与前提,抓好师德师风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1]新时代,教师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拥有良好的师德师风就是为“为谁培养人”保驾护航,更是保证教师自觉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因此,作为未来的准教师们,师范生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水平关乎未来教师队伍质量。在当前职业教育迅速发展的浪潮下,很多师范院校比较注重师范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而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明显弱化,多在职后教育进行。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形成绝非一日之功,需要个人的生活感悟,更离不开学校系统的教育。新时代是教师人人尽展其才的新时代,教师的综合素养决定了未来教育的航标。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的后备军,重视其职业道德素养培育是当务之急。
一、师范生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培育定位
师范生,是指大中专院校师范类专业学生和毕业生,这个群体的特殊性在于他们未来的就业目标是到各级各类学校或教育机构从事教学工作,是未来教师的预备者。自2007年六所部属师范大学试行师范生免费教育以来,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师范生免费教育的行列,作为未来的准教师,他们的素质直接关乎着未来教师队伍的素质。加强师范生的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培育,就是按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进行政治素质、情怀素养、法治意识的培育,让师范生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处理与自己、与他人(学生、同事、家长)等各种社会关系,具备从事教育劳动的行为准则和道德品质。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强调:“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2]师范生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培育,要侧重于提高师范生的德性,注重对师范生政治素质、职业情怀和法治素养的培育,促进师范生道德内化与养成,最终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与行。
(一)政治素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教育是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党和人民需要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2]作为未来的准教师们,要把学生塑造成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优秀人才,就必须自己首先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因此,理想信念教育是培养师范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核心。当前师范生置身于全媒体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碰撞,对师范生的理想信念成型产生双重影响,当前大学生群体中理想信念多元化、社会责任感缺失、价值观趋向务实等现象普遍存在,导致部分学生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不坚定。因此,要加强师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这是师德的源头活水,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政治保证。
(二)职业情怀
教师的职业情怀是每个教师从内心深处产生的对自身从事教育职业的需求意识和深刻理解,是“个体执念追求教育的生命意义和坚守育人职业的内在动力与精神支撑”。[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教师的职业情怀体现在对教育初心的坚守、对教师职业的敬重、对学生的仁爱之心。时下,师范生的职业情感普遍存在着缺失,具体表现为对教师职业缺乏正确认识,没有充分的职业心理准备,对教师职业没有应有的态度、缺乏职业情意等,这与师范生职业情感培育的不足相关。因此,加强师范生的职业情怀培育,深化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正确认识和勇于承担教师这一职业的神圣责任和崇高使命,为成为人师奠基。
(三)法治素养
在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中,中小学生的法治教育已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法治素养已是当代教师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的后备力量,是中小学法治教育的组织者、引领者和实施者,提升师范生的法治素养也是在为我国的法治基础工程做保障,以积淀起中华民族的法治底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正确的法治理论引领,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法治实践。”[4]加强师范生的法治素养主要涵盖教师所具备的法律知识、法治观念和运用法律法规评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几个方面。其中法律知识是基础,法治观念是核心,法治实践能力是重要标志。近年来,一些教师的违法行为如虐童事件、性侵事件等见诸于报端,给学生、家长、学校带来不良影响,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教师法治建设方面存在的漏洞。因此,提升师范生的法治素养显得必要与迫切。
二、师范生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培育的重要意义
(一)个体人格完善的必修之路
当前师范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期,知识体系尚未搭建完成,价值观塑造还没有成型,情感心理还不够成熟,需要加以正确引导。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但在当前的师范生群体中,一部分师范生选择师范专业表现出了极大的随意性、盲目性和被动性,这导致他们在平日的表现中,缺乏清晰的职业规划,思想不稳定,也不能按照师范生守则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因此职业态度趋向消极。同时,在职业理想方面,受利益取向的制约和多元价值观的冲击,对职业报酬、社会声望、经济利益和实际利益的考虑往往放在首位,导致对教师职业的认识比较肤浅和功利。这些对教师职业的认知偏差必然会影响他们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久而久之会影响到自身的人格形成和价值取向。教师因为强烈的示范性本需要比其他职业拥有更高的职业理想和信念,只有坚定这份职业的神圣和崇高感,才能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规范自己的行为,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因此,加强师范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不仅是师范生完善人格、锻造道德品格的重要途径,同时通过师德教育,师范生的职业态度得以匡正、职业情感得以培养,职业责任得以夯实,也反作用于职业技能的提升。
(二)教师队伍建设的现实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新时代教师要承担起传播与塑造的“时代重任”。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且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但近年来,师德失范行为屡见报端,背后折射的是“育人观念淡薄、敬业精神欠缺、师表意识薄弱,进取精神不足,学术浮躁功利”等问题,[5]这引发了公众对教师群体素质的强烈担忧,也势必会影响到师范生的职业态度、职业价值观等。这个年龄的学生容易受外界影响,辨别是非能力不强,要通过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学生确立理性的价值判断,正确认识教师群体主流,更要通过道德教育,坚定信心、严格要求、规范行为,通过自己的行动维护好教师群体的形象。新时代的教师道德建设要求越来越高,而良好的师德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通过短期培训就能具备的。因此,对师范生开展师德教育,通过系统培训道德理论知识、进行道德体验与实践,促进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使其用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进而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转变,有利于提高未来教师职业道德的整体水平。
(三)未来人才培养的时代召唤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是为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基础的重要工程,所以必须激发师生的内生力。今天的孩子生活在互联网时代,未来社会的发展充满着各种变数,教育生态环境、学校生活、师生关系可能都会随之改变,但不管随着时代如何变革,立德树人、培养高尚的人格不会变。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只能由人来建树。”青少年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可塑性极强,教育的正确导向是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因素。这个阶段的学生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强烈的示范性。因此,教师的思想品德、处世态度、行为方式,甚至个性特征和某些生活细节,都会对学生的品德树立、人格培养、目标树立和习惯养成起着潜移默化甚至是深远持久的影响。加强师范生师德教育,正是要引导他们认识到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要求,领会“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深刻含义,这样才能使他们增强时代责任,增强教师职业的认同感,更加自觉严格地规范自己的行为,为成为一名合格的准教师而努力奋斗。
三、地方教育文化在师范生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培育中的作用发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教育、学生、家长和社会都对教师群体提出了新的要求,师德就必须与时俱进。“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6]教师只有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而当前,针对师范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还比较程式化和泛化,内容没有针对性和系统性,方法和手段也比较单一,难以满足师德教育的需求。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通师高专),是一所肇端于1902年张謇创办的民立通州师范学校,是中国师范教育的三大源头之一。学校创办一百一十多年来,文化积淀丰赡,优秀人才辈出,先后培养了8万多名毕业生,享有“红色师范”、“教师摇篮”的美誉。近些年来,学校善于将南通地方文化融入师范生的师德教育,努力探索出一条校本特色的师范生师德素养培育之路。
(一)彰显师范特色,创立师德校本化课程
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师德教育的主阵地,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可以更好地梳理知识脉络,构建知识体系,提升理论认知。“理想的课程应以学生的素质为核心,”通师高专结合南通特色的教育文化资源,以张謇为代表的地方教育文化为底色,围绕师范生入学后的生活逻辑,进行相应的专题情境教育,编辑出版了《品德成长》校本课程,课程拟定了三级品德发展纲目,分别设计了四个单元:“成长与责任”、“视野与文化”、“生命与幸福”、“儿童与发展”,与师范专业密切相连。它以社会核心价值理念、法治思维培育、未来职业基本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特征为基本内容,以家国情怀、把握自我、礼待他人、关爱集体、服务社会、投身职业为发展逻辑,以化抽象为具体、化理念为生活为操作原则来确立的,在师范生价值观形成和师德培养方面具有明确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课程由学校思政工作者、教育学心理学老师组成教学团队,围绕主题引领学生进行生活探究、活动体验,并对学生的阶段性表现进行评价。这样的品德教育课程,一下子将学生和课本的距离缩短,学生在亲近地方文化的过程中学习、体验,个人品德养成、职业道德认同感也在潜移默化地提升。“行道而得之于心谓之德”,校本课程内容重在生活性,过程重在体验性,激发了学生对教育的情感共鸣,大大提升了师德教育的效果。
(二)依托校园历史文化资源,搭建多样化成长平台
南通师专一百多年的历史传承,积淀了丰厚的文化资源。学校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将丰厚的文化资源转化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资源,让师范生成为实践主体,在学习体验中厚德。参观校史馆、红色师范纪念馆、师范教育博物馆,是每届新生入学教育的必修课,而每次给新生上这堂课的是高年级学生,新生通过学唱校歌、朗读校训、观看一张张老照片、倾听一段段学校发展史,消除了初来乍到的陌生感,对学校、对教师职业,也有了更多的亲切感。通过朋辈教育,一方面帮助新生进行入学适应性教育,增强新生努力向高年级优秀学生看齐的目标感;同时,高年级学生在讲解体验中也增强了对学校、教师的自豪感,进而培养高年级学生的职业情意。学校一直将这样的传统保持,并在学校接待来访客人时,将馆藏讲解任务安排给学生来承担。学校还通过校史讲解大赛、教师职业道德知识竞赛等遴选出优秀讲解人员,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浓厚了学习兴趣,也深厚了对教师职业的教育情怀。此外,学校通过成立特色社团,如声音剧社、思政社团、求知学史会等,将南通历代教育家、教育名人的故事,用讲、演、研的方式展现出来,学生在查找历史资料、走访了解南通历代教育家的精神中,感悟教育的真谛,升华思想与情感,进而不断增强成长的内动力。
(三)开拓地方教育实践基地,实现“理实一体化”
新时代的师范生,在具备教师职业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同时,更需要其能够拥有高水平的职业道德素养。而良好职业道德素养的形成绝非一日之功,需要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体验中逐步培养。荀子曰:“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7]社会实践给师范生提供了亲近社会、体验角色、拔节成长的机会。通师高专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师范生的专业设置实际,用心打造社会实践基地。一方面,学校注重师范生实习基地建设,通过与实习学校签订共育协议,为每个实习生配备优秀实习指导教师(学校和实习学校各一名),提供给师范生充足的实践岗位、充分的实践机会、有效的实践指导。学校和实习学校在实习期间定期巡查、督查和指导,并对实习成绩进行量化考核(品行表现、技能表现等),实习后进行总结表彰。严明的制度、规范的管理和公平的考核,使师范生在实习过程中不仅磨炼了职业技能,更能自觉自省,充分认识到提高师德素养的重要意义,认识到“师者,模范也”。另一方面,学校与当地的儿童福利院、特殊教育学校、少儿图书馆等机构形成合作关系,为师范生寒暑假社会实践打造有利平台。这类社会实践有别于普通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师范生实践的对象都是孩子,有些还是残障儿童,所以他们可发挥自己专长,给孩子们学习、生活上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如给孩子们上课、带领孩子玩游戏、协助孩子做体能训练、帮助孩子心理疏导等,在和孩子们的亲密接触中增强自己的耐心和责任心,也在与孩子们的交往过程中体验到职业幸福感。长期下来,通过自愿参与、打卡记录公益服务时间、运营推广相关微信公众平台等,师范生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在服务社会、长知识增才干的过程中,培养了自我奉献精神,厚植了教育情怀。
(四)利用地方名人效应,树立人生价值标杆
“南通是教育之乡,北宋著名教育家胡瑗创立了苏湖教学法,开启了一代教育新风,清末状元张謇,创办第一所公立师范学校(通师高专的前身),构建起南通人崇文尚教的精神基座。”[8]优秀的地方教育文化孕育出一批批教书楷模。自改革开放以来,南通教育在以李吉林、李庾南为代表的一批名师的引领下,实施“教育家型教师”项目,高水平打造通派名师团队,推进南通新生代教育代表人物教学思想特色研究所、中青年名师工作室、优秀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建设,催动了整个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通师高专作为南通优秀师资培育培养的基地,拥有着天然优势。学校十分注重这些名校长、名师的资源整合,通过发挥他们的典型引路和专业辐射作用,引领师范生成长。如借助学校的名人阁、文化长廊、校友林等标志性建筑,图文并茂地讲述从学校走出去的名人、名家、名师故事;充分利用宣传栏、校园网站、微信公众号、校园广播、学报杂志等宣传阵地,宣传地方优秀教师事迹;定期邀请名师来校讲学,分享他们的教育人生。广大师范生在学习、聆听一个个人物背后的故事同时,也在对母校和教师职业进行重新解读,从而不断接受思想洗礼、促进自我良好品行养成。同时通过近距离地向名师请教、与名师交流,师范生了解到很多优秀校友曾经也拥有和自己一样的青春、在同一所学校学习成长、激励自我的动力感油然而生,在学先进中规范自身、完善自我,进而确立更长远的职业目标。
(五)发挥朋辈群体的积极作用,导航心灵方向
朋辈群体往往表现为具有相同或相似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人生经历的人,在实践中互相分享、共同学习、彼此鼓励、共同成长。正如法国作家莫罗阿所言:“学校里的同学是比父母还好的教育者。”在朋辈群体中,没有等级分明的权威体系,有的是亲密、平常、平等。因此同辈人做同辈人的教育,效果往往更显著。首先,学校十分注重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通师高专作为南通市师范生免费定向培养单位,自2007年第一届免费师范生定向培养至今,已向南通各县市输送优秀师资上千人。学校非常注重这些师范生的职后发展,通过回访、调研等方式,关注他们的职后发展动态。这部分毕业生与在校师范生年龄差距不大,他们有着相似的成长经历,通过他们的成长故事分享往往更具有榜样性激励作用,尤其对低年级师范生的职业成长规划制定、职业认知和职业情感培育起到很好的示范引领效果。其次,学校通过建立对口班级(高年级与低年级结对),实行“学导制”,充分运用高年级优秀朋辈资源对师范生的学习、生活给予引导和导航,在导中学,在导中教,在导中长。“身边人教育身边人,同龄人教育同龄人”,在运行过程中,爱、责任、使命、奉献精神涌动其中。朋辈的经验是在亲近、和谐、认同中传递,朋辈辐射下教育的效果也就水到渠成了。
综上所述,通师高专善于汲取地方文化资源,充分挖掘身边先进典型、地方样本的教育价值之举,是提升师范生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培育有效性的有益探索。立足新时代,地方师范院校承担着为广大基础教育培养优质师资的重担,而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各地方师范院需要打破传统教育壁垒,深入挖掘优秀的地方文化资源,构建特色校本德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让新时代师范生在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等方面拥有更高品质,为祖国未来培养更多的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