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拉奥政府的国际均衡政策(1991—1996)

2020-01-19

黑河学院学报 2020年10期
关键词:拉奥苏联印度

张 寅 蔡 胜

(安徽医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2)

1991年6月,来自印度南部安得拉邦的拉奥(Rao P.V.Narasimha)宣誓就任印度总理(1991—1996),从此开始了拉奥政府执政时期。当时世界局势是冷战格局即将结束的最后阶段,这对冷战时期以苏联为战略依托、以不结盟为战略基石,从而享受在东西方“左右逢源”双赢待遇,以期在南亚地区谋求“霸主”地位的印度国际战略政策有极大影响,特别是冷战后国际战略格局发生很大变化背景下,印度拉奥政府开始积极调整印度对外战略政策来适应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以期来实现其"有声有色"的世界大国之梦[1]。

一、国际均衡政策的背景

延续半个世纪的两极格局在拉奥政府上台执政后不久宣告结束。而冷战时期印度特殊的政治和地缘优势,成为以苏联和美国为核心的东西方国际政治舞台博弈的“左右逢源”中介力量所在,而印度也积极抓住此时有利的时机,在东西方之间纵横捭阖,积极谋求并获取了大量的军事、经济援助,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玩的“顺风顺水”,也可以说是国际政治舞台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一员。但由于苏联的解体、两极格局的瓦解,印度在国际政治舞台的独特“宠儿”地位随之烟消云散。而此时的拉奥政府所面对的是:作为冷战后唯一的超级大国“巨无霸”美国,无论当时的布什政府还是以后的克林顿政府开始之初对印度的态度是比较冷淡的,这对原来一直是国际政治格局舞台表演“宠儿”的印度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以致印度国内对美国如此"冷漠"的态度深感震惊和担忧[2]。

作为不结盟运动的主要创始国和领导核心国家之一,印度在原来冷战格局中的影响力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印度成为美国和苏联争相博弈拉拢对象的重要因素所在。但随着冷战格局及国际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印度在不结盟运动中的话语权受到很大影响,如在解决海湾战争中提出和平解决方案也因无法协调不结盟国家之间的立场无人重视。拉奥也发出“现在再也不会出现像以前国际局势发生危机时,总会有人请印度出面解决问题的光荣时代了”,印度政府内部很多官员亦认为印度已经丧失在国际政治社会上的积极作用[3]。这种巨大的反差使印度拉奥政府不得不做出积极应对的新的国际外交政策。

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的瓦解使原来印度以苏联作为其在国际政治舞台密切配合、支柱的战略政策不能再延续,使其丧失了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左右逢源”一个重要的支点和坚强的后盾。不但在军事武器装备、军事技术等军事方面面临着援助的困难,且在经济方面也面临着寻求新的市场、不能再享受来自苏联优惠经济援助等问题。这种情况下使得印度拉奥政府急于改变对美国和中国的政策。

南亚地区一直是印度认为自己理所当然的“控制领地”,从印度获得独立后一直以其在南亚相对略显优势的军事力量为后盾,借助以原来苏联、不结盟运动等支点和基石,不断对南亚诸国施加压力,力图建立自己在南亚地区的“霸主”地位。借助于克什米尔地区争端进而肢解巴基斯坦,同时威压尼泊尔,胁控不丹,进吞锡金,这直接导致了印度与这些国家之间出现紧张和不和[4]。冷战时期印度这种外交政策使得周边邻国纷纷向外寻求支持和帮助以缓解来自印度的压力,渐成美巴与苏印结盟对抗之局。随着冷战格局的结束,这种联合结盟的格局其实已名存实亡,同时,苏联与印度特殊关系宣告结束。

印度自独立以来很长时间一直是国大党一党执政,在尼赫鲁政府执政结束后,国大党随之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逐渐走向衰落,从而,导致印度国内党派之间斗争发生很大转折。国内党派政治斗争格局的转变势必引起新政府对外战略政策的变化,1991年组阁的拉奥政府正是在此背景下开始调整印度原来的对外战略,积极奉行“灵活”“务实”“多位”的外交战略,以期在政治、经济等领域摆脱以前的相对孤立处境,提升印度在国际舞台上的大国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二、国际均衡政策的实施

(一)积极调整并大力加强与美国的关系

两极崩解,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印度拉奥政府认为,改善与美国的关系有助于自己更好地遏制巴基斯坦,从而建立南亚“霸主”地位,并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彰显其世界大国所起的作用。另一方面,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考虑,印度拉奥政府积极推进经济改革,迫切需要发展对外经济联系,而与美国经济贸易的扩大及吸引美国大量的投资对印度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因此,印度拉奥政府积极改善并加强与美国的关系。

1.政治方面,积极努力缓和与美国紧张的政治关系

1994年5月,印度政府总理拉奥打破印度新任政府首脑先苏后美的惯例首访美国,这说明拉奥政府采取了比之前政府更为务实的外交政策。访美期间印度总理拉奥与美国总统克林顿就美印之间关系、相互关注的热点地区形势等问题达成许多共识。拉奥政府认为,美印关系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建立了“非常密切的”战略伙伴关系[5]。

2.军事方面,积极加强与美国军事领域的合作

1992年5月,印美海军在印度西海岸联合军演。这次军演遭到印度国内反对党派的一致抨击与批评,甚至突破了在此之前即使是与印度军事关系特别密切的苏联也没有在此进行海上联合军事演习的惯例,被拉奥政府认为是印度与美国关系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性里程碑的意义,所以,此次联合军演引起世界许多国家的密切关注[6]。同时,拉奥政府还积极加强与美国在军队建设、军事合作以及军界高层人员的互访等。

3.经济方面,大力积极推进印度与美国双方的贸易关系

拉奥政府为消除贫困、扩大就业、克服危机,主张推行经济自由化政策,欢迎外国投资,再加之印度庞大的人口基数市场,吸引了美国商家和一些投资者的热情。同时,印度为了加大与美国的经济贸易联系,在一些经济政策上采取相对宽松策略,减少一些政策限制,扩大经济自由化经营,注意改善和消除美国在对印度市场进入条件的限制等,以期达到美国与印度进一步扩大经济贸易往来,美国对此作出积极的回应,并且在能源领域也积极展开合作,印度也被美国经济界称为“亚洲觉醒的巨人”“新兴的巨大市场”[7]。

(二)积极努力修复与俄罗斯的传统关系

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不能与原来的苏联相提并论,且在很多国际事务中俄罗斯感到力不从心,但毕竟俄罗斯有着世界上唯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军事实力,在处理许多国际事务中俄罗斯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巨大影响力,所以,印度拉奥政府在国际关系博弈中积极修复与俄罗斯的传统友好关系。

1.政治方面,积极修复印俄友好政治关系

在冷战时期印度充分利用苏联的支衬依托借点谋取了其在国际关系中的最大利益化,而冷战结束后俄罗斯与印度的关系比之前苏联时期有很大程度的下滑,这使得印度新执政的拉奥政府急于与俄罗斯积极发展双边关系,从而来达到其既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发展关系的同时,又能利用俄罗斯来重新弥补其在国际关系中战略依托的支衬。因此,在1993年1月至1994年6月一年半时间内印度拉奥政府与俄罗斯签署了《俄印友好合作条约》《保护多民族国家利益莫斯科宣言》《进一步发展并加强俄印合作宣言》等十多个关于国际和地区热点关注的重要文件,为以后俄罗斯与印度友好关系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为印俄政治关系的修复取得良好效果[8]。

2.军事方面,继续秉承冷战时期苏联与印度军事方面的武器装备供应与技术合作

在冷战时期,印度在军事领域与苏联联系太过紧密,当时苏联是印度最大的军事援助国,印度国内军队武器装备及军事技术的70%均来自苏联,可见印度对苏联的军事方面依赖程度非常之高,所以,冷战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印度急于寻求新的军事援助。而在印度军队中陆军力量60%、空军力量80%及海军力量85%的军事装备都是苏联制造的产品,这使得拉奥政府不得不积极发展与俄罗斯军事方面的联系,同时,俄罗斯武器装备无论是价格方面还是性能先进方面均有很大的优势,再加之西方国家对印度在出售高级尖端武器方面有很大的限制,这恰恰给予印度与俄罗斯积极发展军事方面的合作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契机,经过双方努力,印度拉奥政府与俄罗斯政府就军工企业和军火武器等合作达成了诸多协议,印度政府成功维护了苏联解体后由俄罗斯继续提供武器的来源问题[9]。

3.经济方面,积极恢复与俄罗斯的经济贸易与合作

在冷战时期,苏联对印度在经济方面给予巨额经济援助及优惠经济政策,但苏联解体后印俄的经贸往来数额急剧下降,甚至停滞不前。拉奥政府利用印度与俄罗斯首脑互访的有利时机积极恢复与俄罗斯的经济贸易与合作,1994年7月,为深入推进两国经济贸易关系和深入挖掘贸易合作的潜力,印度拉奥政府与俄罗斯政府签署了一系列,如《电力冶金企业合作协议》《印俄旅游合作协议》《印俄科学技术原子能合作协议》等文件,使得两国经济贸易关系得以迅速发展[10]。

(三)努力修复与中国的睦邻关系

苏联解体后,印度利用冷战时期其与苏联结成战略盟友的关系来对付中国的战略失去了支撑点,为减轻印度与中国在边界问题的压力及节俭军费开支,从而,更有利于其国内经济发展,在处理与中国的边界问题等方面变得更加务实,印度拉奥政府积极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并取得很大进展。

1.政治方面,积极促改印中关系

1993年9月,印度与中国双方国家领导人进行了互访,并成功签署了《关于中印实际控制线地区保持和平的协定》等多个文件,使得中印双方就经济、政治、文化及其他领域方面进行合作与交流达成诸多协议,这为中国与印度解决边界问题创造了极好的条件,进一步促进了中国和印度关系的改善与发展,也有利于中印两国的和平共处与睦邻友好[11]。

2.经济方面,积极发展与中国的经济贸易关系

印度拉奥总理访问中国后,中印两国双方经济贸易得到迅猛发展,在1993年中国与印度两国双边贸易就已经达到近7亿美元,同时印度拉奥政府与中国签订了40多项贸易双边合作协议,在生物工程、农业、空间技术等领域进行了广泛的合作,同时增加了印度与中国边境城镇贸易口岸的开放,进一步发挥印度与中国政府民间贸易的互补性和合作性[12]。

3.国际事务方面,积极进行合作与交流

印度与中国均是世界上发展国家中的大国,在国际舞台上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印度在很多方面如人权问题、反对世界霸权主义、要求建立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方面、南北经济发展方面等问题上,拉奥政府积极与中国保持一个态势,在国际事务中与中国有着相近或者相同的立场,共同维护世界广大发展国家的利益和要求。

三、国际均衡政策的影响

拉奥政府在新国际形势下采取的一系列均衡外交政策调整后,开创了印度对外交往与发展的新局面,因此,印度总理拉奥曾骄傲地说:“如果我们能有效地实施我们的对外政策,印度会很快成为世界舞台活动的一个中心”[13]。在冷战后一段时期内仅在1993—1994年初就有美国、德国、俄罗斯、英国、西班牙等国家政府首脑和高官访问印度,极大地推动了印度在政治、经济、军事等诸多领域的发展与合作,拓展了印度拉奥政府对外交往的新局面。

(一)与美国互需互利,“借美孤巴抑中”

拉奥政府的国际均衡政策受到一定的效果,从1993—1995年美国克林顿政府加大对印度的重视程度,调整了对印度的政策,并于1995年与印度签署了《印美防务协议》,这标志着印美军事领域关系合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经济领域,美国一度成为印度主要的高新技术、主要外国投资者及当时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同时美国对印度的投资额也占到外国对印度投资额近2/5[14]。

虽然印度与美国在诸如核武器、克什米尔地区、人权及经济领域等一些问题上存在矛盾与分歧,但毕竟印度与美国在冷战后许多方面是互有需要的,特别是印度认为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取得美国对自己的支持就能得到一个强有力的后盾,印度则是试图借助于中国与美国在一些问题的对立矛盾,在大国纵横中获得美国的支持,从而达到自己利益最大化,一方面,起到牵制中国的作用;另一方面,达到削弱巴基斯坦与美国的关系,孤立分化自己的宿敌巴基斯坦,达到“借美孤巴抑中”的目的。

(二)主导南亚,彰显战略优势

南亚地区本身具有特殊的地理特征,而印度在整个南亚次大陆中地理位置正好处于中间,从地理位置图中来看其他南亚国家好像一个个“卫星国”,这种特殊的地缘政治因素使得印度有一种以“我为中心”的优越感。印度外交官潘尼迦就认为,印度的外交和政治就是其特殊的地缘战略优势决定的,充分彰显出印度对南亚地区的主导控制意识[15]。

冷战后拉奥政府对外战略的积极及时调整使得印度对南亚地区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加强。在南亚地区,印度无论是土地面积、人口数量、经济总量、国民生产总值以及军事实力这都是南亚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对巩固印度大国地位十分有利的[16]。再加上美国冷战后欲借助印度形成对中国有力的牵制平衡力量,所以,对印度无论经济、军事,还是政治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的增强,对印度在南亚地区的强势威压有很大的助力作用。还有通过拉奥政府的积极努力修复并加强了与俄罗斯的政治关系,无论武器装备,还是防务合作等军事方面均达成一些协议,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为其实施对外战略找回原来的“战略同盟”,利用俄罗斯强大的先进军事技术,为其在南亚“称雄”奠定了依靠力量和实力基础。

(三)改善、制衡与中国的关系

拉奥政府执政后采取在中、俄、美之间奉行均衡外交战略,拉奥政府外交政策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对中印之间关系的缓和与改善起到积极重要的作用,中印两国国家领导人在1991至1996年的数次互访表明中国与印度之间的国家关系得到很大的改善,中国与印度之间信任度大大增加,双方边境局势矛盾问题得到一定的缓解,向着互利合作与睦邻友好方向发展[17]。

但随着冷战后巴基斯坦对美国重要性的降低,这影响了美国对印度政策的转变,印度拉奥政府也及时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发展与美国的关系,同时,印度拉奥政府也继承恢复与前苏联传统友好同盟关系,积极发展与俄罗斯特别是军事领域的诸多合作。拉奥政府的“长袖善舞”式国际均衡外交政策使印度成为当时国际政治舞台上大国竞相争取的对象,在国际外交舞台上重新回到了像冷战初一样非常有利的国际地位[18]。美国借印度实施对中国的战略制衡,来“遏制”中国,印度借美国来制约中国,所以,美印关系在拉奥政府时期迅速发展,对中国迅速崛起采取共同的“遏制政策”,这对中国周边国际环境客观上会形成一个很有份量的制衡力量,这也使得中国在处理与印度国家关系时不得不顾及到美国的一些政策因素。

而印度与东盟关系的加强也对中国的周边安全形成压力。在中国南海一些岛屿领土权归属问题上印度明显支持越南在此问题上的立场。加上拉奥政府积极与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国在印度洋进行所谓的“联合军事演习”,印度利用东盟等国遏制中国的意图是非常明显,从地缘政治来看这无形之中对中国在海上、西部及南部地区的安全构成极大压力与挑战,增加了我国在这些地区外交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冷战结束前后,国际局势瞬息万变,原来两极格局美苏争霸的局面变成“一超多强”的世界多极化趋势,国际战略格局迎来世界各主要国家纷纷调整和组合自己的外交战略,以期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本国应有的作用,此时上台执政的印度拉奥政府积极抓住这一国际战略格局大博弈的有利时期,积极调整印度的对外战略政策,在世界政治大舞台上“纵横捭阖”“东西兼顾”,在政治、军事、经济、科技等方面采取了比较务实、多边和全面性的国际均衡外交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可以肯定地说,恰恰是拉奥政府灵活的国际均衡外交政策为印度在国际政治舞台的博弈中获得了更多的安全资源、安全空间和地缘政治资本,实现其基本目标:主导南亚,控制印度洋地区,成为一个世界性影响的大国。

印度作为中国接壤的相邻大国,在世界国际格局、南亚地区及中国周边环境多的构建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力,因此,通过剖析印度拉奥政府在冷战后国际均衡政策的实施及影响,把握其施政特点与方略,进而更全面地了解当今印度对外战略思想,做到“知己知彼”,以便采取正确的应对战略对待当前中国和印度的关系,借鉴其成功的经验,优势互补、求同存异,共同遵循和平共处五原则,对于发展中印友好睦邻关系,促进两国间多领域合作的发展,共建和平友好的亚太环境,以及为我国创造有利的外部发展环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平崛起的梦想均具有非常现实的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拉奥苏联印度
五彩缤纷的洒红节 印度
山哈·印度摄影
苏联出版节的由来及其变迁
印度式拆迁
数学天才拉玛奴江与他的“富二代”知交
印度运载火箭的现在与未来
苏联克格勃第五局
挥之不去苏联人心态
关于苏联解体:你所了解的一切都是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