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外语的工具性与人文性问题
——从教学与教育谈起
2020-01-19郭振
郭 振
(淮北师范大学 信息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一、教学与教育
总览外语界,可以发现从文章到期刊到机构名称再到各种政策性文件,“教学”和“教育”两个词出现频率颇高,总的来看,不论是冠以教育还是教学等名,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指向即外语学科的发展。作为外语教育组成部分,第二外语情况亦是如此。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笔者并不是要指出这两个术语孰是孰非,毕竟是每位学者、每个机构都有各自考量的角度。《论语·子路》有言:“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只有把握住两个词的概念区别,才能弄清第二外语究竟属于教学范畴还是教育范畴。
从字面来看教学可以理解为教与学,是教师与学生双方采用适当的手段完成知识输出与接收的“职业活动”。“我国外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基本上仍然停留在‘教学’这一微观层面”[1]。这里的微观层面指的就是当下的外语教育实际上仍停留在追求语言的教学方法,发掘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有效学习外语层面上,反映出的是教与学双方的外在显性需求(如教学评价、就业和升学需求等)。
何为教育?古今中外有不少关于教育的见解,《说文解字》中谈道:“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蔡元培曾言:“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们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2]。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3]。可见,教育更突出对人性的教化,使人成为一个品格优秀、人格健全,有灵魂的向善之人,而不是一个存储知识的无情器具。放到外语教育上来说,可以理解为通过语言的教授与学习,来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包括提升语言技能、开拓国际视野、促进文化互鉴、塑造健全人格、培养创新思维和良好品行等。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外语教育本质上不应该仅以教与学双方外在显性需求为取向,致力于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升和学生的语言技能获得。而更应该注重以人为本,其反映的是教育的本质和学生人格发展的隐性需求。
二、第二外语教学的现实语境
围绕外语教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国内外语教育界学者各抒己见,争论颇多。或是受“第二”名头影响,关于第二外语的争论远没有专业外语那般激烈,教师和学生心中第二外语也往往带有“辅助”的意味,现实中第二外语教学环节容易出现钟摆效应,或是“重工具性轻人文性”或是“重人文性轻工具性”,结果就是二者皆不尽人意。笔者与多位长期从事第二外语教学的教师进行访谈,总结当前第二外语教学中存在的两个问题。
1.工具性的问题
语言具有工具性这一点是取得语言学者所共识的。正如王力所言“语言是表达思想或情感的工具”[4],胡壮麟描述“语言是言语交际的一种方式,因为口头与文字的交际方式都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所以语言是工具性的”[5]。然而在通识教育和人文教育大受提倡的背景下,外语界的众多观点是强调外语的人文性,尤其是作为第二外语,因其在外语教育中的尴尬位置,工具性俨然有湮没之危。不能忽略的是工具性不论是在何种情况下都是语言的最基本属性。就第二外语的工具性而言,至少应该满足两个层面需求。一是交际需求。笔者通过问卷星软件,对皖北某独立学院281名英语专业学生做过第二外语学习动机调查。学习预期目标板块中,182人选择“能进行一般日常会话”,占比达64.8%。外语五种技能排序中,学生优先选择听说两项,这与高达75.4%的学生认为第二外语课堂应该重视听说练习的调查结果相互映照。可见,学生看重的是能够运用第二外语进行一定程度的交际,渴望第二外语课堂能够带来实际性的工具掌握训练。二是应试需求。从各高校外语专业研究生入学考中可以看出,目标学校在第二外语水平要求上要高于当下学生的现有水平。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在有限的时间掌握第二外语的学习方法,在课外形成一套自我学习机制,以应对将来的升学考试需求。从这一角度来说,第二外语既是招生院校考察学生外语能力,判定学生是否能在未来的语言研究方面有所造诣的测试工具,也是学生进一步走向语言学习新台阶的辅助工具。
正如多位第二外语任课教师反馈的那样,当前外语专业学生的第二外语的语言基本技能着实堪忧。说和听能力达不到交际需求,即便是读、写、译也很难达到报考学校要求的水平。有学生说词汇和语法掌握的挺好,但在阅读文章的时候发现自己并不能完全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固然,各位任课教师重视第二外语日常教学中的各种语言技能训练,但最终的教学效果远远达不到二外应该承担的工具性任务。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对工具概念的理解简单化。正如蔡基刚教授所指出的 “语言工具性既体现在为语言学习,应对考试和信息汲取等外在的目的方面,也体现在为自身素质提高等内在目标上”[6]。这里所谈的“内在目标”含义较广,概括地理解是指一个人的德、智、美的综合体现,自然应该还包括一个人对异文化的理解与思考能力。当下对语言工具性的理解似乎陷入了只认识到工具性外在目的的困境,把传授学生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并要求他们机械性地记忆的活动当成是工具的传授与学习。语言结构承载着其使用者的民族文化特点、民族性格、价值观等人文信息。这种承载本身就是工具性的表现,语言教学目的除了外在工具性目的之外,还有一个内在的目的,那就是在进行语言知识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字里行间所蕴含的不同民族的思维特点,去理解这些不同文化,这或许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却不能很好地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问题。
二是工具性训练偏颇。“我国的外语教学存在着普遍的应试教学”[6],教育部没有规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要与学位挂钩,但有不少高校现今仍对学生四、六级成绩有要求,外语等级证书获得率也成为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参考。外语教学无形中就要以应试为导向,形成考什么就教什么的现象。就第二外语来说,多数学校举行的期末测试不含听力,即便是研究生入学考试,最多也是在面试环节加入简单的听力测试,学生也往往采用临时突击手段应对。受此影响,第二外语教学中听力训练极为匮乏。另外,在母语环境下,受课程设置、师资力量配比等客观因素影响,学生也很难得到说的训练。如此,语言的五大技能中只有读、写、译得到相应的训练。听说能力训练缺失使得学生的第二外语学习初衷并没有得以践行,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也往往成为哑巴式第二外语。
2.人文教育问题
“语言精神方面的属性,很重要的是表现在人文性方面”[7],这种属性赋予语言教育一个使命,即语言的人文教育功能,归之于第二外语的人文教育则应该包含两点:其一是通过第二外语的学习,使学生拓宽国际视野,了解异域文化,培养跨文化意识,提升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触类旁通的语言素养。其二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所指出的那样:“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说具体一点,国家需要的人不仅是“外语好,人文学科的知识和人文修养也要好”[8]。第二外语的人文教育目的应该是培养出能够通晓中外、传承民族文化、为社会主义国体、制度的存续和运行而服务,有丰富知识,有国家担当的人。可以想象,外语专业的学生在今后的人生中很有可能会用到第二外语进行交际,相较于语言技能,他们的人文素养,家国情怀更能代表国人的形象。
笔者承认第二外语教学的工具性价值,承认其功利性,第二外语教学就是要学生通过语言基本知识的学习,利用这一项工具达到他们外在显性需求。同时还应意识到教育者的目的不能仅限于训练学生对工具的掌握,只有把语言知识的传授与人文教育融合起来,才能真正“达到通过语言学习,提高文化素养,从而丰富学生的人格涵养”[9],这一内在的隐性需求,也是践行教育使命的体现。如果仅仅以工具性学习为目的,那么在现今技术大发展的时代,学生完全可以采用机器工具,或者参加社会组织的语言技能培训班,而不是在大学经过2年(国内第二外语课程开设多为2年)的辛苦努力来学习一门第二外语,更何况这种辛苦努力结果往往效果不佳。
那么第二外语的人文教育是否达到了设置这门课程的目的?正如多位教师所谈:“我们都知道二外课堂不能仅是语法、句型、篇章的讲解和学习,适当的文化知识学习是有必要的,但是课时有限,根本讲不了太多,学生就是听听而已,当成调节纯语言学习的枯燥乏味的调味剂,他们更关心的是考试考什么”。“我在课堂上会穿插文化知识学习,学生似乎都知道一点,但师生深入交流,会发现很多学生不但对异文化,对自己文化也是一知半解”。有一位老师提出观点很值得思考,教材中采用的多是大谈特谈外国事物的文章,鲜见介绍自己的文章。学生学完后可以用外语谈他国之事,在谈自己国家之事时却乏善可陈。通过以上所谈可以一窥第二外语的人文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一是在功利性目的导向下,应试教育的观念没有根本性转变,学生学习第二外语的目的仍以通过考试为主。不仅是学生,甚至在教育者脑海中或多或少都会存在功利性想法。当然功利性并非是坏事,缺少功利,则易缺少进步的动力。但一味追求功利,往往使人陷于功利,忽略修养。谈到这里不禁使人想起王国维所说的“无用之用”,指的就是精神与气质。人文教育就是要培养一个人,乃至整个民族的精神和气质,这种“无用之用”实堪大用。近现代以来,甚至可以说当代,这种“无用之用”不正是我们缺少的吗?过于注重功利也是学生缺乏人文精神的原因之一。
二是外语教育关乎国家发展战略,改革开放后一段时间我们的国家战略一直是“引进来”,学习西方,埋头苦干,不善言辞。随着国家综合实力提升,需要“走出去”,面向国际社会展现自己文化,传播自己文化。外语教育与国家利益是息息相关的,第二外语教材缺少介绍自我的素材,学生难以准确表达自我文化,这显然不符合我国战略利益。
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融合
第二外语教育不是语言技能培训班,也不是可有可无的选修课。摇摆于工具性和人文性之间,已经很大程度改变了第二外语教育的初衷,后果如前文所述,学生的语言基本技能和人文素养并不理想。鉴于此,应该考虑把第二外语的工具性教学和人文性教育融合起来,实现第二外语教学向第二外语教育的转化。
首先,树立外语教育理念。从语言的属性来说,外语教育应该包括工具性的习得与人文性的养成。二者并不是冲突的关系,语言本身就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表现,外语的工具性目的学习过程即异民族文化的学习过程。许国璋先生曾言:“阅读首先是吸收知识,吸收知识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就吸收了语言”。先生这里所说的知识不仅是语言知识,更多的是语言的音、形、义所承载的文化知识,学生在吸收这些文化知识同时也是语言基本技能的习得过程。
不能以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第二外语的课堂上只讲词汇、句法等语言知识,不能以应试为导向,在工具训练中失去均衡性,教出听不懂、说不出、技能欠缺的学生。技能的全面提升才是育人目的。也不能抛开语言技能学习,大讲特讲异民族文化,倘若如此,学生大可到别的专业,如去中文专业听外国文学鉴赏课,或者去历史专业听外国史课程。没有必要占用有限的第二外语课时去单独开展人文教育。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善于把工具性和人文性融合起来,使学生既能学到语言技能,又能学习文化,潜移默化之中塑造学生跨文化意识,达到提升其人文素养目的,这样或许能避免先生所说的既没知识,也没文化,谈完天气后再无话可讲的无奈现象。
其次,构建本土文化教育体系。教育与国家战略发展息息相关,概观西方近些年的语言教育战略,无不以国家利益相挂钩。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国际地位和国家话语权也应得到相应提升。走出去向国际展示我们的优秀民族文化,不仅需要学好外语,更需要我们对自己文化的自信、认同和熟悉。语言教育应该为国家战略服务,应该始终围绕“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这一问题展开。应该在外语教育体系中融入介绍自身文化的素材,而不是让学生满眼尽是外国事,张嘴能用外语说出外国事物,却对自家东西表述不清。提升学生对自身文化的自信,让学生能直观地利用第二外语展示自我文化,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也是第二外语教育的目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