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业财融合”的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思路
2020-01-19陈皓安徽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陈皓 安徽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当下施工企业所面临的“业财融合”难题
随着“低价中标”的愈发盛行,施工企业的利润空间也越来越狭窄。推进施工企业的“业财融合”工作力度,提升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及效能成为提升企业利润增长点的关键。然而,在施工企业推进“业财融合”工作的过程中还不同程度的存在以下难题:
一是,业务与财务部门存在分歧。由于业务部门追求的是年度业绩考核指标的完成情况,对业务推进过程的投资及成本管控等关注相对较小。财务部门注重的是财务收支的管控及合规性分析,对预算执行情况的把控力度不够。二者在整体目标一致的情况下,因其工作目标的不一致,限制了“业财融合”管理机制的推进,使业财难以实现有效及高质量的融合。
二是,项目部信息化应用不足。在当前大数据和信息化多渠道办公的大趋势下,因部分施工企业项目部信息化及管理软件应用不到位,使施工企业的财务数据、供应链上下游及考核指标数据难以及时的共享,从而导致“业财融合”的管理效能推进缓慢。
三是,财务人员专业技能欠缺。施工企业的财务部门人员多以日常财务处理为主,对管理会计及施工业务知识的掌握相对欠缺,导致企业的财务管理创新及创造性不足,使“业财融合”的管理机制难以发挥其价值及效能。
二、基于“业财融合”的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思路
(一)注重业财思维理念创新
在推进施工企业“业财融合”工作机制的过程中,企业的业务与财务部门工作分管领导及具办人员要对“业财融合”的理念及思维模式进行创新。针对业务与财务部门工作目标存在的分歧及工作融合存在的难题,在推进“业财融合”工作中各职能部门要充分沟通,强化业务合作意识,依据施工企业的整体战略及发展目标,结合各工作目标及“业财融合”的管理目标,并在制定目标时要统筹考虑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工作目标的可实现性。同时,在目标推进的过程中两个职能部门要时刻沟通,并依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例如,针对当前形势下新基建项目及减税降费的实施,各项施工成本也相对的有所降低。此时,业务部门的业绩考核指标及管理考核指标也要进行跟进调整,以保证“业财融合”的统筹协调推进。
(二)注重构建全面管控机制
施工企业在推进“业财融合”工作中,要将构建全面预算管控机制作为工作推进的重点。针对施工企业预算管理过程中的投资、经营及财务管控等,建立各职能部门联动的联合管控预算工作机制。在全面预算管理实施中要缩小业务与财务部门之间的工作分歧,业务部门要及时的为财务部门提供相应的预算数据信息,财务预算的编制也要在业务与财务充分融合的前提下进行。同时,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要如实的提供施工过程发生的实际成本及费用数据信息,财务部门要按照实际成本及费用发生额与预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及时提醒并做好预算偏差的分析与调整,并将预算管控落实到日常的施工及管理全过程,以实现财务管理与日常业务工作的充分融合。例如,施工企业在投标前期要做好标的额的利润与成本分析,对投标项目可能发生的额外成本及风险因素进行评估,以决定是否可投标。
(三)注重构建成本管控机制
施工企业为了能够中标会相应的降低投标报价,此时成本核算管理部门要主动的与业务及财务部门沟通。针对施工企业成本管理部门职能落实不到位及财务部门成为成本管理重要部门的窘境,在“业财融合”过程中,须在职责明晰的基础上重视施工成本的管控,充分利用BIM技术联合业务与财务部门统筹的推进成本管理,通过BIM三维立体模型实现对项目成本资源及信息的设计,以深度推进业务与财务的融合。同时,施工企业要重点以“人机料”成本管控为主抓手,并以市场为导向来提升成本管控效能。例如,施工企业可通过BIM技术对施工进度的把控,及时发现工程勘察及设计的不足,减少因设计不规范导致的返工情形,从而降低施工成本,实现对施工项目的资源、数据及财务管理全过程的合理配置。另外,在成本管控中制定可行的精细化预算方案,充分利用施工企业内部资源优势,实现工程施工进度与施工用材采购的完美对接,从而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成本精细化管控机制。
(四)注重构建资金管控机制
在施工企业“业财融合”的管控过程中要注重做好资金的管控,并对施工企业的资金收支及分配进行统筹,对各项资金收支的合规性进行规范,以降低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风险。另外,要充分利用管控模型及财务处理软件对资金的存量进行把控,财务部门要对企业闲置的资金及沉淀资金进行合理的开发使用,加速资金周转及资金的支付能力,在保证资金存量的前提下统筹提升资金使用效能。例如,施工企业要在构建资金管控机制过程中重点推进资金的集中管理,加大对施工企业可用资金的归集力度,以统筹的调度和使用施工企业的资金资源,并依托资金的集中管控推进业财的深度融合。
(五)注重信息化平台的应用
在推进施工企业业务与财务融合的过程中,针对复杂的数据信息,要适时的利用现代信息处理软件及财务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在数据处理中要充分依托信息化管理平台,提高数据信息的处理效能。例如,施工企业要统筹的利用数据处理软件及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数据信息的传输及处理效率。另外,在运用信息化管理平台时,也要统筹兼顾与其他职能部门的兼容性,以促进业务与财务部门对数据信息资源的共享力度。同时,针对数据信息的各种不对称问题,要注重数据信息的兼容及有效性转化,并从技术层面保障“业财融合”的平台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施工企业要想深入推进“业财融合”,便需在相应工作的推进过程中树立“业财融合”工作思维,注重全面预算、成本及资金管控,并依托信息技术手段以及财务处理软件的积极应用,促使企业财务管理水准得以切实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