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双向建构体系研究
2020-01-19房仲威
房仲威
(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 广东东莞523960)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国家与社会需要高校培养学生成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而高校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思政素养与双创素养的重要载体,因此,高校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面临新的融合发展挑战。为实现二者有效联合,高校需要积极构建两种教育的双向建构体系,以二者教育作用的协同发挥,有效培养学生成为满足社会进步发展需求的高质量人才,以此推动学生个人与学校教育事业共同发展。
一、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双向建构体系的构建意义
(一) 实现双创型人才培养
高校针对大学生群体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双向建构体系,具有实现双创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国家对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产生大量创新型人才需求,受创新战略大环境影响,高校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强调的时代改革创新精神,积极开展与落实创新创业教育,而高校思政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二者的双向建构体系表现出构建的可行性。高校思政教育具备多样化教育作用,包含方法论教育、创新精神教育、世界观教育、信仰信念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等方面的内容,结合这些内容与双创教育联合构建双向建构体系,能够充分激发大学生创造性、主观能动性与自觉性,以思政教育中的理论与双创教育中的实践,培养大学生双创能力与创新创业品格,加强大学生对创业特点规律的了解与掌握,有效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坚定其理想信念,使其成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与国家创新战略要求的双创型人才。
(二) 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
现阶段,大学生普遍面临就业难问题,高校为其构建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的双向建构体系,能够有效缓解就业压力。面对国家实施与落实创新战略的大环境,大学生当前就业形势严峻,需要高校结合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构建双向建构体系,以此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为学生创新品格的培养提供保障,使学生具备创新能力与思维,在严峻的社会形式下,成为满足社会、企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高校双创教育与高校思政教育的双向建构,是在根本上解决学生就业难问题,其中的双创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开拓奋斗的精神和理念,是高校向学生传授创新方法、强调实操环节的重要实践性教育。而思政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树立正确思想观念,强化学生职业道德精神,这种思想培养与能力培养的有效结合,能够使学生明确自身学习方向,全身心投入学习,缓解学生就业的心理压力,为其顺利毕业与就业提供保障。
二、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双向建构体系的构建基础
(一) 目标一致
高校面向大学生群体构建思政教育融合双创教育的双向建构体系,需要清楚二者在教育目标层面的联系,借助一致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双向建构体系的构建奠定坚实基础。在时代更新发展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的主要目标应结合实践经验与有效原则,按照社会情况变化做到与时俱进。因此,在国家提出中国梦实现的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与合格建设者。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主要以大学生发展为出发点,致力于培养学生双创意识与品格,使学生在双创教育引导下明确自身双创发展目标,主动提升自身理想境界,结合合理的行为准则与双创发展观,对专业知识与技能进行更深入地掌握,激发学生发展潜力,提升学生社会适应性,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保障。由此可见,思政教育对学生正确三观的引导与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能够健全学生人格品质与道德素质,与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核心能力与综合素质互为补充,体现思政教育引领双创教育价值,双创教育拓宽思政教育领域,有利于二者基于一致性的人才培养目标,促进学生自由发展与全面发展,并且支撑二者双向建构体系的有效构建。
(二) 内容相通
内容相通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合思政教育构建双向建构体系的重要基础,也就是说,思政教育内容与双创教育内容之间,具有一定相通性,这些相通的内容能够支撑双向建构体系高质量构建。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大多教育内容需要结合时代变化进行不断更新,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内容主要是正向道德品格、法制法规、人生观、政治观、马列主义与世界观等方面的内容,以这些内容培养学生思想意识与道德品质。而高校双创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创业意识养成、创新能力培养、双创素养等方面的内容,通过这些教育内容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渗透,激发学生双创潜能,加强学生双创精神,培养学生双创素养,使学生在该领域形成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双创教育内容也会以学生专业教学内容为基础,对学生进行拔高双创教育,促进学生专业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求。综合分析思政教育内容与双创教育内容,可以发现,二者都是需要依托思想层面、致力于培养学生意识与能力方面的满足时代发展需求的内容,体现出二者在精神层面与理想层面的统一,证实二者道德品质层面的内容一致性,并且两种教育内容密切联系学生专业教育,需要在充分融合学生专业教育的基础上提升各自的教育成效。因此,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的内容相通,是支撑二者双向建构体系有效构建的重要基础。
三、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双向建构体系的构建策略
(一) 结合社会发展需要明确体系构建目标
高校针对大学生群体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联合思政教育的双向建构体系,需要两种教育结合社会发展需要,明确体系构建目标,即培养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也就是说,高校联合两种教育构建双向建构体系,需要充分结合社会发展需要与学生成长成才培养,以二者有效统一,明确双向建构体系构建方向。高校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达成一致性目标,能够有效促进学生个人发展,推动社会发展。现阶段,社会发展迅速,知识成为增加国家综合国力与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人才这一战略性资源成为推动社会与经济长远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双向建构体系的构建,逐渐发展为高校有效完成人才培养任务、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高校大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后,对专业知识与技能进行有效掌握,以成为国家建设发展的主力军实现自我价值。基于此,高校结合社会发展需要,明确两种教育的双向建构目标,应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使教育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创造潜力,培养学生创新性与主体性,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助力其全面发展的同时,提升其个人价值。而高校思政教育需要加强学生正确三观的培养,强化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使其通过自身价值的有效实现,推动社会发展。由此可见,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的双向结合,需要结合社会发展需要,对学生个人价值实现进行充分考虑,明确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的体系构建目标,才能实现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双向建构体系的有效构建。
(二) 基于实际问题解决创新体系构建方法
为达到高校学生价值实现与高校教育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目标,高校构建双创教育联合思政教育的双向建构体系,需要基于实际问题解决,创新体系构建方法。现阶段,大多数高校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双向建构,仅限于整合二者共同的教育目标与内容,实施传统理论教育教学,这种双向建构方式并不能有效实现二者双向建构体系的高质量构建,体系构建方法的单一性与滞后性问题,影响两种教育联合效果,弱化双向建构的整体教育成效。在新时期背景下,高校结合社会发展需要,明确双向建构体系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的构建目标,应以该目标为基准,结合学生实际问题,创新体系构建方法,有效解决问题,促进两种教育双向建构体系有效构建。当代大学生身处的时代环境具有经济发展迅速与信息复杂多变的特点,学生在接受思想教育的过程中,呈现出一定的不稳定性,学生对个人成长更加关注,通常会按照个人利益的得失进行行为的选择。基于此种现实情况,分析大学生实际问题,应从密切联系大学生利益与个人成长的现实入手,而现实情况是学生的实际问题主要是就业问题。因此,高校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需要基于学生就业问题解决目标,创新二者双向建构体系的构建方法。例如,高校需要在整合两种教育目标与内容的基础上,建立双向沟通机制,为思政教育工作者与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者提供交流互动平台,积极建设线下组织部门与线上网络平台,保证学生能够通过网络平台成为沟通机制中的重要成员,方便教育者及时了解学生就业问题。为实现学生就业问题的有效解决,高校针对两种教育的双向建构,建设沟通机制,需要保证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其内容以现代学生就业形势、学生就业困惑、学生职业能力素质培养等内容为主,保证学生在两种教育的双向建构体系中,实现自身综合能力与素质的充分提升,解决心理层面与现实层面的就业难问题,体现结合学生实际问题创新体系构建方法,是学校思政教育联合双创教育构建双向建构体系的重要策略。
(三) 充分利用驱动因素提升体系构建质量
高校整合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构建两种教育的双向建构体系,需要充分利用驱动因素提升体系构建质量。两种教育双向建构的驱动因素,主要包括学生因素与教师因素。充分利用学生因素,需要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基于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重视引导学生制定发展目标与合理学习目标,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主体性与主观能动性进行充分调动,使学生更有兴趣完成自身制定的目标。高校传统教育形式大多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主导,但是针对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构建双向建构体系,需要发挥学生因素作用,使学生主导自身学习过程,充分利用学生的个体因素,赋予双向建构体系构建动力,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体系构建,提升体系构建质量。教师这一个体因素同样可作为动力因素,影响两种教育双向建构体系的构建。传统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中的教师,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但是双向建构下的教师,需要通过有效教育互动,培养学生思想品质与双创潜能,促进学生实现个人价值,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因此,充分利用教师个体因素建构体系,需要学校指导教师清楚自身教育内容,明确自身教育方法,为学生行动提供有效引导,突破传统教育模式中单向传递信息形式的限制,在传达信息后,指正学生错误,强化学生技能培养,并对学生认知情感系统进行了解,掌握学生成长经历,以有效引导,保证学生形成正确三观,具备较高的双创素养与实践能力,助力学生成长发展,体现两种教育双向建构体系的构建成效。由此可见,充分利用学生层面与教师层面的驱动因素,能够实现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双向建构体系的高质量构建。
四、结语
高校构建大学生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双向建构体系,有利于学生就业问题得到缓解,实现双创型人才培养。高校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双向建构体系的建设,需要将二者一致目标与相通内容作为构建基础,结合社会发展需要明确体系构建目标,基于实际问题解决创新体系构建方法,充分利用驱动因素提升体系构建质量,以此实现两种教育双向建构体系的高效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