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和反思
2020-01-19陈凌娟
陈凌娟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合肥 230011)
引言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高职院校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多年的摸索与实践的积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已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教学目标、教学观念和方法等方面逐步形成了统一的认识。由于高职学生心理素质培育的基本规律和目的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从当下的实践上看,仍旧存在和其他学科课程设定相似的情况,同时过于强调德育化、形式化以及学科化,严重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发展。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索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原则,总结当前面临的建设困境,进而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完善其课程体系[1]。
一、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现状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础条件,心理素质将直接影响心理健康水平,而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健康成长。但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上,始终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严重阻碍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无法发挥课程的积极作用[2]。详细来说,首先课程目标注重补救而忽视防范与发展。目前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目标是防范及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向他们传授更多心理知识和技巧,解决问题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这样的目标设定导致许多学生仅仅了解如何避免不良情绪,却不懂得怎样提高自身正向的情感体验力,只懂得自卑、嫉恨等不健康人格,却不知如何发展积极乐观的性格品质。
其次,课程内容重视专业性而忽视实践运用[3]。目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传授的内容多为理论陈述性的心理专业知识,都与学生自身意识、心理特征、情感心理、就业心理、社交心理等方面有关,忽视了知识在现实中的运用,缺少育人载体的深层探索。例如,体育锻炼活动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艺术则对学生情感心理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等。只有找到并充分运用不同的育人载体,才能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二、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正确引导原则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思政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还是素质教育的关键内容。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之一便是怎样提高广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高等职业教育阶段,是学生心理飞速成长且逐渐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自身智力会越发成熟,情感会越发丰富,同时自我意识也会越来越成熟,对爱情也越来越好奇,他们的这种变化实际上充满了矛盾。对此,就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在建设时,应基于心理素质培养,遵循正确引导原则,对学生思想和心理加以积极指导[4]。
(二)长效发展原则
适应性以及长效发展性是判断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两大重要指标,其中长效发展性属于终极目标,这是因为学生对生态和社会环境的充分适应主要是为了推动自我发展。因此,在建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中,要重点从培养学生乐观心理维度入手,让学生可以通过自主调节心理,驱除消极情绪,实现个人的健康成长。换言之,心理健康教育应从怎样培养学生使其成长为心理健康、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一角度切入来建设课程体系,以此让学生掌握心理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有效路径
(一)课程目标
首先是发展性目标与防范性目标有机结合。心理相对健康的高职学生,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能够进一步强化他们的心理素质,在日后的发展过程中最大程度地挖掘自身潜力,努力成长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换言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含有发展性目标,其指的是有利于身心健康、健全人格、挖掘潜力的目标。而对于心理健康情况不太乐观的学生来说,为了促进他们的健康全面发展,对其已显现出的心理问题,教师必须全力解决。因此,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目标应含有防范性目标,其指的是提前防范和改善各种心理与思想问题,确保学生的健康成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发展性目标与防范目标实际上是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只有学生内心得到充分发展,才会切实减少心理问题,才能更好地落实防范性目标。在其具体实践中,解决学生具体的心理问题是短期目标,他们的内心健康发展才是关键,也就是说,课程目标要在发展中防范,在防范中深入发展。
其次是预期目标应实现与生成目标的深度融合。教育是一项有目的、有安排的活动,授课教师要对教学纲要、教学任务有全面的了解和正确认知,从大局思考,进而合理设计。预期是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践的起始点与基本导向,合理的预期目标有利于课程内容的设计编排,有利于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有利于实践活动的有序开展,更有利于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由于课程有着鲜明的无效性、模糊性、异常性、差异性等特征,因此,其目标也包括生成性目标。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根据学生心理诉求而展开的,他们的心理诉求是不断变化的,每名学生都有着自己的想法和经验,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课堂教学提供有效资源。教师应发挥自身教学才能,借助生成性教学资源,来实现非预设的教学目标。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生成和预期目标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缺少预期目标的生成目标是盲目的,而没有生成目标的预期目标则是生硬、机械化的,其中预期目标是根基,生成是对预期的拓展与延伸。
(二)课程内容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设定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学习教育。当代高职学生是同年龄段中文化水平较高的群体,突出的专业技术能力是他们日后顺利就业的基础保障,但由于高职学生文化课功底薄弱,因此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足。某些学生过于沉迷在网络世界中,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网络游戏上,也有一些学生会有超过两门以上的科目不及格,严重影响了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甚至有少数学生会因学习问题而做出极端行为。探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由于高职学生将良好的工作视为读书目标,进入院校后因轻松的课程安排与学习氛围而逐渐放松或淡忘了个人的目标与理想追求,导致学习动力不足。许多学生在以往学习生涯中,个人成绩十分优异,但进入高职院校后,发现身边有更多更加优秀的人,他们无法接受这种巨大的心理落差,不敢面对和接受现实,更不能有效地激励自己,由此丧失了自信。此外,还有个别学生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对学习越发松懈,可又不能接受较差的考试成绩,这样的矛盾心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针对上述这些情况,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通过设定学习教育板块来正确引导他们,帮助学生重新树立远大理想,重新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与目标,重新找回自信,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重构健康心理,以此来为他们的学习注入新的动能。利用学习教育,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了解学习的特点并掌握一些学习技巧,对专业课程产生新的认知,从而养成良好习惯,自主挖掘个人内在潜能,促使自身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稳步提升。
其二是情感教育。高职学生目前正处在青春时期,对于情感既强烈又好奇,不能把控个人情绪,部分学生无法有效自我调节,在对高职学生的情绪波动情况进行调查时发现,超过25%的学生表示自身情绪不够稳定,波动较大。青春期的学生对爱情有着强烈的渴望,这也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热议话题,可某些学生内心尚未完全成熟,生理与心理在成熟程度上有着较大差距,无法妥善处理好爱情中的各种冲突问题,极易引发心理疾病,甚至还会出现极端事件。情感教育可以让高职学生懂得观察与体谅他人的情感情绪,全面了解个人情绪转变特征,学会释放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能够辨别友情与爱情,懂得珍惜情感。
其三是社交教育。当前的高职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关系不复杂,让这些学生从小习惯了以个人为中心,久而久之,影响了人际社交能力的发展。 尤其是网络时代,许多学生更喜欢在网络虚拟空间吐露自己的心声,也善于和其他网友互动,但却不知如何在现实生活中与他人相处。过去,大多数学生通常是和父母相伴,可以随时与父母探讨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并且有些家长也习惯代替学生去解决。可进入高职院校后,每天朝夕相处的是成长经历与环境完全不同的同学,怎样与他们进行交流,怎样妥善处理相处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冲突等现实问题,是高职学生当下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进入高职院校,需要离开父母的保护,开始全新的独立生活,由于“90后”和“00后”群体的自尊心较强,在遇到难题时,不愿向父母求助,更希望自己解决。但结果却事与愿违,他们尚未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产生强烈的心理矛盾。鉴于此,可通过社交教育,帮助广大学生认知社交,明确人际交往的必要性和重要地位,理性看待社交问题,客观认识自我,利用适当的途径来表现个人优势。同时,通过社交教育,还能让高职学生学习到更多的沟通交流技巧,提高他们的情商,从根本上促进班集体团结,真正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
其四是防范教育。从相关调查研究中发现,目前高职学生的心理障碍情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患有强迫症,对脏乱差的事物零容忍,对所有事物都要反复进行确认才安心。经常担心一些无意义的事情,过于注重身边人的看法,会将个人心理的想法错误地强加到他人身上。其次神经疲惫,注意力无法集中,记忆力有所下降。再次则是缺少意志力,对许多事物耐心不足,认为教师和家长说的道理与自己无关,经常很不耐烦。高职学生的这些心理障碍需要通过防范教育进行破除,让他们在面对问题时,可以保持冷静与理性,根据问题探索针对性的解决措施,逐步提升他们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学习一些心理问题的处理技巧。
(三)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日常教学中所采取的教学方法是业界学者专家密切关注的问题,并对其展开探究。高职学生一般比较感兴趣的教学方法包括示范引导法、活动娱乐法、小组探讨法、案例分析法以及角色扮演法等。相关专家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研究,又挖掘出了集体咨询法与绘画疗法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特定的教学内容来选择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在必要时可以同时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对于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来说,除了上述总结的这些方法外,还可参考其他课程的教学方式,在实践中适当创新这些教学方法。但不管采取哪种教学方式,都要确保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而想要实现这一点,首先就要求教师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将学生视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5]。其次,要构建友好、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轻松民主的氛围中,高效有序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后,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参与力,改变以往单一的被动接受状态,使其变成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架构者,对学生合理且具有一定建设性的自主想法要给予充分肯定,并对他们的进步和努力及时做出回馈。
(四)课程评价
我国高职院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整体时间不长,在课程评价上目前仍旧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有关专家表示,我国现阶段并未真正构建一套合理完善且规范性、可操性较强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标准机制,因而导致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不强。对此,院校应高度重视这一点,可采取多样性方式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展开全面深入评价。具体来说,在评价主体方面,应将师生评价有机结合在一起,教师不仅可以是课程的授课教师,也可以是其他教职人员,而学生也是如此。在评价指标方面,既要重视学生的共同特征,也要充分考虑他们之间的差异性特征。在评价方式方面,要强调质评与量评的深度融合、自评与互评的深度融合、终结评价与形成评价的深度融合。详细的操作方法可通过传统的笔试,来考察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可通过论文或是实际案例分析,检测学生理解问题、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真实能力。此外,还可以以自我检索整理资料的方式,来了解学生对自身认知、提高及完善是否具备足够的意识与能力。
结束语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学生心理素质、全面成长等方面有着重要影响,在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育人目标是根基、课程内容是重点、育人方法则是关键,而对于课程评价来说,这是其体系建设的难点,它们一同组成了一个彼此联系、相互依存的有机系统。并且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践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课程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核心作用,依托课程创建心理健康环境,进而依托环境来促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实效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