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等韵文献的整理与汉语等韵学史、古典音系学的构建

2020-01-19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宋元著作语音

李 军

一、汉语等韵学的发展概况

汉语等韵学是汉语音韵学的三个分支学科之一,亦可以称为中国传统的汉语音系学[1],或具有中国特色的古典音系学。其发展经历了宋元切韵学(含唐五代前期切韵学)与明清等韵学两个时期[2]。

1.宋元切韵学时期

宋元切韵学是汉语等韵学的成熟期,是在唐五代前期切韵学的基础上发展完善起来的。“声韵调相配合以图解汉语音系、辨析音理的宋元切韵学大概萌发于中晚唐,大行于宋元。随着切韵学四声相承、开合等列、清浊轻重、五音七音、双声叠韵、旁纽转纽等学说的发生与推广,解释并说明韵图使用方法的‘切韵法’亦臻成熟,形成体系。”[3]日本藤原佐世宽平年间(889—898年)所辑《日本国见在书目录》,内有《切韵图》一卷。切韵法在唐五代时期已日趋成熟,作为切韵法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门法亦已萌芽,敦煌写本《守温韵学残卷》“类隔”一词就已出现三次。

切韵学至宋而臻大盛,“音韵庞驳,师法多门”(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五)。宋元切韵学最基本的方式是“以图表的格式来阐明韵书中反切所表示的字音”[4]。“以字母标双声之目,呼等析迭韵之条,纵横交贯”(陈澧《等韵通·序》)。切韵图完全可以称之为“充分显示‘最小析异对’的矩形网状语音结构图”[5]。

宋元切韵学时期,韵图大致有三个主要系统:(1)早期以反映《广韵》音系为主,如《韵镜》《七音略》。(2)后期如《切韵指掌图》《四声等子》《经史正音切韵指南》,通过归并韵部的方式,开始向反映实际语音转型。(3)20世纪90年代鲁国尧在日本发现的南宋《卢宗迈切韵法》,已佚的南宋杨中修《切韵类例》,则是以《集韵》为依据的切韵学著作。

由于韵图与实际语音的差异,韵图由反映韵书音向反映实际语音转型,“检例”“门法”应运而生,并日益烦琐。门法的渊源甚早,《守温韵学残卷》三言“类隔”;《广韵》四卷末有“新添类隔更音和切”;王宗道《切韵指玄论》对“音和”“类隔”的含义有具体论述(见衢本《郡斋读书志》所载《切韵指玄论》“指要”);卢宗迈《切韵法》除“音和”“类隔”切之外,还记载有“互用切”“往来切”等门法。而据1909年内蒙古黑水城出土的《解释歌义》《四声等子》所记载的完整系统的等韵门法至迟五代或宋初就已具系统的雏形[6]。

北宋理学家邵雍《皇极经世书》“声音律吕说”四卷(第七至十卷)十六篇,将音韵与声律、象数等概念相结合,构建了具有易数思想的理想化音系。对宋元以来等韵理论与韵图编撰产生了深远影响,出现了一系列将天声地音、律吕唱和的理论与等韵图声韵相切的编撰模式相结合的等韵著作,如宋祝泌《皇极经世解起数决》。“皇极经世系列等韵文献”可以称之为与宋元切韵学伴生的另一个汉语等韵学独特体系。

2.明清等韵学时期

明清是汉语等韵学理论最丰富、成果最丰硕的繁荣时期;同时也是等韵学著作庞杂、学术价值良莠不齐的时期。总的看来,明清等韵学大致可分为三个发展方向。

(1)研究中古音的等韵著作。如梁僧宝《切韵蒙求》《四声韵谱》、江永《四声切韵表》、张畊《切字肆考》、庞大堃《等韵辑略》等。这些著作既以表现中古音为目的,又对等韵学理论进行了阐述与解读,在等韵学理论的研究和发展方面有突出贡献。

(2)研究上古音的等韵著作。等韵学的理论和实践为清代上古音研究提供了理论、方法方面的支持,“考古”“审音”并重,促进了清代古音学的大繁荣。清夏燮《述韵·序》认为:“学者欲通古韵,先通等韵。等韵明而后古音之当然与其所以然无不明。”清代出现了一批运用等韵理论,以韵图形式研究上古音的等韵著作,如柴绍炳《古韵通》、戴震《声类表》、李茂林《韵谱约观》、江有诰《入声表》等。

以上两类等韵学著作,是对宋元切韵学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等韵理论方面的发展和创新大于其语音史方面的价值,可称之为“音系分析理论派”等韵著作。

明清时期也出现了一批对宋元以来的等韵理论或某一方面的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著作,如:真空《直指玉钥匙门法》、李光地《等韵辨疑》、方中履《切字识疑》、江永《音学辨微》、江有诰《等韵从说》、丁显《音韵指迷》等。这些著作亦可归纳为“音系分析理论派”等韵著作。

(3)反映实际语音的等韵著作。明清等韵学成果最丰硕,最有价值的是以反映实际语音为目的,并在等韵理论与韵图制作方面不断创新的等韵著作。据耿振生《明清等韵学通论》,明清时期反映官话区音系的等韵著作共有31部,反映南方方言区音系的等韵著作共17部,兼采南北、折中古今音的等韵著作共53部[7]。这些等韵著作,在宋元切韵学由反映韵书音向反映实际语音转型的基础上,进一步突破了宋元切韵图表现传统韵书语音结构系统的局限,将等韵理论、韵图编撰与实际语音的分析紧密结合起来。无论在等韵理论方面还是韵图制作体例方面,都呈现了大胆创新、不囿陈规的特征。可称之为“时音派”等韵著作。

清末民初,随着西方语言学的传播,尤其是国语正音活动的推广,汉语等韵学发展式微,现代音韵学兴起。但韵图制作仍在持续,出现了一批等韵著作。如考订古音的孙文煜的《四声切韵类表》;反映《广韵》音系的曾广源的《等切南针》;反映方音的湖南祁阳刘霆翰的《声韵识解》、香港谭荣光的《广东切音捷诀》、湖南醴陵张国声的《天然字汇》、温州永嘉叶泰来的《反切捷诀》等[8]。

可以说,唐宋伊始,汉语等韵学就在不断发展完善,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独特的研究方法,与汉语非表音文字体系相契合,体现了中国古人高度的语音分析理论水平,是中国学术史最具原创精神和理论思辨体系的学科之一。

二、 汉语等韵学研究概况

汉语等韵学研究对象、理论体系与方法独特,同时因为“通摄门繁,肤浅莫测”(《韵法直图》梅膺祚序),一直被称为绝学。章学诚《文史通义·申郑》认为,“七音之学”等“诚所谓专门绝业”。因此,汉语等韵学研究最早关注的是等韵理论术语的解读。而后随着等韵理论研究的深入,对汉语等韵学的发展做一个较为全面的归纳和总结就变得尤为必要了。等韵学通论性著作的出现与学术影响力日增,进一步促进了等韵学著作研究以及等韵学著作的比较研究。汉语等韵学研究可以大致分为三个方面:等韵学理论研究、等韵学通论研究、等韵学著作研究。当然,这三方面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

1.汉语等韵学理论研究

等韵学理论研究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前期为等韵理论术语、门法的解读和对汉语等韵学起源(或前期切韵学)的探索研究阶段,后期为等韵学研究方法与理论思考阶段。

1.1汉语等韵学理论术语、门法的解读

(1)释“等”。早期学者反对等韵开、合各分四等,如章太炎将四等与四呼相混,章门弟子黄侃将四等与开合、洪细音相配。高元《辟等呼论》(1921)最早用语音学知识来区别四等。罗常培则以现代语音学知识对江永“一等洪大、二等次大,三四皆细,而四尤细”的系统阐述,彻底澄清了等韵学中“等”的问题[9]。史存直《关于“等”与“门法”》则认为 “等的内容只能是介音的洪细”[10]。李新魁(1980)对“等”的起源和发展的讨论认为“等韵创始之时,本是以声分等,而且称为轻重,后来由声及韵,韵也有等之分”[11]。

(2)释“轻”“重”、“清”“浊”。罗常培《释重轻》对《七音略》《四声等子》“轻”“重”术语进行了科学解读,指出等韵学研究中,于异名同实及同名异实处需要逐一勘究疏证[12]。俞敏《等韵溯源》一文,据《涅槃文字》指出 “轻”“重”就是不送气跟送气的区别[13]。莘田《释清浊》(1936)[14],赵元任《说清浊》(1959)[15],董忠司《〈七音略〉“重”“轻”说及其相关问题》(1977)[16],潘悟云《“轻清、重浊”释——罗常培〈释轻重〉〈释清浊〉补注》(1983)[17],黄典诚《轻清重浊的划分是等韵之学的滥觞》(1984)[18],胡从曾《论清(轻)、浊(重)》(1991)[19],则进一步对清浊与轻重的概念与关系进行了论证。

(3)释“内、外转”

“内、外转”之实,历来争议颇多。宋人祝泌《皇极经世解起数诀》将内、外解释为“气出、气入”;戴震《声韵考》解释为“开口、合口”;江永《音学辨微》认为“内、外”即“弇、侈”;邹汉勋《五均论》则认为,“大抵开口为内言、为外转、为侈;合口为外言、为内转、为弇”。“明清治等韵者,或引申《辨例》之说而犹豫两可”,“或沿袭《门法》之说,而不掸其究竟”[20]。对等韵图“内、外转”的解释,有音理派(元音弇侈派)与考古派(照二有无派)两种观点。

罗常培《释内外转》提出“内外转当以主要元音之弇侈而分”[20]。周法高《古音中的三等韵兼论古音的写法》的观点大体与罗常培一致,也是按照元音高低分等[21]。张世禄《等韵学讲话提纲》以改变拟音的方式,对罗常培内外转的观点进行了修正。并提出,“原来所谓内外转,只不过是元音高低在音感性质上的大致区分,内高外低”[22]。陈振寰《内外转补释》(1991)则从现代语音学及语音发展历史的角度,对“内外转”的内涵进行了探讨[23]。

王力《汉语音韵》认为,元音高低弇侈区分内外转“纯然是以后人的语音学观点来解释,说服力不强”[24]。薛凤生同样认为 “把内外转与元音之高低等同看待的说法是不正确的”[25]。严学窘《广韵导读》引用了赵元任的观点,指出“赵元任先生认为内外转的区别大体是以有无独立二等韵为依据”[26]。这是对《四声等子》《切韵指掌图》“内外转”理论的高度概括。许世瑛《评罗董两先生释内外转之得失》一文指出:“内外转本质上的差异,是在内转无二等韵,外转有二等韵这一点差别罢了。”[27]中国台湾学者杜其容为使这一理论完整,他还补充了几个条例[28]。李荣[29]、李新魁[30]同样坚决认为,讨论“内、外转”必须立足于传统韵图对韵摄的配列。对“内外转”的理解,除了从音理上进行解释外,还应当结合“转”的含义与来源进行理解。

罗常培《释内外转》认为,“《七音略》及《韵镜》之四十三图,当即模仿《悉昙》型式而归纳《切韵》音类以演成者。其所谓‘转’,固应指唱诵言也”[20]。周祖谟对罗常培有关“转”的含义进行了进一步申说,指出:“等韵图中‘转’字的来源,也是出自讲悉昙字母诸书的。而它最初得名的原义,乃是‘乘转’之意”,“宋人等韵图所谓之‘转’,亦即……每图以一个或两个以上的韵母与三十六字母一一相拼,所得诸音字皆列为一图,与悉昙章的‘转声调韵’完全相同,所以亦名之曰‘转’,其图则名之曰‘转图’。”[31]

(4)释“门法”

门法的出现和复杂化,使等韵学日益变得“其法繁,其旨秘”。“在音韵学史料中,这一部分可以说是最不容易懂得的”[32]。曾运乾《门法》一文,分别对“内外转例”“广通门”“侷狭门”“振救门”“喻下凭切门”“窠切门”“小广通侷狭门”“正音凭切门”“寄韵凭切门”“交互门”的内容与实质进行了言简意赅的梳理[33]。董同龢《等韵门法通释》(1948)对等韵门法,从韵图的体制与韵图反映韵书反切的方式入手用比较清晰的文句对二十门法进行了诠释解读[32]。该文比较全面、清晰地归纳了有关宋元切韵学系列韵图的门法,并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分析与阐述。之后,对门法进行系统研究的有:谢云飞《韵图归字与等韵门法》(1968)[34]、李新魁《等韵门法研究》(1984)[35]、遆亚荣《宋元等韵门法新探》(2008)[36]等。

聂鸿音《黑水城抄本〈解释歌义〉与早期等韵门法》(1997)[37]、《智公、忍公和等韵门法的创立》(2005)[38]、孙伯君《〈解释歌义〉研究》(2004)[6],通过对黑水城出土的10世纪僧人王忍公所著等韵门法《解释歌义》的研究,指出音韵学界一向认为集大成于元明两代的等韵门法,实际上在五代或宋初就已具系统的雏形。《四声等子》序所谓“关键之设,肇自智公”,即指《指玄论》的作者智邦。

1.2汉语等韵学起源(前期切韵学)的探索研究

汉语等韵学是立足汉语本质特征,受悉昙学的启发而独立发展的一门音系分析理论体系,其起源当始于唐五代的前期切韵学。前期切韵学的发展过程一直是汉语等韵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如:唐兰《论唐末以前韵家所谓“轻重”和“清浊”》(1948)[39]、于维杰《宋元等韵图源流考索》(1968)[40]、周广荣《梵语〈悉昙章〉与等韵学的形成》(2001)[41]、黄易青《〈守温韵学残卷〉反映的晚唐等韵学及西北方音》(2007)[42]、李红《〈韵诠〉与早期韵图模式演进之关系》(2011)[43]、储泰松《等韵发音部位认知探源》(2015)[44];潘文国(1997)《韵图考》对韵图产生的时代和历史过程进行了讨论,分析了韵图的结构和排列方式,在对现存韵图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复原了一个唐代古韵图[45]。

1.3汉语等韵学研究方法和理论的探索

等韵文献的复杂性,促进了学术界对等韵学研究方法和理论的不断探索。

(1)方法论方面。鲁国尧《〈卢宗迈切韵法〉述论》提出了“切韵图是层累地造出来的”观点,认为“切韵图无论从框架结构上或是列字上都是在时间的长流中不断增删修改的,都有前面韵书韵图的或多或少的成分、痕迹,又有可能渗进同时代其他韵书韵图甚或后代韵书韵图的因素”[2]。

(2)具体研究方法方面。杨亦鸣《李氏音鉴音系研究》(1992),系统运用了“透视分离法”[46]。潘文国(1997)根据数学统计的结果,对《王韵》《广韵》《集韵》《韵略》小韵代表字与《韵镜》《七音略》列字相合的比例进行了比较,从而对它们之间亲疏关系进行了揭示[45]。李红(2011)则将数理统计的方法引入到等韵图研究,第一次在音韵学研究中提出了加权的概念,并将数据模化理论合理地应用于等韵图研究中[47]。

(3)宏观的等韵学理论与研究方法探索方面。王松木《拟音之外——明清韵图之设计理念与音韵思想》(2008)主张从全新的音韵思想、观念、形式、音理多重的角度解读等韵图,重新从人文传统的角度建立汉语等韵学史[48]。宋韵珊《共性与特殊性:明清等韵的涵融与衍异》(2014),以明清等韵学对宋元等韵学继承的同质性和变革的异质性分析为出发点,试图以新的视角建立“汉语等韵学史”[49]。

2.汉语等韵学通论研究

随着对等韵理论和等韵著作研究的不断深入,系统介绍各历史时期的等韵学著作,梳理、归纳等韵理论,挖掘等韵学著作的语音史价值变得尤为重要。赵荫棠《等韵源流》、李新魁《汉语等韵学》、耿振生《明清等韵学通论》是汉语等韵学通论研究最重要的三部著作。

赵荫棠《等韵源流》(1957)是第一部系统研究介绍汉语等韵学的著作,一共介绍了宋、元、明、清时期五十多部等韵著作(除宋元时期的韵图外,实际介绍的明清等韵学著作为37种),初步建立了等韵学史的框架,大致勾勒了汉语等韵学的发展脉络,影响较大。但“多从文献学的角度出发来介绍一些韵图制作、刊表的情况,对等韵学理及各韵图所反映的语音面貌,论述的比较少”[50]。总的来说,该书在等韵理论的系统归纳,尤其在等韵学著作语音史价值的挖掘与利用方面还没有过多的关注。

李新魁《汉语等韵学》(1983)是一部既注重等韵学理论论述,又重视等韵学著作语音价值挖掘的汉语等韵学力作。上编“总论”,初步建立起汉语等韵学理论体系。下编“分论”,将120种韵图分为六种类型。是第一次大规模地对等韵学著作的搜集与研究,也是首次比较系统地从等韵理论建构与语音归纳的角度,对汉语等韵学著作的系列研究[50]。

耿振生《明清等韵学通论》(1992)与上两部著作不同,此书将研究主要集中在明清时期的等韵学,共研究介绍了明清167种等韵著作(研读了其中的一百二十余种)。这无疑进一步夯实了汉语等韵学研究的基础,推动了汉语等韵学研究的深入开展。其最大特点是对明清时期等韵学的源流、理论、方法进行了比较细致的梳理,对明清等韵学著作分析描写语音的方法、韵图反映语音系统的方式、研究等韵音系的方法与途径进行了比较细致的探讨。提出了研究等韵音系的五种基本方法,即:历史串联法、共时参证法、内部分析法、音理分析法、历史比较法。并从研究语音史的需要出发,根据等韵著作语音系统的性质,把明清等韵音系分为三大类:反映时音的一类,包括官话方言区等韵音系和南方方言区等韵音系;反映古音的一类;混合型音系的一类。并分别对这三类等韵音系53部等韵著作的语音系统进行了简要介绍[7]。

除大陆学者外,台湾学者也出版了几部具有断代性质的通论性著作:应裕康《清代韵图之研究》(1972)在赵荫棠《等韵源流》的基础上,对清代等韵学的成就与韵图价值进行了正确评价[51]。但从研究内容来看,显然是不完整的,对等韵著作的搜集尚不全面,对清代等韵理论的梳理还有待深入。陈新雄《等韵述要》(1975)主要对宋元五种韵图的基本体例进行了介绍,最后一章,对等韵学中内、外转的概念发表了看法[52]。林平和《明代等韵学之研究》(1975)将明代等韵著作分为三个系统进行研究:存浊系统、化浊入清系统、外籍人士拼音韵图,并重点讨论了7部韵图[53]。

3.汉语等韵学著作研究

汉语等韵学著作研究,可分为文献整理和文本研究两方面。

3.1等韵文献整理

系列文献整理方面,《等韵五种》(1981)将宋元时期的5部切韵学著作进行汇集影印出版[54];吴葆勤编辑的《宋本广韵》(2008),将《韵镜》《七音略》造了个对照本[55]。除此之外,系列等韵文献整理还属于空白。等韵著作多以散见方式收录于相关文献整理系列中,如严式诲辑刻《音韵学丛书》(1923—1936)收录了《切韵指掌图》《音学辨微》《四声切韵表》《切韵考》。

单本的等韵文献整理校注主要集中在对宋元切韵学著作的整理,其中先后为《韵镜》作整理校勘的有:马渊和夫《韵镜校本和广韵索引》(1977)[56]、龙宇纯《韵镜校注》(1982)[57]、李新魁《韵镜校证》(1984)[4]。目前最全面深入的是杨军《韵镜校笺》(2007)[58]。对《七音略》进行校注的有罗常培《〈通志·七音略〉研究——景印元至治本〈通志·七音略〉序》(1935)[9],杨军《七音略校注》(2003)是目前学术界对《七音略》校注最全面精细的著作[59]。

对明清等韵学著作进行整理出版或校注的比较少,目前所见有周赛华《谐声韵学校订》(2014)[60]。少数地方文献整理著作也对本地区的部分方言等韵文献进行了收录,如周建设等《明、清、民国时期珍稀老北京话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2014)收录了《音韵逢源》《音泭》等[61]。

3.2汉语等韵文献的本体研究

汉语等韵学著作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等韵著作本体研究方面。宋元切韵学方面,日本学者对《韵镜》的研究、中国学者对《切韵指掌图》《四声等子》的研究颇为深入;明清等韵学方面,中国大陆、港台学者对明清等韵著作的个体研究成果最为丰富。

(1)宋元切韵学著作研究

《韵镜》研究。《韵镜》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汉语等韵学著作,南宋张麟之刊行后不久就传入日本。六百五十余年间,日本学者对《韵镜》的刊校与研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硕果累累,形成了具有明显超越国界与民族文化的 “韵镜学”。日本学者对《韵镜》的产生、版本、内在结构形式、语音性质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研究论著不下一百种。对此,李无未《日本汉语音韵学史》(2011)[62]有详细讨论。

《韵镜》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返回中国以后,被奉为等韵学的圭臬,研究者甚众。综合性的研究成果有:高明《韵镜研究》(1970)[63]、李新魁《韵镜研究》(1981)[64]、孔仲温《韵镜研究》(1987)[65]、陈广忠《韵镜通释》(2003)[66]、李存智《韵镜集证及研究》(1991)[67]、刘华江《韵镜考论》(2016)[68]等。总的来说,《韵镜》研究以对其韵图构造、韵图原理进行探讨分析者居多。

《七音略》研究。相比于《韵镜》《切韵指掌图》,《七音略》的研究相对薄弱,相关研究大多集中在对韵图本身的解读、术语的阐发以及与相关韵图的比较等方面。如罗常培《〈通志·七音略研究〉——景印元至治本〈通志·七音略序〉》(1935), 许德平《〈韵镜〉与〈七音略〉》(1963)[69], 谢云飞《〈七音略〉之作者及成书》(1966)[70], 董忠司《〈七音略 〉“重”“轻”说及其相关问题》(1977)[71],高明《郑樵与〈通志·七音略〉》(1978)[72], 叶键得《〈通志·七音略〉研究》(1979)[73]、《〈七音略〉与〈韵镜〉之比较》(1990)[74], 董绍克《论〈七音略〉铎药两韵塞音韵尾的音质特征》(2003)[75]等。

《切韵指掌图》研究。《切韵指掌图》在汉语等韵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其研究也非常深入。早期主要集中在对其作者、成书年代的考辨。如:大矢透1919《切韻指掌圖は司馬溫公に偽託したもので有ると云ふ考》(1919)[76]、滿田新造《切韻指掌圖の作者に就て》(1919)[77]、许世瑛《证司马光不作〈切韵指掌图〉》(1943)[78]、赵荫棠《〈切韵指掌图〉撰述年代考》(1934)[79]、董同龢《〈切韵指掌图〉中的几个问题》(1948)[80]、谢云飞《〈切韵指掌图〉与〈四声等子〉之成书年代考》(1968)[81]、许绍早《〈切韵指掌图〉试析》(1994)[82]。之后对其语音研究、比较研究及综合研究进一步增多,以硕博士论文研究较为全面,主要有:杨叔筹《〈韵镜〉与〈切韵指掌图〉之比较研究》(1964)[83]、姚荣松《〈切韵指掌图〉研究》(1973)[84]、平田昌司《〈皇极经世声音唱和图〉与〈切韵指掌图〉》(1983)[85]、周世箴《论〈切韵指掌图〉中的入声》(1986)[86]、刘建华《〈切韵指掌图〉音系特点》(1997)[87]、王莹莹《〈韵镜〉与〈切韵指掌图〉语音比较研究》(2006)[88]、李红《〈切韵指掌图〉研究》(2006)[89]。

李红(2011)《宋本〈切韵指掌图〉研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无论深度还是广度都达到了《切韵指掌图》研究应有的水平,是一部非常有分量的等韵学研究专著。

《四声等子》研究。作为宋元切韵学时期具有转型色彩的切韵学著作之一,《四声等子》在等韵理论和门法方面对明清等韵学影响深远。学术界对其非常关注,研究重点逐渐转移到其语音方面。主要有:顾实《四声等子审音》(1923)[90]、高明《〈四声等子〉之研究》(1971)[91]、竺家宁《四声等子之音位系统》(1977)[92]、竺家宁《四声等子音系蠡测》(1972)[93]、曾阳晴《〈四声全形等子〉研究》(1988)[94]、唐作藩《〈四声等子〉研究》(1989)[95]、萧振豪《〈重编改正四声全形等子〉初探——兼论〈四声等子〉与〈指玄论〉的关系》(2015)[96]等。

《经史正音切韵指南》研究。《切韵指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该韵图与《五音集韵》的关系,韵图编撰特点及其与实际语音的关系等方面。主要研究成果有:洪固《〈经史正音切韵指南〉之研究》(1970)[97]、林庆勋《〈经史正音切韵指南〉与〈等韵切音指南〉比较研究》(1971)[98]、高明《〈经史正音切韵指南〉之研究》(1972)[99]、宁忌浮《〈切韵指南〉入声韵兼配阴阳试析》(1991)[100]、宁忌浮《〈切韵指南〉的列字和空圈——〈切韵指南〉研究之一》(1995)[101]、沈建民《谈〈切韵指南〉与〈五音集韵〉的关系》(1990)[102]、娄育《〈切韵指南〉的版本系统》(2014)[103]等。

《皇极经世声音唱和图》《皇极经世解起数诀》研究。作为与宋元切韵学伴生的汉语等韵学独特体系, 《皇极经世声音唱和图》《皇极经世解起数诀》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与深入研究。如周祖谟《宋代汴洛语音考》(1966)[104]、陆志韦《记邵雍皇极经世的“天声地音”》(1946)[105]、竺家宁《论〈皇极经世声音唱和图〉之韵母系统》(1983)[106]、平田昌司《〈皇极经世声音唱和图〉与〈切韵指掌图〉》(1983)[85]、沈小喜《〈皇极经世·声音唱和图〉声母体系的再构拟》(2004)[107]等有关《皇极经世声音唱和图》语音的研究;陈梅香《〈皇极经世解起数诀〉之音学研究》(1992)[108],马重奇《〈起数诀〉与〈广韵〉〈集韵〉比较研究——〈皇极经世解起数诀〉研究之一》(1994)[109]、《〈起数诀〉与〈韵镜〉〈七音略〉比较研究——〈皇极经世解起数诀〉研究之二》(1996)[110]等有关《皇极经世解起数诀》的研究。

综合研究方面。主要是宋元切韵学著作综合研究,研究成果主要有:于维杰《宋元等韵图序例研究》(1972)[111]、《宋元等韵图研究》(1973)[112],于幼莉《宋元等韵图的形式》(1970)[113],唐明雄《宋元等韵图研究》(1975)[114],竺家宁《宋元韵图入声分配及其音系研究》(1993)[115],黄耀堃《宋本〈切韵指掌图〉的检例与〈四声等子〉比较研究》(2002)[116],于建松《早期韵图研究》(2007)[117]。

(2)明清包含民国等韵学著作研究

明清是汉语等韵学史上师法多门、理论最丰富、著作最丰硕的时代。这一时期的等韵学著作研究呈现不平衡发展的特征。一方面,研究对象不平衡。学术界最关注、研究最全面的是通行面较广、在明清等韵学发展过程中影响较大、语音特征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著作;对等韵学著作的全面发掘与研究还做得不够。另一方面,研究内容不平衡。学术界大多关注的是等韵学著作语音系统的分析、语音特征的归纳,注重明清等韵学著作语音史价值的挖掘,相对忽略等韵理论的梳理与系统阐述。其研究概况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见于赵、李、耿三家的等韵学著作研究情况。赵、李、耿三家等韵著作通论的出版,直接推动了明清等韵学著作的个体研究。据统计,见于三家的等韵著作共有198部。明清部分目前研究比较充分的有:(明)徐孝《重订司马温公等韵图经》(29部)①,(清)樊腾凤《五方元音》(26部),(清)李汝珍《李氏音鉴》(16部),(清)李光地《音韵阐微》(13部),(明)吕坤《交泰韵》(12部),(明)毕拱辰《韵略汇通》(12部),(明)兰茂《韵略易通》(12部),(清)无名氏《五音通韵》(12部),(清)贾存仁《等韵精要》(11部),(明)本悟《韵略易通》(10部),(明)孙贞著,梅膺祚改编《韵法直图》(10部),(明)章黼《并音连声韵学集成》(10部)等。

这些等韵著作通行较广,反映的语音特征比较明显,因此研究者甚众。有些等韵著作不见于三家通论性著作,但发掘以后,因其与以上相关著作音系相近,引起讨论与争议较多,研究自然比较充分,如本悟《韵略易通》(10)等。从研究比较充分的明清等韵学著作来看,学术界对这些著作更侧重于单部文献的语音史价值研究。见于赵、李、耿三家,但研究不够充分的等韵学著作,学者对其研究亦多集中于语音方面,其中以硕士论文居多。据统计,这些等韵著作共计58种,相关研究论文108篇。其中侧重述评或介绍编撰体例的论文19篇;语音研究方面的论文89篇,占百分之八十以上。

第二,不见于赵、李、耿三家的等韵学著作研究情况。近年来,不见于赵、李、耿三家的汉语等韵学著作不断被发掘、研究,充实了汉语等韵学研究的内容,促进了汉语等韵学研究的发展。如宋元切韵学方面,鲁国尧发掘了宋代《集韵》系切韵学著作《卢宗迈切韵法》。明清等韵学方面,李军发掘了《韵法直图》蓝本《切字捷要》,使学术界对《韵法直图》的来源、语音特征、语音性质有了新的认识,并相继发表了系列论文, 并出版了专著《切字捷要研究》(2015)[118]。其他不见于赵、李、耿三家著述的明清等韵学著作研究成果还有:周赛华《从〈书学慎余〉看康熙年间的河南柘城话》(2008)[119]、段亚广《〈书学慎余〉中知系合口字的两读现象》(2013)[120]、李军《从〈于氏捷韵〉看〈直图〉系等韵著作的传承、创新方式及其实际语音的研究方法问题》(2015)[121]、李伯翰《〈太乐元音〉的音韵特点——兼谈《等音》原刻本的改编》(2018)[122]、曹鹏鹏《清代韵图〈于氏捷韵〉语音研究》(2016)[123]等。

域外等韵学著作的研究价值逐渐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如金恩柱《〈奎章全韵〉 “华音”研究》(1992)[124]、边滢雨《〈华东正音通释韵考〉研究》(1988)[125]、姜美勋《〈华东正音通释韵考〉诠释及其与现代韩语汉字音比较研究》(2005)[126]等。域外等韵学著作还需要不断挖掘,还具有极大的研究空间。

第三,目前尚未专门研究或研究尚属空白的等韵学著作。据目前的文献调查和收集来看,尚未加以专门研究或研究尚属空白的等韵学著作仍有一百二十余种。数量可观,研究潜力巨大,需要加强文献的搜集、整理、鉴别与研究力度。

三、汉语等韵学研究存在的不足

1.汉语等韵学著作整理和搜集的不足制约了汉语等韵学研究的开展

目前没有一部完整的汉语等韵学著作丛书,比较完整的介绍见知汉语等韵学著作版本、目录、体例、内容的论文亦为罕见。除部分刊行范围较广、影响力较大的等韵学著作之外,大部分等韵著作馆藏分布零散,研究者非专门搜集很难发现其收藏情况;即使发现之后手抄笔录,著书立说,对等韵学著作本身的整理工作因各种限制往往也很难开展。等韵学学科难度大、专业性强,馆藏单位对其收藏情况、目录整理往往滞后。等韵学著作的挖掘及其价值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等韵学著作的搜集和整理。

在等韵学著作的搜集整理工作没有取得进展的情况下,汉语等韵学研究也不可能有大的突破。目前汉语等韵学研究的两大弊端都与此关系密切:一是研究广度与深度受到限制。对部分常见等韵学著作的关注度不减,罕见等韵学著作的研究又各自为营,而相当一部分等韵学著作目前为止仍是研究空白。二是研究维度平面化。个体等韵学著作研究众多,而系列等韵学著作研究太少;等韵学著作研究成果丰硕,但宏观的汉语等韵学理论或学术史研究,还缺乏系统的文献材料的支撑。建立汉语等韵学史,迫切需要对汉语等韵学著作进行系统整理。汉语等韵学著作的搜集整理工作迫在眉睫、任重道远,研究空间极大。

2.汉语等韵学著作的数据化落后于学术发展的要求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大数据化时代到来,作为一门传统学科,汉语等韵学的发展要想取得新的突破,文献的数据化必不可少。在继承传统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借助于等韵学著作的数据化,扩大等韵学著作的受众面,减少研究者的文献搜集、抄录及烦琐的整理、对比、检索环节,无疑能很大程度上推进汉语等韵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但目前为止,汉语等韵学著作的系统搜集工作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文献数据化更是没有引起重视。有部分馆藏机构、研究机构对部分图书包括等韵著作进行了数据化处理,但不仅数量极少,而且都是不系统、不完整的,查找、利用非常困难。这种状况完全落后于目前学术发展的要求。近年来等韵学的研究未有长足发展,与文献流通的制约有很大关系。等韵著作数据化资料库作为开放资源,能最大限度地展现文献的使用价值,让古旧文献焕发新的活力,从而形成百花齐放的研究局面,促进汉语等韵学这门传统学科的健康发展。

3. 全面系统的汉语等韵学理论梳理还不够深入,古典音系学理论体系有待构建

汉语等韵学是中国学术史上最具原创精神的学科之一,是在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基础上,独立发展起来的一门成熟学科,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独特的研究方法。汉语等韵学的发展非常契合汉语非表音文字体系特征,在采用西方语言学的标音工具和分析理论之前,汉语等韵学就是富有中国特色或汉语特色的古典音系学。发展过程中,“等韵相传千余载,代有更订,大都后胜于前”(张象津《等韵指掌简明图》)。

汉语等韵学理论所体现的学术思想、学术价值毫不逊色于其他学科。全面梳理汉语等韵学理论是汉语史研究非常重要的方面。但目前,只有几部通论性著作对汉语等韵理论进行了简单概述。受其研究形式的制约,这些通论性著作对等韵理论的阐述还不够完善、不够深入。目前还没有专门的论著对千余年来汉语等韵学的缘起、发展、成熟等不同阶段的等韵理论进行梳理,对不同阶段等韵理论发展之间的关系,等韵理论发展与语音反映、语音分析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阐述。汉语古典音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任重道远。

4.汉语等韵学的学术发展史亟待建立

与全面梳理汉语等韵学理论、构建古典音系学理论体系相呼应的,是建立汉语等韵学学术发展史。汉语等韵学是音韵学乃至汉语史的分支学科之一,其本身具有独特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丰富的研究论著。自唐宋以来,形成了自成体系的学科。对汉语等韵学发展的源头、过程,各阶段等韵学发展的特点、理论流派、代表著作进行全面整理、系统介绍等方面的工作,目前还未开展。等韵学学术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要求在等韵学著作系统整理和研究的基础上,勾画学科全貌,厘清纵向传承,系联横向属性,探求学科内在发展机制,廓清学科外在影响因素,立体化、科学化地将汉语等韵学学术史及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性揭示出来。与汉语词汇史、语法史、古音学史一样,汉语等韵学学术史亟待建立。

5.汉语等韵学著作语音史价值的挖掘局限性较大

汉语等韵学著作以分析、反映汉语语音为目的。除了理论方面的价值之外,最能代表等韵学著作价值的就是其所记录、反映的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语音。汉语等韵学著作是研究汉语语音史非常重要的材料。利用等韵学著作研究汉语语音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如《韵略易通》《韵略汇通》《合并字学篇韵便览》是明代官话研究的基础材料;《五方元音》《李氏音鉴》为清代官话研究提供了文献依据。但从目前的研究来看,汉语等韵学著作语音史价值的挖掘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1)汉语等韵学著作的语音研究还没有全面铺开,呈偏态式状态,学术界关注的只有一部分常见文献,还有相当部分的等韵学著作没有得到研究或研究不彻底。

(2)汉语等韵学著作的语音研究还不够深入,呈表层性状态。对纯粹反映官话语音或方言语音的等韵著作研究的研究者众多,研究深入;对反映复合性语音的等韵著作研究的研究者少,或研究不够深入、结论不尽如人意。如对明清等韵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韵法直图》《韵法横图》的研究,研究者虽不少,但对其语音性质的认识始终没有定论,其语音史价值也无从谈起。

(3)汉语等韵学著作的语音研究标准不一,呈分散式状态。研究角度不同,研究方法不一,学术界对同一部等韵著作语音价值的认识不尽一致,对其语音性质的认识分歧很多,对其语音特征的归纳亦差别较大。目前汉语等韵学著作研究的重心虽在语音方面,但就已有的研究来看,研究结论成熟的并不多。大部分等韵学著作的语音研究只是对韵图语音的客观描写,而缺乏细致深入分析。

(4)汉语等韵学著作的语音研究依附性强,呈热点式分布状态。对明清等韵学著作的官话、方言语音价值关注较多,容易形成研究热点,而对明清等韵学所反映的古音价值关注度不够。从目前的研究来看,清代研究上古音的等韵著作中,除江有诰的《入声表》研究者较多,其他著作研究者甚微。

6.汉语等韵学著作的研究方法还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

汉语等韵学著作的研究方法问题,不断引起学界的重视,如耿振生《明清等韵学通论》就提出了研究等韵音系的五种方法。但在具体运用过程中,学者们往往只关注韵图本身所反映的表层语音,并对其语音特征进行合理解释。这种客观、静态研究等韵学著作或韵图语音的方法,往往不能准确归纳韵图所反映的实际语音。除部分方言等韵学著作外,明清等韵图一般反映的是杂糅的或复合性的音系。因此研究过程中,韵图的客观分析法往往有很大的局限性。对这一类韵图的研究,我们不仅要立足韵图本身,更要探讨韵图编撰者的语音观念、学术渊源、语音背景、语音糅合的方式,从而找到正确离析韵图不同性质语音的方法。而对承袭性语音来源的辨别,则需要从等韵学理论传承性的角度,即对系列等韵学著作进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才能正确认识。加强明清等韵学著作的系列研究,探索符合汉语等韵学发展规律的科学研究方法,在汉语等韵学著作研究中还非常薄弱。

四、汉语等韵学研究空间的开拓

1.研究广度的开拓空间

近年来,宋元切韵学与明清等韵学研究的广度并未全面拓开。表现在:宏观的研究失在疏略,缺乏深入的理论探讨与细致的对比分析研究;微观的研究存在片面、缺乏系统的理论概括与全面的对比分析。出现这种研究局限的根本原因,在于以往的研究条件无法对汉语等韵学著作进行系统搜集整理。研究范围只能局限于等韵学著作的个体研究方面;研究视野主要局限在切韵学与等韵学著作本身;无法将宋元切韵学与明清等韵学放在古代学术史的背景下,探讨其学术发展的源流、传承与演变;更不可能深入揭示其在中国学术史上的特殊地位、贡献与影响。文献资料得不到有效开发,为深入研究带来了很大的局限性;研究视野的局限性则制约了宋元切韵学与明清等韵学研究的广度与深度。汉语等韵学著作馆藏分散,也在客观上给系统搜集整理与研究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目前系统搜集整理研究汉语等韵学著作、建设汉语等韵学著作数据库的条件已经成熟,汉语等韵学研究的空间更大、更广,相关工作亟待填补与完善。

(1)构建“汉语等韵学著作资料库”。在“汉语等韵学著作资料库”框架下制订全面搜集与整理汉语等韵学著作的计划。借助现有高度发达的资讯条件,对世界范围内汉语等韵学馆藏地点进行了解,掌握知见汉语等韵学著作存佚情况的一手资料,并确定收集与整理的具体范围,编辑收集目录。

(2)规划全面搜集与整理汉语等韵学著作的步骤、原则与方法。汉语等韵学著作形式多样,版本众多,馆藏分散,在开展全面的搜集整理工作之前,必须制订详细的计划、规范搜集整理的原则与方法。

(3)编写完善的目录与提要。在搜集汉语等韵学著作和整理汉语等韵学著作版本、流传、校勘、辑佚、著录的基础上,对每一本汉语等韵学著作的作者及成书、内容、体例、学术价值加以归纳,编写《知见汉语等韵学著作目录提要》。

(4)加强等韵学著作的整理与出版。整体拍录、复制、抄录并还原所搜集的汉语等韵学著作,在建立比较完整的“汉语等韵学著作资料库”的基础上,选取最理想的版本,按年代、分类别编写《汉语等韵学著作集成》系列丛书。对比较重要的、具有一定学术价值或版本价值的汉语等韵学著作进行精校精注,编写《汉语等韵学要籍校注》系列丛书。

(5)建设汉语等韵学著作开放式数据库。利用现代信息化处理技术手段,将不同版本的汉语等韵学著作全面数字化处理,建设“汉语等韵学著作数据库”。

2. 研究深度的开拓空间

(1)按年代分段,开展等韵理论、学术史的纵深研究。宋元时期是汉语等韵学理论发展的成熟期,而明清时期则是汉语等韵学发展的高峰期。宋元切韵学在汉唐以来佛学东渐的过程中,受佛学译经现实需要的推动,在汉语音韵学理论与韵书编撰实践高度发展的背景下,在汉语语音分析方法逐渐成熟的基础上,在译经过程中汉语音节与梵文音节相互比较的启发下,产生了理论逐步完善、术语不断规范、研究成果日益丰富的分析汉语韵书语音结构系统的切韵学或古典音系学。明清等韵学在宋元切韵学的基础上,突破了宋元切韵图表现传统韵书语音结构系统的局限,将等韵理论、韵图编撰与现实语音的分析紧密结合起来,无论在等韵理论方面还是韵图制作体例方面都呈现了大胆创新、不囿陈规的特征。等韵理论与韵图制作充分运用到了官话、方音、古音、今音等语音分析的各个方面。

宋元切韵学的成熟与西方佛学的东渐、梵语的影响关系密切;明清等韵学一度繁荣发展、自成体系,而又在西方语言学理论的冲击下趋于衰亡。汉语等韵学理论与学术史的研究需要根据不同的年代分段,开拓研究的深度。在中西方文化交融背景下,探索中国宋元切韵学、明清等韵学理论发展的内在规律,揭示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学术与思维的外在影响,尤其对等韵理论发展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全面梳理汉语等韵学理论发展的源流演变。对汉语等韵理论的源头、发展、演变进行梳理;对不同时期的等韵术语、韵图体制、等韵理论流派进行阐述;对等韵理论发展演变的内在因素、外在原因进行揭示;对等韵学家语音观念的承袭与改变对韵图形制的影响进行分析;对等韵发展过程中韵图化的语音表现形式和音值描写性的理论相互促进的方式进行系统研究。对不同时期汉语等韵学发展的脉络、学术理论线索、等韵理论的传承与发展进行绎析,对不同历史时期等韵研究的特点、学术流派、代表性观点与著作进行整理;从纵深的角度开展“宋元切韵学理论与学术史研究”“明清等韵学理论与学术史研究”。

(2)按语音性质分类,开展语音史价值的纵深研究。在全面搜集整理和占有文献的基础上,分门别类,充分发掘汉语等韵学著作的语音史价值;对等韵学著作所反映的中古音,近代汉语官话、方音,清代学者的古音理论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以系列等韵学著作的研究为基础,探索研究等韵学著作语音史价值的理论与方法,开展“宋元切韵学著作语音史价值研究”与“明清(含民国)等韵学著作语音史价值研究”。与其他音韵文献语音研究一起,构筑更为完善的宋元以来汉语语音史与汉语方音史研究。

五、 小结

在中国古代语言学史上,汉语等韵学著作记录了丰富的语音资料,总结了大量珍贵的古代语言学理论。全面搜集和整理汉语等韵学著作,可以更为准确地定位汉语等韵学著作对汉语史研究的重要价值,并为全方位的汉语等韵学研究、汉语等韵学史的建立提供坚实的文献基础;对充分认识汉语等韵学著作在汉语语音史、方言史、古音学研究方面的重要价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为学术界更深入地研究宋元切韵学理论、明清等韵学理论、近代语音史、汉语等韵学学术发展史、中西方文化交流史提供便利的可资利用的文献资料;能够进一步促进宋元切韵学、明清等韵学、近代汉语语音史、汉语方言史、清代古音学等相关学科研究的深入开展与繁荣。

全面搜集整理域外汉语等韵学著作,可以进一步加深汉字文化圈对汉语认同的理解,从新的角度审视汉语等韵学发展的内在规律和汉语语音特征。为汉语国际推广战略提供参考,为中日韩的学术交流史等相关学科研究提供珍贵资料,促进相关学科的学术进步与发展。

中国正在实施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战略,全面搜集整理汉语等韵学文献,是充分研究具有中国特色古典音系学的重要手段;是掌握中国学术话语权、重新归纳古人在语音分析理论思维方面所取得的重要成果、重新构建我国古人所创造的具有民族特色音系理论体系的前提条件。

注释:

① 括号内数字为初步检索的论著数量,属抽样数字,并不完全反映研究的真实情况。

猜你喜欢

宋元著作语音
柴文华著作系列
赵轶峰著作系列
杨大春著作系列
李帆著作系列
再发展期|宋元明清
魔力语音
基于MATLAB的语音信号处理
基于MQ3与MP3的价廉物美的酒驾语音提醒器
对方正在输入……
浙江湖州寺前宋元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