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曾留守大学生心理辅导路径探索
2020-01-19柯海娥
柯海娥
(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重庆 万州 404100)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提升心理育人质量,中共教育部党组特制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总体目标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面、受益面不断扩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明显增强,心理健康素质普遍提升,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预防、识别、干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1]。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特别关注大学生心理异常及亚健康群体,如单亲家庭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及曾留守大学生等。
2016年9月,笔者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和方便抽样的方法对所在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非曾留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整体上优于曾留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2];大部分研究表明,留守经历会对大学生的人格、心理韧性、情绪情感、人际关系、自杀意念等方面产生影响,但影响程度又因留守的起始时间、持续时间、年龄、性别、留守期父母与子女的沟通情况、父母外出的数量(双方外出还是一方外出)、留守期间监护人及监护人的态度等因素不同而不同[3]。因此,为提升高校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及心理素质,曾留守大学生是高校不应忽视的群体。
此外,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有如下心理特点:一方面追求自我、缺乏团队合作的意识,另一方面从众、依赖心理较强;一方面渴望独立自主,另一方面又不自信、极易受外界环境影响;一方面渴望成功,另一方面又缺乏行为的坚持性、计划性以及对挫折的抗压性;一方面渴求人际和谐,广交朋友,另一方面人际交往面狭窄,被动,易对人产生偏见。[3]
基于曾留守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高职院校学生的共性心理特点,在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时的路径探索上进行了如下尝试。
一、建立学校、辅导员、心理委员三级联动机制
在曾留守大学生心理问题上,如果将班级心理委员的关注比喻成辅导员发现问题的眼睛,那么辅导员的关注与辅导则是学校解决问题的双手,而学校是大学生心理问题得以解决的大脑,因此,只有充分发挥三者的联动作用,才能更有效地改善曾留守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一)学校统筹兼顾,广泛引领
为响应国家号召并解决近几年层出不穷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题之一大学生心理问题,各高职院校纷纷设立心理咨询中心、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但是这些举措仍然无法完全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复杂性与资源不充足之间的矛盾,因此学校作为决策者、引领者,应充分利用一切软硬件条件,扩大学生心理问题辅导的点和面。
1.完善心理咨询中心的职能。当前虽然很多高职院校都建立了心理咨询中心,但仍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配套的硬件设施不齐全,测估工作无法得到保障;第二,专职咨询教师少且兼任其它校内工作,可能会出现学生预约等待时间较长或无法预约等问题,从而最终影响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解决;第三,咨询中心宣传不到位,导致学生对心理辅导的场所不知晓、不熟悉以及对心理辅导有偏见的现象未能发生改变,最终影响学生向专业人士求助的途径选择。这些现状最终都会让心理咨询中心成为摆设,无法真正发挥其应有的职能。
另外,对于高职院校的曾留守大学生而言,当他们有心理困扰时主动寻求帮助的愿望并不强烈,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无主动求助的意识,这也符合普通高职院校学生不主动的心理特点,此外很多曾留守大学生反映从小到大都无人倾诉,已经形成了自行消化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因此无求助的愿望;第二,无求助的渠道,有些心理问题较严重的曾留守大学生最终决定向外界求助时,却因不知向何人求助而最终选择放弃;第三,求助过程受阻,当学生下定决心并找到正确的解决途径时,却因未能及时预约到心理辅导老师而导致问题又一次搁浅,从而最终影响其主动求助的愿望;第四对心理辅导有偏见,从未接触过心理学相关知识的曾留守大学生对心理辅导有很大偏见,怕被误解和嘲笑。
鉴于此,高职院校一要从意识和行动上支持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建设,完善硬件设施;二要专兼结合,打造一支专业的心理辅导团队。这要求高职院校能够积极调动校内其它非专职心理辅导老师,尤其是有心理学背景和从事过学校心理咨询等相关工作的老师,建立一支专业的心理辅导团队,团队成员可以轮流值班的形式参与到咨询、辅导过程中来,师范类高职院校还可利用相关专业的学生参与预约和接待工作;三要利用各种途径对宣传心理咨询中心及其职能,比如在校园内张贴宣传海报,利用各班辅导员和心理委员在班级宣传,举办各种心理科普活动、团体辅导活动等等;四要面向学生辅导员及心理委员开展相关的培训工作,减少辅导员及心理委员对心理辅导工作的误区,提高他们对班级曾留守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甄别、干预与辅导能力。
2.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价值。诚如前文所述,曾留守大学生对心理询或辅导有偏见,而心理咨询遵循自愿原则,因此在消除他们的偏见前,任何专门针对他们的非自愿的团体辅导或谈心谈话都有可能会伤及其自尊,也可能无法取得他们的信任,因而也无法达到心理辅导的应有效果,开设面向所有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能有效避免和解决这一问题。一次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本身便是一次心理辅导,它既能大范围向各个群体的学生普及心理健康常识,也能提高学生对自身心理问题的辨别能力、分析能力与解决能力,同时它还能有效避免心理咨询中心辅导的点比较狭窄的问题。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尽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是存在不重视、流于形式等问题,使得该课程的应有价值未能得到充分实现。因此,高职院校首先应重视该课程的建设,将该课程列为全校学生的必修课程;其次,“可以通过开设心理健康必修课或要求每个学生必须修满心理健康教育学分等形式,确保心理健康教育覆盖到每位曾留守大学生”[5];最后,承担该课程的教师应该是心理学专业相关的教师,至少有心理学学习背景,若只是将此课程作为满足课时量不足教师的一种手段,那么该课程的价值仍然无法实现。
3.升华校内外培训的质量。很多高职院校为提升教职工的视野和业务水平,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战略,为提升心理辅导教师队伍的质量,很多高校也采取此策略,值得提倡的做法有以下两点:一是将校外的心理专家“请进来”,面向心理辅导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辅导员甚至所有学生进行各类心理健康相关的培训,培训的对象因邀请的专家及其培训内容而定;二是为从事心理工作相关的教师提供“走出去”学习的机会,提升他们的业务素质。无论何种大学生群体以及何种心理问题,这样的措施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心理问题起到辅助作用,但是效果不佳。为升华校内外培训的质量,还可从以下几点着手:一是参加校外培训的教师进行返校后的二次培训,即参加了校外培训的教师返校后面向相应的主体再次传授培训内容。在现实生活中,“走出去”学习的机会往往受高职院校自身的经济、教师的时间等因素限制,因此无论是辐射的点还是面都较狭窄,但是采取二次培训的做法能避免这一类问题,同时还能为参加校外培训的教师施加压力,使其在参加一次培训时认真学习。二是以考证培训促质量提升。无论是对曾留守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辅导还是日常谈心谈话,都要求心理辅导教师或辅导员掌握一定的咨询技巧,即要掌握一定的专业常识、知识和技巧,否则,“话不投机半句多”,无法达到辅导效果。因此,高职院校可以为心理辅导教师、辅导员或一线学生工作人员提供考证培训的机会,并以此为契机,提高他们对曾留守大学生的心理辅导能力。
(二)辅导员主动出击,巧妙施策
尽管在对曾留守大学生的心理辅导上,辅导员并非专业人士,无法提供专业的辅导,但辅导员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知心朋友,无论是在与学生接触的时间上还是在对学生熟悉、了解的程度上,他们都胜过其他任何教师,因此,辅导员在曾留守大学生心理辅导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并且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辅导员的本职工作,他们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尽管很多高职院校的辅导员被繁杂的具体事物缠身,无法从琐事中抽离出,但他们仍大有可为。
1.培训班委,发现问题。对于曾留守大学生有心理困扰不会主动寻求帮助的问题,辅导员可对班委进行培训,变被动为主动,让班委来主动发现他们的问题。此外,班委尤其班级心理委员、寝室长是曾留守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最早发现者,因此,无论是学校心理咨询室还是班级辅导员,都应该对班委或心理委员进行相关的培训,让他们学会关注特殊群体(包括曾留守大学生),如曾经经历过重大事件者、家庭结构复杂者、患有严重躯体疾病者、有自杀史者、性格过于内向、孤僻、抑郁、人际交往少、贫困生等等,当他们发现这一类群体正在经历负性事件时,应及时向辅导员汇报,辅导员及时干预或上报学校;另外,辅导员可对心理委员进行专项培训,除要关注以上特殊群体外,还应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关注每一位同学,因此应做到利用无课时间与班上每一位同学交流沟通,并做好记录;心理委员定期召开寝室长会议,了解寝室每个成员当期的心理状况;同时辅导员可制定观察记录表,要求心理委员每周做好观察记录。辅导员最终根据其他班委的汇报、心理委员的反映及记录情况筛选出有问题或疑似有问题的曾留守大学生,可通过对室友或曾留守大学生本人进行谈心谈话的形式深入了解,对问题的诱因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对于问题严重者可推荐其寻求学校心理辅导老师的帮助,问题不严重者辅导员可自行尝试辅导解决。
2.联系家长,寻找根源。由于曾留守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往往根源于其留守经历,因此要真正解决曾留守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还需辅导员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了解问题的根源所在。当然,与家长无缘无故取得联系往往会引起学生本人不必要的误会,辅导员应利用家校联系的适宜时机,适时了解学生与家长的关系、家长对子女的关爱情况、学生曾经的经历等,做好记录,结合曾留守大学生当前表现出的心理问题现状、诱因与根源确定辅导策略,必要时应与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专业辅导老师共同商讨辅导策略。
3.利用活动,改善现状。针对留守经历对曾留守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情绪情感、人格等方面的影响,以及曾留守大学生表现出来的不自信、敏感脆弱、封闭等特点,辅导员可利用各种班级活动,改善曾留守大学生的心理现状。如心理咨询中心可对辅导员或心理委员进行团体辅导活动的培训或学校为辅导员提供“走出去”的专题培训,因为曾留守大学生的上述状况基本上可通过上述团体辅导活动进行改善。此外,辅导员还可利用主题教育、谈心谈话、角色扮演、社会实践、志愿者等活动来提升曾留守大学生的自信心、社交能力等。
4.交叉辅导,解除顾虑。曾留守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于人际关系等方面,有部分曾留守大学生反映即使有这方面的困扰一般也不会向辅导员求助,原因在于对其产生困扰的事件可能涉及同班同学,因而不想被认为是打小报告;此外有的曾留守大学生认为向辅导员倾诉烦恼或心理困扰会给辅导员留下不好的印象,因而也不会选择向辅导员倾诉。作为曾留守大学生心理辅导的一种辅助辅导方式,交叉辅导即辅导员之间相互对对方班级的曾留守大学生进行谈心谈话、团体辅导等,此方法主要针对向辅导员或心理辅导老师求助有顾虑的同学。具体操作方式有两种:其一为辅导员或心理辅导老师在学生大一建立心理档案时,按照是否为曾留守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分类,对于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的曾留守大学生进行约谈,为防止学生本人有防备心理,辅导员可告知其为随机抽取的同学之一,谈话的目的只是学校出于人文关怀想了解学生有何心理困扰,并告知学生保密原则,约谈人可以是心理辅导老师,可以是学生本人辅导员,也可以是其他辅导员。将其他辅导员尤其是该辅导员更专业或更有经验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心理辅导老师辅导的对象有限、学生谈心理辅导色变以及面对本人辅导员因困扰的对象为同班同学故避而不谈等问题。当然,这种做法也只是辅助做法,有一定的效果,但不能作为主要辅导方法。
(三)心理委员积极参与,全力配合
心理委员作为班委,心理委员应该发挥其在心理辅导中的作用。首先,定期开展专题培训工作。为提升心理委员的技能、综合素质及积极性,不论是高校还是辅导员,都应对班级心理委员进行基本技能培训,如与同学沟通交流的技巧,如何发现同学心理异常;其次,组织与开展心理委员大赛。为给心理委员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高职院校可以组织与心理委员相关的技能比赛,比赛内容可围绕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判别与危机应对、心理健康常识、心理辅导基本知识等,比赛形式可由高校自行决定;最后,鉴于很多高职院校辅导员不知如何为心理委员安排任务及调动心理委员的积极性问题,同时为了让心理委员及辅导员对曾留守大学生进行全面了解,可让心理委员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对本班有留守经历的同学优缺点的调查。调查的方式可以是心理委员自行观察,也可通过他人(如寝室同学)转述,要求无论是优点还是缺点都应有依据或事例证明,且无论是调查过程还是调查结果都不能让本人或其他同学知晓。值得强调的是,辅导员在给心理委员布置如此任务时应深知心理委员的调查结果仅能作为对曾留守大学生谈话及活动的参考,不作为对学生进行评价的依据。
二、构建家长、同学、学生本人三方主体互助、自助模式
有学者提出“高职教育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要将“以生为本”放在发展的重点上,还应坚持立德树人,推进全方位育人[6]。高职院校的心理辅导效果能从侧面反映学校的内涵,因此理应坚持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过程育人。
首先,争取父母的支持、关心和帮助。不管何种学生群体以及何种心理问题,如果能获取学生父母的支持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问题,对于曾留守大学生而言,更是如此,因为一定意义上而言,曾留守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最大根源源自其留守期间缺乏父母及时的关爱,日积月累而形成的不自信、封闭自我、消极、心理韧性差等问题,虽然在问题形成多年后再来弥补效果可能并不明显,但是父母若能意识到曾留守子女问题的根源并改变与子女沟通、相处的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他们的心理现状。
其次,争取同学尤其是与曾留守学生关系较亲密的同学的支持与帮助。辅导员或心理咨询中心除了在团体辅导或班级活动中有意识让曾留守大学生感受到其他同学的关爱外,更应该在日常生活中争取其他同学尤其是宿舍同学的关心、理解和支持。否则,很多曾留守大学生因为原本人际敏感、心理韧性差,若得不到宿舍或班级同学不理解和关心,会造成二次伤害而使其心理状况更差。
最后,无论是心理咨询还是心理辅导,最终目标是助人自助,因为如果咨询或辅导只是帮助学生解决具体问题,那么当学生毕业面临新环境,他们很有可能再次束手无措。对于曾留守大学生而言,只有真正自己意识到问题所在并努力去修正,才能应对和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因此无论是高校还是辅导员都应该将此作为曾留守大学生的心理辅导目标,培养曾留守大学生发现自身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学会分析自身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及所处环境寻找解决的策略以及自行制定解决的计划与方案,监督学生对计划或方案的执行情况并让学生对自己的执行情况进行总结。总之,心理辅导老师或辅导员自始至终都要避免帮学生做决定,让学生成为改变自己、帮助自己的主导,让他有信心解决自身问题,不要对他人尤其是辅导员或心理辅导老师产生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