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问题探讨
2020-01-19吴晨映
吴晨映
“课程思政”是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全过程育人综合教育理念的创新举措。“课程思政”旨在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类课程中,以课堂为载体,以育人为主要功能,达到专业知识教育同价值观引导的内在统一。[1]在当今社会价值多元化、利益诉求多样化的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依赖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教学也需要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挥学科优势,将更多的学科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使专业课与思政理论课形成协同效应,发挥教育合力作用。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课程改革和建设的最终落脚点是教师的教学实践。专业课教师如何探寻专业知识和思政知识的契合点,加强对专业课程育人功能的开发, 把思政教育内容渗透于专业知识载体中,引导学生在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形成正确的选择,成为“课程思政”建设的重中之重。
一、“课程思政”建设中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优势
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任务主要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课程思政”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新探索,要求所有的课程都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所有的教师都要承担育人的责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其前提就是全员参与、全员育人。专业课教师需要主动承担起既教书又育人的重要职责,利用专业课程、专业课堂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专业课教师依托专业课程和专业技术能力进行思政教育,拓展和丰富了思政教育的外延和内涵,增强了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第一,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思想和政治上处于由幼稚到成熟的成长阶段,需要切实可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和指导。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生在高校生活,少则三到四年,多则九到十年,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知识体系搭建尚未完成,价值观塑造尚未成型,情感心理尚未成熟,需要加以正确引导。”[2]这一阶段家长对孩子的影响作用明显减弱,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思想指导无能为力。仅靠学校思政课教师大众化的政治教育与辅导员的课外管理显然是不够的。专业课教师由于指导学生课程学习,长时间与学生相处,可以系统、长期、循序渐进地进行理想与信念方面的示范、引导与帮助。
第二,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示范、引领和潜移默化作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一些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不感兴趣,甚至产生逆反心理。专业课教师以专家学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以人格魅力、渊博的知识,自然而然地进行德育渗透,把知识传授和思想政治教育融为一体,可以克服空洞的、强制性的说服教育引起的逆反心理,使思政教育向内生化转变,对学生的价值观起到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
第三,专业课教师以知识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更有说服力。思政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但是,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意识形态斗争日趋激烈,单纯依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传授,容易让学生产生单调与枯燥的感觉,不容易达到预期目标。把高校各类专业课程中蕴含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加以归纳、总结、提升,有意识地融入专业课堂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培养和发展专业能力,而且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生动而有说服力,提高思政育人效果。
二、专业课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困难
专业课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和较强的教学能力,还要拥有较高的思政素质、严谨的教学科研态度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自觉将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内容教学有机结合。但是很多专业课教师的思政素质和能力水平同“课程思政”要求存在的差距,使得专业课教师在开展思政教育时,面临很多困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专业课教师思政教育主体意识不强。教师的主体意识是指教师认识到自己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有争取获得主体地位和成为主体的需要、热情和意志。[3]在高等教育实践中,部分专业课教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思政课教师的责任,并未意识到自己也应该是思政教育的主体,因而在教学实践中仅注重知识教育和学术性探讨,忽视对所教课程思想政治资源的挖掘,忽视自己应承担的育人职责。甚至有人将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政教育对立起来,认为在专业课程中加入思政元素会挤占专业知识的授课时间,影响教学效果。专业课教师在角色定位上出现偏差,限制了其共同承担政治教育的功能。
第二,拓展“课程思政”资源难度大。“课程思政”的主旨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延伸到各类专业课程中。思政课程具备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肩负着引导学生价值观建立的核心任务。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涉及不同的知识领域,大部分专业课程理论没有直接的政治理论知识和道德属性内容,教师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挖掘课程潜在的思政资源,规划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寻找思政资源融入教材的切入点。但是,多数专业课教师往往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面临巨大的科研压力,把更多精力用在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提升上,在深入挖掘和梳理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内容方面显得力不从心,更没有精力去思考思政育人方法、手段和效果,难以很好地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教学。
第三,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动力不足。目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缺乏较为明确的制度性规范和相关配套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专业课教师缺乏思政育人的动力和积极性。首先,大部分高校没有针对专业课教师开展的“课程思政”教学培训,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教育方法和手段,是在平时与学生的沟通中摸索总结出来的,很少经过合理、有效的设计,难以提升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4]其次,在教师考核中,缺少考核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的指标。虽然高校考核制度制定了若干规则,对专业课教师也提出了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要求,但大多只是停留在文件层面,而且缺乏具体的措施和办法,无法调动专业课教师挖掘、系统梳理和精准厘定育人资源的积极性。再次,在协作育人方面,存在管理不到位、职责不明确等问题,教师缺少与辅导员、学生的沟通交流,无法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状况,很难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
三、提升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建议
(一)转变思想观念,增强教师思政育人主体意识
改变专业课教师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轻价值引导的传统理念,增强思政育人主体意识,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高校应组织全体教师系统学习中央和教育部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逐步提高专业课教师对 “课程思政”的认知,消除思想误区。同时,高校可以邀请意识形态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定期对教师进行“课程思政”专题宣讲,让教师充分了解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清醒地认识当前我国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认识到人生观、价值观、道德情感、法制观念的教育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对于学生科学思维、人文素养和价值观塑造的重要性,激发参与“课程思政”的动力,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实现由应然主体向实然主体的转变。
(二)健全培训与激励机制,提升专业课教师的思政教育能力
“课程思政”建设中思政教育内容能否有效融入专业课教学,关键取决于教师的思政教育能力。首先,组织教师参加思政理论知识培训,结合不同学科的教学环境制定专业课教师培养方案,通过系统训练和学习,使专业课教师掌握思政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适应“课程思政”建设与发展的能力,能够将价值观教育融入知识教育的体系中,达到有效提升教学内涵的效果。组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研讨会,总结“课程思政”教学经验。举办“课程思政”教学竞赛,让教师亲身体验思政教育渗透效果,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素养和育人能力。其次,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鼓励教师开展有关“课程思政”方面的项目和课题研究,撰写课程教学改革方面的论文,逐步积累思政教育的实践经验,提升“课程思政”的教材开发与设计能力。再次,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使教师开展思政教育有标可循。对教师的评价要改变重科研、轻教学的传统模式,不以发表论文数量为主要指标,侧重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结合,同时,将师德评定结果纳入教师业务档案,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称评聘、进修学习和评优奖励的重要依据。[5]最后,定期开展座谈会或交流会,让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学生沟通交流,了解“课程思政”效果,掌握学生思想动态。
(三)深度拓展教学内容,强化专业课教学环节的价值导向
专业课教师必须根据“课程思政”的要求确定教学内容,深入挖掘所任教课程蕴含的思政要素,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引领融入每一门课程的教学中。
首先,专业课教师要根据课程特色,发掘和梳理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信息元素,提炼出理想信念、创新精神、责任担当、思维方法等育人要素。课程体系建设是高校育人的重要载体。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因其涉及对人和社会的认知与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导向明确,教师授课时要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注重挖掘其中的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例如,在讲授微观经济学课程时,河南财政金融学院教师从需求价格弹性出发,分析“丰收悖论——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引导学生加深对我国扶持农业发展政策的理解。自然科学课程担负着培养科技人才的重要使命,课程的讲授不能“就知识谈知识”“就技术谈技术”,而是应充分发掘自然科学背后的人文关怀、社会责任、探索精神、合作品质、奉献情怀等。例如,上海中医药大学专业教师在讲授人体解剖学课程时,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和对医生责任意识的审视。[6]浙江大学教师在讲授数学传奇公开课时,引导学生跟随一代代数学家的足迹探寻数学的奥秘与魅力,同时深入分析数学家与其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展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完美结合。[7]
其次,专业课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针对学生的困惑、疑虑,答疑解难,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主动担负起思想政治教育责任。在讲授宏观经济学课程“节约悖论”问题时,河南财政金融学院教师针对西方国家的超前消费理念,引导学生理解“合成谬误”的含义,树立适度消费理念。浙江大学陈水福教授在讲授结构力学课程时,采取课前组织预研、课堂互相质疑、课后总结等新模式,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7]
再次,专业课教师应该挖掘专业课程的职业道德因素。专业课中存在着许多职业道德教育因素。比如统计学课程涉及遵守统计准则,坚持实事求是,反对弄虚作假等问题。在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课中有坚持标准,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精神。结合专业课知识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专业课教师要研究课程内容,掌握相关职业道德规范,把职业道德因素与教学活动有机融合在一起。
最后,把专业理论与现实结合起来。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关注现实,极易接受新事物、新观念。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针对大学生对事物敏感的特点,引导学生对当前发生的具体事件进行思考、分析、评价,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如在讲授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中国际贸易措施问题时,专业课教师指导学生查找近期美国、欧盟等对华实施的各种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实例,总结分类,借助经济学模型进行理论与实际效果分析,引导学生思考西方各国政府这些做法的深刻原因,对中美、中欧等贸易摩擦形成正确认识。
四、“课程思政”实践应注意两个问题
第一,促进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因式融合”。“课程思政”融入思政元素,并不是将思政课内容在专业课中生硬套用,而是根据具体课程内容巧妙加入育人因素,不露痕迹地将正确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传递给学生,避免出现“肉夹馍”和“比萨饼”现象。例如,在计算机、通信技术的专业课讲授中,讲到中兴危机核心问题“芯片”时,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计算机通信技术发展历程与目前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引导学生根据专业发展现状真切地体会祖国富强的真实内涵,激发学生努力学好专业课的动力,从而实现专业课教学内容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自然交融,获得双赢的效果。[8]
第二,妥善解决专业课学时一定的情况下如何尽可能多地把思政元素融入课程的问题。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每门课程的教学学时基本固定。专业课中渗透思政教育的内容,而且把思政元素说深说透必然花费更多的时间。如何处理教学内容延伸与学时限制的矛盾,是每一个专业课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例如,宏观经济学课程中,凯恩斯主义者关于经济危机原因的分析,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截然不同,课堂上完全讲清楚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教学实践中,河南财政金融学院专业课教师采取了布置课外作业的方式,要求学生课下查询资料,撰写论文,比较两者之间产生的背景、理论观点以及影响等方面的区别,选出代表在课堂上发言,教师点评总结。利用业余时间弥补课堂教学时数的不足,既可以使学生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还可以使学生提高自学能力。总之,专业课教师应根据课程性质与思政内容,采取多种方法和形式,将思政教育知识灵活融入课程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