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疫情背景下教师在线教学探索与反思

2020-01-19何被周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课程教育教师

何被周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新疆 和田 844000)

一、线上教学的现状及开展条件

(一)现状

今年上课的教师大都经历了线上教学历程,不管自己做没做好准备,线上教学就这样在疫情的影响下大面积铺开了。其实早在几年前,线上教学已经在全世界部分高校展开。由于疫情影响,更加速了线上教学的发展步伐。在这次特殊事件中,许多高校不得不将所有教育环节和教育目标转移到线上完成,力求通过互联网实现大学的教育功能。2020年4月10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做了题为《应对危机化危为机主动求变做好线上教学国际平台及课程资源建设》的主题报告,提出了“应对危机留下中国经验,化危为机推出中国方案,主动求变做出中国贡献”的工作部署。由于疫情原因,今年教育部在《中国教育网》网站上针对高校免费开放了虚拟仿真实验、慕课等众多在线课程。据统计,截止4月3日,全国在线开学的高校共计1454所,开设课程约94万门,参加在线课程学习的学生11.8亿人次。这些数字的背后,是“互联网+教育”、“智能+教育”的超前布局,是现代技术全面深度融入教与学过程的可视化结果。本次疫情期间,我国开设的在线教学课程规模、范围、程度在全世界高等教育史上是首次探索,也是全球范围内的重要实验。[1]

“互联网+教育”模式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状态,学生学习方式也变得多元化。当前新冠疫情还在部分国家和地区肆虐,尤其是今年春季,全球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受到其严重影响。今后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疫情还将和我们共存,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要提前谋划今后的教学工作。不论疫情与否,今后一段时期,线上教学模式一定会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目前,我校的在线教学中有些老师仍然只停留在把线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简单地搬到线上,对所有学生进行毫无差异化的教学,这是目前我校在线教学的普遍现状。然而,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生对教学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走与传统不同的路线,使线上教学全面引入并变得灵活多样。如何让线上教学设计满足不同地区的教育环境,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是高校教育工作者要追求的永恒课题。

(二)开展条件

1.硬件条件

教育信息化不仅是教育现代化的手段,也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我国现行教育中,线上教学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中小学和高等教育课程中。除了正常的线上教学外,各种在线的课外学习辅导也层出不穷。这些线上课程对于缺乏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的偏远地区学生来说,是较好地缩短和内地教育水平和教学资源差距的方法之一。现在学校的信息化设备都较齐全,能满足教师开展线上教学的基本条件。首先,对于大学生来说,手机是人人必备的通讯工具。其次,三大运营商对于大学生流量支持的力度较大,网络条件是具备的。对于我校的学生来说线上教学的基本条件也是完全满足的。其他一些条件好的高校,学校无线网络基本已经全部覆盖。有了网络条件和智能产品的普及,就可以实现大学生随时随地开展线上学习。此外,现在大部分的学校都有学生机房,有固定的上网场所,这也给线上教学提供了一定的方便。甚至大学每个教室的多媒体设备,也能成为教师线上教学的补充工具。这些都为线上教学地开展提供了基本、必要的条件。当然,硬件设备的完善、迭代、智能化趋势还提醒着我们今后的线上教学模式中,也需要考虑如何确保在线教育的安全性和隐私性问题。

2.教师教学能力

满足了线上教学的基本条件,那教师面临的问题就是线上教学的基本技能是否娴熟,教学方法是否能适应线上教学要求,教学设计是否适应线上教学。对于年轻教师来说,线上教学中运用计算机的水平相比年长的教师普遍会高些,他们动手能力、学习能力较强,从网上查阅、搜集、统计、调取各种教学资源也较快捷方便;对于年龄较大的教师,如果计算机应用水平有限,线上教学还是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在教学方法上,有些教师教法比较单一,就是简单将自己的教学内容按照教学进度照本宣科地执行完毕即可,至于学生能不能听懂,效果如何,教师们关注不多。在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策略,运用多种方法发挥线上教学的优势,在导课、展开、结束等教学环节都要发挥学生主动性,简单的教学内容尽量让学生自己来完成,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合作协同能力。在教学设计上,教师要将教学内容设计的系统、完整、重难点突出,让学生一目了然。教学的难易程度呈螺旋上升趋势,慢慢引导学生渐入学习的佳境。在线上上课的过程中,教师更应注意学生的反应,教学中的互动可以通过弹幕、发语音的形式来完成保证学生的听课效果,而不只是简单地把“一块屏”搬到线上来,这样就会导致线上教学流于形式。其次,沟通能力不足在学校线上教学的过程中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对于南疆一些高校,有些教师还要面临的一个挑战就是国家通用语水平不高的问题。因为线上教学无法和线下一样同学生有眼神、肢体等交流,对于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疑问老师可能不能通过在线教学及时发现,如果教师的国家通用语表达不流利,更增加了线上上课的难度和学生的理解困难。最后,线上教学的过程教师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可能会比线下更多。如备课难度增加,线上上课需要教师准备更多的资源来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教学的内容要贴近学生实际,充分挖掘本地课程资源,便于学生理解等。

3.学生学习状态

学生的学习状态也是我们需要事先了解的情况。这里的学生状态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认知能力、线上学习的意愿等。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不仅对于线上学习重要,对于线下学习也很关键。不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老师就不能很好地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和嫁接。2020年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是一个契机。因线上教学无法方便地和教师交流,如果想要跟上教师上课的步伐,需要学生提前预习教材,这样有助于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也可以为学生终身学习意识的形成打下基础。其次,大学生对新生事物比较感兴趣,喜欢高科技产品、电子设备等,对线上教学这种以电子设备为载体的新学习方式接受程度高、速度快,便于教师开展线上教学。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线上教学成了不得不进行的一种教学方式,这也为我校的线上教学提供了土壤。

对于学生线上学习意愿,学习优势、学习效果等本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全班共有学生73名,其中民族学生42人,民汉比例57%,学生全部使用手机网上上课。课后发放71份问卷,收回69份,有效问卷67份,有效率97.1%。使用EXCEL软件分析后得出,89.7%的学生愿意上网课,觉得上课方式灵活、上课地点不受约束、学习内容可以重复播放、便于日后复习、教学资源可以共享等;75.6%的学生认为线上教学有利于学生课前自我预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43.7%的学生认为线上教学有不诚实的表现时老师不容易发现,如找他人代为上课;87.3%的学生认为线上学习自律很重要,否则上课效果无法保证。从以上调查数据可以发现,我校学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线上学习后对教师线上教学和个人学习体验、感受还是有一个比较可观的认识。

二、几种线上教学工具的教学设计对比

本人通过教师用的较多的微信、钉钉、QQ、腾讯会议等几种线上教学软件入手,对比了几门课程不同线上教学设计的差异,老师可以根据每个软件的特点结合自己实际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线上上课方式。

1、钉钉平台:线上教学,可以根据学生情况,按照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预习的模式来开展。在备课阶段,为了保证上课质量,我会把一节课的重要内容提前用录音的方式做好。提前录音的这个办法可以在备课的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的备课内容,觉得自己讲的不够完善或者需要修改的地方,可以通过录音剪辑的手段整理修改。上课前我就会把整个教学的录音提前发到钉钉群里。同时,我会把电子版教材、课程PPT、相关的教学资源提前推送到钉钉群,要求学生提前预习,预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可以在群里不限时地探讨。

课中,利用钉钉可以实现学生签到,对学生听课的时间进行统计。因线上教学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有限,我会缩短授课时间,有什么问题学生可以及时发文字提问,即时和学生沟通。上课时用直播+录播(其他系统软件)的方式对教学内容配合PPT进行讲解。为了充分掌握上课学生的学习状态,有需要的话教师可以发送课堂作业让学生参与,巩固课堂知识。

课后,直播可以回放,便于学生复习。整个线上过程,教师个人可以用电脑和手机同时进行系统管理。这样授课虽然比直接在钉钉群里上课麻烦,但可以将自己的备课环节做得更加完善。其次遇到网络状况不佳不适合直播的时候,我会选择提前制定的后备方案,即给学生在钉钉群里或者微信群中发教学录音,让学生边听录音边看教材或课件进行自主学习,让授课方式多样化。但缺点是互动环节与线下还是有所差异,和学生无法用眼神、肢体语言等进行交流,学生上课时是否听课也无法有效监管,再者是否是本人上课也无法及时发现。

针对这个不足,我们可以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线下课程也尽量使用开放式、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进行。在课程教学中可以对学生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利用合作学习方式设置小组讨论,增加互动环节,最大程度的提高教学效果,实现线上学习过程中难以实现的教学环节。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任课教师可根据学生在线上教学的问题反馈,进行线下面对面点评,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重难点问题,促进学生完成知识的深化、内化及迁移。这种方式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思考问题的能力,而单凭线上教学无法实现。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线上线下混合的教学模式,可以最大程度地优化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将课程内容精心设计,将所有知识按照自主学习、引导学习、深度学习三个层次进行分解。根据知识点难易程度分级,形成低层知识点由学生自主完成,中级知识点由教师在线上辅导帮助学生一起完成,而高阶的重难点通过教师有效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达到最终的教学目标。明确哪些知识是需要通过师生深度互动完成的,这样的知识我们可以放在线下继续深入学习,这属于学习体系重构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学不再被束缚在有限的空间内,而是可以向课前与课后无线拓展和延展,学习地点也可以放在任何地方,不仅仅局限在教室,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加的“自由”。

2、微信平台:我校一位英语老师的线上上课方式学生也比较喜欢,上课和学生的互动较多。在课上他会先将本节课重难点以文件的形式发到微信群,学生根据老师的教学引导材料(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先行组织者策略)有的放矢的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大致快速地浏览,对重点知识做到心中有数。看完材料后,老师会在群里对今天的内容做讲解,包括词语、语法、句型、课文等,中间还会突然提问,检查一下学生是否跟着老师的进度在听课。阅读部分老师发份材料后让每位学生阅读,学生阅读后直接把阅读的内容发到平台里,老师课后再点开查看学生的阅读情况。这种阅读方式我个人认为比线下阅读的方式更好,首先线下阅读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因为课堂时间有限,而这种线上阅读老师可以让每位学生都参与进来。每位学生都可以把自己的阅读材料发到平台里,不会耽误太多课堂教学时间。上此类语言课程,例如国家通用语、维吾尔语言等课程线上教学具有较多的优势。

3、腾讯会议:如果授课班级是小班制的话,用腾讯会议授课也是不错的选择。学校计算机系的一位老师在用腾讯会议上课时会给出几个主题让学生参与讨论。老师可以直接看到哪个学生在线,线上可以看到每个同学的表情,比起钉钉和微信更适合互动。线下通过分组,项目教学、案例分析、主题演讲等方式对知识进行梳理和内化。腾讯会议线上教学方式适合讨论,缺点是有人数限制。

4、QQ直播:还有的老师喜欢用QQ视频直播,比如我校理学院的一位老师。她给我介绍说她用QQ直播上课的原因是主要是老师和学生基本上都有QQ账号,对于平台上的功能也比较熟悉,学生不需要额外再去下载程序。且QQ拥有庞大的用户,网络畅通这方面有保障,不会因为用户数量增多造成大面积的网络拥堵。

三、结论与反思

在当下教育中,教师更多的是充当了知识传递者的角色,学生是知识被动的接受者。最终,评价学生的方式最多的是考试成绩,成绩合格拿到学历是最终目标。而线上教学有助于教师改变角色,从传授者变成学习者,学生从被动的学习到主动的建构知识,观念和角色也都在发生转变,有助于学生积极的学习,有助于师生交往,有助于构建师生之间的关系。

在对抗疫情的过程中,不少国家和组织提出人们要保持社交距离,然而反思和质疑的声音正在发出,世卫组织也认同使用保持社交距离这一表述是不当的。对于高校师生而言,疫情之下的在线教育通过其人际社会交流的实时性、多样性、开放性等特点,实则起到了保持物理距离、缩短社交距离的重要作用。也正是这种通过互联网进行社群建构和在线学习的方式,帮助了疫情下的师生更有力量共克时艰。疫情笼罩下的在线教育提供了机会,将学生置于广阔的社会背景、连接到广泛的社会群体之中,助力其在社会关系和群体规范、群体认同的“施压”下,思考自身的存在意义以及和周遭社会环境的关系,建立起个人和社会身份的认同意识。[2]

针对以上分析,结合今年疫情期间国内其他高校线上教学的经验和我校学生上课的情况,本人认为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式更适合大部分学校和学生,混合式教学是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产物,是在现有课程体系中、新课程知识体系后细化知识结构的重构过程,属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范畴。混合式教学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师教学设计及教学经验也是一个考验,尤其是融合度高的混合式教学。

首先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混合式教学综合了线上教学的技术便利和线下教学的互动及深度,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将学习内容转化为自我学习,从而逐渐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在学习方式上,既有传统的教师课堂讲授,又有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网络课程,既有师生之间的交流,又有同学间的谈论学习,还有围绕教学内容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变化多样的教学方式也让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产生变化,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其次,开展混合式教学的线上教学能在实践中提高教师和学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和运用水平,提高全民信息化素养。线上教学可以实现学科教学资源同步共享、学科教师网络协同备课、课堂教学同步观摩研讨,促进跨学科、跨区域、跨校际的合作交流,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而线下教学可以促进师生互动、深入研讨、交流互动进而将所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将所学知识迈向深度学习,它可以和线上教学互相配合,因势利导,于协同中发挥其各自的优势。

教师想要达到线上线下教学的完全融合,首先需要将教学内容作为一个整体来设计,课前统筹安排,教学过程可以依托在线学习平台、在线课程等,而在线教学的比例比课堂讲授等面对面学习方式多,有的课程甚至以在线学习为主。混合式的教学实行起来复杂,需要教师对线上线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施过程和相互作用有深入理解,精通线上教学技能和手段,熟练掌握在线学习平台和工具的使用,才能游刃有余地实现这两种类型学习的有效衔接。[3]

再者,利用混合式教学的线上教学开展区域校级公开课、录播课堂、直播课堂的应用研究,可对课前备课、课中教学、课后巩固等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分析,分析的数据能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决策性依据,有助于教师对标画像,更好地因材施教。在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同时,促进智能教育素养和能力的内涵式发展与持续性进步,引导师生自主学习,培养师生终身学习理念以及培养数字化型教师。[4]

最后,利用现有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融合技术,弥补传统班级授课制的不足,树立新时代教育理念,实行差异化教学,将我们封闭的课堂向开放式及个性化转变;利用数据挖掘分析,对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行为、态度、效果进行分析,采取线上线下无缝对接的方式进行教学,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

教学方式的改变对应的是评价机制的改变。评价机制是教育改革的指挥棒,如果线上教学仍然以考试成绩来进行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就不好给出客观、中肯评判,其学习的主动性会大打折扣,师生共同配合上课的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线上教学适合更加开放的评价方式,如档案袋评价、成长过程评价、淡化纸笔评价、随堂测试评价等方式,所以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突出学生个性化教育,充分发挥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用多元、智能的评价机制给予学生多角度评价,充分肯定每位学生的作用,发挥每位学生的特长,使学生健康而全面的发展。评价机制的改变也有助于学校推进线上教学。评价的过程中积极开展“情境教育”、“快乐教育”有助于教师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及学校课程改革,真正实现教育的因材施教。在教学中突出信息化时代的学生培养特色,围绕“融合创新”,以“玩中学”、“做中学”来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教学科研、管理评价等领域的创新应用,推进教育信息化2.0在学校落地生根。

猜你喜欢

课程教育教师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最美教师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教师如何说课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