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语文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2020-01-19夏友奎蒋小丽彭文波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材语文

夏友奎 蒋小丽 彭文波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重庆 401331)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科教学不能局限于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还要教会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和学会生存[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将“立德树人”列为基本理念的第一条,党的十九大报告也再一次将“立德树人”列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并上升到教育方针的高度[2]。人本主义理论认为人类行为的心理驱力不是性本能,而是人的需要[3]。而教学的最终指向也是把一个人的体力、智力、情绪、伦理等各要素综合起来,使其成为一个完善的人[4]。但目前的中学语文教学,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过分强调知识的熟记和背诵,逐渐弱化甚至脱离其精神性[5],忽视了中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

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仍然举步维艰,主要表现在课堂教学教育时空占据较少、教育资源不足、教师缺乏专业性、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匮乏几方面。国家素质教育要求在学科教学中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突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这一要求体现出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也为中学语文教学指明了新的改革方向。有研究发现,传统中学语文课程内容存在“难”“繁”“偏”“旧”等弊端,急需增添具备时代性的新知识[6]。因此,中学语文教学应结合时代背景,增添能满足时代发展需要的新内容。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和逐步深入,尤其在新冠疫情这一大背景下,学生的心理问题逐渐增多,而许多心理问题的产生都与情绪的改变相关。情绪ABC理论,“A”指激发事件,“B”指不合理的信念,“C”指“A”发生后导致的情绪与行为后果,该理论认为正是由于我们常有的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才使我们产生情绪困扰,不合理的信念表现为过分概括化、绝对化、糟糕至极[7]。日常生活中,学生由于遭遇考试失利、人际矛盾等挫折,容易出现这类不合理的信念。所以,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心理素质的提高,探索出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渗透”的可行路径是必要的。

一、课前做好充分准备,筑好教学地基

充分的课前准备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课前准备,从广义上讲,是在上课之前,教师为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而做的全部工作,既包括教材分析、教学内容的拟定、教案撰写、课件制作、心理准备等,也包括学生要做的准备,如预习教材、准备上课工具等。根据人本主义理论,教师在课前准备时,应综合考虑学生情感、兴趣、尊严、价值等多个方面,注重对学生内在心理世界的了解。

(一)学校:加强语文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打造专业师资队伍

教师只有在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运用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开展“学科教学渗透”,有效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8]。当前,多数学校缺少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仍旧以班主任教育为主、语文教师和政治教师教育为辅。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能够运用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条件,但缺乏专业性与针对性。多数教师不懂如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经过多次尝试,仍旧存在陷入学科背景泥潭、生搬硬套效率低下、学生参与积极性低等问题,教师专业素养亟待提升。

2012年2月,教育部颁发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在国家层面上对合格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明确要求,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方向和标准[9]。学校应在立足于语文学科的基础上,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加强对语文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提升语文学科教师专业素养,以更好地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这也是给新时期中学语文教师教学的一个提醒,语文教师是否了解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常见的问题类型?是否明确心理健康的判定标准?是否具备促进学生健全人格、良好个性心理品质形成的能力?学校必须认清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成立研究小组,鼓励教师们发表各自意见,探讨各自心得,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和心理问题研究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科教学的实践途径。这是学校落实人本主义理念的重要一步。

(二)教师:编写语文学科校本教材,提高教材实用性和有效性

什么样的语文教材才是一本好教材?张悦群先生在其论文中写道,好的教材应综合两种教学观:目的型教学观和手段型教学观,一本好的语文教材既要有利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又要追求学科内容的系统化和结构化[10]。校本教材的开发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以前的语文教材不能很好地适用于学生的发展现状,语文教育应该走向现代化,顺应时代发展潮流[11]。根据人本主义理论,教师教学需要遵循平等、尊重、主体性原则,因此,语文校本教材的编写也应立足于学生之根本,满足学生生理需求,合理布置课后作业量,提醒学生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提升学习效率;满足学生安全需要,将理论与案例、故事、寓言等相结合,增加学习内容的可理解性和趣味性,避免学生因难以理解学习内容而产生生理和心理的焦虑;满足学生爱与归属的需要,附上教师真诚寄语,让学生在教材中就感受到本校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接纳、鼓励、期望与关爱;满足学生的尊重需要,增加意见页,让学生也可以发表自己意见,参与教材的编写修改。语文教师只有在了解学生基本需要的基础上,才能编写出适用于本校学生的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内容的语文校本教材,提高教材的实用性、有效性和针对性。

(三)教学:革故鼎新与时俱进,完善课堂教学设计

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国家大力倡导教育要以人文本,但如何把“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贯彻到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仍旧是一个重大难题。教师需要反思几个问题,课堂教学设计是为谁而设计?网络上的教案和教学模板PPT真的适合直接下载使用吗?作为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我们应当做到既要考虑到学生年龄特征等显性维度,又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人际关系、已有的知识结构等隐性维度。在课前,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师生对谈、实地考察、教师间交流、与家长沟通、课时观察学生动态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在全面认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设计有逻辑、有趣味、轻松、贴近学生群体的课堂。

二、语文课程多样开展,稳固教学模型

进入21世纪以来,“核心素养”“PISA素养”等教育新词汇频频出现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中。2016年以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成为中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确立的目标与方向[12]。语文学科作为所有学科的基础和源头,是学习其他专业知识的基本手段,应做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教育的表率。根据情绪ABC理论,学生由于不合理的信念会产生情绪困扰,从而影响到学生的情绪及行为,可能会降低其学习动机。而Ru⁃zek等研究结果表明教师良好的情感支持有利于促进学习动机的形成[13]。因此,语文教师要注意从情感上引导和支持学生,不仅要合理激发事件“A”,即学习内容的讲述,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合理解释“B”,即通过改变语文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正确、合理解释学习“A”,从而促进“C”情绪和行为后果往好的方向发展。语文教师必须改变以往枯燥的单一知识传递式课程教学方式,开展丰富多样的语文教学新形式,稳固语文学科教学模型。

(一)做好语文教学课前导入,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

语文教学课堂的精彩导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还有利于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语文教师课前导入形式多种多样,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效果较好又易操作的课前导入主要有以下几种:

1.歌曲导入。音乐具有熏陶人的性情和抒发人的情感的作用,现在的中学生大部分爱听、爱唱,尤其是对于偶像的歌曲极为喜爱。语文教学可选择使用歌曲作为激发事件“A”,即在教学开始之前播放一首与课文主题相关的歌曲,让学生从歌曲中体验情感变化,如果可能还可由语文教师演唱,以此来做好语文教学课前导入。歌曲聆听结束后,语文教师需要注意结合歌曲对教材内容进行适时分析。如在讲解王羲之《兰亭集序》时,导入周杰伦的歌曲《兰亭序》;在讲解《鸿门宴》时,导入屠洪刚的《霸王别姬》;在讲解苏轼的《孔雀东南飞》时,导入屠洪刚的《孔雀东南飞》等。歌曲导入课堂的方式,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快速走进课堂,很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进语文课堂的快速开展;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音乐这一手段,让学生在音乐中体验歌手情绪情感的变化,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作用。情绪ABC理论认为认知在情绪中有决定作用,避免学生过分关注歌曲中部分悲伤情绪的变化,曲解了文章内容,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教师进行引导。

2.视频导入。学生对影视作品极为喜爱,课前导入影视,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精气神,让学生情绪高涨,还能让学生对文章主题有一个直观性地认识。如在讲解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导入电视剧《人间四月天》片段;在讲解曹操的《短歌行》时,导入电视剧《三国演义》片段等。视频导入具有直观性和视觉冲击力,能有效激活互动课堂,达到预期的课堂教学效果。情绪ABC理论强调,失调思维会影响人情绪的压力。因为失调思维会造成过分夸大、绝对化推断以及不合逻辑等,所以视频的选择一定要短而精,视频不宜过长,视频内容要健康,否则容易偏离课堂教学主题。

3.演讲导入。情绪ABC理论提到,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而课堂演讲就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有效举措之一。教师既可以在课前,针对所要讲解的课文进行3-5分钟的演讲导入,通过演讲,传递积极的正能量,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也可以邀请学生按照个人演讲或者小组演讲的模式轮流上台讲演,让学生在演讲的过程中发掘自己内在的发展潜力,在演讲的过程中发现自身不足并能学习到他人的长处。但要注意的是,表演的内容虽然没有严格的限制,但也要与课本内容有关,积极向上,内容健康。同学们可以分享自己看过的相关书籍,生活中遇到的好人好事,自己的亲身经历等等,实现课堂教学以师导生、以生带生、生生影响。在演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每周演讲之星、进步之星、最佳台风奖、最佳人气奖等奖励来激发学生的演讲。运用教育心理学的正向激励不仅能让学生为了获奖而更好地准备,激励学生进步,也能活跃课堂氛围,彰显课堂价值。

4.热身活动导入。热身活动导入是将语文教学和心理学团体辅导教学模式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式,为了语文课堂教学的顺利、有效开展,在语文课堂教学之前,需要以热身活动的形式营造良好气氛,增进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比如:“小猫喵喵叫”的热身活动,在活动中,需要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小组的其中一个成员使用各种方式逗其他组员笑,逗笑后由被逗笑者逗下一个组员,直到全部轮完为止,活动最后需要找出小组中最易笑和最难笑的成员,并谈一下感受。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会进入一个欢快的气氛当中,尤其是在下午上课前采用极为有效,有利于缓解疲劳和减少打瞌睡的现象。

课前导入的方式有很多种,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进行语文课堂教学,不仅能很好地激发学生语文学习,还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但这需要学校对教师加强心理培训以及教师自身也需要加强心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二)深究语文教学素材,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

语文教材作为培养国民文化素养、提升国民心理素质的重要载体,具有鲜明的情感性、思想性和形象性[14]。语文教材中的文章经过精挑细选,运用于中小学语文教学之中,对中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以及身心健康成长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题目寓意丰富,词句意义多样,人物形象鲜明,人物的所作所为、思想道德品质都反映了社会主流价值观。深究语文教学素材,挖掘文章蕴含的深层意义,对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深入剖析文章题目,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标题是一篇文章的“眼睛”,体现出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主旨和核心,同时也蕴含着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元素。根据情绪ABC理论,学生存在不合理的信念与学生对事物的不合理解释有关,而教师引导学生对一篇文章题目的正确解读,有利于纠正学生对事物的解释,减少不合理的信念产生。这就要求教师既要解析文章题目的表层涵义,也要挖掘出文章题目的深层蕴意,更要升华文章的主题。同时,为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语文教师也要抓住并利用好一篇文章所蕴含的心理价值。例如古诗《登高》,从语文视角解读的意思就是上到高处,同时也特指重阳节登山的风俗,但是从心理学的视角就可以解析为一种积极心理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这一题目告诉学生在生活中,要时刻保持一颗积极进取心,敢于挑战自己,战胜怯弱、自卑心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学生对事物存在不合理的解释,与他们自身的辨别能力高低有关,详细解析文章词句,有利于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对一篇文章的词句,尤其是文章中关键词句的正确解析,既有助于学生准确理解文章主旨或脉络层次,也有助于学生提高辨别是非好坏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是非观。一方面,语文教材虽经历多次改版,仍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所选的部分文章可能不是很适用学生学习,语文教师需要对文章中的部分词句进行调整,打破学生心中的语文教材绝对权威观念。另一方面,文章内容本身会有很多相反意义的词,例如积极与消极、善良与邪恶、勇敢与懦弱、幸福与悲惨等;也有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诗句,例如“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等等,我们要深挖词句中的积极意义,帮助学生对生活充满希望,乐观向上。同时也要告诉孩子消极的一方面,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理性分析评价,提高学生辨别是非好坏的能力。

多角度分析人物形象特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从正面描写分析入手,对文章中人物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等词句进行细致的分析讨论。尤其要注意对人物的外貌和心理描写片段进行特别分析,这些文字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思想感情,语文教师在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和思想感情时也需要有意识地增强学生的主流价值观念。此外,语文教师还可以从侧面描写分析入手,关注文章中除主人公以外的其他人物及其言行,间接表现主人公的品质。在分析时要特别注意对与主人公性格特征和思想情感形成对比的人物形象的解读,帮助学生认清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特点,并以正面人物形象为榜样,告诫学生要学习正面人物形象的所作所为,对负面人物形象要引以为戒,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除此以外,语文教师还可运用细致描写分析、情节发展分析、设问回答分析、概括总结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去解读人物形象特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利用生活实例辅助教学,角色扮演加强学习体验

目前语文教学依然存在教学过程呆板、教学内容枯燥化、教学案例随意化、教学方式固态化等削弱教学效果的问题和现象[15]。语文教学重理论轻实际,很少会联系实际,许多学生反映学习到的语文知识不能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很好地运用,而实则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学习的素材。

分享感人事迹,陶冶情操明确方向。生活中处处都有感人事迹,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充分借鉴,在了解时事的过程中学习事迹中人物的优秀品质,发挥榜样作用。分享的过程中,可以采取教师分享与学生分享相结合的分享方式,也可以定期邀请家长或故事的主人公进校分享感人故事。分享事迹的选择自由化,可以是自己经历的事、身边的事、书中的故事、新闻中报道的事、甚至可以是电视剧中或小说中的人物故事。让同学在一个个感人事迹中陶冶情操,在一个个榜样身上找到自己想要的优秀品质,明确自己心理发展的方向,更好地传递他人的榜样力量。

设计角色扮演,体验他人心理变化。在学生听完一个个故事以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领会、学习故事中的人物,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我们可以在语文教学课堂上采用心理学教学模式中学生角色扮演的教学方式。“角色扮演”以故事为原型,设计有语文和心理健康教育特色的小型“语文心理情景剧”,让学生们自主选择想要扮演的人物,在剧中去体验人物的心理变化。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提高语文学科的趣味性,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平,达到美育的教学效果,更可以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有效培养,达到语文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双重目的。

布置主题写作,巩固知识持续体验。在整个课程快要结束时,教师可布置一项500字左右的主题写作任务,主题写作采取“学到了什么、感悟与思考、行动与反馈”的模式,既可以帮助学生把课堂学到的知识在写作中得到巩固,又可以帮助学生在一遍遍课后回忆中得到新的心理体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心理品质。当然,学生写作作业的反馈,也可以作为教师进行自我评课以及调整和开展下一堂课的有力依据。

三、重视课后评价总结,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教学只注重课前的准备和课堂中的表演,而忽视教学后的反思、评价和总结,不利于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全面提高和教学效果的检验。教师缺乏反思意识、缺乏总结经验的能力、缺乏对自己的经验寻根究底的精神,教学水平就很难得到提高。同时,课后总结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心理需求的重要举措之一。课后评价总结主要包括以下两大方面:

(一)学生总结

在总结评价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应该创造轻松愉快的氛围,培养学生总结陈述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让学生敢发言、会发言。真实表达内心感受,自己在课堂上有什么收获、感悟、心理变化,自己课后应该采取哪些行动、有哪些言行反馈,或者谈对哪些教学环节的安排存在疑惑需要教师解答、对某一个教学环节的安排是否满意,对教师某些言行的意见与建议,希望下一节课可以怎么样去安排等。学生表达观点时,教师需要全程注意学生的表情变化和动作,切记不可随意打断学生的讲话。家长和故事的主人公作为感人事迹的讲述者和整个课程的旁观者,既可以以讲述者的身份参与课堂评价总结,谈谈自己在故事讲述的过程中有什么样的感受,观察到学生以及教师有什么样的变化,也可以从旁观者的角度去评价这堂课,并提出相关的改进建议,加强家校合作。学校教学要充分发挥家庭和社会的积极作用,全面提升学校教学质量。

(二)教师自我评价总结

教师自我评价是促进教师教学技能提升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举措,教师的总结内容也是学生学习、效仿的重要参考,有利于纠正学生对课堂某个环节、某个知识点等不合理的看法。教师既要总结课堂的设计,在教学过程中的成功所在,比如在某一个教学环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课堂整体开展效果、学生以及家长参与度高等情况;又要反思自己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需要后期改进甚至某些教学环节操作不当需要舍弃、教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而自己没有很好地处理等。同时,教师应耐心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在总结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重述课堂设计和教学目标,让学生、家长弄清楚自己参与某些教学环节的意义所在,同时给予教师课堂改进的相关建议,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下一堂课。在学生、家长以及故事主人公分享感受时,教师要做好记录,等他们发言完毕,教师就整个课程开展情况以及学生、家长、故事主人公的反映情况和相关建议作课堂小结,明确课堂开展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并提出课堂的改进措施,课后要进行深刻反思,并为下一堂课的开展做好准备。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材语文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