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教编演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以黄山学院《形体舞蹈》课程为例

2020-01-19张文文

黄山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形体驱动舞蹈

张文文

(黄山学院 艺术学院,安徽 黄山245041)

目前综合类大学中《形体舞蹈》课程教学大多以口传身教法直观教学或者运用演示法以赛促学,这种示范性较强的舞蹈教学模式的选择一定程度上属于“依葫芦画瓢”,不仅制约着舞蹈教学的开展,而且影响学生在创新舞蹈中的思维。为进一步贯彻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以2012年黄山学院关于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为依据,全校实施“课程改革工程”。音乐学舞蹈方向对培养方案课程也进行分析改革,构建以培养学生舞蹈教学的科学理论、编导技术能力与舞台表演的创新思维为目的的教学模式,即“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

英国印度语言学家珀拉胡在1983年提出了一种基于任务型的教学方法,其核心为建构“任务”为桥梁,设计聪明的“学法”与有效的“教法”,试图鼓励有意义的任务,在现实教学中隐藏多个或单个任务的新知识[1],以完成任务的优先累积加分并通过沟通来解决相对应的问题,完成对新知识的认识,在理解的过程中认知和解决新问题。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可以使教师从“幕前”转为“背后”,评估学生在任务中提升自身的合作沟通、探究能力的程度,从而产生积极的学习兴趣。传统的高校《形体舞蹈》课程教学模式和方法比较分散,虽尊重舞蹈练习规律,但是缺少现代化教学模式的尝试,这种以教授法与练习法培养的舞蹈毕业生,可以很好地提高自身的舞蹈表演水平,但是对思考与探索的编导或教学模式上的创新意识较为淡薄,为了更好地推动《形体舞蹈》课程学科改革,培养学生的教学、编导、表演思维,需要丰富实践练习课堂,通过完成任务来创建和发展学生的“思维指导”。引导学生注意从收集资料与课前准备、作业点评与动作纠错、演示案例与新课导入、分解任务与思维引导、答疑解惑与辅助督导、完善教学与总结反思等六个方面的教学模板进行研究,从而使学生能准确讲解动作、渗透舞蹈思想,达到语言精炼、语气亲切、内容生动的目的。在舞蹈教学法模块,提前完成单一的口传身教舞蹈教学模式和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转换,确保任务驱动式教学能顺利展开。

一、课程体系建设

按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首先分析音乐学舞蹈专业方向的岗位需求,可以进行任务分解或者划分成小的步骤,将《形体舞蹈》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衔接、合理排序、定向选择,尽可能多囊括知识点,其次设计以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形式完成任务[2],分别是:基础理论模块、形体训练模块、民族民间舞蹈模块、舞蹈编导基础模块、舞蹈教学法模块。

基础理论模块首先包括认识身体结构和人体运动基本规律,如何克制不良体态,如何提高身体形体素质,探究形体与舞蹈的产生和发展意义、历史上对形体美的认识、形体与科学锻炼的关系。在这个模块中要求学生对形体舞蹈的基本理论有所了解和掌握,能正确运用身体姿势与信息,并有效指导学生后续能力的掌握。

形体训练模块主要包括头颈部位、躯干四肢、胸腰部位和身体整体练习、形体操、芭蕾基础训练等。从舞蹈表演来看,要有良好的舞蹈柔韧协调性、正确的身体形态,做到舞姿神形和谐。从形体教学来看,应掌握前有热身与软开训练、后有拉伸与放松的科学训练方法。

民族民间舞蹈模块主要包括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和外国民族民间舞蹈,从舞蹈的表演技能角度来看,应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和表现力的差异,设置任务的不同性。使学生掌握中外少数民族民间舞蹈的内涵和意义,对各个种类舞蹈的基本技巧和风格特点、韵律特征的准确把握,熟悉古老文化中舞蹈的内涵和韵味,具备较强的实体舞台表演经验和审美经验。

舞蹈编导基础模块任务需要充分融合各个编导技法要求,合理设置任务,在任务上主要包括舞蹈的分类及其表演形式、舞蹈的结构、舞蹈的节奏、造型、构图,舞蹈开头、高潮、结尾的处理方法,舞蹈创作的一般步骤等,从舞蹈编导的角度来看,用以上的步骤来确定任务目标,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据查询和研究技能,学生可以独立探索任务。从舞蹈创编意义等角度进行深入研究,提高舞蹈文字的编辑归纳能力,这体现了任务的层次性。

舞蹈教学法模块主要包括舞蹈的语言、舞蹈教学基本技法、舞蹈音乐、沟通技巧等。

二、教编演的任务驱动式教学研究的组织方法建设及教学成果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编、演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课堂活动,主要教学方法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语言表达类参与式学习方法、动作表达类学习方法、实物分析类实践式方法,提前安排探究性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课前就能主动查阅相关材料,提前对该节的知识体系进行摸索,任意抽取一名学生代表进行课上微课说课,最终由教师进行总结并探求课堂具体教学步骤[3]。语言表达类参与式学习方法是以语言作为教学活动的媒介,从传统的以教师教授为主,转变为让学生以小组讨论、提问,进行头脑风暴等。提倡以身体动作作为表达媒介的动作表达类学习方法。这些方法有角色扮演、多元智能教学模式、实物分析类参与式方法、人体雕塑、歌舞、戏剧、游戏等。在《形体舞蹈》教学中,运用角色扮演、人体雕塑和游戏都是比较适宜的方法。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媒介方法用画画和文本等实物体现,主要有舞蹈即兴创编、小组合作舞蹈小剧目、舞蹈构图和剧目人物对比分析等实物分析类参与式方法。基于教、编、演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研究的《形体舞蹈》课程组织上力争教学计划的2/3学时都有学生参与教学、编导、表演实践的内容。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组织进行,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与独立探索精神,让学生在不同的阶段中完成“任务”,培养分析解决新问题的能力[4]。第一阶段:通过“演”的方式进行协作探索。就教学程式目标而言,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打破了以往教学的课堂上和课堂下的知识教化过程,注重循序渐进,课后对新知识点的梳理能促进学生对内容的吸收,不断开拓实现“一专多能”的合作探究和个别辅导,注重师生间的沟通,确保学生技能熟练掌握和学生主体地位公平。第二阶段:通过“编”的方式展开难题扩展,从学生的学习状况入手,通过编排舞蹈节目对知识点进行拓展分析。就教学观念目标而言,培养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对新知识点有所兴趣,把以往的教材、板书等课程内容转化为学生自己编创的视频形式,以此提升学生在实践中自主学习编创舞蹈作品的能力。第三阶段:通过“教”的方式强化巩固训练,在教学的实践活动中对所学的知识做练习,进行巩固。对知识储备做重复记忆回顾,打破教师主动传播知识、学生被动浏览记忆知识的传统教授法[4]。教师变为引导者,学生成为探究者,以兴趣教学意识和课程目标为导向的方法,不仅能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的特性和创编的天性充分显现,更能提升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感。在2016至2018两学年将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引入形体舞蹈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根据课程设置和生源基础、学习方式特点,设定学生为6—8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从不同角度对命题舞蹈内容进行考察、调研、资料收集,通过对舞蹈直观的考察,总结参与比赛进行的情况,进行点评指导。

根据《形体舞蹈》课程教、编、演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要求,需要有一定规模的实验实训场地,黄山学院建成了形体舞蹈实训室、MIDI音乐制作录音棚、多媒体教室、黄山学院大学生活动中心等实训场地。在课程建设期内,与工业设计教研室合作,建成徽州风服装展示实训室,完成场合仪表造型的教学,同时发明一些姿态训练仪、体型异常矫正器等实训专利。根据音乐学专业舞蹈方向的特点,与本地中小学、少儿艺术培训公司、黄山市演艺公司建立课堂参与基地,为学生实习有序进行以及走上社会实践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驱动式教学是把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法融合起来,艺术学院音乐专业《形体舞蹈》课程近两年的时间通过实施教、编、演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收获了大量的教学成果,如2016年指导学生作品《听松韵》参加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安徽省级赛获三等奖、2016年舞蹈《木坑竹海》获安徽省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乙组三等奖、2018年作品《梦想的方向》参加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安徽省级赛获三等奖,2017年申报《形体健身车》《形体矫正袋》《舞台航拍器》《舞蹈室把杆升降专用扳手》《无线音乐路由器》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2019年申报《形体礼仪操》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版权。对《形体舞蹈》课程进行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应用,不仅增强了学生和教师彼此的交流,让学生可以自主的、建构性的学习,而且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教材建设与测评体系

虽然驱动式教学方法的实施获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但规范教材建设也是必不可少的。形体舞蹈教学团队十分重视教材的建设,目前市场上针对口传身教式的高校形体舞蹈教学的教材鲜见,多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为中等职业学校以及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第二种为专业院校专项教材。针对普通高等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同类教材较少[5]。因此,教材建设要目标明确、主题鲜明、实用性强且具备可操作性,以培养有较高实践创造能力的专业人才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前提,为学生毕业面向社会走向舞台或进行艺术实践创作和教学实践奠定一定的专业基础[6]。

测评体系也是任务驱动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忽视。将传统课程考核方式改变为螺旋式“PSF”多维立体式评估体系考核方式[7]。“P(participation)”为学生课程积极性评价与参与度,课程主要包括考勤、小组出勤率、小组组织等考核,占有权重10%。“S(serial process evaluation)”为系列的课程过程评价,主要以教学小组的形式呈现,每一组6—8人,选定小组长、副组长、书记员、学习委员等,课堂中的头脑风暴、小组讨论、舞蹈即兴创编、形体展示等以小组或者小组代表呈现,占有权重50%。“F(final examination)”为考核,包括期末和课程最终的评价性成绩,期末考试按小组进行,将两学期所学到的形体舞蹈场景,根据授众特征,编排舞蹈剧目、形体操等,录制成视频提交,占有权重40%。

结 语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的构建是创新形势下《形体舞蹈》课程教学的发展路径,通过不断丰富信息化教学的手段,可以提升《形体舞蹈》课程教学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把教学、编导、表演结合起来,是一种可行且有效的教学模式[8]。新形式下的形体舞蹈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创造力为主,需要在课程体系建设、组织方法建设、测评体系、教材建设、实践性教学环境建设方面都得到进一步充实和完善,通过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将学生培养为能编导、能表演、能教学的高层次舞蹈人才。

猜你喜欢

形体驱动舞蹈
数据驱动世界。你得懂它 精读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浅谈形体训练在声乐表演中的作用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学舞蹈的男孩子
舞蹈课
基础版几何形体变化在服装创意立裁中的应用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色彩的解放——印象派绘画将色彩从形体中解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