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与出境旅游市场发展

2020-01-19

黄山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出境公民一带一路

程 涛

(黄山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黄山245041)

一、“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下的中国出境旅游市场

2013年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后吸引了全球关注,立即得到沿线国家的热烈响应,且热度持续攀升。有些国家虽经历了短暂的犹豫和考量,但最终接纳,如哈萨克斯坦愿将其总统提出的旨在发展基础设施和工业、民生事业的“光明大道计划”与倡议对接;土耳其将“中间走廊”倡议项目明确定位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主要互补性项目之一;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维多多亦表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与印尼倡导的“全球海洋支点”愿景构想高度契合;俄罗斯主导建立的欧亚经济联盟最终亦实现与倡议对接。“一带一路”由倡议发展成实践,经过顶层设计和各领域规划与措施的不断出台,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认可,已经成为沿线国家和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各方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将有助于加强各国互联互通,加速商品和资本自由流动,促进地区一体化发展,并将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从五年来的实践看,中国与相关国家加强了彼此间的联系,在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贸易发展、金融服务领域合作等方面取得了进展,相关机制和制度建设亦稳步推进。

除此之外,在人文社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亦蓬勃发展。我国与沿线国家的交往既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又有深厚的人文基础。习近平在新中国历史上的首次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中指出,要着力加强对周边国家的宣传工作、公共外交、民间外交、人文交流,巩固和扩大我国同周边国家关系长远发展的社会和民意基础。关系亲不亲,关键在民心。要全方位推进人文交流,深入开展旅游、科教、地方合作等友好交往,广交朋友,广结善缘。要对外介绍好我国的内外方针政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把中国梦同周边各国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同地区发展前景对接起来,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1]拓展各领域外交,打造官民并举、政治经济文化互动的全方位外交,有利于消除隔阂,增进理解,减少误解,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中国影响力的对外辐射效应。其实这也是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需要,体现了大国甚至强国的文化自信。通过大力发展文化外交,建设我们的软实力,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和睦和谐和美的深刻内涵,让世界理解中国人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中国与世界的沟通也就更为容易。[2]

旅游业是文化含量很高的产业,相对于其他领域,旅游可迅速拉近国民之间的距离,向世界展示中国改革开放、团结进取、坦诚友好的形象,让世界认识中国,了解中国,喜爱中国,助推各领域的横向拓展,努力实现“互联互通,旅游先通”。“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对中国及沿线国家旅游产业发展无疑是一大“利好”。旅游业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很强的关联带动效应,即所谓“乘数效应”,刺激和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旅游业每直接收入1元,会给国民经济相关产业带来4.3元的增值效益。[3]中国近年来经济继续稳步增长,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日益深化,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消费结构进一步升级优化,生活水平大大提升,带薪休假制度逐步落实,旅游消费需求旺盛,国民走出去了解外部世界的意愿更加强烈,为旅游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旅游业在现代经济领域中地位不断提升。根据《“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旅游业全面融入国家战略体系,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2015年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度达到10.8%,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全面繁荣发展,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和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旅游业成为社会投资热点和综合性大产业,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大幅提升。出境旅游人数和旅游消费均列世界第一,与世界各国各地区及国际旅游组织的合作不断加强。为积极配合国家总体外交战略,还举办了中美、中俄、中印、中韩旅游年等具有影响力的旅游交流活动,旅游外交工作格局开始形成。[4]根据《“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国将推动建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旅游部长会议机制,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旅游合作机制,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证便利化,推动航权开放、证照互认、车辆救援、旅游保险等合作。加强与沿线国家旅游投资互惠合作,推动海上丝绸之路邮轮旅游合作,联合打造国际旅游精品线路,提升“一带一路”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4]32

目前,世界经济形势对我国旅游市场,特别是入境旅游,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但是我国旅游业发展良好的基本势头并没有改变,有利条件和机遇仍然很多,我国旅游业仍处于黄金发展期。世界第二的国家经济体量、庞大的出行人数、强劲的消费实力使许多旅游资源丰富的国家对中国游客充满了热切的期待。“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无疑为推动出境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性机遇,也有助于拉动相关国家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缓解就业压力,增加人民收入,从而促进目的地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据统计,2017年全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13051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7.0%。[5]另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发布的2018年上半年旅游经济主要数据报告显示,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不断增加,上半年出境游人次达7131万人次,比去年同期的6203万人次增长15%。[6]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进一步推动,沿线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趋势,必将深化与拓展沿线国家在旅游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带动人员、物资、资金和技术的流动,从而推动地区经贸发展。

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境游市场发展的现状分析

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显著,国际地位大大提升,公民对国家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倍增,大国意识增强,出行需求日益多元化和个性化,出境旅游已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中国公民选择出境游市场时,除了满足最基本的经济条件要求,即负担出行费用之外,一般应具备其他几个条件:首先是旅行目的地国家政治经济形势稳定,社会治安良好,能提供充分的出行安全保障;其次,极具欣赏价值的自然及人文社会资源;再次,相对便捷的通达条件,即有方便的交通工具抵达旅游目的地。基于目前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现状,为便于分析,拟将“一带一路”沿线出境游市场大体分以下四种类型。

第一类,成为中国公民出境目的地较早的国家,即出境游市场相对成熟国家。如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东盟国家,这些国家毗邻中国,具有地域联系上的便利,华人众多,共同的特点是经济社会发展较充分,与中国政治关系良好,传统交往历史悠久,经济联系紧密,且与中国存在旅游双向交往,这类国家每年有大量游客来华旅游观光,这些国家可谓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的基本盘。如2018年前往泰国的中国大陆游客达1035万人次,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7.44%,为泰国创收5807亿泰铢(约合124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52%。[7]稳住既有成果,利用现有机制与合作平台,确保市场持续稳定增长,其成熟经验、操作模式可用于后面几类国家,于新兴市场开发具有启发借鉴意义。

第二类,近年来蓬勃发展、势头强劲的出境游新兴地区。如土耳其、俄罗斯、埃及、摩洛哥、突尼斯、塞尔维亚、柬埔寨、斯里兰卡、尼泊尔、缅甸、老挝、阿联酋、卡塔尔等欧亚非国家,旅游市场逐渐成熟和机制化,前往这些国家的中国公民数量稳步增长,部分国家甚至呈井喷态势,其中摩洛哥、突尼斯、阿联酋、卡塔尔、塞尔维亚五国给予中国公民完全免签证待遇。与第一类国家所不同的是,这些国家缺乏与中国旅游市场的双向互通,目前除俄罗斯之外,单向市场趋向较为明显,即这些国家经济水平参差不一,少有居民来中国旅游(土耳其经济实力尚可,但距离较远,来中国旅游相对成本较高),但不排除将来的潜力。于这些国家而言,中国的出境旅游市场对当地更具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意义,其中一些国家,如埃及和柬埔寨,将旅游列为支柱产业。这类国家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或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积淀,或有优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民族风情。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资讯获取手段日益发达,游客能够快速获取信息,合理规划出行方案,从而满足旅游猎奇心理的需要。从2018相关目的地国家发布的数据,并结合携程在线预订数据,2018年上半年,最受中国游客欢迎的20大目的地国家分别为:泰国、日本、越南、韩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俄罗斯、美国、柬埔寨、菲律宾、澳大利亚、法国、阿联酋、土耳其、意大利、马尔代夫、德国、斯里兰卡、英国。2018年上升最多的赢家是俄罗斯,土耳其首度上榜,排名第15名。[6]这其中半数以上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沿线国家。2018年前6个月,中国游客在免签证制度框架内前往俄罗斯旅行的有近37.4万人次,比去年增加20%。[8]土耳其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有24万中国游客前往土耳其旅游,2018年上半年相比2017年同期增加97%。同时预计2018年将有40多万名中国游客前往土耳其旅游,将创下历史最高纪录。[9]埃及驻华大使馆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赴埃旅游人数为16万人次,2017年以来,中国已成为埃及第四大旅游客源国。据埃及政府部门统计,2017年1月至7月,共有约17.9万人次中国游客访问埃及,比上年同期上升85.5%,2018年赴埃旅游的中国游客预计接近30万人次。[10]尼泊尔国家旅游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赴尼游客人数超过15万人次,比2017年增加46.8%,是有史以来中国赴尼游客人数最多的一年。数据显示,2018年尼泊尔接待的外国游客人数首次突破100万人次,达到创纪录的117万人次。游客人数最多的5个客源国分别是印度、中国、美国、斯里兰卡和英国。[11]另据柬埔寨旅游部统计,2018年一季度柬埔寨共接待外国游客160万人次,其中中国游客近50万人次,同比增长超过80%。柬旅游部预计,2018年全年接待中国游客总数可达180万人次至200万人次。2017年,中国赴柬游客达120万人次,成为柬埔寨第一大旅游客源国。根据此前两国领导人达成的共识,双方将争取在2020年实现中国赴柬游客达到200万人次。[12]塞尔维亚是首个对中国游客免签的中东欧国家。据统计,截至2018年7月底,已有5万中国游客到访。携程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通过携程报名前往塞尔维亚的游客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50%。[6]

第三类,具备旅游市场开发潜力的国家。如中亚和除俄罗斯之外的部分前苏联成员国家。这类出境市场尚缺乏充分竞争,利润空间较为可观,可加大宣传力度,逐步开发旅游市场。中亚国家主要包括五国,即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它们与中国有地缘上的相邻性,其中三国与中国的共同边界总计长达3000多公里,陆路交通方便,中亚几国还打算进一步改造通往中国的铁路通道,市场开拓潜力大。截止到2018年底,哈萨克斯坦对过境首都阿斯塔纳、最大城市阿拉木图的中国和印度公民实施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得益于该政策,自2018年年初起,过境哈萨克斯坦的中国游客数量增加了60%。[13]很多国人去过成熟旅游目的地,渴望探索新地区,如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相当数量的富裕家庭已去过欧洲及东南亚地区,有的甚至每年有数次出国旅行计划。如此看来,这类国家客观上有一定客源市场潜力,旅游企业应积极应对需求,发掘新市场。近年来,国内一些旅游公司相继推出白俄罗斯乌克兰摩尔多瓦游,高加索地区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三国游,中亚五国连线游,中亚一国或数国加土耳其连线游等多种线路,目前已形成一定规模,且逐步增长。“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无疑提供了契机。国内旅游企业应加强市场调研,积极开拓,设计合理的旅游路线,提供个性化服务,以适应形势的发展与变化。

第四类,不确定因素较多,尚不具备开展出境游条件的国家。如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国内旅游企业曾试水过阿富汗、巴基斯坦、黎巴嫩、叙利亚、伊朗、伊拉克线路游,尽管这些地区时常处于媒体报道关注的焦点或热点,公众尽知风险,但依然有相当数量的中国公民有兴趣前往这些地区旅游,只是由于当地安全形势复杂,被国家有关部门紧急叫停。这些地区不乏高价值旅游资源和独特的地域风土人情,不排除形势好转、安全确有保障后有旅游企业继续组织中国公民前往旅游。

总之,国内出境游相关企业规划及开发上述地区旅游市场时,应深入了解各国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政治制度的差异,高度关注国际合作机制建设的动态;积极参与中国与各国政府之间的旅游合作,如中国与相关国家举办的旅游年活动,各种形式、不同主题的国际旅游论坛,与旅游相关的涉及各行业各领域的交易会、博览会,构筑专业的旅游信息共享平台等;政策层面需要关注研究各领域新出台的政策法规,或把握其调整变化,用足政策优势,同时也要掌握目的地国家旅游政策动态;加强与沿线国家旅游企业的交流合作,加深对沿线国家投资环境、法律环境的了解,深入挖掘旅游资源,共同开发市场,推出适合中国公民的旅游产品,同时做好宣传推广工作。

三、沿线国家出境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组织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与国内旅游或入境旅游相比,尽管运作程序和存在形式大同小异,环节内容基本一致,但显然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两者之间具有根本性质的不同。出境旅游往往在另一个主权国家进行,存在与国内完全不同的社会和法治环境,面临完全不同的问题解决机制,属于中国海外利益的一部分。政府主管部门和旅游公司对复杂的情况均应有充分的心理和思想准备,具体线路设计人员应充分预估各种可能发生的复杂情况,及时处理出现的各类问题。

第一,安全问题。保障中国公民生命安全至关重要。“一带一路”沿线部分国家政治局势动荡,社会矛盾尖锐,不稳定因素较多,旅游安全指数相对不高。旅游主管部门与企业应时常关注全方位综合信息和评估目的地国家政治经济动态,加强调研,充分利用现有的政府间合作机制,与中国驻当地使领馆保持密切联系,定期发布安全信息。有关部门需与目的地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协调,未雨绸缪,事先制定详细且可操作预案,以便应对突发事件,保障中国旅游者的人身安全。

当然,此处的安全问题指的是复合安全,还涉及其他方面,譬如交通安全等。近年来,俄罗斯、土耳其、埃及等国家旅游车辆均发生过交通事故,有中国公民伤亡,这涉及医疗救治、启动保险理赔、死亡善后处理等问题。针对中国公民的盗抢事件亦时有发生。还有某国海关官员索要小费并殴打关押中国公民的事件。类似突发事件亟需司法合作先行,领事保护措施到位,以切实维护中国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及合法权益。

第二,签证便利问题。中国公民的出境旅游理应得到相关国家政府机构的大力支持与推动,便利快捷进出,加快通关速度。中国政府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签署的合作备忘录,通过密切合作与相关机制安排,极大地简化了办理签证的手续。目前,持普通护照的中国公民已经可以享受69个国家和地区的免签、落地签政策。还有一些国家,如俄罗斯、土耳其,中亚国家等对中国公民实行电子签证制度。虽然电子签证不如落地签方便,但客观上较以往还是给出境旅游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毋庸置疑,对中国公民签证提供便利的着眼点即是促进相关国家的旅游业发展。可以预计,随着大量中国公民走出国门,对地区国家旅游经济的促进及带来的示范效应,签证将更为便利化。中国可与相关国家协商,简化手续,实现通关便利化,提高出行效率,为跨境旅游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018年10月10日报道称,俄罗斯方面已完成《俄中免签证旅游新协议》的制定。这是俄罗斯联邦旅游署国际合作司副司长弗拉基米尔·福明在第九届俄中中小企业合作圆桌会议上透露的消息。此前有报道说,俄中正就旅游团互免签证的新协议文本进行谈判。[8]

第三,目的地国家旅游基础接待条件的改进与完善。这方面涉及旅游接待的各个环节,如行吃住游购娱。为确保中国公民享受优质的服务及旅游体验,组织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公司即组团社必须有相应的资质。未经国务院旅游行政部门批准取得出国旅游业务经营资格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经营或者以商务、考察、培训等方式变相经营出国旅游业务。旅游公司应对旅游线路事先进行全方位考察,精确规划,包括舒适安全的交通工具,符合国际标准的酒店餐饮,具有相应资质的旅游接待人员等。组团社组织旅游者出国旅游,应当选择在目的地国家依法设立并具有良好信誉的旅行社,与之签定书面合同后,方可委托其承担接待工作。中国政府对沿线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的国家投资时可适当考虑与旅游相关的交通与酒店建设。我国于2014年10月24日宣布建设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为“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与地区带来了资金支持,大幅提升了出境旅游的可达性。在人力资源方面,两国旅游教育机构可进行合作,共同建立人才培养交流机制,不断提升旅游从业者的素质和能力。目前,中亚地区相对于沿线其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综合接待条件尚不够完善,旅游基础设施较为薄弱,陆路交通网密度低,接待能力有限,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旅游发展与合作。随着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及游客的大量增加,可能出现供需矛盾,影响接待质量。

第四,中国公民的文明出游问题。近年来极少中国公民缺乏文明修养,损害了国家形象,应引以为戒。中国公民可能因不熟悉当地法律而面临法律风险,应考虑如何规范中国游客的海外行为。泰航中国游客向空姐泼开水事件,某省赴埃及游客损毁卢克索神庙、破坏文物古迹事件等均造成恶劣国际影响,甚至触犯目的地国家刑法。按照相关旅游法规,出境旅游公司组织中国公民出境旅游需有具备国家出境领队资质的人员带队,全方位把控团队各相关环节。国家旅游局要求出境旅游公司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行前必须开说明会,介绍目的地国家综合情况,督促游客遵守文明公约。中国公民出国前亦有义务了解目的地国家法律法规及宗教信仰、民族生活习惯、风俗禁忌,确保良好形象,体现大国文明风范,避免发生文化冲突。

旅游行业较为脆弱,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难以避免一些不确定因素和突发事件的干扰,这是由行业自身特点所决定的。如政治局势不稳定,经济金融危机、社会动荡等复杂因素,地震、洪水、海啸等自然灾害,“非典”、禽流感等传染性和流行性疾病,还有地区冲突、恐怖袭击等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隐患,都会引发安全顾虑,导致旅游需求下降,给旅游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旅游主管部门及旅游企业对复杂情况要有清醒的认识和估计,应当建立长期有效的预警机制和灵活多样的防范措施,努力把风险和可能的损失降低至最低限度,确保出境旅游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四、结 论

“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是国家的集体意志,它将给中国企业,包括旅游企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和空间,旅游企业理应志存高远,以创新的理念和思维,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为国家赢得良好形象,既开拓旅游新市场,又配合国家发展战略。

就目前而言,我们的经验应当说还不十分充足,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有限,还可能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风险和挑战,在个别具体项目上,甚至可能遭遇挫折和失败。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应坚持市场运作,遵循市场规律和国际通行规则,各级政府也要提供帮助和指导,注重服务和保障。沿线部分国家缺乏对中国的政治信任,加大了旅游畅通的难度。但旅游业兼具文化融合与经济催化的特性,意识形态色彩淡,对加强国家间各层面交往有潜移默化之功效,不宜急功近利,应注重长远和可持续发展。

“一带一路”横跨70多个国家和地区,涉及近50亿人口,连接亚太经济圈和欧洲圈,拥有巨大的潜在消费市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年来,对世界旅游业贡献巨大,沿线国家是中国出境游市场发展最快的地区,中国游客亦成为该地区入境旅游接待数量增长最快的群体,极大地带动了相关国家持续发展,也使国家间的经济、政治、文化等交流更加频繁。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既符合中国自身发展需要和根本利益,有助于进一步拓展国际合作空间,也符合国际社会希望中国提供更多公共产品、成为更具担当的世界大国的意愿和诉求,更是一种体现中华民族政治智慧、积极探求全球治理新模式、寻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

猜你喜欢

出境公民一带一路
我是小小公民科学家
论公民美育
我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十二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