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客凝视下民族村寨建筑景观变迁研究
——以傣族园竹楼为例

2020-01-19艾赣锋朱晓辉

怀化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竹楼傣族村寨

艾赣锋, 朱晓辉

(云南财经大学旅游文化产业研究院,云南昆明650221)

民族村寨一直是国内外社会科学的研究热点,旅游行业的兴起,使得民族村寨也成为旅游学者的研究焦点。由于区域和文化的不同,国外更多的是称之为“社区”,国内更偏向于“村寨”的说法。此外,国内外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也存在差异,在研究内容上,国外关于社区旅游主要是社区旅游的参与度[1,2]和社区居民对社区旅游的认知[3]以及社区旅游的动机[4],以此来分析社区旅游背景下主客关系;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采用数理模型和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1]。国内关于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相对国外的社区旅游研究较晚。在国内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主要是围绕村寨旅游开发[5,6]、村寨文化的保护和利用[7,8]、民族村寨空间生产与再生产这三个方面进行[9,10];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访谈法和定性分析法。

无论是国外的“社区旅游”,还是国内的“民族村寨旅游”,所涉及的相关文献都是比较丰富的,但是关于民族村寨建筑景观变迁的相关文献则相对匮乏。国内关于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化保护和文化利用,而民族村寨建筑景观作为民族村寨文化的载体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学者忽视。本文以西双版纳傣族园竹楼为案例,借助游客凝视理论来探讨旅游发展后民族村寨建筑景观的变迁,以及民族村寨建筑景观变迁所反映的当地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同时也希望本论文能够增加民族旅游的研究视角。

一、游客凝视理论

1990年,英国社会学家厄里(Urry) 在研究福柯(Foucault)的“医学凝视”理论时,提出了游客凝视的概念,用来研究社会行为背后的社会现象。“凝视”是动态的,也是发展的,在每一个阶段都有自己的时代背景,也会根据不同的时代背景呈现出不同的凝视模式[11]。游客凝视是一种隐喻的说法,不仅是游客对旅游客体的主观印象,也是游客在内心对旅游欲求、旅游动机和旅游行为抽象整合。另外,厄里(Urry)的游客凝视理论间接表达了游客与旅游目的地之间是一种“我-它”的对立关系,一方面是旅游者直接或间接对旅游目的地和当地居民施加的作用力,旅游目的地居民迎合旅游者需求调整自身行为的过程;另一方面是旅游者受到异样民族风情和生活方式的感染,对所处社会或自身行为的反思。基于“我-它”的对立关系,游客的进入使民族村寨的建筑景观在旅游发展前后有了很大差异。外来游客的进入使得民族村寨的建筑景观在外观和功能上都发生了变化,而这变化的背后反映的正是民族村寨经济发达化、文化主流化、社会关系复杂化和生活模式丰富化。

傣族园,全称西双版纳傣族园,位于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橄榄坝。傣族园保存了较为完整的传统傣族建筑风格以及流传下来较为完善的傣族文化,是傣族古老的文化遗产。傣族园占地面积共3.36平方公里,景区内有我国保存最完好的五个傣族自然村寨,分别是曼将(篾套寨)、曼春满(花园寨)、曼乍(厨师寨)、曼听(宫廷花园寨) 和曼嘎(赶集寨),共有村民326户,1 536人。西双版纳傣族园是国家AAAA级景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省级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省级文明风景旅游区,是西双版纳集中展示傣族历史、文化、宗教、体育、建筑、习俗、服饰、饮食、生产生活等为一体的民俗生态旅游精品景区。

橄榄坝位于景洪市东南,原来是一个以种植橡胶、水稻为主的农场。1988年在州政府“旅游兴州”政策的带领下,农场引进资金,以当地的五个傣族村寨为基础,兴建了以傣族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为特色的傣族园。1999年8月1日,傣族园以“公司主导、社区参与”的形式开园,在短短两三年的时间里,就成长为国家级旅游景区。傣族园原始的炸糖机、具有传奇色彩的贝叶经书、可口的傣家饭菜吸引了大批游客,也为傣族人创造了众多的就业机会。

二、傣族园竹楼的变迁

(一)传统的傣族园干栏式建筑

傣族园中的民族村寨有1 400多年历史,西双版纳最古老的佛寺坐落在旁边,园中的建筑景观整体上沿袭传统的园林式风格,给人一种修行避世的感觉。在建筑材料上,主要以竹子为主,竹梁、竹柱、竹门、竹楼梯、竹墙等等,故傣族的干栏式吊脚楼也被称为竹楼。傣族竹楼的构架是依据“凤凰颔首垂尾展翅”之姿,既表现了竹楼优美造型,也保证了竹楼“避风雨、防湿、防虫兽、抗洪”的实用功能。

传统的傣族园竹楼为干栏式吊脚楼建筑,分为两层和屋顶,一层是架空层,由数十根木柱支撑整栋楼的重量,高一般为大约2米,空间开阔,用来圈养牲畜和堆放农具。二层是傣族人民日常的生活起居空间,不局限于对称之美,一般有家庭活动中心的堂卧、空间划分上有等级观念的卧室以及前廊和晒台。前廊和架空层一样无墙面,一方面增加人们的立体感,另一方面增强通风效果,晒台一般是傣族人民的“空中菜园”;屋顶为歇山式构造,角度在45度左右,当屋顶下到一半时,角度变缓,以重檐的形式裹住全部墙身,形成重叠,一方面使整个竹楼灵动不失韵律,另一方面保证了竹楼的排水和遮阳作用。傣族园中每家每户的竹楼都没有大门,白天邻居之间可以随意进出。

傣族园发展旅游之前,傣族园中的五个村寨还是原始的农耕生活,自给自足。传统的民族建筑景观也是人们的生活空间,傣族人们会见客人、赕佛、闲聊以及一些简单的生活行为都会在二楼进行,以此来延续傣族人民的生活模式和流传傣族人民的风俗文化。干栏式吊脚楼透露出的是传统的傣家文化、单一的经济发展模式、淳朴的生活状态以及简单的社会关系。

(二)傣式洋楼

1999年8月1日,傣族园以“公司主导、社区参与”的模式正式开园发展旅游业,凭借自身独特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经济快速增长,摆脱传统时期的贫困。随着傣族园旅游业的发展,游客的不断进入,傣族园竹楼的形式和功能都在发生改变。

1994-2008年,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的西双版纳,给傣族园带来了大量的游客,这一时期的傣族园竹楼开始发生变化,甚至这一时期傣族园中的干栏式建筑被称为“傣式洋楼”。在建筑用料上,竹柱、竹墙、竹梁、竹楼梯的材料成了砖块和水泥,歇山式屋顶的用料成了瓦片,外部墙壁粉刷了一层白石灰或是贴上一层瓷砖。在结构上,傣族人民架空层从原来的大约2米增高到3米,在堂卧四周都砌上一堵厚厚的石砖墙(人们生活的隐蔽性越来越强)。在功能上,架空层改造为储藏室,二层增设卫生间,加大开窗面积,二楼的堂卧也增设了大门,有的傣族园竹楼主人缩小自己的私人空间,扩大公共空间,用来接待游客,或是用来经营农家乐、民宿和具有民族特色物件的商店。

(三)“折中主义”竹楼

根据2000年《云南省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和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相关政府部门相继出台《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传统建筑保护条例》和《傣族园景区干栏式建筑保护与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用来控制傣族园竹楼异化的局面。

此时傣族园的居民一方面考虑游客体验异域风情的感受,另一方面考虑改善自身居住环境的需要,出现了“折中主义”的竹楼。这一时期与外部傣族竹楼相比,傣族园竹楼在用料上既有传统的竹子又有砖块和水泥,吊脚楼的屋身是传统的竹子用料,吊脚楼的歇山式屋顶用料是砖块和水泥;由于在功能上更加强调对外游客的接待,空间上保留了“傣式洋楼”架空层高为3米的设计,用来扩大会客的空间,有些傣族园居民会将架空层改造成停车室用来停放自家的车辆;为了让外来游客彻底感受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用来经营农家乐的折中主义“竹楼”没有大门,用来经营民宿的“折中主义”竹楼又一次缩小了主人的私人空间,但是在二楼增设了卫生间。

三、游客凝视下傣族园竹楼变迁分析

游客对民族村寨建筑景观的凝视是游客参与旅游的方式之一[12]。从1999年傣族园开园发展旅游业至今,在文化、经济、思想的共同作用下,傣族园干栏式建筑出现了从竹楼到“傣族洋楼”再到“折中主义”竹楼的变迁。

在建筑景观的变化上还需要考虑到社会因素,一些社会因素的存在使得居民在建筑变迁的方向选择上有所折中。从相互关系的角度考虑,建筑景观的改变使得民族村寨的当地文化紧跟当代主流文化,促进当地经济进一步发展,使得居民有了更多的收入,建筑景观的变化也会改变居民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同时也使得民族村寨这个微观社会的社会关系复杂化。在游客凝视的视角下,民族村寨建筑景观也是正在被市场化,这也正好体现了旅游主体和客体的交织和交融,通过旅游媒介,各种知识和价值的交流和碰撞。以下从游客凝视角度分析傣族园中傣楼变迁所带来的文化、经济、社会和生活的改变。

(一) 文化主流化

建筑景观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表现方式之一,是民族文化的具体化。目前学界大多认为文化是族群的一种主观性认同,文化的差异是族群身份的标志,同时文化被认为是社会的既定资赋,在群体中习得并传承下来,因而使得统一群体的人因拥有相同的文化因素而具有根基性的情感联系。没有文化是静止不动的,都是特定时空背景下的产物。

游客通过凝视的有形化展示导致傣族园竹楼的变迁,一方面可以保存、推动凝视对象所呈现的文化,另一方面在游客的凝视下也产生了物态文化的流失,即竹楼外部形状和内部功能的变化,使得竹楼外部形状愈发呈现出舞台效果,内部结构也是愈发功能化。因此,傣族园为了满足游客心理需求而进行文化自我调整,向传统的竹楼不断添加现代元素,最后干栏式吊脚楼由传统和谐建筑向功利型、后现代建筑转变。这是一个弱势文化向主流文化靠近的过程。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相比,是处于弱势的一方,由当地居民深层次和浅层次的感知形成,区别于其他族群的文化。旅游的发展,游客的进入,给傣族园带来的是民族村寨文化的再生产和文化在历史中的一次次认定,使得傣族园的文化对主流文化经历文化认同、文化适应和文化重构过程,最后全部体现在竹楼的变迁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民族村寨文化变迁是客观存在的历史变迁,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旅游的介入和发展一直起着引导作用,没有左右民族村寨变迁的方向。

(二)经济现代化

在原有的资源禀赋下,旅游的发展为资源禀赋的再生产提供了特定的场域,傣族园居民通过相关的旅游活动实现资源禀赋价值的再生产。傣族园中传统的干栏式吊脚楼建筑有专门用来圈养牲畜和堆放农具的空间,由此可见傣族一直是农耕经济。发展旅游以后,圈养牲畜和堆放农具的空间被改造成接待游客的场所,虽然说吊脚楼空间变大,但主人家还是为了拥有更多的经济盈利空间将自己的生活空间一再缩小,这一行为完全颠覆了傣家人民的“农本商末”思想。这也使得傣族园中村寨的农耕经济向商业经济转变。

为了发展民族旅游,实现乡村振兴,傣族园景区公司整合了大量土地资源,这也使得不少村寨居民失去了农耕生活的土地资源,而不得不依靠旅游来赚取收入。另外,因为传统干栏式吊脚楼设施的简便,给入住的游客造成诸多的不方便,因此村寨居民也意识到外来游客只是喜欢看传统的干栏式吊脚楼,但是他们依旧喜欢住在后现代化功利型建筑中。因此,傣族园中出现了一大批依靠后现代功利型傣家楼房经营旅游的村寨居民,这是纯粹的发展商业经济。也有在傣族园中景点工作的村寨居民,这一部分居民会在农忙季节投身于播种收割,这是农耕经济和商业经济混合发展模式。

(三)社会关系复杂化

游客的凝视促使傣族园这个特定的微型社会空间备受关注,加快了这个地域社会的发展,从之前的单一因素社会空间过渡到复杂得多因素网络社会空间,从单一的社会结构慢慢蜕变成蛛网模式的复杂社会结构,同时也让这个微型社会的社会结构生产有了更大的空间。

傣族园竹楼变迁是一个多利益主体相互作用的过程。首先是旅游发展之前居民家家户户没有大门,到“傣族洋楼”,再到“折中主义”竹楼的功利型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出现,居民家家户户有了自己的大门,大门的出现可能会让村寨居民的生活更方便,但是大门的出现会影响傣族园村寨居民之间友好关系发展,村寨居民之间交流没有以前那么频繁。其次是村寨居民和景区公司都是作为发展旅游的利益主体,双方的获利行均会损害对方的利益。景区公司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要求傣族园中的建筑无论是用料还是布局都应当保持传统的干栏式吊脚楼风貌,而村寨居民为了拥有更多的盈利空间往往会与景区公司背道而驰,这会使得双方的关系持续恶化。另外,让这两个利益主体双方关系持续恶化的原因还在征用土地资源上,就经济利益始终未达成统一意见。最后只能依靠当地政府部门,政府部门一方面要考虑实行乡村旅游,实现乡村振兴,支持景区公司的做法,另一方面要考虑到村寨居民的切身利益,因此政府作为第三方利益主体一直在为前两个利益主体关系做调节。

(四)生活模式商业化

游客凝视具有反向生活性,是游客去东道主地区体验异样的生活方式和风土人情,同时由于不平等性的原因会向当地居民直接或间接施加压力,迫使当地居民调整自身行为。

随着傣族园竹楼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村寨居民生活模式也在发生改变。堂卧的四周都砌上了一堵厚厚的石砖墙,主人家的赕佛空间不断缩小,部分傣族竹楼装上了大门,吊脚楼的二楼增设卫生间,使得村寨居民的生活更加隐私化和现代化。一方面为了解决傣族园居民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为了满足游客体验异域风情的要求,在“公司主导、社区参与”的情况下,一年一次象征着傣族年的泼水节成为了“天天泼水节”,部分当地居民每天穿着傣族特有的服饰将傣族舞蹈呈献给游客,被傣族人民奉为圣物的大象也每天在泼水广场成为游客观赏游玩的对象。傣族园居民在居所越建越大的境况下,用来从事旅游利益活动的空间不断扩大,居民的生活空间在不断减少;部分竹楼架空层改造为车库,也标志着傣族园居民出行方式的转变。

四、结论与讨论

游客凝视下的傣族园竹楼变迁,是主动与被动的结合,主动是为了迎合游客的需求不得不将自我意识与主流意识结合,被动是指外来游客的闯入,刺激了傣族园居民的意识。傣族园竹楼出现了从传统的干栏式建筑到“傣式洋楼”再到“折中主义”竹楼变迁,是傣族园当地文化主流化、经济现代化、社会关系复杂化和生活模式商业化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文化不断向主流文化靠近,使得傣族园内出现了现代化经济、复杂的社会关系和商业化的生活模式;现代化经济的出现,加剧了傣族园内的复杂社会关系和商业化的生活模式;复杂的社会关系和商业化的生活模式反过来推动傣族园文化主流化和经济现代化。民族建筑景观的变迁是文化生产与再生产、经济发展、社会关系复杂化、生活方式丰富化的综合体现。文化的再生产和文化的消费过程,是强化民族边界和自我身份认同的过程,民族村寨景观建筑作为民族村寨的既定禀赋,作为民族村寨文化的载体之一,是一群体因使用相同的文化因素而具有根基性的情感联系纽带。

凝视是一个相互的过程,也是一个多利益主体参与的过程,包括“游客凝视”“当地人凝视”“掮客凝视”,除了游客凝视下建筑景观变迁以外,其他维度的凝视在民族建筑景观的变迁中又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以及这些维度之间的凝视在建筑景观变迁中是否存在一定的关系等,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

猜你喜欢

竹楼傣族村寨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乡村旅游开发中利益相关者的演化博弈分析——以民族村寨旅游为例
地域性文化景观设计
用竹竿撑起的竹楼
锅巴粥
构树与傣族传统造纸的保护和开发
傣族民俗文化的英译对其民族发展的作用
别让民族村寨毁于当代
试析西双版纳傣族南传佛教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