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史寻根融入大学生德育的实践分析

2020-01-19陈宝云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国史寻根家风

陈宝云

(上海电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20009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强调要将“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1]家对于每一个人而言都是具有非常意义的存在。在今天信息经济高速发展、文化多元冲突的背景下,大学生的德育中如何引入家的概念、如何将家国情怀、文化自信等价值观牢固树立,都是值得探讨的话题。本教学团队进行了一年多的家史寻根的教育实践探索,本文结合实践经验和学生的反馈,对于家史寻根的意义和实现途径展开分析,以求教于方家。

一、家史寻根对于德育的意义

家是每个人成长的第一场域。作为社会的产物和实践的产物,家不仅具有时代性,更具有社会历史性。中国自古就是一个以血缘宗法为社会根基和纽带的国家,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非常大,家族的文化特质、价值观念的传承是伴随着家庭的建立而诞生、伴随着家族的发展和流传的。寻根家史,就是回归家庭与家族,寻找和继承一家之中传承的精神内涵与价值特质,这是涵养一个人最基础的家庭观念与爱家爱亲人的价值情怀的基本途径。

无数的个人史、家史、家族史,构成民族史、社会史、国家史。这些个人史和家史都映现着国家的、民族的乃至世界的大历史。[2]萧功秦先生曾说过萧家的历史就是一部国共互动的历史。“这百年里,我们家有过太平天国反叛者、有老共产党人,有国民党将军,有浪漫气息的文学青年。所有这些人的活动与经历,既构成我们自己家族的历史,同时也是我们民族的历史画卷的一部分。”[3]每个家族的历史沉浮,都是大历史动荡发展的一个缩影。寻根家史,学习解读家史,就是要学习以家史来印证国史、世界史,用国史、世界史的眼光来理解家史。这必然会让我们在家史、国史乃至世界史的链接中更好地理解和实践历史的穿透性与人类的共通性,这会让我们有更广阔的视角、更宽广的思维和更远大的格局。

一家之历史与家风是中华民族道德理想的生动表达和特有形式。家的血脉遗产构成民族的血脉遗产,民族的血脉遗产铸就了一个伟大民族及其独特精神。中华民族主流的教育理念就是“家国同构”“爱家爱群一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华儿女从个人到大家再到国家民族的道德传承与立身志向。孟子曾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习近平总书记说自己的家风激励着他“将自己的毕生精力投入到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事业中,报效养育我的锦绣中华和父老乡亲。”[4]一家之史承载着丰富的家国情怀。家史与家史中传承的家风家教为中华民族绵延不息、发展强大提供了深厚的滋养。寻根家史,学习家史,知道“我从何处来”,肯定会有更明确的历史自觉和文化自觉,也就能找到人生的坐标,实现家庭与民族的身份认同。[5]积极开发家史资源,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德育、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建设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二、家史寻根融入大学生德育的实践路径与效果分析

家史拥有丰富的德育资源,如何将家史融入到大学生德育之中呢?如何使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育同向同行发挥协调育人的作用呢?我们教学团队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反思。从大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我们探索了一系列的方案并做了相应的效果分析。

(一)意愿激发,实现价值认知

家史,在很多人看来是非常陌生而模糊的概念。由于我国教育体制的特点,我们从小并没有开设相关课程,甚至部分高中就已经文理分科的学生对通史的学习也比较缺乏。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家族的传承意识也越来越淡薄,甚至家庭成员尤其是和老辈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少。因此,要发掘家史的教育价值,首先就需要激发大学生了解国史家史家风的强烈意愿。在学校日常的校园或者教学活动中,邀请一些专家进校开展重要历史人物的家史家风家训相关的讲座或者报告,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措施。例如,在我们的实践中,便邀请了本市知名学者进校开展了《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等有关家史家风的专家报告,同时也有本校的思政课教师开设的系列重要历史人物如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家的家史家风的课程和讲座。这些报告和讲座,针对具体的人物和具体的事例、经验进行讲解,引导学生重视家史家风家训的重大意义和价值,并充分结合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进一步强化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在学生交来的作业中,也可以看到,95%的学生表示非常喜欢听到这一类的报告和讲座,大多数学生都表现出了对家史家风的强烈兴趣,认为这是他们以前不曾关注过的。

(二)亲手撰写,加深感性体悟

历史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似乎比较遥远。要发挥家史的教育作用,就必须让学生自己能够触摸历史,在具体实践中体悟到家史蕴含的巨大价值和意义。通过组织学生撰写家史,在国史变迁中,感悟和提炼自家家史家风家训,这是家史寻根特别有效的方式之一。在我们的实际探索中,我们主要是通过期中作业、课外实践作业以及全校性的“书写家史筑梦家国”演讲和图片展示等特色活动形式,指导大学生梳理撰写自家家史,这既是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的现实起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学生实际的切入点。从学生感兴趣的自家家史开始,可以激发他们内在的成长动力,可以自觉地将个人成长需求与社会期待统一起来。学生梳理家史的过程,也是与自己祖辈的思想对话的过程。当学生把家庭中的几代人还原到历史的脉络中时,自然能看到家史与国史的关系,国史永远是家史的底色,社会发展永远是个人命运的底色,从而激发出历史的使命感与时代的责任感。从对家史与家人的关照中,引发出对国家对民族的热爱,对国家富强对民族复兴的期盼。在我们的实践探索中,很多学生写出了非常优秀的家史作业,在作业中也有非常深刻的思考和独到的认知,甚至有些学生说这是自己此生以来第一次跟爷爷奶奶进行的长时间交流、第一次认真去了解和理解祖辈们的生活和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世事变迁。

(三)公开交流,强化理性思考

个人的感悟和认知必须在进一步公开的交流中不断碰撞,才能变成理性认识。因此,策划公共平台交流活动,分享优秀成果,解读家史,传承家风,就可以很好地提升价值体验的高度和深度。传承家风重在实践,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家史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举办关于家史家风的具体实践活动,使得学生能够深切感受到中国悠久的历史与传统家风的精华,使其认识到在成长中家史家风所产生的重要作用。可以借助重大纪念活动的契机,通过各类公开论坛或者全校性的交流比赛等平台,策划各类特色专题活动,使得学生以话剧、小品、相声、微电影、PPT、演讲、朗诵和摄影作品等各种节目形式展现其所理解的家史国史,提升其对家史国史家风国风的整体印象。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选拔优秀的作业成果,组织优秀学生进行深入研讨或者展示所思所得,分享成果,影响大多数。通过类似的实践进一步强化家史国史的教育,切实加强其对大学生德育的促进作用。我们教学团队曾借机举办了“师生共话家国变迁,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的专题论坛,师生反响强烈,效果非常好。在调查中,学生反馈认为,自己去解说历史,把自己代入到相应的历史河流中,让历史变得可以触摸,让历史变得生动了。

此外,不仅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辅导员或者团委,学校各级领导更可以从全校的高度参与到家史教育的实践中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呈现出家史文化的独特魅力,形成读国史、写家史、传承国风家风的校园特色文化,从而打造出价值观教育的积极向上的深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家史寻根教育的实践意义

家史教育的根本在于寻根,而寻根的意义就在于培育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自觉、明确使命与时代担当。家史是重要的思想与文化教育资源,将家史教育融入到大学生德育之中,是引导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协同育人,能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系统性。

今天的大学校园已经迎来了“00后”新生代的大学生。在快速信息化和网络化潮流中长大的他们,获取的历史知识也呈现出碎片化和快餐化的特点。这必然使他们易于受到多元价值观念、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影响,从而造成历史认知与文化观的错位。家史寻根让他们亲手触摸历史,让他们从名人的家史与自己家族变迁中,把握历史发展脉络,认清历史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与价值观;更可以让学生在大历史背景中把握家族的变迁与精神传承,从而更深刻理解家与国的深刻内涵,涵养家国情怀,增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春节团拜会上指出:“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家国情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提倡爱家爱国相统一,让每个人、每个家庭都为中华民族大家庭做出贡献。”[6]培育家国情怀是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任务。[7]家史寻根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家国情怀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新生代的大学生们成长于和平年代,又处于科技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时期,他们的物质生活基本无忧,但在精神领域往往缺乏合理明确的追求。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但在阅读碎片化的时代和传统文化式微的现实中,他们也还存在着了解不够、混淆甚至贬低的现象。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8]家史寻根教育,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家族渊源与精神价值传承,可以很好地拓宽对历史、对传统文化的眼界和认知;通过亲手梳理自己的家史家风,用自己的语言呈现传统文化,可以让传统文化资源中优秀的精神与价值鲜活起来,让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为代表的文化价值与精神理想,跨越时空、超越家国,焕发永恒魅力和时代光彩;家史寻根,可以唤醒大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可以潜移默化地促使大学生自觉提升个人素质,增强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自觉。

总之,新时代高校德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无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还是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个自信”的树立与践行,都需要借助具体的微观载体去实现,才能真正体现实效性。家史寻根教育,通过系列活动引导大学生回到家史中寻找我们的精神源头与价值依归,将家史与国史紧密联系起来,将宏观抽象的价值观的教育、精神文化的传承变得更加具体生动而具有可操作性。这对于当前大学生的德育非常有意义。

猜你喜欢

国史寻根家风
错解归因 寻根溯源
我的镇江寻根之旅
中国关工委138个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网络地图
国史新记
农耕溯源 寻根羊头山
家风伴我成长
寻根稽古德祚绵长
百家姓看“家风”
百家姓看;家风
铭记——山东省党史国史教育活动荟萃 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