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邓小平经济体制改革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个认识论的视角

2020-01-19高艳姣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经济体制共识市场经济

常 旭 高艳姣

(六盘水师范学院,贵州 六盘水 553000)

邓小平经济体制改革思想是邓小平理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邓小平理论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最基础、最重要的部分。当前,学界对邓小平经济体制改革思想的研究成果丰硕,其重点主要集中于关于邓小平经济体制改革的哲学基础和经济伦理研究,基本依据和必要性研究,基本原则和检验标准研究,性质和基本方法研究,发展阶段研究,基本内容和特征研究,理论和实践意义研究。有些学者还将邓小平的经济体制改革思想与列宁、毛泽东等进行比较研究。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届重要会议为考查对象,以邓小平在全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共识形成中的凝聚作用为切入点,运用现代化理论框架研究邓小平经济体制改革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意义,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助力。

一、中国共产党改革共识的基本内涵

“个识是个体主体的认识。它根据调查研究所摄取的信息,凭籍自己的政治立场、知识、经验、思维能力和利害关系等要素,对所研究的事物(人)作出的认识。”[1]中国共产党的改革个识主要指党内领导人、诸多思想家和普通党员关于改革的思想、观点和主张。共识,从词源上看,是“共同的认识”,即社会群体的合意。[2]从学理上讲,是指在各类实践活动中对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概括性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些共性的观点和主张,是在合乎理性的基础上达成的相互妥协或协调。[3]中国共产党的改革共识是全党公认的关于党对改革的一系列主张。它的形成遵循一定的规律,即领导人根据时代需要提出思想观点,即个识,再通过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党的重要会议中形成共识,这些共识体现在党的决议、公报和党章中。诚如邓小平所言:“永远不要过分突出我个人。我所做的事,无非反映了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人的愿望。”[4]在个识向共识的转变过程中,存在着诸多观点的交锋、凝聚和升华。“历史的本质是变迁。各种争辩、斗争和妥协构成了现代化特征,它们在作为政治历史基础的通信、演讲、报告、法规和其他文件中充分反映了出来。”[5]特别是作为党的最高领导机关的全国代表大会,更长的时间内使人数更多的党代表统一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一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史,就是一部浓缩的党的中国现代化理论探索的历史,是与时俱进确立党关于中国现代化指导思想的历史。在会上确立的、形成共识的指导思想既是前期理论探索成果系统化的必然结果,又是指导实践和应对外部环境挑战的必然要求。

二、邓小平经济体制改革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对改革共识的凝聚作用

“为了有效地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认真解决各种经济体制问题”[6]。而改革“要按经济规律办事”。[7]邓小平经济体制改革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两大方面,即将农村生产方式由集体化转变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城市企业生产经营方式由计划调节转化为市场调节。两大思想分别在党的十二大和十四大上形成共识,助推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程。

(一)农村改革

现代化的经济结构表现为农牧经济向工商业经济过渡,而实现这种过渡的关键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其前提是通过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现农业经济市场化和产业化。要实现市场化,必须建立土地私有、经营自由的土地产权制度,使经营者真正摆脱传统耕作制度的束缚而面向市场自由进行商品生产,但可能形成农村的两极分化。而要实现产业化,就要采取大地产耕作形式,利用科学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规模经营,但可能产生平均主义倾向。如何处理二者关系是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新中国成立后,党就此问题曾有争论并最终走上农业集体化道路。这条道路虽对新中国现代化的启动意义重大,但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国家对农业的巨大投入,致使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都比较缓慢。1976年后,农业现代化道路在党内纷争再起。一方面,一部分人坚持农业学 〇大寨。要求“到一九八 年,基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全国三分之一的县建成大寨县,粮食和经济作物都要超《纲要》、多贡献。其余三分之二的县,主要农业生产指标也要上《纲要》、超计划。”[8]另一方面,一部分人要求“包产到户”。十届三中全会时,有些干部已经主张进一步缩小劳动单位的规模。如“安徽六条”,放宽政策、休养生息,扩大自留地等思想。但,这种观点被批评为“单干”,是对集体经济的否定,“方向不正”,“成分可疑”,搞乱了干部群众的思想,对农业机械化也是不利的。对此争论,邓小平审时度势,在实践的基础上强调:“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9]随着个别地区试点的成功,“包产到户”思想逐渐占据上风并在十二大上成为全党共识。十二大报告指出:“近几年在农村建立的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必须长期坚持下去,只能在总结群众实践基础上逐步加以完善,决不能违背群众的意愿轻率变动,更不能走回头路。”此后,中共中央相继下发、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村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关于积极发展农村多种经营的报告》《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等,进一步肯定包产到户的“社会主义”性质。在《当前农村经济政策若干问题》中,热情赞颂和支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中,进一步制定了促进传统农业逐步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方向发展的一系列政策。诚如邓小平所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总的说就是搞责任制,抛弃吃大锅饭的办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10]它尊重了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废止人民公社制度,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释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村脱贫致富和逐步实现现代化,为促进工业、城市和整个国民经济的改革和发展闯出了一条新路。

(二)城市改革

城市改革远比农村改革更为复杂,它需要整体的政策调整和宏观组合。首先要对企业生产和经营方式进行改革。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史可以看出,计划经济体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一定历史意义,例如:党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提前和超额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迅速建立起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并初步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到1957年,全国全民所有制单位完成的基本建设投资总额达到550亿元,新增固定资产460亿元,其中,新增工业固定资产达200亿元。[11]但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一系列深层次问题。其中,最根本的就是现代化动力机制出了问题。诚如十一届三中全会报告所言:“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削弱了企业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而下放自主权的关键在于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改革经济体制绕不开对计划和市场的科学认知。“在一个集体的、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中,生产者并不交换自己的产品;用在产品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社会产品的价值。”[12]“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13]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所提出的关于后现代化社会的前瞻性构想。但是,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马恩所设想的理论上的社会主义社会。因此,在初级阶段中,中国要利用市场经济实现现代化。另一方面,市场经济有忽略社会公平的自发倾向,造成了两极分化和拜金主义、道德滑坡、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社会问题。[14]所以,我们面临着利用市场经济和规避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双重难题。

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强调:“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15]但这种正确观点当时并没有被全党普遍接受。有些人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只能是计划经济,如果把我们的经济概括为商品经济,就会模糊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区别。所以,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国务院虽在1978年7-9月间多次召开务虚会对此问题进行讨论,但并没有达成共识和具体改革方案。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科学认知在十二大上初步实现。其报告指出:“我国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正确贯彻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是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根本性问题。……要集中力量进行各方面经济结构的调整,进行现有企业的整顿、改组和联合,有重点地开展企业的技术改造。”在筹备十三大时,邓小平强调:“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我们以前是学苏联的,搞计划经济。后来又将计划经济为主,现在不要再讲这个了。”[16]这一思想在十三大上成为阶段性共识,其报告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要建立“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为特征的经济体制的运行模式。十三大后,我国出现了诸如经济过热、加工工业投资失控而农业和基础设施投资停滞、通货膨胀加剧、腐败现象、社会分配不公等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改革不彻底导致的。也就是说,中国的改革已经到了一个拐点,必须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之间进行选择,后退没有出路,改革的方向只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然而,在1989年的政治风波之后,党内“左”的思想抬头,对市场经济的批评明显升温,有人认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现在有‘双重任务’——阶级斗争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法就是“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经济范畴同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范畴混淆了”,它的出现“甚至会改变社会主义经济的性质。”“市场经济,就是取消公有制,这就是说,要否定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搞资本主义。”[17]针对此错误思想,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强调:“我们要继续坚持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这个不能改。”[18]“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9]这个振聋发聩的观点,从根本上区分了市场经济体制性规定与制度性规定的关系。一方面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相离析,形成市场经济一般范畴;另一方面又强调市场经济体制必然要与一定的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结合起来”[20],有效应对市场经济局限性。它消除了在中国时常会发作的“恐资症”,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理论依据。根据邓小平的论述,十四大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政府部门更多地采用经济杠杆间接对企业进行调控。十四大的召开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是党历史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飞跃和突破,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三、坚守改革共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我们所有的改革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21]而“要发展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由之路。”[22]邓小平以“包产到户”为特点的农村改革和以“市场化”为核心的城市改革协同推进等经济体制改革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经济体制改革共识的凝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改革开放40年间,中国国民经济高速腾飞,年均GDP增速约为9%,远远高于同时期世界经济平均3%左右的增长速度,达到同期世界第一,大大超过德、日、美等国在其崛起甚至“黄金时期”的增长速度。这一切都离不开邓小平的经济体制改革思想的指引。正如习近平所言:“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23]

当下,我国的前现代化、现代和后现代的问题在同一时空压缩[24],并突发性激化。社会转型的任务特别艰巨而复杂,改革涵盖领域的广泛性、触及利益格局调整的深刻性、涉及矛盾和问题的尖锐性、突破体制机制障碍的艰巨性、进行伟大斗争形势的复杂性,都是前所未有的。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仍然是加快经济体制改革,邓小平设计的从农村到城市、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从单一经济成分转向多种经济成分等经济体制改革方案成功地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这条道路给“市场经济”“市场力量”以一席之地,也与以资本主导为核心的西方道路有本质区别。新时代,党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

猜你喜欢

经济体制共识市场经济
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经济稳健发展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财政税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市场经济
论思想共识凝聚的文化向度
商量出共识
探索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光辉历程
试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