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途径研究

2020-01-19吴欣阳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10期
关键词:双一流师资队伍一流

吴欣阳

(宿迁学院,江苏 宿迁 223800)

引言

高等教育是国家发展水平及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双一流”教育建设发展目标的提升,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其中“211”“985”工程院校主体规模的逐步扩大,使我国当代高校“双一流”建设水平再次达到新的高度。此时,紧抓时代机遇、加强地方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成为未来我国高等教育“双一流”体系建设的新课题。

一、“双一流”建设概念及其与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关系

(一)“双一流”建设概念

1.一流大学

2015年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至此,“双一流”建设成为高校教育发展最为重要的阶段性目标。一流大学是指基于对教育师资力量的统筹,协同当代高等人才教育发展进行长效性教育布局,充分发挥高等院校专业教育职能,着重以培养应用型、综合型及复合型人才为主要教育方向,弥补时代化发展人才教育空缺,使现代高等人才培养得以与时代发展充分对接[1]。正因如此,高校院校一流大学教育思想的提出,在本质上优化了传统教育发展格局,使重质量、重内涵成为人才培养最根本条件,加速高校教育从量化到质化的内容改变。再次让高等教育回归人才培养的实质,为后续阶段高校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

2.一流学科

一流学科是基于“双一流”建设要求从专业素养角度构建现代化高等培养环境,以专注、精益及敬业为基本信条,实现专业培养深层次教育拓展,扭转早期阶段高校教育学而无用的时代现状,让新时代教育发展始终秉承专业化教育原则稳步推进。不同于传统概念上专业教育质量提升,一流学科建设对专业教育要求更高,期望高等院校能将追求极致、完美,作为现代一流学科建设的核心内涵,以更强的专业素质面对专业教育培养,使国内高校教育能力能够达到国际化水平,从而在全球一体化时代趋势下加强专业人才输出,适应国际化专业人才教育需求,为我国未来阶段社会建设发展夯实高等人才专业教育基础。

(二)“双一流”建设与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关系

教师在高等人才教育培养方面产生的影响不言而喻,加强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本质,是为更好地落实“双一流”教育要求做进一步铺垫,通过师资力量的提升构筑坚固的专业教育壁垒,巩固地方高校专业教育基础,使高等人才培养不再局限于常规教育环境,在不同地区亦可满足人才教育多元化需求,以此更好地实现教育发展终极目标,为“双一流”建设提供必要的师资力量支持。因此,“双一流”建设实施与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之间既可协同发展,亦能以分散化的形式在不同轨道向相同方向推进,确保“双一流”教育思想及理念运用不再流于形式,而是切实地在现代高校教育发展中发挥本质优势。

二、“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优势

(一)构建新时代师资队伍管理体系

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校教育实施的根本,师资队伍管理机制的构建则是教育监管的重要一环,对保障师资力量建设与应用质量至关重要。“双一流”教育建设发展对师资队伍建设提出新的要求,高校必须要围绕师资力量管理建立新的管理应用体系,使当代高校师资团队建设与“双一流”时代教育发展要求相契合。与此同时,利用对高等院校专业教育师资队伍管理新标准的落实带动高职院校、网络教育发展,也是“双一流”建立发展次要目标之一。所以,高等教育师资队伍管理新体系的建立,则显得尤为必要,是加强现代教育思想传承、发挥“双一流”教育建设导向作用不可或缺的主要内容,对解决现阶段高校教育师资队伍资源分配矛盾问题及净化教育环境具有重要意义[2]。

(二)增强高校教育时代竞争力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国际竞争力总体而言相对较强,但院校专业教育能力相比于国际水平较为滞后,导致我国高校教育核心竞争方向出现严重重心偏移,不利于高校人才教育培养长效化发展。“双一流”建设理念要求高校能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育发展布局,将国际化发展、尖端教育实践列为教育的根本目的,通过加强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带动专业教育发展,以更高标准融入时代教育发展环境。恰因如此,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亦可认为是提升我国高等院校时代竞争力的必经之路,只有在教育师资力量水平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方能达到教育的内外兼修,以此为引导拓宽高校教育视野,并逐步弥补当代高校教育发展的不足,让我国高等院校教育得以在国际化改革历程中更好地保障核心竞争力。

三、“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地方高校教育形式化问题

教育形式化问题由来已久,究其原因是高校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创新精神的缺乏,导致教师教育工作实施过于刻板,未能结合实际情况对教育规划做及时调整,专业教育设计与时代发展严重脱节,最终使“走形式”成为高校教育的常规模式。与以往教育矫正问题不同的是,地方高校教育形式化问题并非是单一存在的,各高校、各专业或多或少均有教育形式化的情况,但由于部分高校在专业教育规划方面总体教育规划布局较为合理,且能够得到多元化教育资源的支持,教育形式化对主体教育人才培养并不产生直接影响。而不可否认的是,对于教育资源不足、师资力量储备不足的院校而言,教育形式化问题则显得尤为致命,其本身不仅使现代教育脱离教育本质,同时也使高校教育规模化培养存在潜在威胁,尤其对特殊专业教育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更为严重。

(二)高校教师教育实施功利化问题

功利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代名词。高校教师功利化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愈演愈烈,追名逐利逐步成为部分高校教师的工作目标,尤其是私立高校情况更为严重,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教师团队长期处于高压、高强度工作环境中,势必对教师个人健康、家庭环境等造成部分影响,对教师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无可厚非,但过度的经济激励则容易滋生经济腐败[3]。譬如,我国多数高校教师功利化问题均与经济因素有着密切关系,是导致教师教育工作趋于功利化的重要诱导要素。第二,激烈的教育竞争迫使教师团队不得不参与争名夺利,长此以往,必然使教师教育工作方向发生错误偏转。因此,对教师教育行为加以规范,并构建和谐的教育发展环境,也是高校“双一流”背景下师资队伍建设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三)高校人才教育队伍管理内容缺失问题

教育队伍管理内容缺失,主要体现是高校教师团队管理方式、模式滞后,无法满足现代化高校师资团队教育管理需求,不仅造成高校教育师资资源流失,同时也使高校综合教育能力随之下滑。当前,我国高校教育管理过于倾向对关键性教育规范的完善,对于次要管理内容通常采用一笔带过的方式执行,未能充分认识到信息化时代客观因素对高校教育造成的影响,导致当代高校教育师资团队管理与时代发展现状不匹配。正是由于高校教育师资团队管理无法实现与时俱进,使“双一流”体系建设形成一定的教育局限性,以至于某些地区为达到更高教育指标,在教师人才教育管理方面不得已采取工业生产模式开展教育工作,一方面使我国人才教育培养水平进一步下滑,另一方面也导致高校教育团队管理难以实现教育管理规范化推进。

(四)高校师资队伍人才储备不足问题

人才储备不足是现代高校师资团队建设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之一。长期以来,高校对师资队伍建设始终存在思想意识层面的偏见,部分高校认为个人名气是衡量教师教育能力的唯一准则,殊不知,名师效应对高校盈利确有效果,而在专业教育层面名师的专业影响力相对有限。社会主义建设早期阶段,我国正处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的时期,名师效应可以起到良好的教育导向作用,通过名师效应提高高校综合教育能力尤为必要,而对于我国现阶段教育发展环境而言,教育资源分配相对平衡,名师效应更大意义是与利益成本效益挂钩,对教育导向层面其功能性优势并不明显,长期追求名师教育容易造成教育师资团队建设不平衡问题,最终使当代高校师资队伍教育人才储备不足问题愈演愈烈[4]。

四、基于“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路径

(一)转移传统高校教育实践培养重心

“双一流”教育理念的运用,并非是从理论上推行教育管理工作,而是要从教师师资团队建设的角度,将提升专业教育素质作为增强专业教育水平的一种途径,使一流学科的打造能摆脱对传统教育管理的依赖,改变被动化教育发展现状,让主动教育成为高校师资队伍建立的重要目标,以便围绕该目标逐步转移传统教育实践重心,让教师承担教育转换的重要角色。另外,“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必须要对教育形式化问题予以解决,最大限度拓展教师队伍教育自主空间,保障教师、学生能够从参与者角色中脱离出来,将教育主动权交由教师群体进行掌握,以培养教师团队的创新意识,使教师能根据专业教育内容的不同科学开展教育布局,让地方高校教育师资水平达到更高的高度。

(二)营造高校教育师资团队管理新环境

营造高校教育师资团队管理新环境的目的是缓解高校教师竞争压力,通过提升教师福利待遇、保障教师激励制度合理应用,营造积极教育氛围,使高校教师能秉承良好教育理念,不断地在教育探索的道路上奋勇向前,为高校“双一流”师资队伍建设做合理铺垫。对此,高校应将教育激励制度有效落实作为教育师资团队新环境营造基本支撑点,围绕激励制度的完善实现教育激励全面覆盖,以公平教育竞争原则为起点,逐步拓宽教育管理空间范围,有效解决传统教育管理模式下教育师资团队管理矛盾问题,采用教育资源均衡分配方法加以辅助管理,使高校教育师资团队管理新环境营造符合“双一流”教育发展的时代期望与基本要求。

(三)完善高校师资队伍监督管理体系

教师教育监管始终是高校师资团队建设面临的主要课题。首先,要明确的是高校教师监督管理体系的建立必须使其形成一个完善的整体,尤其是细节上要注重对权责监管制度的落实,继而在教育激励与责任监管两个层面形成有效教育管理互补。其次,高校应进一步了解教师教育工作的基本诉求,避免因教育监管强度过高而产生矫枉过正,应保障教育监管实施的有的放矢与恰到好处,一方面,为高校教师教育工作推进创造有利条件,另一方面,也要及时地纠正教育管理问题,使高校教师教育监管更好地平衡教育管理与监督管理的关系,为后续阶段一流学科、一流大学“双一流”目标的实现提供科学的教育管理规范。最后,对于高校教师监管标准确立问题,必须从“双一流”教育体系建设角度做好教育谋划,最大限度贴合“双一流”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管理要求,让“双一流”背景下教育监管体系完善能适应各类高校教育环境。

(四)强化专业教育人才引进机制

传统高校教育人才引进渠道相对单一,教育人才培训管理办法也较为滞后,造成教育能力与专业教育水平不符的情况,使高校师资力量水平呈现下滑趋势。针对以上问题,高校应对现有引导引进机制做进一步强化,改变传统的教育人才引进管理办法,以高校专业教育需求为根本制定科学人才引进策略。例如,在针对语言类专业师资团结建设方面,不应单方面地将个人专业能力作为衡量标准,而要对教师综合教育水平做深入考评,通过多次教育评价分析教师教育特点,并对不同专业教师教学做阶段性分级,在不同教育阶段需要积极地对高校师资教育资源的运用做调整,使高校教师均能在自身岗位充分发挥自身不同的教育优势,以此确保高校师资队伍人才引进与本校教育目标得以保持一致。

(五)提供多元化高校专业教育师资力量培养平台支持

提供多元化高校专业教育培养平台支持,是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主体教育能力的二次加强。受专业教育需求及教师教学特征的影响,不同教师所擅长的教育领域各有差异。此时,便需要通过信息化教育平台,进一步补齐教师教育短板,使高校教师能在最短时间内实现自我提升,以达到增强高校师资队伍教育能力的目的。此外,多元化教育平台的运用,亦可为高校教师教育提供一种内容性教育辅助,实现教师对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让教师不再局限于传统教育实践体制,从而在强化高校信息化教育水平的同时,运用对高校教师队伍的再次培训为未来“双一流”教育思想有效付诸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双一流”教育发展是未来高等人才教育培养的大势所趋。基于“双一流”教育发展时代背景加强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对解决我国各地区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教育管理矛盾问题具有一定的推进作用,是实现高校跨区域发展的有效路径,同时也是推动地方高校迈向国际化教育发展道路的重要基石。

猜你喜欢

双一流师资队伍一流
关于加强铁路职工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翻译硕士师资队伍建设的反思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师资队伍建设
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