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分析
2020-01-18石文祥
石文祥
摘要:高中物理教师要结合广大的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问题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物理学习世界,让更多的学生在学习物理时更加懂得要保持一颗探索之心,用热情和积极去处理大量的学习任务,这对于学生的学习状态的提高和突破是意义非凡的。教师要秉持着合理的理念和模式去推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让更多的学生热爱自身所学习的课程,在学习中得到更大的启发。教师要用自己的智慧去营造出更富有活力的课程体系,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更大的提高和突破。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模式;方法探究;方法分析;教学效果
高中物理教师在构建物理课程体系之前要注意到:当下的高中生在学习物理时面对着的最大问题和挑战之一便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严重不足,很多的学生是用一种敷衍的、懈怠的、功利化的态度去处理学习任务,这种状态对于学生的未来学习和发展是很不利的。教师要对此加以分析和解读,让更多的学生在学习物理的同时能够改变以往的功利和心不在焉,能把全部的活力和智慧融入到物理课程中,在学习物理的同时得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一、教师要奠定以学生为核心的高中物理课程
高中物理教师为了让学生对于物理有着更大的热情和积极,可以试着打造出以学生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让更多的学生热爱物理、用心学习物理,在学习和研究物理的同时,让学生的科学精神、动手能力、协作能力都实现相应的提高和强化。
教师要结合高中生在课程上的状态和问题去分析自我的课程设置问题,并且能够让学生广开言路,把自己对于物理课程的意见和建议统统地放在言论箱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去优化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案,从而让更多的学生在学习物理时得到更大的满足和愉悦,这对于学生的未来是意义不小的。高中生的学习效果才是评价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成效的最为重要的依据。换言之,教师要成为一个以人为本的课程辅导者,而不是成为一个削足适履的教学者[1]。
二、教师要把更多的课程资源带给学生
当下的高中物理教师在帮学生学习物理时,不应当让学生只局限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和平台内,而是要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的同时得到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器具,从而能对于所学习的物理知识和物理定理产生更为深入的分析和解读,这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沿着正确的学习方向不断地实现自我的学习能力的优化和升华。
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前进和突破,这对于教师的教学能力的优化和升华也将起到关键性作用。例如学生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教师要把视频资源、器具资源、实验资源带给学生,让学生能在运用这么多的学习资源的同时,能对于相应的学习任务产生更为深入的分析和理解,这对于学生的未来学习和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可以把牛顿的生平资料、科学成就、实验思想、科学研究的历程统统地放在一个视频之中,让学生在看到相应的视频后能对于牛顿产生更为深入的理解,更加懂得牛顿第一定律的发现历程和求证经果,也能懂得牛顿搭建而起的物理学知识框架对于后世的科学家所产生的显著意义。教师甚至要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实验和探究的空间,让学生能彼此配合、彼此帮助地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和试验任务,让更多的学生懂得“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物体总是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者静止的状态”这句话的内在意义和科学探究的经过。
三、教师要营造出更为和谐的学习氛围
当下的高中生所缺乏的便是在和谐的、有趣味的、有活力的课程体系中完成学习任务的机会,这对于学生的发展和进步是不利的。教师理应認真地反思和反省,结合广大的高中学生的学习问题和内心的真实诉求去打造出相应的课程模式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能够在一种和谐的、有趣味的、学习氛围浓厚的集体中,不断地迸发出自身的创造力、想象力、适应能力和科学素养,这对于学生的未来也是意义深远的[2]。
教师要让物理课程能够淡化功利性和应试性,让学生不要成为一个本本主义者,而是能够成为一个科学探寻者,在抱着对于未知的内容的深度热情的同时,又能认真地分析和处理更多的学习任务,让自我的科学实验能力、物理思维能力、物理核心素养都实现本质的突破和协同的进步,由此学生的未来发展必然是更为美好的。教师要以润物细无声的状态去打造课程体系,让更多的学生更加热爱物理课。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个人意愿和真实心态去构建课程学习小组,让学生都能保持彼此帮助的状态。教师要在实践中摸索经验。
结束语:
高中物理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问题去构建起更为新颖、更为积极的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的同时,化解以往的错误状态,用积极而又充满活力的状态去处理物理学习难题,在学习物理、面对物理知识点的同时,能感悟到物理的美好和乐趣。教师要营造出更为和谐的物理学习氛围,让学生之间能保持彼此帮助、彼此推动的学习状态,在相互推动的同时,学生的未来发展之路也必然是更为顺畅、更为顺利的。
参考文献:
[1] 郭玉英.中学物理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2] 张华.论核心素养的内涵[J].全球教育展望,2016(4):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