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凝聚力量打造重信守诺城市

2020-01-18胡珊

宁波通讯·图话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宁波信用诚信

胡珊

诚信是人的立身之本,也是城市的发展之基。对一座城市而言,诚信是形象,是品牌,更是走向兴旺发达的一张“通行证”。自从2002年提出打造“信用宁波”以来,宁波一步步建立制度规范,健全信用奖惩机制,逐渐构筑起“守信获益、失信受限”的信用格局。

如今,在甬城,“信用”二字已内化为政府服务、企业经营以及市民生活的无数细节:在媒体上,各种诚信榜单层出不穷,信用核查成为行政管理的重要参考;在企业的“生意经”里,信用不仅是开拓市场的决定性条件之一,甚至还能从金融机构换来“真金白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公共自行车免押金骑行、先就医后付费、旅游景点门票打折……越来越多的城市福利正在与个人信用挂钩。

目前,宁波“十四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正在谋划和布局中,“信用宁波”建设进入关键时期。据悉,宁波将通过2—3年的努力,基本形成与数字经济相适应、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融合、与宁波城市精神和文明水平相契合的社会信用体系,为打造优异的城市营商环境、建设“名城名都”提供有力保障。

制度建设夯实信用基石

作为一座商业氛围浓厚的城市,诚信一直是宁波地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2002年,宁波就在全国率先提出打造“信用宁波”,着手推动城市信用体系建设。

2014年,国务院出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城市信用体系建设更是引起宁波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2016年,宁波发布了全市首部信用建设专项规划——《宁波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明确了“十三五”期间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推进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并且出台一系列专项工作计划,将具体的工作举措分解到市级相关部门和各区县(市)。

自此,宁波的信用体系建设步入发展的快车道。从2015年起,经过两期项目建设,宁波市公共信用平台建成了自然人、法人两大信用信息库,编制了公共信用信息征集目录,建立了常态化信用信息归集机制。自2016年初上线以来,宁波市公共信用平台共归集信息7.9亿条,涉及46家市级公共部门的419项信用信息,实现对全市近1000万自然人、113万法人和非法人組织信用建档的全覆盖。

依托该平台,宁波系统部署全市联合奖惩工作,在各个行业建立起有效的分级分类监管制度,并不断开发信用应用的多元场景,推动信用体系逐步完善。其间,宁波坚持制度先行,先后制定出台了公共信用信息征集目录、数据归集技术规范、信用信息查询异议管理办法、联合奖惩措施清单等文件,以及信用领域地方标准《企业质量信用分级评价规范》,一步步夯实宁波信用工作的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在“信用宁波”制度建设过程中,探索创新贯穿始终。在司法领域,宁波是浙江省首个实现联合惩戒全流程嵌入式应用的地市,同时也是全国首个实现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在地方平台全量落地的地市,解决了长期以来失信被执行人“外地失信,本地避风”的执行“痛点”;在金融领域,宁波借助作为全国首个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的机遇,与上海保交所开展合作,探索推进公共信用信息在保险领域的创新应用;在商务领域,宁波开发了全国首个针对跨境电商的信用信息公示平台,首次对跨境电商的经营行为从信用层面进行规范……其中,不少成功经验在逐步推广后,最后都被上升为制度,在相关领域固定下来。

联合奖惩强化信用监管

在宁波,不讲信用要吃大亏,这是鄞州区下应街道某建材商行负责人姚某的切身感受。2017年,鄞州区应急管理局执法人员对建材商行进行现场检查时,发现这家商行存在无证经营油漆、稀释剂等危险化学品的违法行为,于是对商行做出了10.5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

可是,这笔钱姚某一直以经济条件不佳为由拖着,迟迟不肯缴纳。后来,鄞州区应急管理局将此案移交给了鄞州区法院强制执行。进入司法程序后,姚某仍然拒绝缴纳罚款,被法院列入失信人员名单。

一开始,姚某觉得没什么。直到2019年4月,建材商行的银行贷款到期,需要重新办理。但银行查询企业征信情况后,发现姚某已被列入失信人员名单,于是打算取消商行的贷款资格,姚某才追悔莫及。他立刻联系了法院及鄞州区应急管理局办案人员,全数缴纳了罚款本金及滞纳金共21万元,只求能立刻解除“黑名单”,顺利完成贷款。

一旦被列入失信“黑名单”,生产生活成本就会大幅上涨,姚某的遭遇正是宁波市信用联合奖惩机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作用的体现。

从2015年起,宁波依托市公共信用平台,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并建立失信“黑名单”制度,推行事前事中事后信用核查,实现信用监管在行政管理过程中的全流程嵌入。截至目前,信用核查已覆盖市县两级301个部门,宁波各行政部门在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资金扶持、评优评先以及日常监管中实施信用核查已达512万余次。

建立联合奖惩机制是实现信用监管的关键。在落实分级分类监管的同时,2017年,宁波制定实施了《关于建立失信联合惩戒措施清单的通知》,推动宁波市公安局、市住建委、市人力社保局、市审管办、人民银行市中心支行等40多家单位,对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失信被执行人、环境保护领域失信生产经营单位及人员等对象实行联合惩戒。惩戒的方式包括限制公积金贷款、限制招录(聘)为公务人员、限制创业就业等领域补贴性资金支持、限制不动产交易、限制行政许可和享受行政审批便利化措施、限制失信被执行人出境、实施税务领域重点监管、限制失信被执行人高消费等,可谓“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与惩戒并行的是激励。为了持续放大诚信价值,树立诚信榜样,让更多人重视信用、自觉诚信,宁波建立守信激励机制,对A级纳税人、海关高级认证企业等信用“红名单”主体实施信用联合激励,实现信用惩戒和激励的互为补充、相互促进,让诚信市场主体享受更多的政策红利。

宁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是宁波唯一一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瑞士联邦自由贸易协定》项下核准出口商,办理中瑞原产地证书是企业在出口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今年一季度,国内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给原产地签证工作带来一定压力。宁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正为此发愁,没想到由于公司一直以来信用良好,属于宁波海关关区内的生产型高级认证企业,宁波海关主动引导公司单证人员以出具原产地声明的方式代替签发原产地签证书,省去如意公司在申领中瑞原产地证书中的诸多环节。此举不仅降低公司运营成本,也大大提高了公司工作效率,让公司负责人对信用管理更加重视。

诚信变金共享信用红利

小信诚则大信立。如今,随着信用便民惠企应用场景的不断创新,在甬城,诚信不仅仅是一种观念,它甚至变成了资产,形成了风尚。

宁波弗瑞斯进出口有限公司是一家经营户外用品的外贸公司,主要市场在欧美地区。公司成立近6年来,出口形势一直不错,海外市场拓展得很快。然而,今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却给了公司致命一击。欧美地区新冠肺炎疫情形势愈演愈烈,国外订单数量急剧减少,宁波弗瑞斯进出口有限公司陷入停摆困境,急需一笔资金渡过难关。

正当负责人张先生一筹莫展时,江北区税务局为缓解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中小微企业的资金困难,结合疫情贷款和“云税贷”相关优惠政策,与建设银行合作为企业开通了融资 “绿色通道”。由于宁波弗瑞斯进出口有限公司连续三年纳税信用等级都为A级,张先生的申请很快得到了通过。递交申请次日,431万元的授信额度就发放了下来,很大程度上帮助公司渡过难关。

近年来,在当地金融办、银保监局、人行市中心支行等部门的协同配合下,宁波税务部门积极加强纳税信用体系建设,探索“银税互动”机制,将纳税信用转化为企业的融资资本,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越来越多的企业享受到诚信带来的福利。

不仅仅是“银税互动”,为了让更多的守信个体享受到讲诚信带来的便利和优惠,宁波加强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与市场机构合作,培育发展信用服务市场,引导市场主体对信用产品的了解和开发,推动各领域诚信建设。

在甬城,信用已经拓展出无数应用场景:信用良好的市民只需點点鼠标,足不出户即可在宁波图书馆免押借书;签约“医后付”服务后,市民在医院就诊的各个环节中,如挂号、检查、化验、取药等,都可以等看完病后一次性结算;良好的个人信用还可以让市民享受公共自行车免押金、共享单车骑行优惠、网约车出行信用权益、道路应急救援信用折扣等城市福利;就连旅游景点的门票对信用良好的市民也有折扣……

正因为诚信理念贯穿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宁波,诚实守信逐渐从一个宽泛的道德概念,变为前所未有的制约力,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基础支撑作用。而且,随着宁波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入,一个信息资源整合更加完备,平台服务更加优化,联动奖惩更加有力,信用服务市场更加活跃的社会信用体系将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好的人文环境,给市民带来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猜你喜欢

宁波信用诚信
神秘的植物工厂
一图看懂宁波金融“五强”提升工程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一图读懂宁波
拖起明天的希望
失信商人的悲剧
信用消费有多爽?
“信用山东”微信号正式启动发布
喜相迎
照片之争,诚信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