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培养高中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
2020-01-18张绍娟
张绍娟
[摘要]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逐步将学生的化学知识转化成一种有实用价值的、更高层次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化学课堂教学应从体验学科价值、聚焦核心知识、注重学科方法、建构学科思想四个方面,以及提升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两个关键点展开。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核心素养
当前化学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现实教学中虽然课堂的人文性有所加强,但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化学学科的特色难以凸显,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难以推进。因此,思考当前化学学科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对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师专业技术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提高学校整体教育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中化学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原因
(一)当前化学学科地位
目前江苏省高考模式为语、数、外三门计入总分,理科加试数学附加题,文科加试语文附加题,总分480分,选修一理科必选物理,文科必选历史,选修二在生物、地理、政治、化学中任选一门,不计入总分。选修等第是根据选修该学科的总人数按照一定的百分比划定而不是按照绝对分数划定。最近几年江苏高考化学试卷难度相对较大,很多人放弃了化学科目的选择,高考中化学评定的等级一般低于其他选修科目的等级。
(二)当前学生学习化学的现状
当前江苏高考模式下,选择物理、化学组合的学生大多是“尖子生”,江苏省内多个地区多所学校选修化学科目的学生大幅减少,甚至有的高中回避化学选修,有的学校高二已没有化学选修班。有的学生从进入高一开始,已放弃化学学科的学习,对化学学习兴趣不高。
(三)当前化学教学的困境
针对当前的江苏高考模式,为了追求升学率,很多学校增加语数外的课时,压缩高一其他科目或者高二、高三选修科目的课时,但化学新课程标准中学科知识内容和要求并没有降低,事实上在培养化学学科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要求更高,所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内容的同时,加强化学学科素养的培养,难度较大。
二、培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化学学科价值的教育
教师在教学时往往忽略化学的学科价值,导致学生对化学在生活、医学及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认识不足,缺乏从化学的视角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要密切联系生活、生产实际,丰富教学方式。
例如,教学“二氧化硫的性质与应用”,课题引入时,可以采用拟人的方法:为什么大家都不喜欢“我”?难道“我”就一点用也没有吗?谁来帮“我”实现自我价值呢?教师接着借助PPT,通过酸雨的报道,说明SO2的确对环境造成了影响;再通过干红葡萄酒的配料中含有SO2,且没有SO2的葡萄酒会在短短的几个月中坏掉的事实,说明SO2并非一无是处。教师再通过图片展示出SO2的用途,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引导,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真正体现化学的学科价值。
(二)强调化学学科内容中的核心知识
学生在化学课堂中的学习,要抓住本节课教学的核心知识,通过对知识的理解、运用,提升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循序渐进地培养化学学科素养。
例如,在“二氧化硫的性质与应用”中,SO2的性质是本节课的核心知识,教学紧紧围绕SO2的性质展开。SO2属于酸性氧化物,类似CO2,依据“酸性氧化物—酸—盐”的思路,通过对比CO2的性质,可以写出SO2作为酸性氧化物与水、碱以及某些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O2中S是+4价,既能升高又能降低,因此SO2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学生再通过活动探究验证SO2的漂白性,掌握漂白原理,最后总结出SO2的化学性质:漂白性、酸性氧化物的通性、氧化性、还原性。
(三)加强化学学科方法的指导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探究是综合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一种有效方法。
化学实验教学时,可以将部分演示实验设计成小组合作探究实验,每4人一组,先让学生自主思考,再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组内成员要分工明确,包括实验装置的搭建、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的记录,以及教师所给讨论题的思考整理等。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广泛巡视,对各小组合作情况进行观察和指导,肯定小组共同的成果,在有错误的地方及时点拨引导,纠正错误。
例如,教学“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时,课堂可采用实验探究的方法。
学生通过设计实验方案、操作实验、小组合作,既提高了自身实验探究的综合能力,又培养了团队合作的精神。
(四)体现化学学科思想
教学中,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将学科思想与学科核心知识有机融合、互相渗透,逐步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例如,在“乙醇”教学中,需掌握乙醇的物理性质、组成与结构、化学性质等。若教师教学时只关注知识的讲解,教学活动只停留在知识的识记上,学生参与积极性必然受阻,既不利于学习目标的实现,更谈不上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可以构建“结构—性质—用途”的思维,形成化学学科特有的“宏观—符号—微观”三重表征思维方式,强调乙醇官能团的转化,实现乙醇与乙烯、乙醛等有机物的转换,让学生初步掌握“有机物的性质由官能团决定”这一重要的特点。
(五)加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自主学习的培养贯穿整个学习过程,教师只有在预习、新课、巩固等各个环节上都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才有实效性。
例如,在教学“硝酸的性质”时,首先播放一段新闻视频:2010年8月19日下午5时扬溧高速公路镇江段一辆货车发生硝酸泄漏,高速路面上飘起大片“黄色烟雾”,远处现场解说员闻到刺鼻的气味。这次泄漏共造成一百多米長路段边上植物一片枯黄,消防人员正在紧急处理……通过视频画面看到或听到的场景细节,提炼出四个问题:“为何闻到刺鼻的气味?如何处理泄漏的硝酸?黄色烟雾是什么?为什么可以用铝罐车或铁罐车运输?”要求学生围绕问题自学课本内容,简单了解HNO3的有关性质。自学完成后,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的结论分别对应HNO3的物理性质、酸性、不稳定性及强氧化性。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学会了有效学习,还培养了自我整理知识的能力。
(六)提升情感态度
“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师运用多种形式和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内在动力,创造出活力与激情的课堂。
例如,在“碳酸钠的性质”教学中,可以将Na2CO3与NaHCO3的性质进行对比,教师和学生进行一场实验PK,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教师代表Na2CO3一方,学生代表NaHCO3一方,大家同步进行实验:①用pH试纸同时测定同浓度Na2CO3、NaHCO3溶液的pH;②将同浓度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氯化钙溶液、澄清石灰水、盐酸进行反应。师生将实验现象同时呈现,通过对比观察,互相间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感,学生热情高涨,师生再共同讨论,总结出Na2CO3和NaHCO3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