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数学能力的研究

2020-01-18于舒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数学能力思维训练

于舒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急需重视的是在课堂中落实“四基”,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活动经验和基本思想。除掌握前“两基”之外,教师还应更多地关注后“两基”的教学实施情况,注重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在日常课堂中,教师应全面把握教材重点内容并进行命题,依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和教学参考资料的要求进行适当变式,着重关注学生分析、推理能力和思维方式的培养与发展。教师的教育方向和方法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成绩的提高。

[关键词]数学能力;审题技能;思维训练

一、教育现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大部分数学教师都极为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所以大部分学生对教材上的基础概念和基础知识掌握得十分牢固。而计算既是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又是保障数学成绩的根本要素,所以教师会在日常教学中通过学生的各项计算练习,培养学生扎实的计算能力,以便其能灵活地运用计算的基本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

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数学教师还需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日常教学中因材施教,多让学生在解答同类问题时,运用多种解法,培养学生对解题技巧的应用和掌握,以及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根据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进行分析、判断、推理、整合,最终得出正确答案。

大部分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仅会关注基础知识的教学,还会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数学思想的渗透。在训练过程中,教师会传授给学生不同的解题思路,多角度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尽管如此,实际教学仍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数学的七大能力包括:抽象概括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往往会根据教学经验,有意识地重点针对某一能力进行培养,如有的教师只注重培养学生的运算求解能力。然而,数学七大能力显然是相互平等的关系,其重要性无高低之分,因此不能忽视任何一项能力的培养。

(一)审题技能

以数据处理能力中的审题技能为例。审题技能是一种获取、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基于良好的读题习惯和有效的思维方法。审题技能的获取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有一个学习、积累、反思、巩固、发展的长期过程。

1.现存问题分析:①未能足够重视审题习惯的持续培养;②缺少对审题技巧的反复训练。

2.有效的审题方法:①低年级学生要做到“字字出声读题慢”,出声轻读、用手指点读能帮助他们不漏字、不添字,详细理解题目的意思,逐步提高读题能力;②中年级学生要做到“读题三遍敲关键”,排除题干中的无关信息和混淆性语言,细细推敲,圈画出关键词、关键点、关键量,准确地理解题意;③高年级学生要做到“读想结合找突破”。高年级数学题中的数学概念、数量关系通常是隐蔽、含蓄的。因此,学生需要借助自己的数学知识,补足或拓展题目所提供的信息,通过思考、画示意图等,充分理解题意。

3.提高审题技能的策略:①课堂上设置审题环节,让学生对各个问题逐一分析。既能明确知识点,又能提高审题能力。②讲题时设置审题训练,让学生讲述自己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复述思考过程的能力。③错题时进行二次审题,让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是否和自己审题不充分有关。实际上,审题的过程就是学生思考的过程,教会学生审题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审题的技能,也能为我们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打下基础。

(二)思维训练

小学数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长期过程,数学七大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思维的训练。尽管教师能意识到思维训练的重要性,但在教学中往往会因为某些原因被动地失去了训练的机会。

1.现存问题分析:①教师给予得太多,学生主动学习得太少。教师迫于课程进度,急于把知识教授给学生,最终导致学生被动学习。久而久之,学生会产生惰性,不愿再思考。连思考的过程都缺少了,更不用说思维训练了。②过于关注标准答案。每次提问时,教师心里都有预设好的标准答案,当学生回答出自己想要的答案后,大多数教师会点到为止,而实际上数学真正有趣的地方在于,同一个问题存在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灵活性非常强。这种灵活性正是学生思考的产物,也是教师思维训练下的成果。我们应该给学生更多机会去发散思考、拓展思维。③方法的提炼与总结较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自然而然地把解决问题的方法教给学生,但学生缺少提炼方法、整理思维的过程。这既是思维训练的过程,又是知识再循环的过程。④缺少对各个知识点的整合。数学知识点并非独立存在,具有一定的知识结构体系,如一道复杂的数学题,绝不仅仅是用一个知识点就能解决,需要学生明确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例如,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正方形和长方形均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因此在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或周长时,可自然过渡到正方形或长方形的知识点。教师往往只在用到某个知识点时会强调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却没有在学习知识点时及时地对各个知识点进行整合。学生整合知识点的过程也是思维训练的过程。

2.有效的思维训练方法:为了达到思维训练的目的,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预习时采用以下方法。

①根据课题来质疑,提出自己的疑惑。(质疑)

②先口述数学信息,再自主提出数学问题。(思考)

③自主解决问题后,思考能否一题多解。(尝试)

④关注人物对话,思考内容之间的联系。(深入)

⑤反思最初的质疑,是否已解决自身疑惑。(反思)

⑥将未解决、不明白的问题写在书上。(重难点)

学生预习的过程其实正是思维训练的过程,明确预习的内容和方法后,在一次又一次的预习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将大大提升。

3.提高思维能力的策略:一是要求学生敢于质疑,学会提问。从教师提问转换成學生提问,前者是“明知故问”,后者是不懂就问。针对重难知识点进行质疑,效果会更好。二是动手操作,勇于探索。学生操作前首先要明确要求,操作的过程中要带着疑问,操作后要有及时的反馈。三是使用数学语言,讲清思路。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形式。学生对数学语言运用的准确程度,可反映出学生对数学概念、性质、定律、各种数量关系的理解程度。只有想得清楚才能说得明白。抓住对数学语言的训练,实际上也是抓住对思维能力的训练。如果学生的数学语言得不到发展,他们的思维也必然会受到阻碍。数学语言的训练不光泛指讲题,还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①根据已知条件来编题。

②解决问题时讲清思路。

③准确叙述解题过程。

④清晰表述算理和算法。

⑤概括总结知识和方法。

四是练习,设计分层要有梯度。发现并总结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将知识点有效融合,设计综合性题型。支持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并互相分享,明确“条条大路通罗马”:①课堂练习,多样分层。既要保底,又要培优,设计分层课堂练习。②评测出题,设计梯度。③课后作业,分层布置。

总之,无论是平日课堂教学,还是知识点复习,都要注重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包括审题技能、思维训练等。教师要始终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学习技能,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与技巧,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鲍长翠.培养低年级学生审题能力的策略[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1(Z6):16.

猜你喜欢

数学能力思维训练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构建“卓越课堂”,提高数学能力
深入挖掘,妙笔生花
基于语文教学的写作思维训练
逻辑学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
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数学课堂教与学研究
生活化的数学有效融入思维训练的尝试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创设初中数学实验课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