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四个维度的当代中俄市民社会发展比较

2020-01-18陶林

关键词:比较背景培育

[摘 要]从兴起背景、问题、特征与培育路径四个维度,运用国家-社会关系理论系统分析比较中俄市民社会,探讨国家转型中国家和市民社会的互动。中俄市民社会的兴起背景相同,主要包括经济、政治和法律因素。中俄市民社会发展存在的共同问题包括非政府组织作用有限、中产阶级不成熟、公民政治参与冷漠、传统政治文化的消极影响,俄罗斯市民社会发展还存在公民政治参与意识淡漠、政党制度发育不良、境外势力渗透和影响问题。中俄市民社会具有共同的特征,即都属于政府主导型,存在不成熟性和过渡性,同时中国市民社会具有自身的稳定性、渐进性、权威性特征。重视政府职能转变,培育非政府组织并发挥其功能,发展壮大中产阶层,培育公民意识,重视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防止颜色革命是中俄两国国家治理中培育市民社会的主要路径。

[关键词]中俄市民社会;背景;困境;特征;培育;比较

[中图分类号]D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20)04-0036-08

A comparis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ivil society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based on four dimensions

TAO Lin

(Colleg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Hohai University,Nanjing 211100,China)

Abstract:From the four dimensions of rising background,problems,characteristics and cultivation path,this paper uses the theory of state-social relations to systematically analyze the civil society in China,and discuss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tate and civil society in the national transformation. The rise of civil society in China and Russia has the same background,mainly including economic,political and legal factors. The common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ivil society in China and Russia include the limited role of non- government organizations(NGO),the immaturity of the middle class,the apathy of citizens in political participation,and the negative influence of traditional political culture. In the development of Russian civil society,there are also some problems,such as the apathy of citizen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consciousness,the stunted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 system,the infiltration and influence of foreign forces. The Chinese and Russian civil societies share the same characteristics; that is,they are both government-dominated,with immaturity and transition. At the same time,Chinese civil society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of stability,gradual progress and authority. So main ways of cultivating civil society in the governance of China and Russia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government functions,cultivate NGO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ir functions,develop and strengthen the middle class,cultivate citizen consciousness,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management of foreign NGO and prevent color revolution.

Key words:civil society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background; dilemma; characteristics; cultivation; comparison

市民社會(Civil Society①)的发展和培育是政治发展中的重要内容。在中俄政治发展和政治改革的研究中,分析和比较两国市民社会的发展历程、影响和制约因素,国家和市民社会的互动,具有重要价值。近二十年来,市民社会理论研究已在中国取得大量成果。从著作上看,关于中国市民社会的研究远远多于关于俄罗斯市民社会的研究②;从论文发表情况看,据笔者对中国知网的检索,关于中国市民社会的研究论文有几千篇,篇名含有“俄罗斯公民社会”或“俄罗斯市民社会”词语的论文仅有7篇,且主要是针对中国或俄国一个国家的研究,而将中俄市民社会进行系统比较的论文几乎没有。由此可见,在中俄比较政治学研究中,中俄市民社会发展比较研究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如何培育市民社会(有学者称之为第三部门③)是中俄两国国家转型以来都要认真面对的重大课题。中俄市民社会的发展不同于西方国家,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中俄市民社会有其相同点,也有不同点。本文尝试从比较政治学的视角,运用国家-社会关系理论系统分析中俄市民社会的兴起背景、当前问题、特征与培育路径,以推动和深化国家转型中国家和市民社会互动问题的研究。

一、国家-社会关系理论的演进与分析框架

国家-社会关系理论可以说是政治学一个古老又常新的课题。国家-社会关系理论作为一种流行的分析框架,富有解释力,成为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学科的重要分析方法。

(一)国家-社会关系理论的演进

国家-社会关系理论的演进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古典市民社会理论阶段。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学者用市民社会描述城市或联邦的生活。这一时期可以称为前资本主义时期,由于市场经济不发达,国家和社会高度合一。第二阶段,现代市民社会理论阶段,以黑格尔为代表。现代意义上的市民社会与国家的二元分离,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完成的。黑格尔将市民社会作为政治国家的相对概念提出,他认为市民社会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市民社会也是私人利益跟特殊公共事务冲突的舞台,并且是它们二者共同跟国家的最高观点和制度冲突的舞台”[1]。第三阶段,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阶段。对市民社会内涵作出科学界定的是马克思。马克思在继承黑格尔思想的基础上,运用唯物史观提出了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著名论断,并强调市民社会是政治国家的基础。市民社会和国家的分离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经济利益分化形成的特殊利益(国家)与公共利益的对立。二是权力执行过程中形成的强力群体与无力群体的对立。三是确定的法律和制度框架下形成的掌控者和被控者(异化的自由人)的对立。”[2]第四阶段,20世纪以来市民社会的新界定和国家、社会的互动理论阶段。这一阶段诸多西方思想家对市民社会理论、国家-社会关系理论提出了新的解释,其中代表性的学者为哈贝马斯和葛兰西。哈贝马斯认为,“公民社会是独立于国家的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私人领域指以市场为核心的经济领域,公共领域指社会文化生活领域”[3]。从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西方学界认为国家与社会关系存在两种模式:一种是大国家小社会的模式,在国家与社会关系中,国家处于中心地位,拥有更多的政治权力,起到主导性作用,社会受制于国家,基本没有自由性;另一种是小国家大社会的模式,社会处于中心位置,拥有充分的自主与自治权力,国家(政府)的规模与权力受到一定的限制。人类社会从自然经济进入现代市场经济以来,一个重大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就是从大国家小社会到小国家大社会转变。当然不同历史时期,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也有学者提出,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国家(政府)和社会大或小,而是强政府、强社会的理念,据此他们提出了国家和社会强弱的四种关系模式①。20世纪90年代以来,米格代尔、埃文斯、奥斯特罗姆等人提出了“国家在社会中、国家与社会共治、公与私合作伙伴关系”三种观点,这是国家和社会良性互动说的主张,即国家在承認社会相对独立的基础上,对社会进行调节和干预。但这种调节和干预有两个前提:一是调节的手段应是法律手段与经济手段,二是调节的领域是社会无法调节的公共领域。

(二)市民社会的理论模型以及市民社会的界定

国家-社会关系理论是当前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分析的重要范式,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由邓正来、俞可平等学者引入中国,在政治学等社会科学中广泛运用。在中国,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如何界定,国家(政府)的权力边界如何清晰界定,如何应用国家-社会关系理论分析国家和市民社会的互动,还存有争议。但大多学者认为,中国市民社会的培养和发展具有自己特殊的路径,并且承认市民社会对社会经济和政治产生重大的影响。如何有效治理市民社会,学界有三种不同的观点,即“恢复说”(萧功秦)、“培育说”(俞可平)和“反对说”(王绍光)。在运用国家-社会关系理论研究国家转型时期中俄市民社会的发展和培育问题之前,还需对国家-社会关系理论的分析框架进行完善。

首先,西方政治学中关于市民社会的理论模型需要根据国家转型时期中俄两国特殊国情做进一步的补充和界定。当代市民社会理论在原有的“政治国家—市民社会”的“两分法”基础上,提出了“政治国家—市场—市民社会”的“三分法”模型。中俄两国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缺少比较发达的市场经济基础,因此从国家和社会关系看,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模式是强国家弱社会。在强国家弱社会的模式下,国家(政府)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主导作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市民社会的历史发展逻辑是:市民社会比较发达,市场经济比较成熟,国家和社会分离,非政府组织发达,市民社会与国家形成对抗或者市民社会制约国家。中俄两国处于国家转型时期,国家和社会从高度合一到逐步分离,市场经济发展不成熟,因之市民社会发展也很不成熟。

其次,在市民社会“三分法”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一个重要变量,即政党,形成包括“国家—政党—市场—社会”在内的四维框架。

有学者将中苏两国称为政党国家体制(party-state-system)。在政党国家体制下,市民社会必然会受到执政党的影响。党政合一的体制是中俄市民社会发展的共同历史背景,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前、苏联解体之前市民社会不发达的重要原因。在中国改革开放和俄罗斯成立后,中俄市民社会逐渐形成,国家和社会从原来的高度合一开始逐步分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民社会逐步形成“国家—市场—社会”的模式,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中俄国国情的特殊性,执政党起了关键的主导作用。

中俄国家转型时期政党制度不同,政党在市民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尽相同②。1991年苏联解体,苏共亡党亡国。经过叶利钦执政时期的转型阵痛,2000年以后普京执政时期逐渐形成了统一俄罗斯党为代表的政权党。但俄罗斯的三权分立不同于西方民主制度,没有执政党,政党主要服从总统统治的需要。因此俄罗斯的政党没有能够充当国家和市民社会的桥梁。俄罗斯国家转型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利益集团,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积极参与政治,成为国家转型时期俄罗斯政治的特殊现象。总体而言,俄罗斯政党制度不成熟,市民社会的发展受限于政党制度。与之对比的是中国,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国家和社会逐步分离,这其中执政党对于市民社会仍然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中国共产党在市民社会发展中起到了主导作用,党的十九大更是强调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本质上属于政党主导的现代化。由于政党在中俄市民社会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在运用市民社会理论模型研究中俄市民社会时,必须建立“政党—国家—市场—社会”的四维框架。

综上,中俄市民社会在国家转型初期都属于强国家弱社会的模式,因此市民社会发展不成熟,不可能形成类似于西方发达市民社会与国家对抗或制衡的局面。相反,因为市民社会弱小需要政府和国家的扶持和培育,在中俄市民社会比较研究中,笔者主张社会和国家是良性互动、相互合作的关系。

本文从国家-社会关系理论视野下国家转型时期市民社会比较分析框架出发,分析国家转型时期中俄国家和市民社会的互动。对市民社会的界定,采用俞可平教授的概念[4],同時将公民社会统一界定为市民社会。

二、中俄市民社会的兴起背景比较

中俄市民社会兴起的背景基本相似,主要包括经济、政治和法律因素。中俄两国经历了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的转型,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从高度合一到逐步分离,国家逐渐放松了对社会的控制,市民社会迅速形成和发展起来。

(一)经济因素

1992年初,俄罗斯共有25万家企业,其中国有企业占89.1%,公有制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叶利钦时期,通过实行私有化政策,人为地在短期内形成了一批资产阶级,金融工业集团迅速形成。在经济结构上,原来的单一公有制经济被打破,通过拍卖、租赁、兼并,逐步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到1996年,私有化企业占全俄GDP的比重约70%”[5]。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俄罗斯市民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经过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实行苏联计划经济模式,国家和社会高度合一,“单位人”体制影响中国几十年。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深入,单一的公有制结构被打破,伴随经济成分的多元化,中国市民社会开始兴起。

由此可见,中俄市民社会的发展都源于打破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改变国家全能主义状态,实行国家与社会的适度分离。

(二)政治因素

市民社会的发展,需要相应的政治制度和环境。

俄罗斯在叶利钦时期实行的是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在政治制度上效仿西方民主模式,允许多党制,实行三权分立。1993年通过的《俄罗斯联邦共和国宪法》规定,俄罗斯公民具有结社等各项自由。1995年俄罗斯通过的《非政府组织法》确立了非政府组织的合法性地位。由于国家政治体制的放松管制,俄罗斯非政府组织纷纷出现,20世纪90年代,在俄罗斯正式注册的非政府组织大约有13.5万个。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政府开始逐步向企业下放权力,中央向地方下放权力,政府向社会和个人下放权力。伴随政治改革的发展,出现了大量的非政府组织,比如各类社团、村民自治组织、社区业主委员会组织等。随着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解体,“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治理体制开始变迁”[6],社会治理的变迁要求政府积极变革,及时转变职能。

(三)法律法规的完善

俄罗斯在1991—1995年颁布了一系列的相关法律,客观上为非政府组织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合法空间,促进了市民社会的发展。在中国,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为市民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而随着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等各种法规确立了中国市民非政府组织的基本制度框架”[7]。

三、中俄市民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比较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俄市民社会有了长足的发展,有一批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并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中俄市民社会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中俄市民社会发展的共同问题是非政府组织发展不成熟、中产阶层发展缓慢、传统政治文化因素影响等,同时俄罗斯市民社会发展还面临公民意识不成熟、政党制度发育不良,境外势力的渗透和影响等问题。

(一)中俄市民社会发展的共同问题

1.非政府组织发展不成熟

非政府组织意指政府以外的社会组织,可以说是构成市民社会的重要组织形式。随着改革的深入,中国政府开始转变职能,推进行政体制改革,逐步启动了公共服务民营化、行政权力社会化的进程,非政府组织的地位逐步提高,并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非政府组织发展总体上还不成熟,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非政府组织的独立性不强。政府对非政府组织的资格审批比较严格,非政府组织在实际运行中往往参照事业单位编制,和政府的关系没有完全理顺。二是非政府组织作用发挥有限。非政府组织运行资金困难,缺乏专业人才,管理体制不成熟,社会公信力不强,还不能完全达到政府和社会发展对于非政府组织的要求,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良性互动机制没有完全构建。

虽然“目前在俄罗斯境内共有60万个各类非政府组织组织”[8],但其作用有限。俄罗斯非政府组织发展的不成熟主要表现为:一是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外部依赖性。据统计,俄罗斯非政府组织中接受国外经费资助的“这些组织占总数的1/4”[9]。二是非政府组织自身能力不足,存在非政府组织失灵的现象。他们在资金筹措、管理水平等方面存在不足,且只有1/4的非政府组织有固定成员。三是非政府组织的自治性不足,受到国家的较大控制。例如叶利钦时期,俄罗斯媒体私有化程度很高,但是受到寡头的控制。普京执政时期加强了打击寡头,媒体重新回到国家手中,但是国家的介入又压缩了媒体的独立发展空间。

2.中产阶层发展缓慢

衡量市民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中产阶层①的人口比重。中国中产阶层人口比重较低是有历史根源的。西方发达国家经过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大批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因此资本主义国家的农民阶层占总人口比例较低,大多为3%~5%。中国的现代化则是属于后发外生性的,是在西方的外部力量侵略之后被动实施的一种赶超型的现代化。中国比较庞大的农民阶级仍然被完整保留下来,并且人口比重较高。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实行城乡二元的社会结构,通过户籍制度农民被安置在农村。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流动加快,户籍制度尽管松动,但城乡差别还是无法在短期内消除。根据李培林教授课题组的研究,“2006—2013年,中国城镇居民中等收入者群体的规模,一直稳定在28%左右”[10]。与中国相类似,俄罗斯的中产阶级还不成熟,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中产阶级的人口比重较低。西方国家中产阶级的人口比重为50%~70%,社会阶层形态呈现明显的两头小,中间大的态势。俄罗斯20%~25%的人口属于中等收入阶层,1%的人口属于富有阶层,70%~75%的人口属于贫困阶层,贫富两极分化严重。第二,俄罗斯中产阶级没有统一的政治共识,因此难以采取集体行动。他们内部力量分化,公共部门的中产阶级属于现有体制的既得利益者,阻挠改革;私人部门的中产阶级不满足于现有的经济政治地位,是改革转型的重要支持者。由于内部力量分化,俄罗斯中产阶级难以形成政治共识。

3.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

中俄两国的传统政治文化是市民社会的重要历史文化资源。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是一种臣民文化,而没有形成公民文化,公众缺少政治参与意识,草民情结、官本位思想比较严重。俄罗斯市民社会也受到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和制约,无论是历史上的沙皇统治,还是十月革命之后逐步形成的斯大林体制,都使得国家集权体制的影响深远。俄罗斯没有经历过西方的文艺复兴和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传统村社意识影响深远。对于国家转型时期的俄罗斯公民而言,经历转型的阵痛之后,“更需要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和一种强大的俄罗斯国家思想”[11]。传统政治文化的消极影响成为中俄市民社会发展的障碍。

(二)俄罗斯市民社会发展的其他问题

1.公民政治参与意识淡漠

俄罗斯公民政治参与意识淡漠集中表现在公众对非政府组织的不信任。然而,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这一情况并没有明显改善,“2010—2011年,参加社会团体和组织活动的人数不超过俄罗斯人口的4%~5%”[12]。有调查数据表明,73%的俄罗斯市民不愿意为非政府组织工作,他们对于非政府组织的信任度很低,参与积极性也较低。这一点和美国市民形成对比,美国是世界上非政府组织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平均每个公民参与3~5个非政府组织。

2.政党制度发育不良

在叶利钦时期,国家放松了对社会的控制,俄罗斯一度形成了弱国家弱社会的局面。由于没有相应的政党法,政党有1000多个,组织松散。普京执政之后,加强中央集权,整顿政党,逐步形成了以统一俄罗斯党为主要代表的政权党。但是由于俄罗斯特殊的政治制度,政权党并没有发挥更多作用,即使政党在竞选中获胜,也无法组阁。俄罗斯不健全的政党制度,导致俄罗斯政党不能充当政府和市民社会之间的中介和桥梁。

3.境外势力的渗透和影响

俄罗斯的非政府组织有近1/4受到境外势力不同程度的资助和支持。西方境外势力的支持不可能造成俄罗斯市民社会的繁荣,反而成为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和发生颜色革命的威胁。普京高度重视西方国家的渗透,他强调,“要建设市民社会,……发挥非政府组织、政党等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同时也要加强中央集权,建设强有力国家”[13]。在他的支持下,俄罗斯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加强对境外非政府组织的管制,维护国家安全。

比较而言,中俄市民社会的发展都受到社会政治、传统文化的制约。两国都受到传统专制集权因素的影响,国家权力依然深深影响着社会;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成熟;两极分化等社会问题凸显,社会成员的政治参与意识不强,从臣民转化为公民都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四、中俄市民社会的特征比较

由于缺乏完善的市场经济环境以及社会政治制度,国家转型时期中俄市民社会的基本特征相似,即都属于政府主导型,存在过渡性和不平衡性,市民社会的发展都较晚,还没有形成强国家强社会的模式。同时中国市民社会具有自身的稳定性、渐进性、权威性特征。

(一)中俄市民社会的相同点

1.政府主导型

市民社会发展的环境需要政府的有效提供。中俄市民社会都属于政府主导型,这是中俄市民社会最重要的一个特征。中俄市民社会是在政府主导的环境下逐渐发展起来的,而西方的市民社会是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发展的,因此政府主导型也是中俄市民社会区别于西方市民社会的根本特征。虽然中俄两国的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分离,且保持相对的独立性,但实际上很多民间组织和民办非企业单位还具有官民二重性特征,总体而言国家对于非政府组织的管制和干预比较严格。

2.过渡性

过渡性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发展时间短。在计划经济时期,中俄两国基本是国家和社会高度合一,不存在市民社会的发展空间。20世纪80年代之后中俄两国步入国家转型时期,市民社会在国家放松社会管制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市民社会发展时间短,因而还不成熟。二是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关系存在一定的依附性。中俄两国政府对社会的调控作用相当强。在中国,党和政府通过相关法律对非政府组织的登记、成立、开展活动等进行审批,对社会的控制更为有力。三是非政府组织自身还不成熟。非政府组织在资金、人才、管理、人员素质等方面存在不足,例如一些公益性慈善组织存在诈捐、财务不透明、缺乏公信力等问题。

3.不平衡性

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社会不同利益集团的发展不均衡。一些强势的非政府组织形成利益集团,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如俄罗斯的企业家协会汇集了俄罗斯大金融工业集团的老总,他们可以邀请总统参加会议,直接向总统进言,其政治和经济影响力非同一般①。而一些工人组织、农民组织影响力较小。在中国,在基层的农村和街道影响较大的民间组织是村委会、居委会和某些社区组织,如老年协会、业主委员会等,而共青团、妇联的影响和作用已经有所下降;在中央和省市,行业协会、管理协会、慈善组织、职业性组织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影响力正在日益增大,而在江浙一带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民间商会(如温州商会),其政治参与的现象引起了学者的关注和研究。

(二)中国市民社会的不同点

我国市民社会除了具有与俄罗斯市民社会相似的特征,还具有自身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1.相对的稳定性

俄羅斯市民社会的发展和培育,是在新旧两种社会制度转型,特别是在苏联解体俄罗斯成立这一重大的特殊环境之下进行的。因为新旧制度的重大转型,俄罗斯放弃了苏联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苏维埃政权制度,实行西方的三权分立和总统制度,经济和政治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因此俄罗斯市民社会的发展具有鲜明的动荡性,私有化导致大量国有资产流失,寡头干政。叶利钦执政时期,出现了炮打议会事件,以及先后任命了六届总理,俄罗斯政局动荡不安。中国则是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经济和政治制度,改革开放后在保持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不变的基础上进行渐进的政治改革,实行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相对分离,市民社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没有引起重大的社会动荡。

2.推进的渐进性

中国市民社会发展的渐进性,与中国采取渐进的政治发展战略有关。俄罗斯市民社会的发展和叶利钦实行的改革密切相关。叶利钦时期,经济上采取的是一种激进的改革战略,对经济实行休克疗法,全盘私有化;政治上国家和社会的关系调整也是激进的,国家对社会从原来的严格管制到20世纪90年代突然全部放开。国家转型时期政治法律制度不健全,政治秩序无序、动荡,集中表现就是政党和社会团体组织多、乱、杂,以金融工业利益集团为代表的金融寡头一度形成寡头政治,犯罪活动加剧等。中国市民社会的发展则是实行一种渐进的发展战略,国家采取逐步放权的方式,将社会权力逐渐还给社会,因此中国市民社会的发展总体上是渐进地推进的。

3.政府的权威性

叶利钦时期俄罗斯的改革实际上是由自由主义思潮主导的,在彻底否定过去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反对斯大林体制的口号下进行的,带有一种明显的反权威主义倾向。在这一背景下,地方分离主义盛行,非政府组织发展不规范,出现了政治参与爆炸现象。俄罗斯的经济体制改革受到种种阻力,难以深入。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政治失范,经济倒退,政府权威丧失,寡头政治盛行。中国的改革则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强调党和政府的权威性,因此中国市民社会的发展得以在一种比较稳定的社会环境下进行。这也是中国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和优越性,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积极稳妥的政治体制改革,实行渐进改革战略,保持中央政府的权威,保持政策的有序性。这一宏观环境为中国市民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空间。

五、中俄市民社会培育对策

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培育市民社会是中俄两国国家治理中的重大问题。市民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政治经济环境的完善,包括政府职能转变、非政府组织培育、中产阶级培育、公民意识培育、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完善。因此中俄市民社会的培育对策包括以下五方面。

(一)及时转变政府职能

中俄市民社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政府的培育,因此市民社会发展的环境决定于政府职能转变程度。政府职能的转变,应适应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时代的需要,不断变革政府治理的理念、方式和手段,进一步界定国家和社会的边界,防止国家权力对社会的过多干预。

(二)积极培育非政府组织,增强社会自治能力

制定和完善《社会组织法》,通过相关法律规定,完善非政府组织的登记、资产管理、经费、税收、监督等工作,理顺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关系,逐步增强非政府组织的自治能力。注重对非政府组织的全过程管理,加强监督,加大资金扶持和培育力度。

(三)培育公民意识,奠定思想文化基础

培育市民社会需要培育公民意识,这是中俄两国未来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从臣民转变为公民,需要培育社会成员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参与意识和法治观念。第一,重视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培育。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更加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通过学校教育、媒体宣传、榜样示范、公益广告等多种途径对公民进行教育。俄罗斯在普京执政之后,开始重视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培育。普京提出了俄罗斯新思想,其核心是“爱国主义”“强国意识”“国家权威”“社会互助精神”。第二,重视公民教育。公民教育的核心是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强化这两方面的教育可以为市民社会的发展奠定思想文化基础。

(四)扩大中产阶层人口比重

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强调,鼓励勤劳守法致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俄罗斯则需要重视发展市场经济,重视解决民生问题,着力培育中产阶级;还需要解决人口负增长问题,更多地关注民生,健全社会保障制度,鼓励生育。

(五)重视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防止颜色革命

在中俄市民社会发展过程中,值得关注的一个共性问题就是境外非政府组织的干预和渗透。从一些国家发生颜色革命的教训看,其颜色革命的背后都有境外非政府组织的干预和渗透。境外非政府组织以西方大国(如美國)情报组织为幕后主导,出钱出力,提供计划,培训骨干,以慈善机构、基金会等为中介,对一些国家进行和平演变。中国近年来的宪政民主、新自由主义思潮,背后都有西方非政府组织的影响,而台湾“太阳花学运”、香港的“占中”运动则是西方国家实施颜色革命的集中表现。为应对颜色革命,俄罗斯加强了主流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开展反腐,重视改善民生,加强了对境外非政府组织的管理。对于中国而言,我们需要高度重视颜色革命的危害,加强对于境外非政府组织在中国活动的登记和管理,积极有效地防范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和颜色革命。

六、结语

本文仅仅是对中俄市民社会作了一个初步的宏观比较,实际上市民社会的培育是一项涉及国家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各方面的系统工程,要统筹考虑,协同推进。从中俄市民社会的发展历史看,强大的政府(或政党)在公民民主意识的培育、非政府组织的政策扶持、制度环境的培育等方面是不可或缺的。在中俄两国国家治理中需要继续关注这一问题,加强跟踪研究。

[参考文献]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309.

郝宇青.苏联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39-41.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及其结构转型[M].北京:学林出版社,1999:170-171.

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概念、分类与制度环境[J].中国社会科学,2006(1):109-122.

陆南泉.苏俄经济改革二十讲[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15:268.

陶林.社会治理体制的历史演变和当代启示[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7(1):73-81.

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的制度环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22-128.

普京文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316.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课题组.外国非政府组织概况[M].北京:时事出版社,2010:1.

李培林.中产阶层成长与橄榄型社会[J].国际经济评论,2015(1):29-47.

宋德星,许智琴.大俄罗斯主义思想体系及其政治影响[J].东欧中亚研究,2002(1):49-53.

马强.俄罗斯社会自组织:历史与现实[J].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15(6):53-63.

俄罗斯联邦总统国情咨文[EB/OL].(2005-04-25)[2020-02-07].http://www.ancentr.ru.

① 对于“Civil Society”的中文译法,学界多有讨论,从总体上看有“市民社会”“民间社会”和“公民社会”三种译法。20世纪90年代学者们一般使用“市民社会”译法,而到21世纪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公民社会”译法。“市民社会”和“公民社会”的区别主要在于前者强调作“Civil Society”的经济属性,后者强调它的自治属性。本文统一使用“市民社会”的译法。

②代表性的著作有:邓正来1992年发表的《建构中国的市民社会》开启了中国市民社会理论研究的先河,他与美国杰弗里·亚历山大联合主编的《國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为国内最早的市民社会研究的代表性著作,此外还有张杰的《“市民社会”理论的历史流变及其现代意义》、叶长茂的《论市民社会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袁祖社的《现代“市民社会”的文化基因与价值基础》、孔德元的《市民社会与民主化进程》、俞可平的《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政府善治》、马长山的《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贾东桥的《公民社会: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基础》、周岸标的《公民社会与深圳共青团》、王诗宗的《第三部门的发展与公民社会的前景—以温州商会为例》等。

③国内代表性的学者如俞可平教授认为,市民社会在中国的主要组织形式是第三部门,市民社会的主要评价标准之一就是第三部门的培育和发展。

① 这四种模式即强国家强社会、强国家弱社会、弱国家强社会、弱国家弱社会四种模式,应该说这四种模式在分析转型国家的国家和社会关系演变时具有一定的解释力。

②关于中俄转型时期政党制度的区别,不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中俄政党制度的区别,可以参见陶林《转型时期俄罗斯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4年)。

① 关于中国的中产阶层和西方社会学意义上的中产阶级是否等同,国内学术界存在争论,但是大多学者都认为二者同义,只是(middle class)翻译的不同。本文认为二者同义,中国学者大多使用中产阶层这一翻译。

① 关于转型时期俄罗斯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的影响,参见陶林系列论文:《论俄罗斯利益集团政治参与对政治文化的双重影响》(《理论月刊》,2016年第3期),《论利益集团政治参与对转型时期俄罗斯经济的双重影响》(《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5年第1期),《论俄罗斯利益集团政治参与对政治转型的双重影响》(《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4年第2期)。

[责任编辑    王艳芳]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5BKS074);河海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课题(2016B02414)

[收稿日期]2020-09-14

[作者简介]陶林(1979-),男,江苏阜宁人,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高级访问学者。

猜你喜欢

比较背景培育
等腰直角三角形背景下的旋转相似
比大小,想背景,悟本质
跟踪导练(一)5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同曲异调共流芳
张爱玲的《金锁记》与居斯塔夫?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比较研究
托福听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较”和“递进”结构的讲座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