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预防性养护施工技术分析

2020-01-18杜永杰西平县公路管理局

环球市场 2020年13期
关键词:预防性公路工程病害

杜永杰 西平县公路管理局

一、预防性养护的价值

在经济发展中,公路运输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人们的也会呈现出不一样的特点。对于公路来讲,加强养护维修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合适控制成本,才能满足交通运输的各项需求,实现更加理想的经济效益。其中,预防性养护技术应用的较多,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现实情况进行改进和调整,在有效创新的基础上,通过合理性措施解决存在的各项问题,保证公路的运行质量。相关工作人员应提前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在根源处消除各项弊端,科学合理的进行养护施工,尽可能降低成本,实现理想的养护效果。

二、工程案例概况

某公路工程隧道全长约5.0km,在自然因素影响下,路面出现了相应的变化,并且由于车辆的长期碾压,损害程度日益加重。实地勘测之后,破损的形式主要是裂缝,平整性大大降低,整体使用性能较差。对于这样的情况,必须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性养护技术,对路面整体情况进行处理。

三、公路预防性养护施工技术

(一)微表处养护技术

1.技术应用特点

抗滑性较好,改性沥青的承重力较强,能够减少路面开裂和松散现象的出现,因此,具有比较明显的耐磨性,满足车辆的承载需求,控制公路病害的负面影响。抗渗性良好,对于传统封层的有效解决,避免公路内部结构出现漏水和渗水问题,降低坍塌和溃烂等外在病害的发生概率。同时,这项施工技术能够加快施工进度,在短时间内完成施工工作,微表处养护技术能够节约修补养护的时间,摊铺车辆能够高效使用,大大缩短了施工时间,显著提升了效率。另外,微表处养护技术能够以较少的养护次数实现理想的养护效果,成本相对较低。

2.技术施工要点

需要对沥青路面进行局部清理,当路面干燥程度达标后,开始后续的施工工作。修补现有路面,保证其平整度,对病害类型和范围进行划分,使施工体积能够确定,暂时封闭交通,避免影响施工的质量。对于材料应严格选择,考察改良沥青的综合性能,粗质矿料、细集料、矿粉等相互混合,不同颗粒大小的矿料能够在融合的过程中,增强整体的密实性,满足施工的标准。重视集料的强度和硬度,对于磨光性、耐久性和压碎值等进行确定,与规定标准相互对照,达标后可以使用。在规定作业区域放置准备好的摊铺机,对摊铺深度、宽度和厚度等进行核实,搅拌材料之后进行检验,增强其均匀性,避免出现离析现象。对浆料的现有情况进行区分,将螺旋分料机的速度控制在最佳范围内,使材料的数量与施工需求相一致,不出现缺料多料的现象。对车速进行适当调整,摊铺槽中的混合料应均匀稳定,之后压实路面,做好初压、复压、终压整个流程。应对路面温度进行严格控制,横纵接缝地方应尤其重视,避免出现凸起现象,增强路面的平整性。

(二)封缝技术

1.技术应用特点

填封和密封是封缝技术的两种处置方式,分别适用于活动性裂缝和非活动性裂缝,可以将两者相互融合,使用填封技术处理纵向裂缝,使用密封技术处理横向裂缝。这样养护技术的适应性较强,在各个地区都能适用,尤其对于温度持续较高的区域,养护效果更加明显,避免使用重载交通的方式,如果公路运行了几年,出现了较轻的病害,养护效果更加明显。

2.技术施工要点

裂缝出现在路面,空气会对其扩张产生影响,出现纵向和水平的位移,具有周期性,严重的话,会有非常明显的变形。因此,选择在4~5 月份进行施工,拉伸作用影响较小。早晨露水会影响密封剂填装效果,因此,应将施工时间控制在9h 以内,如果条件允许,吹扫可以使用热空气,使墙壁面材料紧密粘连在密封剂上,密封效果更加显著。

(三)挖补式坑槽修补技术

1.技术应用特点

挖补式坑槽修补技术应用的非常普遍,在修复后的坑槽内添加新材料,降低坑槽的病害程度,增强坑槽的质量,延长最终的使用寿命,进而减少了维修成本,将养护周期适当延后。

2.技术施工要点

对维修区域进行确定,一般遵循“圆洞方补”的原则,与施工标准相结合,根据坑槽的实际深度,切割维修面,分为数量不等的矩形断面。之后对坑槽进行处理,填料应保持干燥,施工环境应干净,先修复损坏的混凝土,再对维修面进行处理,之后做好清洁工作,切缝线应垂直且完整。如果坑槽较深,按照台阶方式逐层开挖,减少雨水的渗入,以通缝形式呈现,密实之后进行碾压。结合场地状况,对坑槽底部进行清理,可以利用钢丝刷,保证四周壁不出现松散集料等,使其干净清洁。选择合适型号的喷洒机,将粘层油洒布在新旧混凝土面层上,对沥青混合料进行回填,可采用热拌的方式,在坑槽中填入沥青混合料,之后进行深度碾压。将填料中的粒料推匀,保证分布均匀,可以使用用推平板,对次数进行控制。加强后期的防水施工,将封层设置在接缝处,达到良好的防水效果,增强整体的稳定性。

四、增强公路工程日常养护安全管理的方法

(一)使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

在公路工程养护管理中,对于车流量较大的情况,必须严格控制,将其作为管理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实际管理的时候,应与时俱进,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相互结合,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为后期养护奠定基础。另外,必须综合各项手段,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创新,提高养护维修的效率,降低养护成本,增加最终的经济效益。

(二)增强养护安全管理工作

公路工程日常养护涵盖内容较多,对于重点和难点,必须与相关法律法规相互结合,对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安全管理部门应明确并细化自身的工作职责,针对既定的安全工作目标,使用合适的技术措施进行保障,同时可以加强安全教育,强化养护人员的安全理念。

(三)设置公路工程养护现场检查制度

加强公路工程的现场检查,与相关规定相互结合,设置完善的管理制度,在划定的养护期区域内,稳步进行安全检查工作。严格监督施工人员,避免随意进出施工区域,减少养护施工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提升养护维修的效果。同时,将警示标志设置在需要养护的区域,强化检查工作,避免存在废弃物。

(四)提升公路工程养护单位的安全管理意识

只有加强思想上的重视,才能进一步落实养护行为,遵照相应的安全管理规范,针对现有的各类危险性因素,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方法。工作人员应明确危险点,以灵活手段及时解决突发性问题,全面保障养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结论

在公路运行的过程中,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施工效果。对于公路中出现的各种病害,必须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采取针对性的养护技术,同时,应树立良好的养护意识,对养护现场的检查制度进行完善,注重各项细节工作,保证养护工作达标,满足公路运输的需求。

猜你喜欢

预防性公路工程病害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害
公路工程创新管理思路探索
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在现代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
小麦常见三种病害咋防治
葡萄病害周年防治历
公路工程CBR试验检测探讨
果树休眠期咋防病害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方法研究
路基换填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