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中的探讨
2020-01-18李建国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李建国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智能制造指的是制造业的智能化发展,2015 年我国工信部启动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主要是在制造业各个领域加以推广和应用智能制造的产品和服务,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中覆盖范围38 个行业,分布21 个省,涉及的流程制造、离散制造、智能装备和产品、智能制造新业态新模式、智能管理、智能服务等6 个类别。智能制造的发展势必会影响各学科的专业教学,尤其是在电气自动化技术方面的教育,智能制造与以往的制造活动的机械化、电气化和自动化都有着很大的区别,智能制造是基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陷阱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具有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等功能的新一代生产方式。为适应智能制造时代的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相关教育教学也需要融入智能制造的相关内容。
一、智能制造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人才的要求
《中国制造2025》把“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智能制造是将信息化和工业化进行深度融合的主战场,着力于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智能制造必将成为综合应用各学科门类的前沿领域,该领域的发展对制造业技能人才的需求必将有新的变化。
(一)自动化人才向交叉复合型方向转变
高职院校培养的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是面向制造业生产一线的,是培养在生产线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技术支持等岗位上的技能型人才。在“互联网+”和工业生产深度融合的智能制造时代,网络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成为工业生产的特征,在生产一线的简单操作被越来越多的机器取代,智能制造时代的生产一线需要的员工是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综合信息处理能力的智能生产系统的管理者和协调者。在智能制造时代的要求下,自动化专业人才不仅需要夯实的专业技术,还应具备网络信息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智能感知技术和物联网技术、虚拟现实等智能技术,要具备人机交互工作能力、高端设备制造与操作能力,能够在智能化生产制造过程中处理问题的能力,“智能人才”正在向交叉复合型方向转变。
(二)可持续发展能力成为新的重要人才素质
信息技术的更新和变化是日新月异的,企业能否长久发展和永续共存,不仅受到前沿技术和生产线等硬件装备的制约,更受到优秀人才的影响。优质的人才储备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下,人才也需要具备引领企业发展的可持续的学习力、创新力。智能制造下的企业在设备、技术方面的更新速度肯定是越来越快的,企业员工必须能够实时跟进企业发展,具备随时随地学习新事物的能力,具有适应不断变化的岗位需求,配合企业发展,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将会是智能制造下企业对人才的新的重要能力需求。
(三)国际化人才需求增多
在“一带一路”国家倡议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经济、技术、工业等多方面将会有更多的合作和交流。在国际工业发展环境下,发达国家掌握着推动经济发展的前沿技术和先进设备,中国企业要在意识理念、专业技术等方面跟进国家先进理念和技术。在国际大环境下,大量的中国企业走进国际环境,也有不少的国际化企业走进中国,国内外贸易的增加需要更具国际素养的人才。
二、智能制造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中的研究
(一)深化订单培养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校企合作师重要的培养模式,在分析《中国制造2025》中对应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五大工程、十大领域,对区域内的制造业重点产业开展校企合作,调整专业培养方向,以产教融合为平台,以订单培养为主要模式,与合作企业共同研制招生、招工方案,实现校企联合培养。校企合作的订单培养在智能制造的背景下需要不断的深化,需要企业和职业院校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共同参与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维护,共同参与订单人才的培养和训练。
(二)推行现代学徒制
在现代职业教育中,针对各学科的特点在技术型的专业学科中推行现代学徒制,采用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电气自动化专业通过工学结合,采用校内专业教师和校外企业师父进行双导师制度,形成“双师型”育人模式。早在2015 年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开展的校企合作“双师型”培养模式试点,企业试点单位8 家,试点职业院校100 所,为提升我国技能人才培养水平,形成企业、院校工作共赢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
(三)改革教学内容
智能制造背景下自动化新技术的内涵也在转变,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要根据智能制造的内涵变化而不断更新,智能制造的就打关键智能基础共性技术要成为新的课程内容和教学体系,包括新型传感技术、模块化、嵌入式控制系统涉及技术、系统协同技术、故障诊断与健康维护技术、先进控制与优化技术、高可靠实时通信网络技术、功能安全技术、特种工艺与紧密制造技术、识别技术等等。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可以考虑增设或加强交叉性的技术课程,包括:工业机器人技术、运动控制技术、机电气一体化技术、PLC 技术、检测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C++程序、数据库技术、物联网技术等。
三、结语
智能制造的发展是时代的潮流,是工业发展进步的必然,智能制造对职业院校电气自动化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顺应时代变化和市场需求。只有不断的探索实时掌握智能化生产的技术内容和技能要求,在人才的专业培养教学中融入新的技术内容和创新理念,才能更好的培养符合智能制造所需的复合型、国际型、高素质型的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