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进农村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农业经济发展

2020-01-18王燕山东省临沂市费县东蒙镇人民政府经管站

环球市场 2020年14期
关键词:生态农业污染生态

王燕 山东省临沂市费县东蒙镇人民政府经管站

在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上,农村的生态环境也受到了严重的威胁,需要得到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进行整改,这样才能够促进城乡差距减小,使农村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建设都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在农村,很多工厂污水废气的排放,耕种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等,都会对农村的环境造成污染,环境受到污染,农耕土壤就无法继续工作,这无疑带来了日后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所以,我们要在了解问题和现状的基础上,意识到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采取大量的措施和制度进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一、现阶段农村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一)农村耕地面积减少,能源资源不足

由于农村耕种者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较少,对农作物施放过量的农药化肥,土壤肥力被破坏,以及建立在农村耕地上的化工厂越来越多,导致了能够进行耕种的土壤面积越来越少。并且很多违法乱纪的化工厂建立,污水废气排放严重,对于农村大气环境与水资源的污染严重,化工厂排放的很多都是毒性较大的化学药剂,所以会导致土壤和湖泊的永久性无法使用。再就是农村本身的发展就相对落后,在一些偏远和贫困的地区,能源物质资源十分的匮乏,尤其是水资源短缺,无法满足正常的农业耕作和日常生活对水资源的需要[1]。

(二)生活废弃物造成了污染

随着农村经济的逐步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生活废弃物逐渐增多,但是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没有达到较高的水平,生活废物的胡乱丢弃造成了农村环境的污染。尤其是塑料袋的丢弃,塑料袋在土壤中无法自行降解,甚至会导致土壤的破坏无法耕种;在湖泊中被水中的生物误食会造成生物的死亡,我国也没有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技术力量对这一现象进行解决,就导致了污染现象严重。另外人们日常用的电池等没有专门处理的部门和丢弃点,就导致了人们的乱丢使管理生态环境更加的复杂与有难度,污染了土壤和水资源,给农村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

(三)工业加剧了污染

一些违法化工企业由于城市污染管理严格和经济成本的原因,将工厂建设在偏远的农村。化工厂的违法行为,将没有经过处理的污水废气肆无忌惮的进行排放,大量的污染物污染了农作物的耕作,对粮食、水源都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这种破坏是巨大的,严重的可能会导致土壤的无法耕作,人体健康受到威胁[2]。

二、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及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农业成为农业生产的重点研究方向。科学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才能达到目前对农村生态环境的要求,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从水源、土地到种植、灌溉,形成一套完整的成熟的可持续性体系。引入智能化自主化农业生产技术,采用高效设备,配合人工作业,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节省了人力资源消耗的同时,合理的运用水资源、土地资源等条件,提高了农业产品产量,保障了生态环境,使整体农业经济走上现代生态化道路,紧跟时代脚步,推动可持续性发展。

(二)有利于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

传统的农业生产耗费人力,天气、水源等非人力因素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导致整体生产效率不高,经济效益很难得到保障。现代化农业生产要求下,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经济,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对农业生产进行技术指导。采用高科技自主化设备,在灌溉、种植时大大提高效率,并且根据作物喜好,通过计算机系统设定,合理的控制种植密度、灌溉水量,相比传统人工更有利于作物的生长。针对天气、水资源等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根据现在的各项技术研发,冬季蔬菜大棚、人工降雨、人工培育、室内温室等项目可以适当解决这些问题,保障基本的生产。人力消耗降低,作物产量增加,种植效率提高,这些生态农业发展特点保证了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响应国家号召,走上小康之路。

(三)有利于污染的防治

环境污染是跨入21 世纪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的问题之一。传统的农业生产中,比如土地滥用、秸秆焚烧、农药喷洒、田地灌溉等,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随着对农业生产的需求量提升,大量的绿地资源被开发用于农业生产,破坏了土壤状态,严重情况下导致土地沙化,完全失去利用价值。农作物的生长离不开化肥、农药,对这些药剂的滥用,有时可以有效防治,保证产量,但是会导致土壤严重污染,严重情况下危害人类健康。生态农业模式下,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更多高科技智能化设备投入农业生产,有效的提升产量、效率,无须继续开发滥用土地资源。通过计算机智能程序,分析作物喜好,对农药、化肥的用量和灌溉水量进行合理控制,减少土壤和水资源污染。生态农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环境保护意识,保证产量,有效的推动环境污染的防治工作。

三、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与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相关措施

(一)增强农民的生态环保意识

对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发展,对于人们对于保护环境的意识要大力增强。国家和政府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定期的召开环境保护知识座谈会,将环境保护的知识普及到农村里的家家户户,让人们意识到生态环境被破坏后严重的后果。并且政府还可以设置很多环保设施,例如设置分类垃圾桶、张贴环保标语、广播环保知识,时时刻刻提醒人们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农村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的发展[3]。

(二)加强对生态环境的监管力度

国家和政府部门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将各项保护环境发展经济的措施列入规章制度中,明确污染物的安全处理规范,用法律法规来规范企业和人民的各项行为。对于表现好的村庄予以嘉奖与表扬,对于违反规定,破坏环境的行为予以处罚,加大人们对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度。并且我们还可以组建专门的勘察小组进行监督,定期的排查环境污染状况,实时进行监督管理,奖惩严明。

(三)增加资金投入、加大宣传力度

国家要加大对环保力度的资金投入,投入资金建立一些基础环境设施,如增设垃圾桶,宣传条幅等,加强生态农业生产的建设。并且要制定出惠民政策,让更多的农村工厂企业看到环境保护带来的好处和优点,对农民鼓励进行绿色生产、绿色耕种,激发人们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热情。将一些做得好的企业和个人进行宣传和讲解,起到带头模范的作用,促进更多农村地区建设生态农业的发展。让人们意识到只有将生态环境建设好,农业经济才能够可持续的进行发展[4]。

(四)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防治措施

在农业生态文明的建设与规划中,切不可纸上谈兵,一定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的解决问题,改善问题。生态环境的改善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管理者因地制宜,找到最合适的生态文明管理方案进行保护与经济发展。并且我们还要有忧患意识,结合他地的环境污染情况,提前做好自身的污染防治,保护好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的发展。

(五)引进科学创新技术投入应用

在当今这样的一个现代化的发展社会,对于生态环境的改进和经济的建设提高,运用科技手段和创新精神是必不可少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们可以运用科技的力量来解决问题,会使我们更加高效、方便、快捷的提高经济,保护环境。比如,可以在监管中运用计算机摄像头,将数据进行第一时间的管理与传送,在垃圾桶上设置人工语音,鼓励人们扔垃圾到指定地点,调动人们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对于工厂可以设置更加先进与高科技的污水净化处理设备,让企业感受到科技带来的便捷与高效。

(六)增强对绿色旅游资源开发建设

由于有些农村较为落后,对农耕的知识掌握也不是太多,技术相对落后。这时我们就可以增设一些绿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农村当地优美的地理风貌,怡人的风景吸引游客的到来,在建设期间就会加大农村对生态文明的重视与建设,同时能够带来经济的飞速发展。同时也不忘不断开发绿色农业生态旅游及绿色农业耕作,提高经济效益,扩大生态文明的高速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介绍了当今农村环境保护的现状,并提出了整改的措施和方案,我们一定要提高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我国建设成为生态经济和谐发展的大国。总之,政府不但要加强生态环保知识的宣传,也要对法律进行完善,避免生态环境受到污染,加大资金的投入,大力完善绿色农业、生态旅游,这样不仅能够为农民创造经济的效益,还会产生社会的效益,带动更多的人建设好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好我们的家园。

猜你喜欢

生态农业污染生态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征稿简则
“生态养生”娱晚年
对生态农业旅游创新模式的探讨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我国生态农业法律保障的现状及完善
毕节发展山地高效生态农业
对抗尘污染,远离“霾”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