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地域文化孕育的舞蹈及其现代化传承与发展困境
2020-01-18
(莆田学院,福建 莆田 351111)
客家民系的历史悠久,有其独特而灿烂的文化,是汉民族影响深远、分布广泛的重要支系之一。闽西,自唐末宋初起,便有大量的汉族人民南迁移居至此,融入到闽西原住民之中,两种文化相互交流碰撞,由此便形成了独特的闽西客家文化,而其民间舞蹈便是其最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之一。闽西客家民间舞蹈自客家人坎坷的迁徙,到他们初创家园,再到其民众安居乐业,一步步随着闽西客家民系的变迁与发展而不断丰富拓展,至今,已经涉及生产劳作、宗族祭祀,以及婚丧嫁娶等众多领域,形成了其独一无二的艺术特点。但受现代文化等因素的冲击与影响,其传承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
一、闽西客家民间舞蹈的艺术特点
1.内涵丰富
闽西在古代被称为客家州府、汀州府,客家民系在此扎根,客家文化也随之在此地形成,并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闽西客家民间舞蹈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其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因素,以及风格各异的风俗民情,如此才造就了其极具客家特色的舞蹈布景、道具服饰,以及舞者动作等。
闽西客家民间舞蹈共分三大类,包括大刀舞、高跷扑蝶和采茶灯等生活类,囊括了跑马将军、走古事、傩舞等宗教祭祀类,以及涵盖了行旱船、踩高跷、舞龙舞狮等庆典类[1],通过构图、舞者的造型和动作及节奏等诸多细节展现客家人民的生产劳作、生活习俗及相应的思想情感。客家民众将绚丽多彩的舞姿融入启蒙教化、祈福纳吉、敬天祭祖等生活领域,将他们丰富的生活感悟以及特色文化也参杂在里面,丰富的、独具特色的客家传统文化由此便传承下来。
2.表演依附于民俗
闽西客家由于其有着多种多样的民俗活动,民间舞蹈也因此有了众多的展现机会。自古以来,闽西人家就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每逢节庆期间的各种庙会,客家人就抛掉了平日里的疲惫和辛勤,尽情投入到狂欢之中,舞龙舞狮、跑旱船、走马灯,以及采茶戏等节目相继登场,带领客家人民一同感受节日的欢乐,尤其是正月,客家农民一年的辛勤劳作都已获得丰收,在这难得的闲暇时节,人们一边庆贺,一边享受自己的劳动果实。客家民间舞蹈也因依附于传统悠久的节庆庙会而经久不衰。
同样,客家人由于其根深蒂固的农耕文明,并且有一定的信仰,对养育其土地以人们信仰的化身——五谷神[2]非常敬畏仰慕,在每年的春耕和秋收时节都会进行一些祈祷活动,向他们心中的“神”表达希望风调雨顺、五谷丰收的愿望,以及虔诚的态度,并且在收获的季节表达对大自然的无私给予和庇佑的感恩之情,民俗舞蹈“犁春牛”“闹春田”等就在这春种秋收的季节性活动中出现并不断完善,伴随着年复一年的春耕和秋收在客家文化中绵延传承。
由于客家人在意识上非常注重伦理纲常,崇尚宗族文化,敬重先祖,并且信奉神灵,他们在祭拜先祖或神灵时都会有许多繁冗复杂的仪式用以表明他们内心的虔诚以及对此的重视。经过了客家人民智慧的创造以及历史的沉淀,在宗教祭祀仪式中具有客家特色风格的民间舞蹈碗花舞、傩舞,以及打行罡等跟随祭拜仪式保留了下来。
走马灯、闹春田、傩舞等客家特有的民间舞蹈都伴随着其民俗活动而生,并随着民俗活动的保留而代代相传,多种多样的民俗活动不仅为民间舞蹈的产生与传承提供了可能,也给这些舞蹈赋予了特别的、丰富的精神文化,也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客家民间舞蹈对其民俗活动具有依附性。
3.表演形式综合多样
由于客家有着迁移的历史,其民间文化也与中原文化或原住民文化不同,客家人最大的艺术智慧表现在将原住民文化吸收并与其自身的中原文化融会贯通,从而形成一种崭新的、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而正是这种内容丰富的文化,决定了闽西客家民间舞蹈形式的多样化。
如民间舞蹈“舞龙”,本是源于中原地区,客家人民将其带到闽西后又融入当地的特色文化元素,由此产生了一种新的具有特色的形式。最具代表性的便是粤东丰顺县的埔寨火龙[3],舞龙在这里只是一种为燃放焰火而存在的形式,这在客家民间也被称为“舞火龙”“烧火龙”,便是从名字也能看出这项活动非常注重“火”。在夜晚时分,舞龙队点燃烟火,伴着敲锣打鼓声大摇大摆地在街巷中穿行前进,他们表演着“倒挂金钩”“缠须”“冲球”等,无一不展现着他们高超的技艺。舞龙队到了谁家宅门前,这家户主就需立即点燃爆竹以此来迎接,紧接着引“龙”到堂前行拜礼,如此算是恭贺新禧,主人也会毫不吝啬地以礼答谢。十来人不停地舞动翻转着,到一家又一家祝贺,如此盛况,好不欢愉。还有一种客家民间独有的舞龙形式——板凳龙[4],客家人将手拿的支撑棍和放纸灯的木板拼成T的形状,节数少的“龙”至少几十节,最多的能有上百节,最令人惊叹的是各节龙灯之间相互不连接,“龙”的顺利舞动和飞腾全都依靠舞龙者高超的技艺和娴熟的配合。除了前面提到的埔寨火龙、板凳龙,闽西客家民间还有许多舞龙形式。
仅从舞龙这一项,就能看出闽西客家民间舞蹈形式的多样性,其不仅保留了中原的文化气息,也汇聚了原住民的文化特色。虽说是舞蹈艺术,但也结合了诗歌、音乐等艺术形式,诸如“舞傀子”“回回舞”等宁化地区的舞蹈就融合了武术元素,长汀地区的“斗轿”,还有连城地区的“顶幡”,以及将乐地区的“跑马将军”等则融入了体育竞技元素的舞蹈,宁化地区的“马灯舞”和龙岩地区的“采茶灯”等却是将舞蹈与戏曲相结合的产物。这些丰富多彩的舞蹈形式,有着极高的综合性,并极富特色,无一不彰显着闽西客家民间舞蹈艺术形式的精彩纷呈。
4.宗教文化色彩浓厚
闽西座落于山谷之间,处于闽赣两地间的交界处,由于其自然条件不佳,山谷中树木荫蔽,瘴雾频现,山路崎岖,在历史上一直处于经济状况较差、发展速度缓慢的情况。而此地的居民在早期与外界联系甚少,原住居民大都是有着重祀、尚鬼、信巫的传统习俗的古百越族的后代。闽西的各族原住民不仅有其原始的宗教信仰和客家独一无二的定光佛信仰,后来又有佛教、道教的传入,客家人还有崇尚忠义、崇宗敬祖的特性,闽西客家的宗教祭祀活动也因这些诸多的原因而接连不断,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繁杂的宗教信仰导致了闽西客家民间文化活动的多种多样。
闽西的宗教、祭祀、原始图腾都是和民间舞蹈活动息息相关的因素。再回到前文中提到过的“舞龙”“舞狮”等民间舞蹈活动,其中“龙”是中华民族儿女的化身,代表着中原汉族先民,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图腾,而其中的“狮”又是佛教所信仰的如来佛祖的坐骑,它便被赋予智慧和吉祥的象征意义。
在清流、泰宁、宁化地区依然留存着的“舞傀子”“傩面舞”等民间舞蹈,都具有浓厚的宗教主义色彩,保留着原始的宗教仪式与形式。为了纪念唐朝著名的爱国将领张巡,将乐地区的客家民众依然保留着在其祭典时表演舞蹈“跑马将军”的习俗。而长汀地区的民众为了祈祷风调雨顺和五谷丰收、祭祀关公,总是在这类祭祀时更古不变地跳一出“闹春田”。闽西客家民间佛教所特有的舞蹈“打莲池”“九莲灯”等,与充满道教特色的舞蹈“跳海青”“碗花舞”及“打行罡”相映成辉,各具特色。
这些极具宗教特色的舞蹈,是闽西客家人在极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坚韧乐观的生活态度的体现,是他们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的情感寄托,也是其古老的宗教信仰的体现。虽其带有浓厚的宗教主义色彩,甚至显得封建迷信,但不得不承认正是由于其极强的宗教性,客家民间舞蹈方显魅力并得以传承。
5.表演主体为男性
自古以来,我国舞蹈表演者以女性为主,这一点可以从历史上留下来的书籍文献和壁画中得到考证,现代人的思想观念与印象记忆也能印证这一观点。但在传统的闽西民间舞蹈中此观点却无法得到证实,令人有些讶异的是,其主要的舞蹈者并非像其他情况下是女性,其绝大部分都是男性。《中华舞蹈志——福建卷》[5]一书提到,总计71位在福建民间舞蹈中影响力较大的民间艺人,而其中只有1位闽西女艺人,这也直接证实了有史以来闽西客家民间舞蹈者的确以男性为主。
有人可能有疑问,如果是出演“舞龙”“舞狮”“傩舞”等非常需要技巧并且耗费体力类的舞蹈,男性表演者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但如果扮演的是“高跷扑蝶”里的丑婆、“采茶戏”里的茶婆,又或者是“跳花灯”“打花鼓”中的旦角,是选用男性还是女性扮演者呢?答案仍然是男性。选合适的男性,通过化妆、装束等来适应角色的需要,简而言之就是男扮女装。
那么为何在闽西地区会出现民间舞蹈者以男性为主的现象,其中有着种种原因。首先,这种现象是和当地复杂的宗教、祭祀活动离不开干系的,在几百上千年前,女性被认为是和“神”相冲突的,女性是不被允许参加任何宗教祭祀活动的,这也意味着当时女性的社会地位低下,没有话语权。其次是中原人封建守旧的思想也传播给了闽西当地,认为女性经常出门、在外抛头露面就是不守规矩、有伤风化,因此,女性很少有机会外出或者接触他人。再有就是当时的女性主内,承担着家庭中较多较重的任务,而在当时民间艺人处于比较低的社会地位,因而女性参与舞蹈表演的念头也不强烈。所以,综合以上原因,闽西客家民间舞蹈者以男性为主,即使在女性得到解放、男女平等的今天,他们也没有较大的改变,依然保持着这样的传统。
二、闽西客家民间舞蹈面临的传承困境
闽西客家民间舞蹈虽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也面临传承困境。
1.传统节日不再被重视
受现代科技文化的冲击与影响,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平时的基本生存需求早已得到满足,人们对于传统节日的到来也不再期待和重视;现代的娱乐方式也多种多样,人们不再对古老的、意义深沉的传统节庆和庙会感兴趣,更愿意去发现一些新奇的、有趣的事物,人们对于传统节日的态度慢慢变得淡漠。并且,闽西客家由于其历史原因,有着繁多的传统节日,而在现代,人们不可能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参加庆贺祭祀活动,他们更愿意把这些时间花在实际的生产劳动活动之中,再或者利用这些闲暇的时间去休息放松、调整状态。传统节日一旦被忽视,这些传统的民俗舞蹈也就没有了可供展示的舞台,闽西客家民间舞蹈的传承因此岌岌可危。
2.客家民间舞蹈无人来继
闽西由于其地理位置较偏僻,经济发展自古以来也受到了限制,情况不是很好,此地山区中的年轻人大多数都选择外出打工,仅留下一些劳动力偏低的老人和小孩,老年人劳动都成问题,更谈不上表演舞蹈了,而小孩子在新时代背景下需要在学校学习知识,再加上他们也没有强壮到能够参加诸如“舞龙”“舞狮”之类的民间舞蹈的演出。一方面,人一少,欣赏传统民间舞蹈的人也变少了,表演者不再积极地想要表演了;另一方面,青壮年都外出打工了,传统民间舞蹈所需要的充满活力和力气的表演者就很难找到了。因此,闽西客家民间舞蹈正面临着无人传承的困境。
3.缺少传统文化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与变迁,全球化与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使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有机会受到传统客家文化的熏陶。全国各地的孩子都在学校接受现代的、科学的知识的洗礼,闽西客家地区的孩子也不例外,客家的传统文化并没有出现在他们的课表上。客家的老一辈还在慢慢接受我国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年人忙着挣钱养家糊口,没有人意识到传统的客家文化正在被快速遗忘。越来越多的客家年轻人不再了解何为客家文化,有的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是客家人。
4.闽西客家舞蹈自身有缺陷
虽然了解到闽西客家舞蹈有其自身丰厚的人文底蕴和内涵,表演形式也多种多样,有其独特之处,简单说来就是中华文化中绚烂多彩的瑰宝,但实际上,经过严格的推敲与分析,其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缺点。
客家舞蹈由于其产生于农耕文化背景之下,其表演风格及动作难免显得粗放,而这种粗放型、极具地方特色的舞蹈往往受众面比较窄,更受大众喜爱的总是与之风格相反的高雅的、优美的舞蹈。客家舞蹈由于其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色,其或许可以说是只为闽西客家而存在,因此,其他地方的民众对于此类舞蹈并无兴趣,导致其在除闽西外的地区影响甚小。闽西客家舞蹈虽种类和形式都异常丰富,但其舞蹈水平都差不多。例如,“舞龙”虽有明显的客家特色,但这一舞蹈在全国多地都有,缺乏新意,因此,没有能够影响全国的精良的舞蹈。这些客家民间舞蹈自身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发展。
三、结语
闽西客家民间舞蹈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是客家文化中最为绚丽多姿的一支,也是我国最耀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伴随着民俗活动保留下来,但还处于传承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