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提升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地方高校新闻教育之出新与守正
2020-01-18
(安徽大学 艺术与传媒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1)
当前,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媒介壁垒被打破,传播形式丰富多样,新媒体不断涌现,与传统媒体形成全媒体传播格局。在传媒生态瞬息变化的新媒体时代,地方高校的新闻学教育受到巨大冲击,同时也迎来了变革契机。
一、问题的提出
(一)传媒格局变化带来就业环境变化
随着新媒体平台的崛起,传统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每况愈下,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占。一些曾家喻户晓的报纸陆续退场,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布的数字,2018年宣布停刊、休刊的报纸达53种,仅2019年1月1日当天公开宣布休刊的报纸就有19家[1]。“报业寒冬”“纸媒将死”等悲观论调甚嚣尘上。广播电视同样举步维艰,如何应对广告收入锐减带来的挑战,成为广播电视台生存发展必须思考的现实问题。
传统媒体经营收入下滑,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越来越多的媒体记者在跑新闻、跟热点之余,还要完成报刊征订、广告创收等指标任务。随着纸媒“触网”,记者还要进行报网互动,完成推广安装客户端等指标任务。不但任务繁重、内容芜杂、压力巨大,还因参与经营活动而让渡出一定的报道独立性,“记者”这一职业形象,从“无冕之王”“社会良心”到“新闻民工”“弱势群体”,职业光环碎裂,职业倦怠感席卷而来,传统媒体的记者编辑纷纷辞职创业或改行其他领域。“纸媒将死电视夕阳,传媒毕业生该何去何从”之类的困惑在新闻学子中蔓延,对就业前景的忧虑笼罩着校园课堂。
传播进入“新媒体时代”,与传统媒体“断崖式”衰退、专业人员纷纷出走相比,自媒体平台竞相涌现,发展势头迅猛,非新闻传播类专业从业人员的比例逐年增大,一定程度上占据了新闻学子的传媒就业机会,削弱了媒体工作作为一种“职业”的荣誉感,同时,“全民皆记者”的传播现状,也消减了新闻学子对该专业的认同感。无论是传媒的发展路径亦或从业人员的职业规划,都呈现出从一“纸”风行到向“云”而生的蜕变。然而,互联网发展进入“下半场”,新媒体的盈利模式尚未成熟,整个媒体产业增量市场有待发掘。现实的诸多“不利”因素都会对新闻学子产生消极影响,削弱专业学习兴趣,降低自我效能感。尤其是地方高校新闻学子,无论在专业学习还是在就业市场的竞争中都欠缺优势,在行业发展和生存状态的双重忧虑下,更是深感迷茫无力。
(二)传媒格局变化带来的学习环境变化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文本、图像、视频等传播形式得到深度融合、立体呈现,为大学生打造了一个多元的虚拟学习情景,提升了学习兴趣。但作为学习工具的电子设备,如手机、iPad、个人电脑等,还兼具社交工具、娱乐工具、通讯工具等功能,而许多大学生尚未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因此,容易被各种超链接分散注意力,沉迷在网络世界中,学习效率有待提升。由于网络信息的产生渠道多元,大多数信息资源呈分散、零碎、无序状态。同时,网络监管和筛选机制尚不健全,导致网络信息资源“泥沙俱下”,令大学生应接不暇、无从选择、顾此失彼,进而产生压力感和失落感,陷入信息焦虑。身处信息过载、纷繁复杂的学习环境中,如何从海量信息中甄选中有价值的信息,如何对所筛选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整合,进而加工、创造,成为摆在大学生面前的难题。
(三)传媒格局变化带来的教学环境变化
作为应用型学科,新闻学教育应与业态发展紧密联结。反观当下地方院校的新闻学教育,还在沿袭传统新闻传播理念、教育模式,主要面向地市级及以下媒体、出版社、地方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提供新闻宣传人才,人才培养目标仍停留在适应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工作阶段,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也以传统媒体的人才需求为依据。
师资结构不合理,成为地方高校新闻教育的短板问题。以笔者所在的安徽某地方高校为例,新闻学专业教师,多数为高校毕业的研究型青年学者,缺乏媒体从业经验;资深教授占比不多,且多从传统人文学科转型而来;媒体专业人员转行的不足两成;这种现状直接导致了在新闻教育中实战经验的欠缺,即便在专业教学中设置了实践环节,也趋于“纸上谈兵”。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媒格局发生变化,新媒体平台崛起,传播力、影响力陡增,媒介融合发展成为主流,传媒行业对从业者的技能、知识结构等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此同时,重新闻理论素养、轻新闻业务技能、少新媒体师资、缺全媒体实验室的状况依然存在,新闻学子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却落后于新媒体时代的社会用人需求,新闻学教育“滞后于业界”成为社会普遍共识。
二、出新:新闻教育变革的几点举措
当前新传播技术飞速发展,媒介界限消融,给传媒业注入了新的增长因素,也给地方高校的新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融合课程
媒介融合趋势下,进行“融合传播”成为传媒业界的迫切需求,既要能为纸质媒介撰写文稿、拍摄图片,为电子媒介拍摄制作视频、音频节目,又要能为网站及其他新媒体平台提供图文、音视频节目、设计制作HTML网页等,因此,加快培养全媒体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成为当前地方高校新闻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赖于课程体系的创新建设。调整课程结构,使课程的设置与人才培养的目标相契合。“融合传播”促使新闻学子在诸多方面跟进、提升,需要学习的课程越来越多,势必造成课程设置的拥挤状态。因此,需要进行课程取舍、融合发展。
在学分总数不变的情况下,“基础性”课程模块,如新闻学概论、广播电视学概论、传播学概论等概论类课程,可合并为“新闻传播学概论”;中国新闻史、外国新闻史、广播电视史等史学类课程,可合并为“中外新闻史”。“技能性”课程模块,如新闻采访、新闻写作、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评论写作、新闻编辑、新媒体实务等业务操作类课程,可整合为“新闻实务课”等。
地方高校的新闻教育,急需对传媒变革与媒介融合的到来做出有效反应,可通过设置“前沿性”课程模块,如数据新闻、融合报道等,将处在变动中的新闻传播业界创新举措和实践成果,及时吸纳到课程体系中,以适应媒介格局的调整和行业导向的变化。
跨媒体传播需要培养“多面手”,因此,新闻专业的课程设置要“兼收并蓄”,与其他学科、相关专业横向交叉融合。增加“人文社科类”课程模块,纳入部分文史哲、社会学科课程,培养具有宽口径、纵深复合知识结构的传媒人才,用敏锐、专业的眼光,从纷繁复杂的信息汪洋中筛选出优质信息,进而梳理、整合、再加工,精准推送给受众。
由“基础性”课程、“前沿性”课程及“人文社科类”这三大板块构建起来的课程体系,打破了学科界限和专业限制,既能守正,即传承传统新闻教育的“内核”,又能出新,将不断发展的业界新成果、传播新技术充实到课程体系中;既能保障课程体系的相对稳定性,有利于学科积累,又能逐步创新课程体系建设,紧跟传媒变化趋势,有利于学科发展。
(二)优化师资
新媒体时代,媒介融合促使课程融合,课程融合促使师资优化。教师要适应课程体系建设的步伐,勇于突破自身的学科专业界限,以跨专业、跨学科的思维,进行知识重构和能力再造。
1.师资培训常态化
传媒技术日新月异,传播手段更迭频繁,新闻传播专业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业务进修,更新知识储备。囿于区域限制,地方高校应鼓励新闻传播学教师“走出去”,利用寒暑假或工作空隙时间,参加新媒体技术研修班、媒介融合传播业务培训班、数字新闻前沿知识讲座等。支持教师到国内顶尖高校、国外或境外高校访问、进修、学习或考察,增强与国外或境外新闻媒体、传播机构、高等院校的交流。
在鼓励教师“走出去”的同时,地方高校还应加强“请进来”举措,定期邀请学界专家、知名媒体人、文化传播机构负责人等来校,举办学术沙龙、业务研讨会、师资培训班、讲座等。各院系之间也要加强交流,帮助教师建立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体系和思维观。
2.教师顶岗实践制度化
由于地方高校新闻教育的主体仍是研究型师资,不具备“操刀手”能力,难以培育出一支实战能力强的传媒后备军。因此,缺乏媒体实践经历和经验的教师,可主动申请或学院倡导其进入当地媒体进行顶岗实践。
地方高校须主动与所在地的新闻传播机构如电视台、广播电台、通讯社、党报、晚报都市报、新闻网或其他新兴媒体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成立人才培养基地等,由新闻传播机构为教师提供实习、实践机会或挂职岗位,高校则根据所开设课程、师资情况及教师所研究方向,将教师派遣至相关媒体的相应岗位。在顶岗实践中,新闻传播机构可为青年教师配备“业界导师”,由资深记者、编辑、经营管理人员等担任,为青年教师提供新闻业务指导。
通过顶岗实践,青年教师参与到媒体一线工作中,不但谙熟媒体工作流程,掌握各流程的相应业务技能,还掌握了开展科研工作的第一手资料,更为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2]。在今后的新闻教学中,指导学生参与融合媒体的技能操作,还可结合传媒动态、顶岗实践时的经验与失误,援引名篇佳作的出笼过程为案例,阐释自己耳闻目睹的媒体知名记者的职业精神等,不断打造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三)校媒共建实践平台
当前传播技术发展迅速,新的传播手段层出不穷,然而地方高校新闻传播实验设备相对陈旧,现有实验教学设备使用率不高。要建设实训中心、高规格演播室,置办实践器材,一次性经费投入非常巨大,但地方高校的办学经费普遍不足,因此,地方高校应推动与当地传媒机构、前沿科技企业的战略合作,共建新闻传播实践平台,实现资源共享,补上高校新闻实践设施匮乏、技术条件不完备的短板,并探索新闻学子人才培养和实习、就业无缝对接路径。
校媒战略合作,共建具有专业性、持续性、稳定性的实践平台,既可当作课堂教学平台,提供真实的传媒环境,满足新闻传播实务课程的日常教学,又能成为新闻学子的实习基地。媒体、企业开辟某些版面或频道资源,与高校共同策划活动、鼓励学生成为媒体报料人、通讯员,刊登、刊播学生来稿,或将某一时段、某些版面、某些新媒体平台交由高校来运作、经营、管理,不仅能迅速提升新闻学子的学业水平、锻造实战能力,还能为媒体和企事业单位的宣传策划岗位挖掘有潜力的人才,培养新闻学子的就业、创业能力。
(四)教育评价多元化
根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3]。当前以考分论成败的考核方式,无法有效评价新闻学子的能力与素质,而形式多元、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能够检验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成效,也能在新闻学子推测与判断自身能力时起到重要作用。作为应用性学科,新闻学通过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后期制作、新媒体实务等专业课程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这类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必须改革传统的闭卷考试方式,学生的课堂表现、课程作业、实践作品、校园媒体实训、新闻媒体实习等均可作为专业素质考核的内容,这种多渠道、多元化的考核方式,不仅能有效引导新闻学子对实践训练的重视,鼓励其主动磨练业务技能,还能增强专业学习的能动性与创造性,提升自我效能感。
三、守正:提升媒介素养是“初心”
当下的新闻教育正在通过不断的变革来顺应新媒体时代的要求,但一味求变、盲从盲动就会违背教育发展规律,新闻教育也须秉持不忘提升媒介素养的“初心”,方得培养人才的“始终”。
新媒体时代,信息来源激增,传播渠道多元,信息呈过载状态,融媒体从业人员的主要职责,不再是生产信息,而是在海量信息中搜索出有效信息,并对其分析、比较,以辨别真伪,进而整合、再加工。新闻学子是新闻传播机构的后备军,是“准媒体人”,将来要参与到媒介内容的制作与传播、媒介的经营与管理工作中,其媒介素养将影响到媒介内容是否真实客观、传播能否致效。尤其在信息夹杂着谣言呼啸而来的“后真相时代”,媒体人肩负社会瞭望者责任,不仅要报道事实,还要分析事实,引导受众正确看待事实,因为无论时代和媒介环境发生怎样的变化,“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不会变,受众对真实信息的需求不会变。正如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杜骏飞所言:“什么全媒体、融媒体、智媒体,不能报道真正的新闻,就都是假媒体[4]。”因此,培养新闻学子的信息选择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是新闻教育应当坚守并进一步加强的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