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之儒家“慎独”思想融入

2020-01-18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慎独儒家道德

赵 威

(安徽理工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徽 淮南232001)

当前,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热门话题和重要的研究对象。甚至可以说,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是检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成功与否的试金石和测量仪。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环境的隐匿性、教育对象的相对模糊性、教育结果的反复性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难题与挑战。而作为一种内省式、主动性道德要求和实践的儒家“慎独”思想包含了“慎隐”“慎微”“慎言”“慎欲”“慎辨”“慎省”等具体的道德内容和实践方案,可以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一、儒家“慎独”思想融入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

(一)儒家“慎独”思想的内涵及特征

首先,儒家“慎独”思想具有极丰富的内涵,是衡量君子品质的重要标准。它强调,即使在微小或隐蔽无人之处,仍然能够做到自律,坚守道德信念,遵守道德准则。“慎独”作为独立名词最早出现于战国之际的《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1](P1)。

其次,儒家“慎独”思想强调“诚”的重要作用。《大学》对“慎独”思想做出了独特的解读,“自律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帮君子必慎其独也”[2](P32)。《荀子·不苟》进一步论证慎独与“诚”的关系,“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唯仁之为守,唯义之为行。诚心守仁则形,形则神,神则能化矣;诚心行义则理,理则明,明则能变矣……夫此有常,以致其诚者也。君子至德,嘿然而喻,未施而亲,不怒而威。夫此顺命,义慎其独者也。”在慎独中“反求诸己”,由内向外地做到“诚心守仁”,同时在慎独的内省和行动中做到“诚心行义”。由此可见,作为“慎独”思想的重要内涵和要求,它要求道德主体和行为主体做到内外一致,知行合一,做到诚于中、行于外,“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3](P2284)。

再次,韦政通先生曾说“现代人恐惧独处,是一种很普通的病,传说的慎独功夫,极有助于治此病。‘慎独’不只是一种修养功夫,也是自我培养智慧的一种必要的社会方式”[4]。纵观整个历史发展过程,儒家中的“慎独”思想渗透其中,为历代社会所倡导、所追求。从即使在“暮夜无知者”的条件下仍然坚持“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而留下“暮夜却金”美谈的杨震,到坚持“梨虽无主,吾心有主”的元代学者许衡,儒家“慎独”思想一直被认同和坚守着,对民族品格的塑造和文化、生活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综上所述,“慎独”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意指个体在没有外界压力的情境中、不受他律的约束下,凭借自律的精神,恪守行为准则,坚守道德信念,谨言慎行。它是高度自律的体现,亦是自我修养的最高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在“三严三实”思想中明确提出:“严于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由此可见,“慎独”作为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对现代社会仍然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儒家“慎独”思想融入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

儒家“慎独”思想内涵丰富,主要包含“慎隐”“慎微”“慎言”“慎欲”“慎辨”“慎省”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和要求,是理念内容和具体实践要求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首要任务,而党的执政能力与领导水平的提高最终体现在党的自我净化能力中”[5]。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强调,无论是党员干部还是人民群众都要做到严于律己,即使在私底下无人时也要做到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用通俗的话语向我们阐述了“慎独”思想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

1.儒家“慎隐”思想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自律性要求具有一致性。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难点之一就是教育对象的身份和行为活动的不明确性。网络环境是一个隐匿的领域,他律的薄弱和责任主体的模糊性,使得其中容易出现“乌合之众”式的网络失范言行。如何在隐匿的网络环境下实现教育对象的自觉他律,是衡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慎隐”是儒家“慎独”思想的核心,它强调“慎独之德,莫见乎隐,莫见其微”[6](P17)。它要求我们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仍能够坚定地遵循道德规范,做到台前和幕后道德行为的一致性,是自律在儒家思想中的重要体现。朱熹在《四库章句集注》中谈到慎独与慎隐:“独者,人所不知而己独知之地也。言幽暗之中,细微之事,迹虽未形而则已动,人虽不知而己独知之,则是天下之事无有著见明显而过于此者。是以君子既常戒惧,而于此尤加谨焉,所以遏人欲于将萌,而不使其滋长于隐微之中,以至离道之远也。”他进一步谈到两者的关系,“幽微者,显之原也;孤独者,见之端也。幽隐细微,必谨其几,是曰慎独”[6](P18)。儒家“慎隐”思想和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行为主体的自律性要求和培养具有一致性。

2.儒家“慎微”思想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谨言慎行要求具有一致性。大学生思想开放、多元而又不成熟,易于凭借激情和感性思考问题,常常忽视细小的事物。这个思想阶段的特点,在网络环境中被放大,部分大学生很难把在网络环境中的激情和感性的随意表达上升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很多网络中的负能量和轻率言行常常就是这个原因。儒家“慎独”思想中的慎微,强调“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行事态度,重视积小善为大善的道德养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借用慎微思想,培养学生在细节中体现道德的意识。

3.儒家“慎言”思想与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中的慎言要求具有一致性。在网络环境中表达自己的感受几乎成了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有些网络环境中的不当言行,因为符合大学生的猎奇心理,被转发和评论。大学生社会经验少,思想又不够成熟,容易被网络环境中的不良言行影响,在不做调查和研究的情况下,容易做出不正确的判断和产生不负责任的言行。儒家“慎独”思想强调谨言慎行,《易·颐》特别重视“君子以慎言语”,孔子也指出君子要“敏于事而慎于言”。1935年名媛阮林玉因受不了流言蜚语,在悲愤与绝望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留与世人“人言可畏”四字。正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无论是现实生活中还是虚拟的网络环境中,我们都应该秉承“言不可不慎”的信念,时刻约束自己的言行。借助儒家“慎独”思想的慎言要求,可以培养大学生在网络空间中谨言慎行的网络思想意识。

4.儒家“慎欲”思想与帮助大学生构建抵御网络诱惑的要求具有一致性。当前,经济的巨大力量、社会转型期的多元思想、社会不良风气等借助网络环境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成巨大冲击,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被网络力量扩散和放大,对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形成新的挑战。儒家“慎独”思想的“慎欲”要求强调理性看待欲望,要慎重对待所面对的各种欲望,追求欲望需要把握好度。“慎欲”思想认为“贪如火,不遇则燎原;欲如水,不遇则滔天”[7](P377),欲望需要理性看待和有效控制,不能任由欲望蔓延。借助“慎欲”思想引导学生理性看待欲望,可以帮助大学生抵挡网络环境中的诱惑,为大学生构建思想意识“防火墙”。

5.儒家“慎辨”思想与大学生需要明辨网络环境中的信息要求具有一致性。“慎辨”要求谨慎辨析我们身边的是非曲直。《易·未济》中有“君子以慎辨物居方”,《吕氏春秋·论·慎行论》亦有“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然则何以慎?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则得之矣”[8](P89)。在网络环境中,价值观多元而且良莠不齐,大学生受自身思想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的限制,容易价值观迷失,甚至误入歧途。

6.儒家“慎省”思想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律要求具有一致性。吾日三省吾身,是古人对自己的鞭策。孔子曾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9](P52),做到日常慎省,看其是否符合道义。网络环境中,自律和自省对网络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十分重要。当前,很多网络言行常常表现出即时性和随意性,部分大学生不考虑言行后果,易于忽视言行中体现的道德内容和水平。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要突出自省和自律的教育,帮助学生达到“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9](P2)的境界。

总之,儒家“慎独”思想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外部环境、他律和自律的辨证认识以及对行为主体的具体要求有着深刻的一致性。正如张锡勤在《中国传统道德举要》中所说,“对每个人说,能否慎独乃是严峻的考验。只有经得起这一考验才算是道德上的真进步,如果做不到慎独,也就谈不上真正的道德修养”[10](P361)。儒家“慎独”思想可以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助力作用。

二、儒家“慎独”思想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价值

(一)大学生在当下网络社会中的现状

如同约翰·诺顿曾说,“互联网就像迎面而来的卡亚克斯飓风,以20英尺高的浪潮袭击我们,这场暴风雨经过太平洋千英里的能量积蓄使你腾空而起,再将你重重摔下”[11](P23)。 互联网使人类进入高速化的信息时代,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随着网络普及化的深入,作为网络世界主力军的大学生,在网络道德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难题和挑战。

1.大学生对网络垃圾信息辨别能力低。网络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网络诈骗、网络暴力、暗网不法交易等不良现象,在法律法规、道德约束较弱的网络环境中,极易引发网络犯罪。同时,网络中存在的诸多不良信息,如不当言论、人肉搜索、色情网站等,容易使信息辨别能力较弱的大学生误入歧途,产生网络失范行为。

2.大学生容易在网络环境中迷失自我,产生网络道德问题。大学时期是大学生身心发展的成长时期,也是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心智还不成熟,意志力和自控水平不强,对身边一切新鲜和未知的事物都有着极强的猎奇心理。身心发展的特殊阶段和外界认知程度的相对薄弱,容易导致他们在限制性和约束力较弱的网络环境中迷失自我,从而引发网络道德问题。

3.大学生对网络行为和网络道德的重视程度不够。网络空间的隐蔽性和自由性,使得一些极其不负责任的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中毫无顾虑地畅所欲言,肆无忌惮地发挥“键盘侠”的功能。还有一些大学生为了张扬自己的个性,利用自己相对成熟的计算机能力和一定的知识储备制造网络病毒并进行传播,无论是早年陈盈豪自制的CIH网络病毒,还是后来李俊制造的破坏力极强的“熊猫烧香”病毒,都对网络安全造成了巨大冲击,对社会更是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总之,网络环境的复杂性和大学生思想意识的不成熟性结合在一起,容易产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如何帮助大学生在鱼龙混杂的网络环境中提高网络道德水平、规范网络言行,是我们必须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慎独”思想有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素质

“慎独”思想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内在的契合性。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标准与“慎独”思想的核心相一致;培养大学生在网络中的自律精神与儒家“慎独”精神的要求有相通之处;网络环境的匿名性特点与慎独的核心思想“慎隐”的外在条件也有相似之处。儒家“慎独”思想对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德育作用,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1.“慎隐”促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网络自律精神。网络环境隐蔽性的特点,加之大学生自身的不足,在时空角度的各种契机下,很容易形成隐处犯罪。因而可借助“慎隐”思想教育大学生,促使其形成良好的网络自律精神。“慎隐”思想可以帮助他们在虚拟网络环境中坚守自己的道德准则,不逾矩,自觉遵守网络道德准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开展“慎隐”思想专题教育,并把它融入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培养学生知行合一、表里如一的网络思想道德品质。

2.“慎微”培养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意识。“慎微”即在微处自律。在网络这样一个“人所不知之地”,一个轻微的言论或者行为都有可能成为舆论的导向。大学生的心智还不健全,处于单纯到成熟的过渡阶段,更是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时期。大学生猎奇心理较强但责任意识较低,极易在网络环境中犯一些小错误。一些大学生凭借着自己的专业知识,在同学间散播一些自己制作的小病毒,或窃取他人的一些隐私信息,从而达到取悦自己、炫耀自己的目的。这些看似影响不大的小恶作剧,却在无形中改变着一个人的认知,在无形中将他们引导向犯罪。如果这时候还不加以教育改正,很容易引起更大错误。因此应结合“慎微”思想来教育大学生做到微处自律坚守“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信念,注重自己的细微之处,对自己的一言一行加以规范,做到防微杜渐,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意识。

3.“慎言”促使大学生养成文明规范的网络言论。在一些大学生的认知中,网络是法律法规与道德伦理的松懈之处,所以网络便成了言论自由之地,他们在此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宣泄内心的情感,甚至通过网络“鸣冤抱屈”。网络环境成了现实社会的缓压器,但是不负责任的言论结合蝴蝶效应往往会给社会带来恐慌。因此,可结合“慎言”思想来教育大学生要谨言慎行,规范自己的网络言论。力求做到不造谣,不传谣,做到诚而有信,即“君子之言,言而有征”[12](P88)。

4.“慎欲”培养大学生抵制诱惑能力。“贪欲者,众恶之本;寡欲者,众善之基”[13](P57)。网络世界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在给我们带来知识、精华的同时,也存在着糟粕,这个新奇而又虚拟的世界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诱惑。大学生本身自制力薄弱,在形形色色的诱惑中很容易迷失自我,深陷其中。因此,可结合“慎欲”思想教育大学生,培养其抗诱惑能力。墨家说“恶欲,伤身损寿”,大学生要认识到网络消极诱惑带来的负面效应:色情、暴力信息虽能给其带来新鲜、刺激感,但如果长此以往地追求这些,身心健康均会受损,甚至会因为猎奇心理而诱发一些违法行为。教育大学生在网络中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磨炼自己的意志,理智对待欲望,增强自己的抗诱惑能力,化被动为主动。

5.“慎辨”培养大学生谨慎辨析的意识。谨慎辨析身边的是非曲直,“聪必历于身而始于辨,明必始于色而始于晰,心出于思而得之,不思则不得也”[14](P79)。我们要善于辨析身边的事物,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明是非、知善恶。网络环境中,信息庞杂,价值多元,良莠不齐。更有甚者,有些不法份子和别有用心的境外份子故意散播错误言论和不良信息,误导大学生。因此,借助儒家“慎辨”思想,培养大学生谨慎辨析的意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6.“慎省”促使大学生形成高尚的网络人格品质。“慎省”即克己内省,日常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鞭策自己的行为,力求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借鉴“慎省”思想,可以提高大学生在隐匿的网络环境中时刻反省自身的意识,帮助他们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保持“慎省”意识,及时发现不足,积极改正错误,培养正确的是非观念和价值观,形成高尚的网络道德品质。

三、将慎独思想融入大学生网络思想教育的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赢得青年就赢得未来。高校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传授教育的场所,是对大学生进行网络思想教育的主渠道。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加强儒家“慎独”思想的教育,高校可以从以下几种途径开展。

(一)构建“慎独”思想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

把“慎独”思想纳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并建立大学生网络行为量化考评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开辟“慎独”思想专题研究,通过对“慎独”思想的专业解读及宣传,加深大学生对“慎独”思想的理解。结合实际案例讲解,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网络言行仍然受到法律的监控,网络行为不当依旧会受到法律的严惩,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在网络行为中保持“慎独”的重要性。

教师还可以开展“慎独”思想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辩论赛和课堂交流,增强学生对“慎独”思想的理解,增强他们在网络环境中“慎独”的主动性,帮助他们自觉规范网络行为。

最后,通过“慎独”思想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考试和测评,采用学分制和结业考试的形式,进一步加深大学生对网络“慎独”行为的认识。

(二)发挥辅导员在“慎独”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杠杆作用

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也是他们日常学习和生活的直接管理者和服务者,是大学生们最贴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充分发挥辅导员在“慎独”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杠杆作用,可以更有效地做好大学生网络行为的“慎独”工作。

辅导员要把“慎独”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实际管理帮扶相结合。大学生的很多网络行为问题,是由实际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引起的。这些问题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部分大学生就容易通过网络环境肆意宣泄情绪,如果辅导员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在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够及时的帮助他们解决,就可以很好地做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建立大学生网络“慎独”行为的自查汇报制度和网络行为“慎独”档案。定期收集大学生网络行为自查报告,帮助他们分析网络行为问题产生的原因,促进他们自觉反省自我,提升“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慎独”意识。建立网络行为“慎独”档案,定期回访网络行为问题学生,帮助他们规范网络行为。

定期召开网络“慎独”行为的主题班会和社会实践活动,让“慎独”思想落地生根,帮助大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地做到网络行为中的“慎独”。

(三)建立“慎独”思想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站

高校建立“慎独”思想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宣传“慎独”思想,营造“慎独”网络行为文化气氛。比如建立“每日趣味慎独说”“慎独小故事”等,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儒家“慎独”思想的真谛,强化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

(四)建立“慎独”思想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名师工作室

高校可以建立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为核心、辅导员为直接负责人、学生干部为成员的“慎独”思想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名师工作室,在组织上和建制上保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名师工作室负责“慎独”思想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宣传工作,定期开展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引导、管理、教育和实践活动工作。

四、结语

网络世界的身份匿名性和道德以及法律约束的必要性,要求在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突出学生的自律自省行为。儒家“慎独”思想特别强调在无他律或者独处状态下,人们通过自身的修养表现出来的思想道德水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慎隐”“慎微”“慎言”“慎欲”“慎辨”“慎省”等思想内容。我们借力儒家“慎独”思想,并把它融入到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有助于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猜你喜欢

慎独儒家道德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刘涛《音调未定的儒家——2004年以来关于孔子的论争·序》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浅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提升
“慎独”的境界
从“慎独”看境界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