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图形资源应用于特色艺术设计教学的创新
2020-01-18
(黄山学院 艺术学院,安徽 黄山 245041)
一、基于徽州图形资源,打造特色艺术设计教学的必要性
1.有利于实现徽州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促成徽州文化的弘扬与传播
徽州文化是我国现存保存比较完整的三大地方显学文化之一,全息记录与折射着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的人文思想和社会面貌,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哲学思想与伦理观念的范本和“活化石”[1]。而徽州图形资源正是徽州文化资源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包含丰富的地面文化遗存,又包括随处可见的视觉产品符号。可以说,徽州就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这些图形资源是徽州人民智慧的体现,不仅体现出可感知的多姿多彩的视觉形象,而且浓缩着深厚的徽州文化内涵,处处散发着浓浓的“徽州味道”。更为重要的是,进行特色艺术设计教学,不仅仅是显现的徽州图形外在形式利用,还有图形中所蕴含的内在文化内涵传承,这样方能充分感知与认知徽州图形,把握与理解图形内涵及传承与创新图形传播路径。有利于促进徽州文化的弘扬与传播。
2.有利于打造地域艺术设计教学特色,培养地域型的艺术设计人才
因徽州图形作为徽州文化载体,极具地域文化特色与丰富的人文内涵。而这些图形体现出的文化特色也正是打造地域特色艺术设计教学特色所必需。通过图形显现的文化特色和艺术设计教学特色建立起某种互通、融合的联系,并依循其联系,将其文化特色的意蕴与特质融入到艺术设计教学之中,使其地域文化特色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理论或教学实践环节等方面不同程度的演绎、推敲与利用。可见,这既有利于推动地域艺术设计教学特色的打造,又完全符合培养地域专业与复合型人才的标准,继而打造“因地制宜”和“根正苗红”的地域型艺术设计人才。
二、基于徽州图形资源应用的特色艺术设计教学创新策略
1.以徽州图形文脉服务于特色艺术设计教学课程设置
文脉在《现代汉语大辞典》中释义为:既指介于各种元素之间的对话与内在联系,又指局部与整体之间对话的内在联系。正因为其揭示出事物自身存在的条理和规律,所以,徽州图形也有其自身的文脉,按照图形文脉,可以认知到图形创造者的生活感悟、设计理念,图形语言、图形文化内涵。为此,基于徽州图形资源开展艺术设计特色教学活动将需梳理图形文脉,抓住图形的特质,把握其图形演进与嬗变的规律。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艺术设计教学通常包含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设计等多个专业方向的教学。所以,借助文脉来进行教学中的课程设置就显得尤为重要,既需要设置针对艺术设计专业的通识课,也需要设置各个设计方向的专业课。
通识课强调通识教育,可以为艺术设计专业中各个设计方向做好基础性的铺垫,为各个方向的设计架构良好的理论基础及实践方案的参照。依托徽州图形文脉,设置的通识课程有:“徽州图形概论”“徽州图形文脉研究”“徽州图形内涵与表征研究”“徽州图形资源调研”“徽州图形创作手法探秘”等。这些通识课的设置目的在于围绕徽州图形的文化脉络,解密徽州图形的文化内涵,让整个艺术设计学生群体对徽州图形有其基本认知与深刻的解读,为日后学生开展设计活动积累丰富的设计素材,找到设计的突破口,同时,也使学生由自在到自觉到自为再到自由,为自身打造良好的人文平台和学术环境,为培养具备地域文化特质的人才也做好了准备。
另外,由于艺术设计中各个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是要根据各专业方向的培养方案与培养目标进行,所以,其设置的专业课也不尽相同。显然,打造艺术设计特色教学,就必须设置特色的专业教学课程,那么特色的专业教学课程也需要依据徽州图形的文脉来建构。例如,针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可以设置徽州图形创意设计、基于徽州图形的包装设计、徽州图形的传承与创新和地域文化品牌创新设计研究。又如,对于产品设计专业所设置的依托徽州图形转化的文创产品设计、生活用品设计、公共设施设计等。再如,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中设置徽州图形与空间设计语汇研究、徽州图形与地域建筑文化研究、徽州图形与建筑内涵与表征分析等。如此,通过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设置,使学生得到基础性的理论学习和专业性的课题训练,学生逐渐认识和理解徽州图形的文脉,感受到徽州图形文化精髓的博大精深,实现学生的文化自信。总之,在特色艺术设计教学之中,课程设置是其关键部分,而其徽州图形文脉的梳理与利用又是实现特色课程设置的重要手段。正如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刘克成教授所言,“文脉是人类这种智慧生物对世界、自然和自我进行定位的一种认识框架和方法”[2]。所以,从徽州图形文脉的视角来服务于特色艺术设计教学中的课程设置,认知各图形系统之间和各专业方向的联系,将不但对艺术设计教学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而且也能根据文脉追溯历史,唤醒历史,用历史关照今天的教育与生活,实现由文化自省到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2.以徽州图形创造方式助力打造特色艺术设计教学方式
徽州大地是图形的世界,更是创意的徽州。在感受五彩缤纷视觉图形的同时,其图形所体现的创造方式令人折服。既然徽州图形具备如此丰富的创造方式,那么需要打造什么样的特色艺术设计教学方式呢?笔者结合图形创造方式特征及方式实施过程,凝练与总结出多方面的特色艺术设计教学方式。
其一,实施校内教师与校外专家混合式教学方式。结合课程特点的教学方式,校内教师可以提前将课程的基础性内容进行讲解,让学生对其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有初步的了解。然后,通过将校外民间艺人、手工艺者、工艺美术师等校外优秀工艺专家或技师请到学校来,借助于师傅带徒弟的教学方式来建构专家或技师课堂,使学生能直接面对专家或技师,感受独特的教学方式和切身体验传统手工艺的传授过程与图形创造过程,并领悟地域传统文化的真谛,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如此,校内教师与校外专家混合式教学方式既能弥补专业体系下教学方式的缺憾,也能对教师教学方式进行有益的补充,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与水平。其二,打造系统的多媒体及电脑技术教学方式。借助多媒体的影像技术将对徽州图形本身进行图片记录,亦或对其创造过程进行影像记录,亦或对其记录内容进行技术处理。也可以利用数字二维、三维软件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将其徽州图形进行二维与三维的模型制作与仿真实验,实现静态与动态还原,使学生在系统的多媒体电脑技术导向的教学方式之下,能对徽州图形的内涵有其深刻的理解,对图形创造方式有清晰的了解与把握,对其图形的创新利用有明确的思路与方向。还可以借助多媒体互联网技术,打造线上和线下教学方式,并依托收集来的技师多项手工艺产品创造方式的影像资料,通过线上让学生视觉体验,在线下根据教师和技师具体的实践指导,并让学生得以实践演练,加深学生对传统创造方式的认知和体悟[3]。其三,实施体验式教学方式。徽州图形的创造方式多数是手工艺人、匠人的独特创造方式,而其方式是重视体验的过程,也就是说通过具体的操刀体验才能领悟图形的创造手法及意图。所以,这也导向教师采取体验式的教学方式。需要教师通过设计手法将图形进行处理及向学生演示的同时,还要学生参与进来实际体验处理后的图形所具有的形态导向、图形意蕴及作品的设计“品味”。通过教师与学生互动式的交流形式,使教师与学生进行信息的交流与碰撞,使教师能将信息有效传达给学生,也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师所教授的内容,同时也激发学生新的设计灵感火花。
3.以徽州图形内容与形式涵养特色艺术设计教学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指依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提出的具体培养要求[4]。在教学过程中起着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作用。针对特色艺术设计教学培养目标来讲,其培养目标是什么,如何教才能达到特色,都是特色艺术设计教学所要面临的问题。就其艺术设计学科特点来讲,艺术设计不仅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离不开人文思想的教育,只掌握操作性技法和知识或者仅仅富有充实的文化理论知识都将难以做好艺术设计工作。
徽州图形世界有其自身内在性的丰富内容和其外在性表征的多样形式,成为进行艺术设计创作所需的养分之库。正如著名华裔建筑师孙鹏程所言,“徽州是建筑师、规划师、园艺师、画家、雕刻家、工艺美术家获取灵感的源泉”[5]。可见,正是徽州文化极为丰富的内容与形式,滋养其无数能工巧匠、设计师和技师,同样,也造就出具备地域文化特质的特色徽州图形资源体系。而以徽州图形的内容与形式涵养特色艺术设计教学培养目标,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以徽州图形内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审美感知能力。徽州图形记录着徽州地域社会发展与变革的讯息,承载着徽州人民的记忆,映射着创造者的智慧和力量,其内容可以说极其庞大的文化资源库,比如,徽州图形中的“孝文化”“教育文化”“民俗文化”“徽骆驼文化”“徽商文化”“美学文化”等。这些图形所展现出的文化内涵可以在特色艺术设计教学之中进行讲述,使学生从徽州历史、社会、民俗、审美等方面都有其全面的了解,同时,借助了解的徽州图形背后所隐藏文化内涵,真正理解图形为何是这样的形式及为什么这样的形式才能如此恰当地表达出内容。所以,通过图形内涵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便于其找到“文化拐点”以及创新设计的切入口,从而全方位实现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第二,从徽州图形的形式出发,高度重视学生的实践技能、技法及所掌握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从其形式表征来看,徽州图形表征出的形式和所依托的材料载体都是极具特色的,例如,徽派建筑图形形式、徽州漆器图形形式、徽州文房四宝图形形式、徽州建筑装饰图案形式等。依循徽州不同类别的图形形式,并将其图形形式的构成原理及创作手法移植到课堂教学之中,也就是从图形形式之中挖掘其创作技法或操作性知识,并将使学生体验其创作手法,练习其图形创作技巧,掌握其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创造能力。因此,以徽州图形内容与形式来说明其教学培养目标不只是要把原理性理论、实践性或技法性理论和创新意识传授给学生,重视培养学生动手的实际操作能力,还能使学生不断进行人文知识储备的积累,提高学生的审美判断、道德意识、人文情怀与情操。
三、结语
总而言之,徽州图形作为徽州人民所创造的一种表达符号,其利用价值无论是对目前的新工科教育、新文科教育还是艺术设计教育,都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徽州图形资源的梳理、剖析与总结及价值意义的分析,并从“徽州图形文脉”“徽州图形创造方式”及“徽州图形内容与形式”视角出发,架构基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培养目标的具体特色艺术设计教学创新策略。这不但实现其艺术设计教学中的特色教育,还助力学生做到善于观察,勤于动手,精于表达,诚于心智,以致于能设计出尊重地域文化、传承地域特色和延续地域文脉的作品,为艺术设计教学中的“特色”保持和地域型专业人才培养发挥其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