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资本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2020-01-18
(苏州科技大学,江苏 苏州 215009)
心理资本属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以心理资本为指导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积极的视角。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心理资本为研究内容,促进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融合,注重大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和开发,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一、心理资本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性
积极心理学概念最早于1998年提出,以赛格里曼为首的心理学家在研究心理学内容时,将消极心理转变为对积极心理的研究,在此背景下产生心理资本这一概念。心理资本是指“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包括四个构成要素:一是自我效能,即在面对充满挑战性工作时,有足够信心并能付出必要努力来获得成功;二是乐观,对现在与未来的成功能够有着积极的归因;三是希望,能够对目标锲而不舍,为取得成功在必要时会调整实现目标的途径;四是韧性,当身处逆境和被问题困扰时,能够持之以恒,迅速复原并超越,以取得成功。
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1]。心理资本是研究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就是让学生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也要遵循人的心理发展规律。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首先学生要具备健康的心理状态。心理资本从理论层面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将心理资本要素运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以此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自媒体高速发展,高校通过利用互联网发展的便利性,创新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信息化的发展为学生教育工作带来了便利同时,也有一定的弊端,错综复杂的错误思潮,部分内容会影响学生价值观的发展。教师要及时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化,避免学生因负面信息而对自身发展造成一定影响。通过加强学校教育指导,营造良好的思想教育教学氛围,既加强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授课,同时也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协同教育发展模式。
高校以心理资本为研究内容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对大学生的德育培养,同时,也对高校的教育模式做出改革要求[2]。高校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加强对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师通过课程方案设计,挖掘专业课程体系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将知识、技能传授与理想信念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教师通过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使学生在教学实践活动提升政治认知、道德素养。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呈现重教书轻育人
高校的教育模式仍存在发展性问题,在心理资本视域下开展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前仍然处于实验阶段,虽然取得一定成果,但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教学工作中存在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性知识培训,而忽略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情况。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都有待进一步加强,学校在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缺乏实践环节,载体较少,没有发挥课堂教学在“育人”中的主渠道作用,教师教学过程中缺乏挖掘专业课程中的德育元素,没有把专业知识和价值引领相联通,把专业知识教育与学生的价值观教育、综合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2.教育部门之间缺乏协同联动
高校需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而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需要各部门之间加强沟通,通过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交流建立完善的教学模式,调动高校内部的教学资源,通过合理化分配,提高学校工作效率,达到协同育人的效果。党建管理部门、日常教学没有有效地融合,课堂教学、日常管理、第二课堂等多个阵地,各自为政,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未形成整体性的发展内容,过于分散的教学模式很难帮助学生树立整体的思想结构内容,也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实际效果。
3.忽视教育主体性作用
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思想道德环境,对学生的行为发展起到引导作用,使学生可以在学习生活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和熏陶,更好地提高个人素质。但目前也存在淡化忽视大学生个体差异和思想实际,淡化学生的主体性特征和心理特征的情况,未满足大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和价值实现,高校教育的内容针对性不强,高校应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个性发展和成长规律入手,加强课程方案设计及对学生的培育引导。
三、心理资本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途径
高校应从高等教育的“育人”本质出发,依托心理资本的基本内涵和要素,多方联动,协同育人,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各环节,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实现立德树人的润物无声,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3]。
1.加强对学生的信心培养
目前,我国高校针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然处于传统的对学生知识传输的形式,知识内容的单方面传输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也缺乏成功体验。为增强学生的信心,要改变传统的思想教育模式,通过更多课外活动内容的设计,提高师生间的互动性,利用多媒体等多种教育载体,设计更为丰富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参与活动期间,通过体验成功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同时,在活动中也能体会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与价值。高校在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设计时,要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主,不要脱离实际,将活动内容与日常生活相结合,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经验积累主要是学生通过对其他案例类型的学习与模仿,总结他人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来对成功行为进行模仿,在此过程中有效提高了学生实践经验的积累,及成功的体验。但在活动内容体验时,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力,学生的模拟体验与实际生活依然有很大的区别,要鼓励学生学会反思,将真正的成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高校可定期开展相关培训讲座,通过实例、互动等环节,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从而转变成学生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发展动力。
2.帮助学生树立远大追求目标
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指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目标。学生通过树立崇高的理想与高尚的道德品质,积极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学生在制定阶段化目标设计时要以科学合理性为主,目标的设定应根据该阶段的实际需求与个人努力实际水平为主,目标设定后积极寻找目标,实现途径与个人能力的提升。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通过设定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案,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更有效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教师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方案要更具有针对性,根据学生个体间行为差异性制订具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培养方案,更好地激励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生制定目标后,在实现目标过程中会遇到困难和阻碍,教师做好对学生的引导工作也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要做好对学生的鼓励工作,增强学生对学校的归属度与信任感,充分发挥目标引导的积极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生活环境的影响对学生做出潜移默化的提升,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塑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思想,加强学生对学校教育的认同度,以此更好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培养学生乐观积极心态
心理资本所指出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发展,培养其乐观积极的心态尤为重要。教师通过日常学习培养学生乐观积极态度,学生在面对困难挑战时可勇往直前,直面困难,有利于学生个体的长期发展。当今社会背景下,互联网的发展也加快了各种负面信息的流通速度,乐观精神可有助于学生理性正确地分析事物规律,避免因外界的错误引导而做出不正确的行为[4]。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对学生的乐观精神培养,有助于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学习中的困惑,提高课堂教学工作的效果。
乐观积极的生活状态有助于学生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发展,在此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行为处事能力的培养,在面对事情既要现实地认清事物本质,同时,也要以灵活多变的形式对事物进行准确处理。引导学生正确认知自己的优缺点,面对困难时,以更为灵活更为多样性的处事态度进行解决。在当下文化交流背景下,要让学生正确认知各种不良言论,避免负面信息侵蚀学生的思想价值观。教师在开展日常教学工作时要以鼓励为主,尊重学生个体以信任为基础建立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有研究结果表明,教师对学生的鼓励与赞扬通常会能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充分的发挥学生学习的潜能。教师对学生鼓励和积极引导是大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环节,通过以更加包容的爱的教育来帮助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价值观。
4.强化学生的心理韧性
高校在制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时,通过增加对学生心理韧性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更容易适应较复杂的生活环境,在困境中坚定信念,完成自身超越。对学生韧性心理的培养,有助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互联网发展背景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信息化网络的引入,为学生的思想交流提供更为宽阔的平台,同时,也打破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局限性,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通过多样化情景模拟来促进学生社会化的发展,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社会观与价值观[5]。
价值观是对学生心理韧性养成中较为重要的组成环节,正确的价值观树立有助于塑造学生正确的思想内容,帮助学生积极取得更为强大的心理韧性,面对困难勇往直前。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可指导学生对价值事物好坏的判断,帮助学生形成其独特的处事原则,在该过程中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正确指导。高校树立学生积极的价值观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来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养成。通过坚定的信念与持之不懈的努力来完成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以更强大的韧性面对生活、学习中的挑战和困难。
四、结语
心理资本视域下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以学生为主体,应加强对学生的关照服务,提供给学生更为温暖的关怀。通过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培养,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当下社会发展背景下,对于全面性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满足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高校需不断加强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自身也要不断完善知识储备量。心理资本下开展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积极心理状态,通过增强学生的自信促进个体发展,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生活学习态度,引导其积极面对困难,勇于解决问题,心理资本应用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是必然性选择,同时,具有极高的实用性,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极强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