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学科馆员服务的价值与现实策略
2020-01-18胡庆红
胡庆红
(长江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对教育事业全面支持,高素质专业化人才的培养要求逐渐提升,使得高职院校教师及学生对于新知识的需求与日激增,对知识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也有了新的要求。
传统职业院校图书馆依托资源为载体,通过纸质化的文本陈列的服务模式难以满足当前需求。如何转变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发展观念,改变服务模式,开展相应的知识服务已经成为教育行业关注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学科馆员制度作为一项创新性的知识服务模式,受到国内外图书馆的高度认可,在对我国高职院校图书馆功能服务的改造过程中,积极地引入和开展学科馆员服务制度,能更好地实现人才的培养目标,满足教师和学生对知识和信息的需求。
一、学科馆员制度基本概念
(一)学科馆员制度概念及发展背景
学科馆员制度主要指掌握一门或者几门专业学科知识,能够对图书的最新信息更新情况进行了解,从而为相应学科需求的人员提供高层文献服务的图书管理员。学科馆员制度产生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早在二十世纪初期,欧洲等国已经开始实施学科馆员制度,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学科馆员制度在美国蓬勃发展,并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1]
我国高职院校学科馆员服务主要发展于2004年以后,这也与国家的教育改革有着密切的关联。在2004年到2008年期间,学科馆员服务制度在高职院校图书馆之中主要是试点阶段,为更好地响应国家关于专业化人才的培养需求,自2008年以后,我国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全面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相关研究也呈现出爆发趋势。国家先后在江苏、浙江、北京等地的高职院校逐渐开展学科馆员服务建设,并逐步推向全国。[2]
(二)学科馆员的基本职责
从学科馆员的基本职责来看,学科馆员应对基本图书信息有着全面了解,能快速找到相应的学科资料,为需求者提供服务。在现有的模式下,从事学科馆员最基本的职责应该是在相应负责知识领域上有着专业化的学科素养,能够对学科最新知识了解,方便需求者在寻找相应资料过程中能够快速反应,在最短时间内给其提供相应的学科资料。[3]在现代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学科馆员服务效率化应是最基本要求之一。学科馆员服务体系设立的目的,是为了服务效率化,帮助需求者节约相应的时间。
在学科馆员服务制度发展上,其主要服务模式是由内而外的,具体服务模式流程为,需求者向学科馆员表达基本需求,学科馆员根据需求查找相应资料,在规定时间内将资料提供给需求者。
(三)国内学科馆员制度发展建设情况
随着学科馆员制度的进一步传播,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引入了图书馆员制度这一概念。到1988年,清华大学率先推行学科馆员制度,并揭开了中国高等院校学科馆员制度的序幕。截至到2008年,我国所有211院校已全面覆盖实现学科馆员制度,并逐步由高等院校发展到高职院校,图书馆员制度得以全面发展和壮大。
二、高职院校开展学科馆员服务问题分析
(一)资源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倘若高职院校开展学科馆员服务,必须投入大量的资源,并需要多学科联合实现对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建设,只有确保文献来源的充足性才能够建设起相应的学科馆员服务制度。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图书馆,在资源建设方面依然存在较多问题,集中表现在资源配置不合理、资源结构不合理以及经费投入不满足相应需求。
在资源配置上,由于各个高职院校的建设需求不一样,纸质资源和数字资源的建设存在差异,实际使用过程中,难以有效地实现资源的协调统一。且高职院校图书内部结构缺乏长期性的战略发展规划,在资源建设上缺乏独有的特色,难以满足学校重点专业以及优势学科的知识需求。学科馆员服务制度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经费,部分高职院校对图书馆的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呈现逐渐下滑趋势,学科馆员服务制度的建设一推再推。
(二)人才缺失致使馆员服务难以为继
众所周知,高职院校开展学科馆员服务主要靠人才支撑。从高职院校的一般情况来看,人才建设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体现在人员的数量不够和高水平人才缺失两个方面。高水平人才的缺失可后续逐渐引进,而人员数量不够则直接影响馆员服务难以有效实施。从实际调查情况来看,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正常工作人员都抓襟见肘,建设馆员服务更是无从开展,加之高职院校长期对图书馆的重视程度较低,学术水平较高的人才,一般不会考虑配置到图书馆岗位上工作,导致学科馆员服务开展障碍重重。
(三)学科馆员制度意识尚未普及
由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发展较晚,在对应的学科建设、图书馆建设和人才贮备上相应不足,又因学校领导受固有传统思想的束缚,对于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不够重视,图书馆的功能价值在高职院校并未得到有效的发掘。学校上层对建设学科服务制度意识不够,再加上图书馆建设与自身绩效和实际效能不相关,图书馆的自我革新与发展很难得到领导层面的认可和重视。
三、影响图书馆开展学科馆员服务的因素分析
(一)社会环境和评估指标制约
当前,高职院校图书馆普遍未能开展学科馆员服务,使得社会对于学科馆员的认知不足,教师与学生对于学科馆员的认知也存在一定偏差,社会环境的发展制约导致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学科馆员服务难以为继。
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学科馆员服务在评估指标上未能明确定义,领导层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科馆员服务开展情况尚不明确,整体评估指标的不清晰,限制了图书馆员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在图书馆管理过程中,大多高职院校均以退休教师,或教师家属来从事这部分管理工作,管理人员对图书分类和分类服务敏感程度不高,进行服务的过程中,会由于个人素质的问题,阻碍高职院校学科馆员服务的开展。
(二)数字化资源发展的制约
高职院校整体教学资源和所能获取的资金相对较为紧张,学校资金集中主要应用于教学工作之中,对图书馆发展数字化资源上,难以投入较大的经费,使得数字化资源的发展受限,导致高职院校学科馆员制度的建立遥遥无期。
四、高职院校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服务的重要性
(一)高职教育发展需要加强知识服务
职业院校是为了国家各行各业培养专业化人才而产生的教学机构,作为高职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受到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广泛关注。早在2006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 号),文件中明确表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类型之一,是为我国各大企业提供人才保障的基础,也是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主要攻坚力量。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须为新时代培养高水平的知识技能人才,为培养高水平和高质量人才做好相应的知识保障。
(二)精准定位信息充分满足图书馆自身定位
由于互联网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大学生所接触的信息错综复杂,在这些海量的信息之中,学生难以有效地提取对自身有用的信息。高职院校建立相应的学科馆员服务可有效地对学生的信息筛选提供帮助,精准定位相关信息,既可满足图书馆自我定位,又可满足学生对于知识服务的基本需求。
(三)学科馆员服务有利于图书馆未来发展
高职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之中,主要担负着培养社会急需专业和技术型人才的任务。由于高职院校的师资水平和资金投入能力不同,图书馆的建设呈现参差不齐现象。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图书馆多以传统中式图书馆为主,以资源服务为基础,通过纸质化的陈列来实现对学生的服务。[4]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冲击,传统的图书馆发展模式已不能够满足学生的基本需求,而学科馆员服务的开展则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图书馆通过学科馆员服务主动开展相应的知识服务,既能促进专业化人才的培养,也能提高图书馆在实际教学之中的价值,顺应时代教学发展潮流,在发展中不断的完善自身的功能价值。
五、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学科馆员服务策略
(一)加强价值宣传,提高思想认知
由于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问题始终得不到高层领导的重视,在学科馆员服务的开展上难度相对较大,想要实现在高职院校建设开展学科馆员服务,必须加强学科馆员服务价值宣传,提高学校领导层和图书馆管理人员对建立学科馆员服务重要性与价值的充分认知,让学校领导认识到图书馆开展学科馆员的优势和重要性。此外,在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图书馆内部员工应提高自我思想认知,对图书馆的变革与发展有着重要认知,积极响应改革呼吁,上下一心,推动学科馆员服务的建设和发展。[5]
(二)着力人才培养,引进高端人才
受长期高职院校发展影响,学校对于图书馆的建设和人才的引进相对较为缺乏,要在高职院校开展学科馆员服务,必须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在团队的打造上,主要渠道通过对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两种方案。高职院校应综合衡量自身实力对两种渠道进行选择,也可两种渠道并举,建设图书馆人才梯队,实现学科馆员服务开展的前期铺垫。与此同时,在团队建设过程中,要从现有队伍中挑选合适的人才进行相应培训,争取在一年到两年内逐渐实现学科馆员服务工作的初步开展。还要设置相应的人才激励措施,鼓励员工提高自我服务意识,对学科馆员予以适当奖励,对表现优异者,提供相应的晋升机会和薪资奖励。
(三)规划布置学科馆员服务工作
在高职院校学科馆员服务开展过程中,不能全面开花,应该筛选比较有实力的高职院校作为表率,率先推动学科馆员服务制度的建设,由近及远地开展相应的活动。在试点院校学科馆员服务开展过程中,其他院校可指派相应的图书馆人员参与学习,充分实现人才的储备,待模式成熟后逐步拓宽队伍范围,提高人才培养模式,让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充分地嵌入到学校的学科教研工作之中,使图书馆能真正地为教学服务,为科研服务,为学生服务。
(四)优化学科馆员服务考评机制
在高职图书馆开展学科馆员服务,须规避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建设,从科研团队和学生需求出发,建立学科馆员服务制度,优化长期有效的科研考核机制,设立相应的学科绩效考核制度,针对团队有效培养,让真正的人才得以发掘,形成优胜劣汰机制,增强图书馆学科馆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完善学科服务质量,实现图书馆服务能力的有效提升。
六、结语
综上所述,学科馆员制度是确保高职院校图书馆能真正的发挥自身作用,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加强体系管理的重要途径。学科馆员服务不仅是一种单纯的知识服务体系,还是助力高职院校创新与发展的潜在动力。通过不懈努力,可为学校优秀人才的培养提供相应的支撑,还可为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自我转型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