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探析

2020-01-18郝佳婧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针对性结构政治

郝佳婧

(东北林业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老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性格爱好、脾气秉性、兴趣特长、家庭情况、学习状况不一的学生……好老师一定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让所有学生都成长为有用之才。”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在思想文化激烈交锋和意识形态持续博弈的时代,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然要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基本构成、生成机制和路径建构是前后相依与紧密相连的三个环节,我们应积极解锁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密码,创造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精雕技术,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对卓越人才的要求和渴求,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更好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基本构成

教育主体、客体、介体与环体等四维要素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构成。与此相适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主要包括主体结构、客体结构、介体结构与环体结构。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主体结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主体结构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主体内在结构。“思想品德结构是……由心理、思想和行为三个子系统及其具体要素按一定的方式构成的、具有稳定倾向性的多维立体结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内在结构,指的是教育者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结构。心理、思想和行为是人的非物质要素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缓解心理波动、疏导思想动态以及规范个体行为,心理是动因,思想是升华,行为是标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从心理上接受、思想上认同,优化自身行为。另一方面是教育队伍结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主体结构,内蕴着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结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庞大工程,需要对教育队伍结构进行优化。对于不同专业背景、思维方式和兴趣偏好的大学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多元化与跨学科的支撑,要注重不同思想政治教育者之间的相互配合,注意专业背景、教学经验、个性品行和性格特征的考量,以“大思政”的格局明确每一位教职工的责任,也要以精细化的分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客体结构

马克思指出:“对象如何对他说来成为他的对象,这取决于对象的性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本质力量的性质;因为正是这种关系的规定性形成一种特殊的、现实的肯定方式。”作为教育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者与作为教育客体的大学生在教育场域内共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在大学生知、情、意、信、行的先在结构上加以引导。

1.认知结构

作为教育客体的大学生,都有对于知识的渴求。大学生认知结构的优化与认知水平的提升也有着普遍的规律性。大学生个体差异,是因为具有不同家庭背景、地域、成长经历,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需要充分了解大学生的认知结构。

2.情感结构

情感能够起到纽带的重要作用。区别于认知这一感性因素,情感作为一种感性因素,能够对认知、意志、信念、行为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教育者需要了解大学生的情感需求,运用仁爱情怀、家国情怀和传道情怀感化大学生。

3.意志结构

意志是大学生思想品德结构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决定了能否在外部的诱惑与挑战中保持顽强定力的衡量标准。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需要了解大学生的意志品质状况,淬炼大学生意志品质。

4.行为结构

使教育对象的行为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的。教育对象的行为结构可划分为家庭行为、社会行为、学校行为、职业行为等个体行为。把握好教育客体行为的产生和优化的规律,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重要前提。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介体结构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载体和管理等要素,构成了思想政治要素的基本框架。

1.目标结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直接决定了教育全过程的发展方向和水平样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定位源于对社会要求的深度审视,以教育目标牵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有针对性的目标结构应当注重区分共性目标、个性目标、长远目标以及近期目标。

2.内容结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配置,在时间上要统筹传统与当代,结合历史与现实,还要注重与教育目标的高度契合,遵循大学生的认知规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节本规律,针对不同教育层次、不同学段以及可能之间的差异性,避免知识的单一灌输和重复性教学。

3.方法结构

在方法的选取上,教育者应当注重传统方法与现实方法结合,沿用老办法,探索新办法,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现有的方法结构,针对不同性质的教育内容也需要采取有区别的方法。如,进行知识性教育更多地依赖于课堂教学,而进行思想性教育可以利用更新颖、直观和生动的方法进行。

4.载体结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也要突出针对性。要根据教育的主客体条件、主体的素质与能力、客体的思想状况与思想期待、环境的具体情况等,精准选取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找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环体结构

马克思曾指出:“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为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深刻揭示了人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环体结构可以分为宏观环境结构和微观环境结构。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宏观环境结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观环境结构主要包括了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与大众传播环境等。应当着眼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共性需要,营造能够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思想政治教育宏观环境结构。如,优化社会经济条件、政治环境,促进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与生态文明,对大众传播环境做好舆论引导等。以社会经济条件和政治环境作为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物质基础和政治保障,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促进社会和谐、构建生态文明等。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结构

5) respect [rɪ'spekt] v. 尊敬;尊重;遵守;关于;涉及 n. 尊敬;敬重;关系;方面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观环境结构包括了家庭、学校、社区、社会组织与同侪环境等。大学生不是蛰居于任何社会关系之外的独立个体,不会脱离其周围的环境生存。通过微观环境的感染和映照,微观环境中的各个要素都可能成为形象大学生认知、情感、意志、信念、态度、行为的要素,大学生的思想状态和行为举止可能由于微观环境要素的影响改变。要针对不同的教育内容、教育条件以及教育客体的思想状况,营造有针对性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学校环境、争取环境和同侪环境等。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生成机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机制主要包含了主体理念的精准调试、客体需求的精准识别、教育方案的精准配置以及教育环体的精准营造等方面。

(一)基本前提:主体理念的针对性调试

要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思想要素出发,形成注重教育的针对性、个性化的教育理念和思想结构。教育理念要与社会发展要求一致,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从根本上说,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投射了统治阶级所做出的社会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优化大学生的心理、思想和行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针对性,与我国社会的发展要求相一致。教师应当严明自身的主体责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培育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理念要与大学生成才要求一致。要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需要满足大学生成长、成熟和成才要求,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拥有着强烈的成才需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加强知识性渗透,引导大学生在理论和实践中学习理论、增长才干,针对大学生的成才要求增进针对性。

教育理念要与大学生具体状况相契合。大学生有着群体共性,但每个大学生的实际状况又不尽相同。要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思想特征、行为习惯、家庭状况、专业背景等状况,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如,在基本生活方面有困难的大学生,教育者应当加强心理疏导,加以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等;对于学业、思想等方面有需要、有困惑的大学生,应当及时解决问题,做到“对症下药”。

(二)内在要求:客体需求的针对性识别

虽然教育客体的需求并非是某种物质实体,这些非实体因子的识别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的增强有更为直接的作用。识别基本需要与发展需要。对教育客体需要的针对性识别,是一个进阶性的过程,要注重区分、识别和满足大学生的基本需要和发展需要。作为教育客体的大学生的基础需要是基础条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基本生活需要有困难的学生应当给予奖助学金的倾斜,对经济困难、家庭情况特殊的学生要适当给予经济资助、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可利用大数据技术,捕捉大学生的价值期许,有针对性地解决现实问题与思想认识问题。

识别共性需要与个性需要,教育者要需要明确大学生的共性需要和个性需要,做大学生共性需要的代言人,也要做大学生个性需要的满足者。大学生的个性化可以借助科技手段进行数据性的定量分析,也要注重与辅导员的交流和沟通,对大学生的需求进行质性分析。要明确不同大学生的个性需求,厘清大学生的共性需要,为大学生做出体现共性富有个性的精准教育方案,精准识别和满足作为接受主体的大学生需求。

识别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只有对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有用”,才能起到思想政治教育应具有的“作用”。教育者要对标我国社会发展对于大学生的要求,引导大学生树立对社会的责任意识与担当,引导大学生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统筹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引导大学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实现个体价值,在满足我国社会发展对于人才发展的要求的同时,有针对性地满足大学生的个人需求。

(三)核心内涵:教育方案的针对性配置

实现教育方案对教育主体的精准配置是增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重要环节。

1.精准标定教育目标

马克思曾指出:“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有针对性地确定不同大学生在学业与思想上的总体目标、阶段目标等,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目标。

2.高效供给教育内容

教育内容的供给,需要根据社会对于大学生赋予的责任进行配置,还要精准识别大学生的主导型需要和当前阶段的需要,做到在教育内容上的“量体裁衣”。要注重体现时代要求,也要注重大学生的实际需要。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材编写、过程控制和教育方案的配置往往理论体系完备,然而个性化、针对性不足,内容上针对性的实现程度也就可想而知。

3.精准采取教育形式

要沿用有效的传统教育形式,也要探索新形式,增强教育形式的科技含量与时代感。在教育形式的选取上,需要尊重不同教育客体的差异性、异质性,也要注意不同教育内容的要求。对于涉及到意识形态的内容,不仅要借助新媒体技术做到“讲活”,更要“讲实”。

4.科学进行教育评估

要注重思想评定与行为评估、过程评估与结果评估、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在反馈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要进行注重实效的客观评定,还应当做好大学生由思想政治教育所产生的亲和力、获得感等主观因素评定等。

(四)重要举措:教育环体的针对性营造

环境的改变以人为动因,而这种改变只能依靠实践。诚如马克思所言:“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有针对性地营造教育环体,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大环境与校园环境的针对性

社会大环境方面,需要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营造良好的公共环境,而校园环境应当与社会大环境相连相通,注重教育环境的开放融合,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要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的要求。

2.线上微环境与线下环境的针对性

微时代的来临,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增强针对性的提升,提供了更有效的技术平台的同时,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素质、客体思想情况、介体的实效性以及环体的性质做出了挑战。因而,要针对不同质性的大学生有针对性的营造教育环境。如,在大学生党课的教室建立党史文化墙、在毕业季宣传正确的择业观、针对新生开展具有引导性、教育性的网站等。

3.课堂环境与课下环境的针对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的主要渠道,教育环境的精准营造离不开课堂环境与课下环境的营造和统筹。要根据大学生的需求与教育教学内容的具体特点,营造主题化的课堂环境。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统筹课堂环境与课下环境,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体针对性。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路径建构

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要深入学生思想实际、构建智慧学习模式、筛选有效教育信息以及强化教育过程管理等。

(一)增强主体的育人针对性

要树立针对性教育理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以精准思维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把握大学生的脉搏,找准大学生的思想穴位,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树立针对性教育理念。要对教学内容深耕,培养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思维,达到精准的境界。要针对不同具体情况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心理需要“对症下药”,大学生并非是“千人一面”的,其心理需要、脾气秉性、思维方式有所差别,教育者应当对大学生的迥异的特点因材施教。例如,针对理工科专业背景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注重人文知识的灌输和人文素养的提高,对于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应当注重理性思维、科学家精神的培养。

要进行交流总结,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要结合在具体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在实践中暴露出的问题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持续进行理念创新,在经验的交流和理念的完善上增强教育主体的育人针对性。可建立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评价反馈机制,实行定性与定量、主体和客体的科学评价和反馈,提升主体的育人针对性。

(二)构建智慧学习模式,提升教育方式的针对性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构建智慧教室,提升教育方式针对性。具体来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大学生可借助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运用软件为教育者提供反馈,可满足师生之间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有效地调整教育教学安排,调试教育形式与内容,更有利于实现大学生的主动学习。

构建智慧课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准确把握智能时代为教育带来的新契机,要积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课堂教育教学的高效运作。如,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智能化的签到、点名、测验、回答、情景学习、成绩记录以及期末考评等。

构建智慧宿舍,通过构建智慧宿舍的管理模式,实现对环境信息的高效感知和数据库高效管理等,其智能性、高效性的特征能够增强大学生对于宿舍管理的满意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利用智慧宿舍,增进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增进宿舍环境的文化含量。由于智慧宿舍的智能性,大学生对宿舍管理、环境、服务、制度、文化以及活动的满意度可视化,也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提供了前提。

(三)筛选有效教育信息,增进教育内容的针对性

首先,教育内容要与社会现实相一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针对性,首先要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一致。要不断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教育内容要与专业要求相契合,不同专业有着自身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目标。要将相对易获取的显性数据和隐蔽性的隐性数据相结合,多方面地与大学生的专业要求相贴近。如对于理工类专业的学生,要注重科学家精神的培养,对于医学专业的大学生要注重医学理论教育等。最后,教育内容要与学生思想实际相贴近。可以通过大数据智能分析技术,了解大学生真正的思想动态与实际需求。可通过实地性的与大学生谈心谈话、借助即时通讯手段与大学生网络过沟通,亦可根据大学生的微信动态、QQ动态、短视频平台、微博动态等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心理状态与需求等,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四)强化教育过程管理,保障教育过程的针对性

要积极运用大数据技术,强化过程管理。要积极运用大数据技术对教育过程进行控制,以大数据技术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主体与接受主体的交互关系,增强与接受主体的匹配度。要突破学校单一教育机构的局限,积极与大数据专业机构进行合作,以便对大学生中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思想问题、心理问题作出正确的预判,抓取大学生思想轨迹的转变,及时实现对策探讨。

要注重强化过程控制,突出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筛选和分享,建立具有教育属性的数据平台。具体来讲,可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尤其是当前的时事热点发布在校园滚动字幕和电子屏幕上。比如,在大一新生的开学仪式结束后,可投放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形式所表达的内容,鼓励大学生踏实学习、积极进取的标语和内容;在入党宣誓后,可精准投入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内容。

四、结语

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是增进大学生获得感的必然要求。要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就要在正确认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结构、客体结构、介体结构和环体结构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投放、方法选取、方案配置和环境营造。要从教育主体、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和教育过程管理等方面入手,主动把握大学生的思想脉搏,高效推进智慧学习,有效选取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强化教育过程管理,以针对性的提升驱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增强。

猜你喜欢

针对性结构政治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论结构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