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人才思想与浙江高校人才队伍建设

2020-01-18李绍军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人才队伍浙江总书记

李绍军

(中国计量大学 组织部(统战部),浙江 杭州 310018)

新时代,人才队伍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重中之重的工作。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人才思想占据特别重要的地位。梳理和把握习近平人才思想,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浙江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困境,对于全面推动浙江教育现代化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习近平人才思想主要内容

从治县、治市、治省到治国近4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才工作作出一系列高瞻远瞩的重要论述,形成了习近平人才思想。主要内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党管人才原则

党管人才原则是我们党统筹人才体制机制建设的优良传统,是当前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管人才这个原则。党管人才,宏观上要管方向,中观上要管政策,微观上要管协调和服务,最根本的是发挥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为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提供坚强保障。

(二)树牢人才资源意识

一是秉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非常重要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了人才的地位和作用,多次强调办好中国的事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才。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依靠人才,人才在创新活动中起决定作用。二是秉持“人才资源是战略资源”。千秋基业,人才为先。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当今综合国力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人才竞争。习近平总书记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高度重新定位人才,提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1]。人才具有流动性,可以说当今世界谁掌握了人才,谁就能立于不败之地,谁就能走到世界舞台的中央。

(三)重视人才队伍培养

一是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人才培养辩证法,强调育人根本在立德,明确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检验办学治校质量的根本标准,当前浙江高校需要将立德树人内化到学校建设和管理的方方面面。二是重视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洞析我国高校和世界一流大学的现实差距,从思政、学科、教材、教学和管理等多个维度深刻阐释高水平人才体系建设的长远途径。三是加强各领域人才培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哪一个人或者哪一群人能够实现的,需要各领域各行业人才协同奋进。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统筹推进各领域人才队伍建设,“高精尖”人才固然重要,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青年人才等也是人才“梦之队”的重要成员,需要大力培养。

(四)明确人才选用标准

一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习近平总书记将道德品质作为人才选用的核心标准,提出“德是首要,是方向,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2]。二是打破壁垒、不拘一格。中华民族历来尚贤爱才,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当前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人才,因此他强调要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对于人才应不唯地域、不求所有,充分信任、放手使用,各展所长、各得其所。三是注重基层、实干导向。习近平总书记认为选人用人必须注重基层历练、坚持实干导向,强调让人才在基层多“墩苗”,通过“实干”打基础,只有把基础搞扎实,后面的路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五)健全人才工作机制

一是进一步加大引才力度。面对我国人才流失比较严重的现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择天下英才而用之”[3],以全球视野集聚行业科技前沿的高端人才、领军人才。二是进一步提升育才水平。人才有其自身成长规律,习近平总书记认为育才要“得法”,不能“伤仲永”,注重在创新实践中培育人才,在基层一线建功成才。习近平总书记还格外重视年轻人的发展,指出年轻人每成长一步,离实现中国梦就会更近一步。三是尽最大力气用好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遵循知人善任、用人得当方略,达到人岗相匹配,防止让外行领导内行。因此,选人用人前要进行充分调查研究,多渠道、多角度识别人才。四是营造良好风气留才。人才引得来,更需留得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只有形成人人爱护人才、人人服务人才的最优生态,才能让人才安心、安身、安业。

二、浙江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现实困境

自2016年浙江省委推出“人才新政”以来,浙江省教育厅党委迅速落实人才队伍建设一揽子计划,推动高校“人才强校”战略深入实施。目前,浙江高校人才队伍不断壮大,高层次人才不断集聚,人才效益不断提升。然而,对标“人才强省”,对表“浙江人民对高等教育的期盼”,浙江高校人才队伍建设依然存在短板与不足,严重制约了浙江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党管人才落实不到位

全面从严治党视域下,个别高校依然存在不会管、管不好、管不出效益的问题。例如,没有建立人才工作领导机构,导致管理力量分散,无法形成协同管理效应;对管理对象界定不清晰,把“管人才”简单地等同于“管干部”;对工作定位不明确,以为“党管人才”就是围绕人才开展具体党务工作,而没有从党建引领角度去统筹谋划;在高层次人才的政治吸纳上办法不多、力度不够等。

(二)增量明显但总量不够

浙江高校是最需要人才的地方。新时代,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成为浙江高等教育的重要基石。近五年来浙江“人才新政”的有效实施,撬动了海内外人才纷纷涌入浙江。浙江高校逐渐成为人才集聚的重镇。然而,一方面介于历史原因浙江高校本身人才存量不足,另一方面在省级人才争夺战中又有一部分人才流失,直接导致浙江高校人才增量明显的同时依然存在总量不够的现实困境。如何做大做强人才队伍基本盘,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浙江仍然需要想方设法去突破。

(三)地域分布不均衡

杭州作为浙江省省会,素称“人间天堂”,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又是电子商务中心。宁波作为副省级城市,又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港口。因此在杭、在甬高校人才引育用都具有极大的优势,显示出强大的磁铁吸纳效应。然而,像温州、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衢州、丽水等地,或因地方偏远、来回交通和时间成本高,或因经济欠发达,或因中小学教育质量优先,无法满足高层次人才对发展平台、收入、住房乃至子女教育的需求,导致这些城市的高校引才难度很大,有些地方甚至“一才难求”,直接导致了浙江高校人才地域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四)队伍结构不合理

当前,浙江高校已拥有“两院”院士49人,国家“千人计划”415人,教师中高级职称占比45.6%,博士占比32.45%,具有留学经历占35%以上。但是,需要看到,浙江高校教师中未取得博士学位的仍有67.55%,未取得高级职称的仍占54.4%。因此,浙江高校人才队伍结构依然存在质和量的矛盾,特别是高层次人才极度需要却非常欠缺,集中表现在掌握世界前沿科技的创新团队、高层次领军人才、高水平战略人才、高素质青年人才储备不足、难于引进。总的来说,浙江高校人才“梦之队”紧缺队员,在高精尖方面的核心竞争力尚显不足。

(五)体制机制不健全

2016年中央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后,浙江省委和省教育厅党委出台一系列改革人才体制机制的文件,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激励、评价、服务等机制改革创新,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人才工作“中梗阻”问题。但是,浙江高校依然存在人才培养与人才成长规律、人才激励与人才期望、人才评价与人才贡献、人才服务与人才需求等不相符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浙江高校治理现代化和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步伐。

三、浙江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路径优化

习近平人才思想在浙江形成并不断发展,对浙江高校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引意义,为优化浙江高校人才队伍建设路径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

一是强化对各类人才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发挥“乘数效应”。人才队伍没有引领就没有方向,就会走弯路甚至错路。浙江高校要有效组织各类人才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增强政治思想认同,把人才紧紧汇聚在党的周围。要通过入职第一课、联系服务制度等载体,有意识地强化各类人才的入党意愿,加大在高知群体发展党员力度,把优秀人才留在党内。二是在浙江高校开展各级党组织书记抓人才工作述职评议。重点述评落实人才政策的具体举措和工作成果,推动抓人才强队伍主体责任落实落地。

(二)要树牢“人才为王”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人才是各地争相哄抢的战略资源,人才基本盘是浙江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底盘”,浙江高校要树立人才为王理念,以强烈的紧迫感广聚人才。青年人才最活跃也最有潜力,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源源不断的后驱力。当前,青年人才尤其是大学毕业生争夺战日趋白热化,浙江高校要推出一些超常规的引才举措,把省内优秀毕业生留住,把国内外优秀毕业生引进来,打造浙江高校青年人才大军。

(三)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如何培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之才,浙江高校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要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爱国主义、革命传统等教育,帮助大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分类制定各类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确保学有所用。要注重知行合一,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合作,拓展实训基地,在实践中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制定正确评价体系,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办学水平的核心标准,推动教师集中精力教书育人。

(四)要坚持“引”“用”并重

当前,大力引进高端人才和团队是浙江高校最紧迫的任务。全省高校需要强化宏观和微观双策略,切实推动平台和待遇双保障,持续打好“引才”攻坚战,通过一流学科建设“垒高峰”,精准引进一批顶尖科学家、掌握核心技术的领军人才以及战略企业家。人才引进来,更得用好用活。浙江高校应该紧扣自身发展、突出校企地合作,完全信任人才,放手使用人才,围绕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圈建设等,把各类人才放到合适的岗位上,让每一位在浙人才都能找到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

(五)要加强本土人才培养

浙江高校采用积极开发灵活的引才政策,很容易导致“招来女婿气走儿”。因此,浙江高校需要练好本土人才“培养经”。高校各级党组织和各类人才工作者要有“伯乐”的慧眼发现身边的人才,把更多的本土人才纳入培养范围,让更多的人才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要将本土人才国际化培养,通过海外人才计划,遴选好的人才苗子出国深造,喝“洋墨水”后再归国建设浙江。

(六)要改革人才体制机制

一是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坚持以人为本、量体裁衣,分层分类、科学制定符合人才成才规律的多元化路径,积极搭建创新团队、教学科研等平台,灵活运用各类培训和实践,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强化人才梯队建设,做好人才队伍“蓄水池”,防止人才“断层”。二是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强化顶层设计,坚持刚性激励与柔性激励、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通过股权期权等激励手段,实现按照贡献值参与分配,充分调动各类人才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积极性。三是健全人才评价机制。克服唯学历、唯论文、唯帽子的传统评价弊端,科学制定人才评价新标准,综合考虑人才品德、能力和业绩进行分类评价,发挥好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四是健全人才服务机制。浙江高校应大力营造尊重人才、关心人才的环境,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契机,提供“妈妈式”服务,通过“一事一议”高效解决人才最关心的住房、子女入学、家属工作等问题,做好人才事业发展后勤保障工作,畅通人才建言献策渠道,极力优化人才服务,紧紧拴住人才的心。

猜你喜欢

人才队伍浙江总书记
带着“民政题”与总书记面对面
Mother
Task 2
关于培养新时期青年人才队伍的思考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习近平总书记论守初心
培养集聚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更好助力追赶超越
习总书记“下团组”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