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演奏中的民族特色与艺术表达
2020-01-18县怡妃
县怡妃
(集美大学 音乐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小提琴富有很强的表现力,使用技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体现艺术性,从而使最终的艺术表现更加完美统一,只有这样才能将艺术更加生动地表现出来,实现小提琴的真正价值。所以,小提琴的艺术表现力能够体现在整个表演过程中,每首乐曲、每个节奏都生动地体现了小提琴的魅力。当前,我国人民对于精神文化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人都开始追寻更富魅力的作品,所以,现有的很多青年小提琴家不断练习演奏技巧,希望能够提高演奏水平,但很难成为真正的表演艺术家,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真正的表演艺术家能够冲破传统规矩束缚,将各种音符完美结合,最终得到令人震撼的作品。
一、我国小提琴演奏的发展进程
小提琴演奏是众多乐器演奏中的重要部分,小提琴演奏得到很多人的喜爱,这项艺术在传入我国之后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展。经过一代代中国艺术家的学习和发展之后,富有西方色彩的小提琴演奏方法已经具有中国特色。回顾小提琴演奏艺术民族化的整个历史进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很多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者坚持一些西方的乐器为中所用,特别是像小提琴这类乐器极大丰富了中华民族的创作道路,创造了中国小提琴历史上的一个高峰时期,与此同时,也是小提琴演奏艺术新的里程碑[1]。第二个阶段就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在这一历史阶段,中国的各种乐器开始广泛传播,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者开创了新的创作思维,很多作品都结合了一些民间乐器的传统元素,在这些乐曲中还嵌入了一些极其富有民族特色的演奏方法。由于这些新型的演奏方法使中国出现了一大批富有地方以及民族风情的乐曲,比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一批优秀作品,这些优秀的传统作品体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特色[2]。第三个阶段就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水平大幅度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在物质生活丰富的前提之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很多音乐家不再拘泥于创作一些民歌或者戏曲,越来越多的音乐家开始模仿和引用一些传统的曲调来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这个创造过程就是进一步传承中国民族音乐的过程,小提琴音乐创作也在其中,小提琴演奏过程中的民族特色体现得越来越丰富。
二、我国小提琴演奏的民族特色
1.富有中国传统音乐体系的五声音调
中国传统的音乐体系主要是“五声性”,五声性构成了音阶的五个音级。其中的每一个音节都可以作为主音来使用,不同的音节最后形成了五种调式。这五种不同类型的调式在演奏过程中起非常大的作用。在中国传统音乐体系中,五声调体系不仅仅只是音乐的一个表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讲,更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传承和象征。这种音阶调式是中华民族音乐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很多作曲家学习和借鉴。
我国传统五声音调在小提琴音乐中有很多应用,从指距上来看,西方小提琴音乐体系大多都是一些四度框架类型体系,音阶排列呈现五种不同类型。而在我国传统的五声音调中,音阶排列呈现四种不同的类型。原来的指距内涵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突破了西方小提琴音乐中的传统手型四度框架体系,呈现中国音乐体系的独有特色[3]。所以,通过以上信息可以看出,中国小提琴演奏呈现的是中国传统音乐体系,这种类型的音乐体系具有非常浓郁的民族特色,与当地的风土人情紧密联系在一起。
2.富有中国民族音乐的线性美
中国小提琴作品创作和研究过程中的一些技巧都离不开传统的中华民族文化,除了具有比较经典的五声性之外,其音乐构造也非常具有节奏感。与西方音乐追求音符固定的均匀性有很大不同,中国民族音乐的织体大多都是以一些横线条的旋律来构思的,这种多元素的唱法及构思能够达到最终蜿蜒起伏的演唱效果,在形态上呈现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现象美。目前,我国小提琴演奏艺术的塑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大多数小提琴演奏艺术都非常注重节奏感,而且特别注重塑造线性美,作为一种新型的节奏形态,弹性节奏在我国传统音乐体制中占很大比例,发挥重要作用。但我国的小提琴演奏艺术不仅充分吸收了西方音乐的一些特色,而且结合了中华民族的传统音律美。有一些小提琴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采用散板的方式来表现音乐,这种演奏方法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除此之外,我国很多小提琴作品非常注重引用一些民族独奏乐器,充分表达当地的地域美,从而体现小提琴演奏的民族化特色。比如,《梁山伯与祝英台》中就大幅度借鉴了胡琴类乐器的表现手法,利用这些乐器的演唱特点来使音乐更具歌唱性的特点,以乐曲内部的音律变化来充分表达真挚的情感[4]。在音腔方面,很多西方音乐很少使用大小滑音,即使是一些小提琴也只是运用揉弦,这种演奏方法的原则是强调和进一步突出音准。但我国小提琴作品演奏大多数作品是采用传统音乐的表现技法。比如,作品《彩云追月》中大量运用装饰音,这种表现手法生动地体现了一种高贵的气质,与此同时,也能够更加生动地表现音乐的主题,吸引更多的人来欣赏乐曲。
3.小提琴音乐创作素材的民族化
我国地域十分辽阔,而且我国分为不同的地区,不同地区的人们的饮食及生活习惯都有非常大的差别。小提琴音乐在创作过程中会吸取不同地区富有特色的文化,取其精华。很多地区都有其古老的历史和文化,很多小提琴作曲家都会利用这些传统素材,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加工,创造出新的乐曲。在乐曲创作过程中,很多作曲家都非常重视民族音乐的素材选取,都从民间音乐的各个领域广泛选取素材,甚至还会引用一些传统的民族音乐作为创作小提琴乐曲的音乐主题。大多数小提琴音乐作曲家都是以一个基本完整的民族音乐曲调来构建完整的作品,融合各种不同类型音乐,最终形成新的乐曲,这种创作方式体现了作曲家对于民族民间音乐的喜爱[5]。还有很多作曲家在民族器乐和一些戏曲的基础之上来改编作品。在已经被成功改编的许多作品中都能看到这种方式。还有一些乐曲家会选取民族音乐作品中的某一个片段,对这些片段进行整合来形成一个完整的音乐主题。甚至有一些小提琴作曲的节奏和韵律都是从中国民间的古典音乐之中获取灵感并进一步创作的,这种类型的音乐实际上是对民族文化的深层次继承,有利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三、我国小提琴演奏中的艺术表达
现有的一些小提琴表演者虽然也有高超的表现技巧,但缺乏演奏的灵魂,这样的表演可能会因为其华丽的技巧使人耳目一新,经过长时间的欣赏之后,人们会因为其缺乏艺术表现力而失去兴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实力的提高,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西方小提琴艺术与我国音乐文化相互交融,在演奏技巧方面自成体系,形成了一些适合我国小提琴作品的演奏技巧,作曲家也创作了大量具有民族风格的小提琴作品,使小提琴的表现力更加丰富,也使小提琴艺术在我国人民的音乐文化生活中影响越来越大,而且还逐步影响着西方国家的音乐文化生活。
1.我国小提琴演奏的艺术风格
小提琴演奏的艺术风格是艺术特色的具体表现形式,其象征着艺术家和艺术作品所能够达到的最高境界。小提琴演奏风格是一个演奏者在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长期形成的一种思维风格。艺术风格的表现与艺术家的性格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艺术风格主要表现在艺术作品的内涵上,艺术作品所呈现的最终形式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艺术风格的形成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现象,而是多个过程统一作用形成的最终现象。在培养小提琴演奏艺术风格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多样性和统一性。首先,艺术家的不同个性决定了不同的创作风格和审美,这些艺术家不同的风格相互联系最终形成一个复杂的现象[6]。在小提琴演奏艺术的发展进程中,通过长时间的累积之后,同一类型的乐曲可能会形成一个艺术流派,不同类型的艺术流派共同构成了小提琴乐曲库。这一过程也正是社会文明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不同性格的作曲家会有不同的艺术表现方法,比如,多层声部的表现形式能够给人更大的想象空间,一些生活经历比较丰富的小提琴演奏者可能会演奏出更具魅力的作品,才能创作好的作品。
2.小提琴演奏中的艺术创作
小提琴演奏中的艺术创作过程指的是演奏者以一个具体事物为基础,依靠自己的想象力创造乐曲的过程。艺术创作过程具有丰富的挑战性和创造性,一般来说,现有的艺术创造过程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艺术体验指的是演奏者对于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不同的演奏者,有不同的人生经历也会有不同的体验。艺术体验也是艺术创造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构思是以现有的题材为基础,通过进一步想象和组合,最终形成一个新的方案。小提琴演奏者必须依靠外界的力量来实施所构思的艺术方案,这也是艺术创作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在演奏过程中,小提琴演奏者必须调节心理状态,保证自己能够以一个良好的心态来演奏不同类型的乐曲。
四、我国小提琴演奏艺术民族化的艺术表现
我国小提琴演奏艺术的民族化指的是中国和西方的音乐不断融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小提琴演奏艺术越来越具有中国特色,小提琴演奏艺术民族化是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
1.小提琴演奏题材的民族化
目前,越来越多的小提琴演奏曲开始具有民族风味,所有的艺术都是以一定的文化底蕴为基础来发展的,这也是小提琴演奏艺术民族化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我国小提琴演奏艺术民族化的道路十分曲折,我国现有的很多作品都具有非常鲜明的民族特色,这些作品在创作过程中都是以中国传统的音乐题材为基础进一步改编创作,这些作品不仅能够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的音乐文化,也能够给中国传统音乐注入新的活力。
2.小提琴演奏技巧的民族化
小提琴在演奏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把握好演奏技巧,一个高超的演奏技巧会使好的作品锦上添花。小提琴在中国的民族化最重要的一个体现就是演奏技巧不断发展完善。近年来,我国产出了很多优秀作品,在小提琴演奏水平不断提高的大前提之下,小提琴演奏家必须保证小提琴演奏能够充分体现中国传统音乐的独特魅力,能够展现中国作为泱泱大国的艺术风格。比如,现代小提琴的演奏技巧与我国传统的戏曲相结合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一个典型产物。这首曲子充分借鉴了中国传统民间音乐的特点,并以此为基础创作出来,这首曲子具有十分丰富的传统文化魅力,为许多人所喜爱。
3.小提琴演奏语言的民族化
不同类型的乐器都有其演奏特点及演奏方法。小提琴在演奏过程中应囊括各种不同类型风格的小提琴作品,因为这些乐曲大多都是经过历史的选择留下来的,具有丰富的内涵,特别是应吸收和借鉴中华民族的优秀乐曲,小提琴演奏艺术能够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效结合,小提琴演奏的民族化也是小提琴民族化的重要象征,现有的一些经典的作品能够充分表达出一些典型的特定时期的人物情感,是那个时代人们内心情感的真正表现,体现了丰富的民族性。这些作品能够充分体现民间传统音乐魅力。
五、结语
小提琴虽然起源于西方国家,但随着小提琴传入中国后开始与中国传统的民族音乐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目前,我国的小提琴演奏艺术已经凭借其高超的技能享誉全世界,为世界小提琴水平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由于不同地区音乐体系存在差异,我国的小提琴演奏者在演奏时也要考虑我国传统音乐的演奏特点,提高自身的演奏水平,促进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