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营利性社会办医创新模式探究
——以厦门某医院为例

2020-01-18孟凡美张海社

黑河学院学报 2020年8期
关键词:办医厦门市医疗卫生

孟凡美 张海社

(1.厦门华厦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4;2.厦门市卫健委,福建 厦门 361024)

2018年9月10日,总建筑面积33万平米的三级甲等医院厦门某医院正式开业,重点发展肿瘤、神经、消化、耳鼻喉、妇产和康复等学科,弥补了厦门市医疗卫生事业在肿瘤、妇产、康复等专科的短板[1]。这所医院的开设还意味着,厦门为全国社会办医形式开创了新的模式:国有企业设立医疗基金会的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非营利性医院,解决城市医疗投入不足;在投资模式、管理模式、服务理念等内容方面实现了创新,在社会办医领域的公益与市场的平衡问题上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一、基本背景介绍

厦门市坐拥“联合国人居奖”“中国十大宜居城市”的头衔,是一个由厦门半岛、鼓浪屿及众多小岛屿、岛礁和同安、集美、海沧、翔安、杏林湾、马銮湾、同安湾等组成[2],截至2018年底,陆地面积1 699.39平方公里,城市总人口411万,医院63家(其中公立23家,民营40家),总床位16 604张。其中厦门岛面积约157.8平方公里,总人口204.6万,占城市总人口比50%,医院40家(其中公立16家,民营24家),总床位11 262张。

厦门岛由思明区和湖里区组成,两个地区面积人口基本持平,但与之相对应的医疗卫生资源供给量却相差甚远。思明区目前有26家综合、专科医院,其中公立11家,民营15家,总床位8 386张;湖里区有14家,其中公立5家,民营9家(包括本文所调研的弘爱和弘爱康复医院),总床位2 876张。

为了解决厦门市医疗卫生资源供给量与卫生需求量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包括厦门岛内湖里区和思明区之间的医疗卫生资源供需不平衡。厦门市政府鼓励并推动多种高水平社会资本力量进入医疗卫生资源供给队伍,2015年,建发集团开始筹备和投资建设厦门某医院。

厦门某医院位于厦门市岛内五缘湾片区,规划总床位1 380张,医院参照JCI理念和建筑二星绿色设计建设,依托建发集团在建设方面的优势,在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实现了高标准设计、高效率推进,经过短短三年多的精心筹备及建设,医院于2018年9月10日正式投入运营。该医院科室设置坚持“大专科、小综合”的思路,在三级综合性医院一、二级专科的基础上,重点发展肿瘤、神经、消化、耳鼻喉、妇产和康复等学科,同时还将引进高水平的前沿服务项目。医院在平面布局、医疗动线、就医流程及人文设计等方面,以方便患者就医为宗旨,坚持高起点设计,力求建成老百姓心目中的好医院[3]。

二、问题的提出

社会办医不同于政府投入公共卫生项目,投入的资金从何而来,有没有回报,回报率多少,社会的认知如何,政府政策的支持力度怎样,是否能够有更长远可持续的发展,这些都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医疗改革是一个世界各国都在努力解决的难题,人类要生存和繁衍并发展,必须解决医疗问题。医疗改革的目标就是要让病人不仅能够享受基本的医疗,能够看得起病,进而更多的人能够享受便捷、舒适的医疗服务,同时又有很好的机制体制和足够的财力支持。目前为止,放眼全球,即使是最发达的国家,这样的美好愿景也没有完全实现。至今也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达到拥有覆盖所有病人的医疗卫生体制,不能保证所有的病人都有足够的财力支持的医疗保障。一个好的医疗体制,需要各方力量,包括政府公共卫生、国家财政补贴,同时也包括各种社会资本,齐心协力在公益与市场中取得平衡。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增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和医疗服务的需求的快速提升,几十年来,跌跌撞撞的中国医疗体制改革,已逐渐显示出低效率和不能满足人们需求的严重性,医疗投入严重不足的问题亟待解决。同时,医疗卫生属于公共服务领域,仅仅依靠政府的投入明显不能满足。但医疗服务领域又不同于其他有些领域,过度市场化会带来更严重的社会问题,如果没有足够的回报率,社会资本的积极性就无从谈起。国家在医疗投入方面无力负担,同时,由于多方面原因,社会办医力量积极性不够高。于是,中国的社会办医虽然发展已经几十年,但一直停留于低水平的低端建设状态,以莆田系为代表的民间资本由于缺乏规制,在市场利益的驱使下,社会办医各自为政、行医人员来源复杂、医院管理不规范、收费混乱、医务人员更换频繁、随意扩大业务范围、主办单位全凭外借房屋、私下聘用医技人员的模式建设医院。这些社会资本的办医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政府的负担和病人看病的需求,但却引发了更多的社会问题。比如,频繁的医疗事故引发医疗纠纷甚至群体性事件,造成了全社会紧张的医患关系,损害了社会办医的形象,伤害了人们对政府、对医疗体系改革的信任。

政府医疗投入不足,要提升人民的健康水平,只能通过吸引优质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市场,加强社会办医的规范。政府在适度承担基本医疗的基础上,以政策+国企资本的非营利医院的模式或许可以收到实效。厦门市作为一个副省级沿海城市,在社会办医某些领域可以说做到了先行先试。早在厦门某医院投入建设之前,就已经有包括台资投资建设的长庚医院、由公立医院改制民间资本接手的厦门眼科医院、医养结合为特色的莲花医院等多种形式社会办医模式。国企形式的社会办医——厦门市某医院的开设,让厦门市的社会办医模式更是锦上添花,对于医疗供给存在区域不平衡的厦门市来说,也可以说是雪中送炭。这样多种形式的社会办医形态,与政府政策的支持是绝对分不开的,政府角色定位准确,在管理模式创新、新的服务理念的贯彻、医保对接、政府全面监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推动、支持、引导作用。

三、创新模式

为了吸引优质的社会资本参与和投入到回报率低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项目,在某医院建设的过程中,通过政府的支持和国企的努力,采取以下创新举措,努力在非营利社会办医市场的队伍中寻找公益与市场的平衡,形成厦门市医疗市场的一张名片,为全国其他城市社会办医模式提供了新鲜的思路。

(一)投资模式创新

吸引优质社会资本投入医疗卫生项目,完全符合厦门市的城市定位和市场需求。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建立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从厦门市看,厦门市岛内外一体化发展战略,城市空间布局的变化、发展规模的扩张,都对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模、布点要相应进行调整提出了新的要求。厦门市“十三五”卫生计生事业发展专项规划,提出坚持系统整合,推进岛内外一体化建设和均等化发展的原则,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多元化办医的原则[3]。目前,厦门市迫切需要优质的社会资本和医疗服务团队加入进来,缓解岛内外各个区域的医疗卫生保障不平衡的问题。

厦门某医院充分发挥建发集团作为国企在资金、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积极融入“健康厦门”事业,创新探索社会资本办医模式,补齐医疗卫生短板。厦门市政府将土地无偿划拨用于医院建设,对其多项税收,包括企业所得税、增值税、自用的房产等进行免征或部分优惠[4]。

这种投资模式的好处在于,一方面,因为以上几个方面的政策支持极大地减少了医院的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另一方面,社会资本方不仅资金充足,还能充分利用集团公司自身的优势力量,包括建发集团自身的建筑优势,有自己的法务、医药公司、洗衣公司、物业公司,设备的进出口或者租赁,诸多方面的便利性,为医院管理层大大减负。

(二)管理机制创新

1.医院定位

厦门某医院利用建发集团公司本身的优势力量,在建筑、设备、人才等方面的规格定位“高起高档”,医院设置为“大专科、小综合”。充分利用厦门多种形式办医体系优势,与其他医院形成差异,优势互补。某医院地处厦门岛内五缘湾片区,隔壁就是厦门市心脏中心(即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医院定位以脑血管治疗为重点,重点发展神经、消化、耳鼻喉等科室,另外某医院正在着手建设硼中子俘获肿瘤治疗中心与国家BNCT技术示范基地。厦门某医院已配备术中核磁共振成像系统3.0T(西门子SKYRA)、全身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飞利浦INGENUITY)、全身血管造影机(飞利浦FD20;FD20/20)等先进医疗设备[5]。

2.人才建设

某医院在吸引人才方面,着力突破社会办医机构人才瓶颈,通过建立高层次专家团队带动中层人才加盟,定向规范培养初级人才,创新管理模式,形成行政后勤为一线医务人员服务,医务人员为患者服务,形成政府放心,社会认可,患者满意的良性循环机制。发挥国企集团优势办医理念、非营利医院的体制机制和厦门市地理位置优势等多方面因素,运用灵活高效的制度设计和“高起高档”的发展理念,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具有全国学术地位的一批专业素质精良的医学大专家全职加盟医院和个别人才的软性引进。目前,医院组建的专家团队里有曾任或现任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及其他国家一级协会所设专业委员会全国副主委9人,医学院校博士生导师7人,获评福建省引进高层次人才17人[6]。一方面,通过聘用医学专家打造素质精良的医师团队;另一方面,医院建立初期利用半年时间对医疗团队基础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为医院的发展既注入了灵魂又强健了筋骨,从技术和服务两个方面做好医院建设工作。

3.职业管理团队

厦门某医院借鉴国内外医院的先进管理模式,实施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董事会为重大经营管理决策机构,院长负责主持日常经营管理工作。引入的社会资本——建发集团投资布局大健康产业链,形成医疗、康复、养老、护理协同发展、配套产业链共同支撑的格局。

在管理机制上的创新,为某医院搭建了优质的学科发展平台,吸引了国内外众多重点科室专家的加盟。

(三)服务理念创新

厦门某医院从设计,建设,服务,运营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安全为核心,以便捷温馨为基础,全面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和满足就医需求。医院在建设前期进行设计阶段就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渗透到每个细节,聘请了来自瑞士的具有丰富先进医院设计经验的团队,并有效地融入各个科室的实操需求。比如,对门诊大厅的设计,虽然截至目前,某医院日均接诊量已经将近2 000人,但设计者巧妙地运用建筑的层次设计和人员分流设计,让患者走进医院感觉不到普通医院的压抑和满眼都是来回穿梭的人群,从服务中心到现场结算挂号处,从上下楼扶梯的方位设计到每个指示牌,从美观舒适的座椅到有颜色区分的墙面和电梯,还有病房楼道的减噪地面和病房中的病床、卫生间等每一个细节,从医院的环境到医院人员的配备,还有医疗技术水平,遵从“适宜的才是做好的”,无处不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大大增强了患者就医的体验感,让人走进医院心情似乎都变得没那么焦躁了。

(四)盈利模式创新

厦门市某医院目前设有康复中心、妇产中心,着力打造成急慢分治、医养结合的医疗园区,利用建发集团建立健康产业链的优势,创造社会办医新的赢利点。2019年7月,医院硼中子俘获治疗系统(BNCT)项目通过了环境影响评价[7]。该项目将作为国家BNCT技术示范基立足厦门,为全国人民提供精准有效恶性肿瘤治疗服务,并成为国内首座自主知识产权BNCT肿瘤治疗中心。医院以公益办医为中心,同时重点抓住目前患者最需要的术后康复、厦门非常紧缺的妇产医疗,还有全人类都关心的恶性肿瘤的治疗。

以公益为医者仁心,以实力来赢取市场,在公益与市场之间寻求更稳定的平衡。

猜你喜欢

办医厦门市医疗卫生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稿约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稿约
七彩屋 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舫山第二小学
厦门市妇联打造“爱在厦门”交友联谊互动平台
“Double-subjects” at PWP Stages in English Class at Junior Stage
十部委:严控公立医院数量为社会办医留足发展空间
组织祭扫活动 缅怀革命先烈
新格局下社会办医
为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北京新政促进社会办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