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构
2020-01-18林映梅
林映梅
(中共衡阳市委党校,湖南 衡阳 421008)
文化是国家与民族的灵魂,体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与身份。文化在则民族在,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立足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文化维度发表了一系列论述,阐述了其文化建设思想,推动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构。深入研究习近平关于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丰富内涵及逻辑结构,有助于全面准确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一、确立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总命题: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种民族文化心理状态,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于本民族文化的价值、能力、格局以及前景的自觉认同、守护与弘扬。“文化自信是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科学审视当代文化、建设文化强国的前提和基础。”[1]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要增强文化自信。他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2],“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3],“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坚定文化自信, 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重大问题”[4]。根据这些重要论述,我们不难看出,“坚定文化自信”不仅是习近平同志提出的重大文化理论创新的题中之义,也是其关于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逻辑起点,更是其为新时代中国文化建设确立的总命题。
(一) 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指在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曾经起过积极作用,迄今仍有合理价值,能够促进中华文化创新发展,能够推动中华民族不断进步的文化精髓。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在许多场合频频论及传统文化。他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5],“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5]。这些论述深刻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即它是中华民族的根本与灵魂、文化基因与精神家园。同时,习近平还系统地梳理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即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赖以绵延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华民族应对当今世界文化激荡、世界文明冲突的坚实根基和突出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治国理政的思想资源,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等。此外,习近平还科学阐明了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既要反对教条主义,也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习近平关于传统文化的一系列论述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高度自信与尊崇。这种自信与尊崇不是盲目的,而是建立在对文化的本质、文化与民族的关系等问题的准确理解与把握之上的,对新时代客观认识并合理定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根本性指导意义,那就是中华民族无论怎样发展,无论将走向哪里,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与根本不能丢掉,优秀传统文化的灵魂内核和精神家园不能抛弃,否则,民族开拓进取、走向未来的基石将轰然倒塌。因此,坚定文化自信内含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自信,也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自信的历史根基和民族底气所在。
(二) 坚定对革命文化的自信
革命文化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长期的伟大革命实践中不断选择、汲取、融合中外优秀文化思想而形成的特定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形态。革命文化既包括辉煌的革命业绩、崇高的革命理想、坚定的革命信念、全新的革命伦理,也包括不朽的革命精神,如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志和精神财富。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社会危机空前深重的背景下,革命文化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担当意识、奉献精神、爱国情怀、牺牲精神、奋斗精神、创新精神等文化基因,支撑中国革命在艰难卓绝的条件下取得胜利。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国外政治封锁、国内经济压力以及自然灾害威胁,年轻的新中国硬是凭借伟大的革命精神度过了那个最艰难困苦的历史时期,并取得了较好成绩。改革开放时期,面对着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多元价值的深度冲击,革命文化引领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变质、对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信念不动摇,以改革创新精神谋求中国经济社会巨大发展。可以说,革命文化重塑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赋予了民族文化以崭新的时代性、革命性,使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具有了独特的精气神,“革命的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一度受到损伤的文化自信,革命文化则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革命斗争中培育出的最为璀璨耀眼、震撼人心的文化景观,最有益于洗礼精神、升华思想、鼓舞斗志的文化形态”[6]。今天,坚定文化自信必须坚定对革命文化的自信。
(三) 坚定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历史渊源,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现实土壤,在中外文化的融汇与整合中所创造出来的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力量的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形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先进性主要来源两个方面:一方面,源于其指导思想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是在总结批判人类以往优秀思想文化成果基础上形成的一个科学理论体系,不仅理论体系完备、思想博大精深,而且对人类社会未来发展有着准确预测,早已成为跨越时代、具有世界意义的思想理论体系。另一方面,源于其历史文化根基的深厚性。“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并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决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的。”[7]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在传统文化基础上生成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形成的当代文化形态,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同时,由于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观、实践性、辩证思维以及社会理想几个方面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天然契合性,因此,它不仅能因当时中国革命实践需要传入中国,同时也能在中国大地扎根并开花结果。今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先进性更是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伟大实践所证明。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奇迹等巨大成就的取得,无疑是源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智力支持、价值支撑和精神引领。实践生动证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代表着人类文明发展的进步方向,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内在属性和现实基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三种文化是基于历史时间的一种区分,三种文化是中国社会不同历史发展道路在文化上的反映,它们共同构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共同塑造中国现代文化观念体系。这三种文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作为一个统一体共同构成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的对象。
二、明确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总纲领:坚持中国特色文化发展道路
在鲜明提出并深刻阐明新时代文化建设总命题的基础上,如何在文化建设中探索出稳健成熟的文化发展模式,是新时代中国文化建设必须解决的又一个重大问题。习近平指出,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8]。结合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文化建设的一系列论述,我们不难发现,坚持中国特色文化发展道路,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是习近平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确立的总纲领。
(一)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更好构筑中国精神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9]基于深刻认识到精神之于民族、国家的重要性,习近平强调从三个方面去构筑中国精神:一是大力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的两个基本内核就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民族精神植根于民族文化传统中,熔铸于民族意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中,熔铸于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中,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就是爱国主义。时代精神的一个独特优势就是能够最敏锐地反映时代发展趋势和人类进步特征,指明社会发展方向,引领时代进步潮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与中华民族进取创新的思想品格相结合,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时代精神深深地融入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为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供力量支撑。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有机统一、相辅相成,培育出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中国精神”,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前进。二是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践。精神并不是一个纯粹抽象的话语符号和一种空洞表达,它产生于实践,也指导着实践。中国精神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践中孕育产生的,也将随着实践不断深入而日益成熟稳定,对实践发挥引领性、感召力、影响力作用。因此,要不断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精神力量。三是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10]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能不断在挫折中奋起、在曲折中前行,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归根到底就是因其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理想信念是人精神上的“钙”,缺失理想信念,人民群众就会思想萎靡、精神不振,党员干部会思想动摇、宗旨淡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会失去前行的动力。
(二)坚持以建设核心价值观为支撑,更好构筑中国价值
价值观是文化的内核与灵魂,不同类型的文化其主要区别就在于价值观尤其是核心价值观的不同,它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决定文化发展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的因素。任何一个民族与国家要实现繁荣稳定,必须培育、建设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如果没有共同认可的价值观支撑,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失去前行的方向与动力。习近平曾深刻指出,现在社会上出现种种问题的病根就在于一些人价值观缺失,这方面的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难以顺利推进。要更好构筑中国价值,首先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精髓为渊源,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土壤,通过对西方先进文明的价值理念加以合理扬弃而形成的,它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目标,体现了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表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既是治国理政的重大课题,也是文化强国的根本任务。“要号召全社会行动起来,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11]其次,要坚持为人民抒写、抒情、抒怀。人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者和践行者,同时也被核心价值观引领并塑造。思想文化建设的一切成果应该服务于人民,充分表达人民的情感与心声,充分关照人民的生活与命运,真正引领人民的价值观塑造,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第三,要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12]要更好构筑中国价值,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主义先进道德,引导人们明大德、严公德、守私德,重品行、正操守、养心性。
(三)坚持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重点,更好构筑中国力量
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基于文化对内生成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对外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因素。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一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一直以来,社会主义中国与西方国家间的博弈和较量主要就是制度的博弈和价值观的较量,这种博弈与较量的力量来源于哲学社会科学,来源于思想理论体系。因此,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学理论证与学理支撑,是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二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建设承担着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的任务。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让人们在丰富的文化产品熏陶中开阔眼界、涵养心灵、提升素质、加强沟通、增进共识,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题中之义。要在坚守文化阵地、坚持正确价值导向的前提下,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为人民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三要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文艺是国民精神发出的火光,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创作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往往能触及人的灵魂,引起人们的共鸣,激发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心,进而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四要在传播“悠久文明”和“多彩文化”中加强文化认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不仅要“形于中”,而且要“发于外”。当下,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误解不少,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被扭曲解释、被屏蔽真相、被颠倒事实时有发生。“要着力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创新对外宣传方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增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13]。总之,要通过全方位、多角度展现古老中华文明和当代中国文化穿越时空的不朽魅力,以文服人,增强情感认同。
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要防止文化激进主义,尤其是文化虚无主义;另一方面又要防止文化保守主义,尤其是文化民粹主义,要在“滴水穿石”“虚功实做”中涵养文化耐力和定力。
三、阐明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总格局:推进文明交流互鉴
进入21 世纪,世界历史迎来了中国的大国崛起和民族复兴。区别于以往任何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的“大国崛起”,它代表怎样的文化价值、追求怎样的文化目标、展现怎样的文化前景,成为当前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课题。习近平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出发,阐发了文明的本质特征、文明之间的关系、文明的发展模式等,创造性地提出推进文明交流互鉴思想,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总格局,展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追求。
(一)倡导建构“多彩、平等、包容”的文明本质论
习近平认为,一部全球文明史,既是全球不同国家和民族从传统迈向现代的历史,也是人类不断深化对“何为文明”的理解的历史。究竟何为文明?文明的本质是什么?习近平用三个关键词概括出人类文明的本质特征:一是“多彩”。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漫长历史中,创造和发展了各具特色、多姿多彩的文明。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丰富性、多彩性,使得文明的交流互鉴才有价值。而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不仅可以推动人类文明更加丰富多彩的发展,同时可以满足世界各国人民对更富有内涵的精神生活的追求,促进世界各国人民开创更有选择的未来。二是“平等”。存在于世界的每一种文明都是独特的,都有其价值所在,它们是平等的。不同文明本身并不存在高低优劣之分,而是各有千秋,都是值得尊重、值得珍惜的。要了解各种文明的真谛,必须秉持平等、谦虚的态度,平等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前提。三是“包容”。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已经充分证明,任何一种文明要得到真正的发展,必须具有包容性,包容是交流互鉴的动力。只有交流互鉴,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才能不断发展。习近平认为,充分认识并理解文明的本质,摒弃文明优越、文明傲骄,建立正确科学的文明观,是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基本前提。
(二)倡导建构“交流、互鉴、共存”的文明关系论
评价一个国家和民族在世界文明中的文化格局如何,关键在于其如何看待和处理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围绕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问题,习近平强调,一要坚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交流是所有文明得以生存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形式,而文明隔阂是所有文明走向衰落封闭的前提条件和基本特征。“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要‘交而通’,而不是‘交而恶’,把对话当作‘黄金法则’用起来。”[14]二要坚持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习近平认为,文明互鉴是文明发展的良性状态和进取之道,而文明冲突是文明发展的恶性状态和败亡之道。只有秉持包容精神,推进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避免与不同文明间的“文明冲突”。三要坚持用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习近平认为人类文明都各有千秋,也各有不足,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文明共存是人类文明永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人类文明多样性得以维系的基本条件;而文明优越则会导致文明霸权与文明冲突,造成人类文明的发展生机与多样性将逐渐丧失,最终使得人类文明陷入自我迷误与消亡。
(三)倡导建构“共商、共建、共享”的文明发展论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坚持以什么样的原则参与全球治理、推动人类文明发展,是衡量其文化发展愿景的重要标尺,深刻影响全球治理格局的变革导向。习近平认为,在人类文明发展中,我们要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人类不同文明良性发展、和谐共生。共商即集思广益,好事大家商量着办,也就是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兼顾不同文明利益和关切,充分体现并发挥不同文明独特的智慧和创意。共建即坚持不同文明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各施所长、各尽所能,挖掘各自潜能、发挥各自优势,聚沙成塔,积水成渊,推动其可持续发展。共享即让世界文明在交流互鉴、共商共建基础上产生的更多成果,更加公平地惠及各个文明主体,推动不同文明主体同心同德、共同构建人类利益和命运共同体。今天,世界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球村,不同文明相互依存、空前紧密,利益共生不断深化,与此同时,全球治理体系与国际关系变化不相适应的地方也越来越多,因此,坚持以“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推动人类文明发展,将有利于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推动各国携手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面对甚嚣尘上的西方“历史终结论”和“文明冲突论”,习近平通过倡导建构“多彩、平等、包容”的文明本质论、“交流、互鉴、共存”的文明关系论、“共商、共建、共享”的文明发展论,向世界表明了崛起中的中国以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作为文化建设的价值追求,以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作为文化建设的价值目标,不仅从世界维度推动了新时代中国的文化建构,同时也彰显了其深厚的人类文化情怀。
四、指明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总抓手: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道路。”[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敏锐意识到,尽管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但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中国的敌视态度并没有根本改变,两种制度的意识形态斗争更加复杂、隐蔽、尖锐。“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15]因此他明确提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3]。这一论断既是我国意识形态建设领域的一个重要理论创新,也是我国新时代文化建设工作的总抓手。
(一)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管理权
“意识形态管理权是统治阶级及其政治代表,通过对意识形态资源的管理,增强社会成员个人意识对其意识形态的认同,维护其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消减其他意识形态的社会影响力的权力。”[16]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是通过管理权来实现的,管理权是领导权的具体化,是领导权实现的基本保证。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管理权,一要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各级党组织要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即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分析研判、统筹指导、推动落实;宣传思想部门要担负直接责任,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各个部门与各条战线要负起积极参与的责任。总之,要通过层层分解,做到任务落实不马虎、阵地管理不懈怠、责任追究不含糊,凝聚党心民心。二要守住网络这一意识形态斗争的新阵地。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舆论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互联网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新的主战场,能否守住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习近平强调:要深入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发展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加强并创新改进网上宣传,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强势;要建立多主体参与、多手段相结合的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要加强网络空间治理,清理违法和不良信息,依法惩治网络违法犯罪行为,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总之,要通过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守住网络这一意识形态斗争的新的前沿阵地,引导人们增强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与接受,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安定和谐的局面。
(二)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
“意识形态话语权是指话语主体凭借其意识形态自身的科学性,通过话语载体有效表达和宣传其话语内容,达到引领社会思潮,引导和控制公共舆论,巩固和扩大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与影响力。”[17]话语权是管理权的具体抓手,是领导权实现的基础。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话语权,既需要拥有科学的意识形态理论体系,也需要借助话语载体进行有效表达和宣传。因此,首先,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跨越时代、具有世界意义的科学思想理论体系。在近代历史舞台上,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诸多政党中脱颖而出,完成其他政党所不能完成的近代中国历史遗留下来的艰巨任务,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她选择用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武装自己,并且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其次,要推动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要想使马克思主义真正为中国大众所接受与认同,一方面,要在传播内容上注意克服马克思主义与大众日常生活相疏离,另一方面,在传播手段上要注意创新。要主动适应新形势下传播形态与传播格局的深刻变革,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要注重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着力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的外宣旗舰媒体,提高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总之,要以不同阶层喜闻乐见的话语和形式传播意识形态,使之获得人民广泛认同。
“领导权并非凝固的、一朝达到就可以永远不变的状态,而是一个细致的、动态的、不间断的过程。”[18]当前,马克思主义、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共存,它们之间的斗争异常激烈,我们只有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管理权和话语权,才能切实增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引领能力和主导能力,从而实现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