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礼仪课程教师存在问题与对策
2020-01-18李滢
李 滢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管理系,安徽 淮北 235000)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之名享誉海内外,礼仪更被视为华夏民族最重要的标志。荀子提出治理国家要隆礼重法,礼是法律的根本,制定法律必须以礼为依据,“国之命在礼”。礼仪作为人们在长期的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自古以来与法制共同肩负着经国家、定社稷的重任,维系着社会的稳定,推动着历史的进程。“人无礼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礼”随着人类历史的进程,始终在与人、与社会、与国家三个层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促进国家精神文明建设、巩固睦邻友好关系、提升个人修养,平和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历经几千年的洗礼、传承,礼仪文化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道德精髓,“仁爱”“诚信”“孝悌”“忠义”“和合”等传统礼仪文化中彰显出的思想,深深地烙印在中华民族灵魂深处,积淀为中华传统文化最本质的特征,代代传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明”“平等”“敬业”“诚信”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传统礼仪文化观的生动体现。知礼懂礼守礼行礼日已成为每一个华夏儿女良好品德的重要表现。党的十八大提出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讲话中再次强调:“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2]德育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德育工作的切实有效需要在中华传统礼仪文化中寻找根本。孔子曰: “不学礼,无以立”。人若想立足于社会必须学“礼”,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涵盖了衣着、住行、沟通、交往、情商等内容,在律己、敬人的过程中,反映着社会发展的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孟子所说:“礼者,人道之及也”。良好的礼仪素养是一个人内在品质和修养的行为外化,尤其是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展现的是他们的思想境界、道德修养和文化学识,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影响深远。高校礼仪课程教师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承者、传播者以及学校礼仪教育工作的主体,主导着课堂教学,在大学生的礼仪素养的培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高校礼仪课程教师存在问题
(一)忽视礼仪课程素质教育要求
教学中,很多礼仪课程教师对思政教育在礼仪课程中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将课程思政作为根本的理念导向,简单地认为只要让学生了解了礼仪的规范和要求,举止动作标准到位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礼仪课程教学停留在表面,重技能实操轻思想教育,忽视学生素质教育、正确价值观和道德观念的养成。在教学研讨和教学评比中更难见到教师进行思政方向的研究,思政元素融于礼仪课程教学中的能力欠缺。比如人际交往中微笑礼仪有着深厚的思想文化底蕴,《礼记·祭义》云:“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一个人的内心充满了爱,待人必会和气,与人相处和谐融洽,每天都会感到开心愉快而面带笑容,长此以往就会有美丽的容貌。课程教学中,很多教师疲于去发掘其背后的思想文化价值,只是单纯地让学生要嘴角上扬,露出八颗牙齿……为了学而学,忘却了礼仪是长期社会交往中形成的一种规范,微笑是发自人内心深处,它所追求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国与国之间的和平共处,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缺少了微笑背后所蕴含的思想文化的熏陶,会让我们感觉虚情假意,僵硬的微笑的感觉,让交往对象疲于应付。长此以往,学生无法从内心深处去认同礼仪文化,就会出现教育不全面、有失偏颇的问题。
(二)教师的礼仪知识缺乏体系
高校礼仪课程教师多是受院系授课计划临时安排讲课,很少有受过专业化的学习或培训,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教学中多是借助教参或网络资源来开展,依葫芦画瓢,缺乏系统的知识体系,对礼仪认识流于肤浅,刻意地追求礼仪规范的操作,教学大多停留礼仪形式的外在、显性层面上,不能把礼仪文化与社会历史的发展有机融合起来,把握礼仪文化中所蕴含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民俗、职业等因素,忽略了礼仪最本质的内在、隐性文化要素。礼仪有其共性,不同行业,不同职业,礼仪也有不同的要求,礼仪教学针对职业特点,有的放矢地设置课程标准,才能更符合职业教育目标,礼仪教育有实践点,其实用性才能得到有效发挥。教师因自身的礼仪知识缺乏深度广度的体系,课程中多是照本宣科,侧重礼仪发展的介绍,礼仪规范的解读,把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变成了理论课,学生参与教学实践的机会不多,难以将知识与技能,处事方式与个人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教学效果不佳。
(三)教师自身礼仪素养缺失
人际交往中,一言一行,一颦一笑,处处体现着一个人内在的礼仪修养。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一个信息的传达由5%的语言、38%的声音和55%的人体动作共同完成。学生在接受教师传播的礼仪知识同时,教师行为举止,哪怕是一个细微的动作都会对他产生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会比教师有声语言传授的知识产生的影响更深刻、更持久、更入心,更具示范的作用。据对学生的调查,在“您认为本校的教师日常的礼仪行为如何?”时,有48%的学生选择了“存在某些不合乎礼仪的行为”。教师礼仪的缺失,即便自身的专业知识再怎么过硬也难以彰显自身的魅力。“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在学生面前无法展现出高素质的文明礼仪形象,必然会影响教育教学效果;作为融洽人际关系的礼仪的缺失,势必导致教师与教师之间关系不和谐、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不融洽,并会导致教师学校生活的幸福感降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事业进步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阻碍。从一定意义上看,教师礼仪的缺失就是社会文明榜样的缺失,对社会的文明进步和社会和谐有很大的消极影响。因此,教师自身礼仪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教育学意义和现实必要性。
(四)礼仪课程教师教学团队建设有待提高
当前礼仪课程教师多是单兵作战,缺乏团队合作探究精神。智媒体时代,学生的学习更趋于主动地建构知识。互联网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创新了许多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网课、慕课、速课等让人们感受到了网络教学独特魅力,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主动思考,发挥主导作用,促进学生知识的建构,跨界、跨学科、整合式,运用大数据等教学活动对教师来说是极大的挑战。网络资源海量丰富,但信息的无序性、重复性,往往会让人“淹没”在“信息海洋”之中,而且很多信息难辨真伪。但是无形中这就增加了教师的劳动量,为了上好每一节课,使学生有所受益,教师往往要花费比传统备课量的几倍甚至更多的时间对纷繁复杂的教育资源搜索、甄选、整合,往往会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繁重的工作压力、重复劳动、成就感的降低促使教师职业倦怠愈发凸显,这也导致了很多教师应付上课,完成教学任务即可,不愿意再投入精力、时间去挖掘、探索新知。
二、高校礼仪课程教师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充分挖掘礼仪文化的思政元素
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其人生道路的指引者。“课程思政”是对教育本质的重新认识,回归教育的“初心”,是将教育内容从知识维度、能力维度深入到价值维度,是让学生在学习各种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洗礼和情感陶冶。礼仪课程教师要重视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到授课计划之中,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道德理念、价值观念进行引导,从知识积累、能力提升、思想涵养等多维度塑造学生。《礼记》开篇言到 “毋不敬”,即是要对任何人、任何事、任何物,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恭敬,不应有高下、爱恶之别。“敬”是传统礼仪文化的精神内核。中国人自古讲究孝道,何为孝?孔子曾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人们都认为 “能养”就是 “孝”,但孔子认为犬马也能养,人之“孝”,不仅是 “能养”,更重要的是 “敬”。对父母之孝和对犬马之养的关键点在于对父母的敬意,要用心去爱、去敬自己的父母,这样才是真正的孝道。父母长辈是 “孝敬”,对他人是 “尊敬”,心存“敬”才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学者刘梦溪更是进一步提出了对 “敬”的认识,认为敬是一个人内在性格的庄严,体现的是个体的自尊与自重。礼仪课程中挖掘 “敬”的思政元素,在大学生思想中栽种 “敬”的文化观,潜移默化中,学生的思想进一步升华,因为孝敬,周末的时候会主动地给远在家里的爸爸妈妈打一个问候的电话;因为敬重,下课走出教室时会礼让其他同学先行;因为发自内心的尊敬,校内外见到老师会亲切地问声“老师好”。礼仪课程中承载着丰富的思想文化。从整体来看,礼仪文化的内容涵盖了秩序、和谐、善良的价值观念。从个体的价值观念来看,礼仪文化重在追求善良。礼仪教育是“向善”的价值追求,如拥有宽容的心灵和善良的人性。从社会层面来看,它以“和”作为主要的价值追求,以构建和谐关系为重要目标,礼让既在于约束自我,又在于对他人的宽容和理解。从国家层面来看,以秩序作为主要的价值追求。“无以规矩,不成方圆”,通过礼仪教育的价值观念对社会成员的行为进行约束,社会才能和谐,国家才会秩序井然,稳定有序。这些深厚的思想精神需要礼仪课程教师去挖掘,《论语》《周礼》《礼记》诸如此类道德修养的智慧之作,都给我们今天的思想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教师可以在这些厚重的经典著作中甄选整合,深挖传统礼仪文化中蕴涵的深层次价值理念,同现代礼仪相互融合,将厚重的理论通俗化、故事化、实用化,挖掘新的育人理念和教学内容,引起学生共振,体悟人生哲理,涵育学生的精神世界。将礼仪知识内化于心、融化于魂,外化于行,使大学生成为人格健全、品行端正的“自由人”。
知识构建的过程中任何一个深长细思都可以让我们感悟出丰富的人生哲理,启迪心智。将礼仪课程理念定位为课程思政,能有效地发挥价值引领的作用,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秀文化切实传承下来,注入礼仪文化的新内涵就是注入新的生命力,思想政治理念的引领在根本上指引礼仪教学的发展方向,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国家发展需要的德才兼备的专业型人才。
(二)提升教师自身礼仪修养
元代孔齐《至正直记》记载:“村馆先生惟乡中有德行者为上,文章次之,不得已则容子弟游学从师,求真实才学者,亦在德行为先也。”[3]德行是衡量教师的最高标准,唯有具备髙尚的品德修养,教师才能真正地从心底去关爱学生。习总书记强调,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高校教师要能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立教,达到这一标准,很重要的一方面便是习礼,“不学礼,无以立”。高校教师应有儒雅的气质,书卷之气,这种气质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是需要在不断学习中,在博览群书的阅读中,在钻研、调研的实践中,以及与学生知识、思想分享的交流中,长期积累和修养,慢慢习得。静心钻研,始终保持一颗赤子之心,才能由内至外散发出儒雅的气质,塑造学识渊博,文质彬彬,气度不凡的良好形象。如果教师一味地执着于名利,敷衍教学,治学不端,长此以往形成浮躁的教风学风,培养出来的将多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教师的礼仪习得不仅要系统地了解中华民族的礼仪文化,更要将其融入到自己的内心深处,流淌于血液之中,在与他人的社会交往中,在行为处事的过程中,自然地外化为自己的言行举止,也可以充分利用校内各种资源或是借助外出培训、企业锻炼等在实践中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礼仪素养。“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4]学生礼仪素养的提升离不开教师高素质的礼仪修养,温文尔雅,健康知性,文明礼貌,在师生教学过程和交往活动中,教师的言谈举止中包括仪表仪态、待人接物,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才能形成强大的教育力量,彰显出教师的道德素养、精神境界和人格魅力,才能浸润学生的心灵,赢得学生的尊重、信任、信服,耳染目濡中“冠必正,纽必结”,受到中国礼仪文化修养的熏染,[5]举止自然也庄重、文质彬彬,从学校延伸至社会公共场合就不会轻浮、亵渎,而愈发得体从容,礼仪素养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三)加强礼仪课程教师教学团队建设
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更加多元化,每天接收着新的知识。教师要肩负起学生学习指导者的角色必然也要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学习能力,更新知识结构,提升专业素养和专业水平。互联网背景下对教师合作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合作学习,合作教学,能够减少重复性劳动,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教师彼此间相互交流、相互督促,共同进步,合作中也能让教师对自身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主动地反思,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快速成长。[6]互助、团结、合作中展现出高尚、卓越和纠错之美。在礼仪课程教学团队及课程群建设团队的建立中,专业上能够发挥高水平的专职礼仪教师在礼仪文化建设和礼仪教学中的主导、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内培与外培、自主学习与集中研讨等方式对礼仪课教师进行层次化、阶段化的系统培训,夯实教师礼仪文化知识体系。[7]实践教学上吸纳学生所学专业的专业课教师融入团队,充分了解学生专业面向的职业特点、礼仪应用场景,遴选出学生岗位所需、有实践价值的礼仪课程内容,灵活设置职业礼仪模块,提高实践教学能力。技术上,加强与教育技术人员的协作,减轻专业教师的技术负担,促进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
教师礼仪素养的提升固然离不开教师的自省、自觉,建设专业化、职业化、高素质、高水平创新的礼仪教师队伍是必要的前提条件,“分工负责、协作教学、成果共享、共同提高”的团队工作机制,能够促进团队的可持续发展。[8]以团队的力量融洽和谐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同事关系,校园中必将处处弥漫着礼仪文化,进而带动整个社会的礼仪文化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