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学生网络社群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径探析
2020-01-18柏萍
柏 萍
(江苏护理职业学院 宣传统战部,江苏 淮安 223005)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传播更加迅捷,各类资源开放共享,网络媒体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中的新浪潮,网络社群也随之产生。要做好当代大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网络意识形态领域是必须要占领的主要教育阵地,关注大学生网络社群,了解大学生网络社群的现状和特点,挖掘网络社群这一载体在教育教学中的价值,因势利导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是教育工作者们必修的功课,也是必须掌握的关键技能。
一、大学生网络社群的概念界定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2020年4月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的规模已经达到9.04亿,全年新增网民7508万,互联网普及率达到64.5%。[1]1-4互联网在我国的普及率呈逐年递增的态势,互联网对我国的社会生活的渗透程度也随之加深。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QQ、论坛、微博、微信、贴吧等社交媒介平台的迅速崛起及其用户的爆发式增长,改变了传统的社会交往方式,同时催生了新型的社会交往模式——网络社群。
网络社群相对于传统社群而言,最大特点就是成员之间的社交关系、社交行为、社交活动是基于网络开展的,因此,区别于传统社群将地缘关系、亲缘关系作为生成基础,网络社群的生成是基于互联网这一媒介,业缘和友缘成为其生成的基础,是由个体依据自身的兴趣、爱好、需要等自愿展开人际交往而形成的一个个特定的群体。群体内的成员依照某种约定俗成的、被群体内大多数成员认可的规则开展社会活动。因此,网络社群是“人的现实社会关系在网络空间的延伸或重塑,是人的社会交往和结群需求在网络社会的实现,进一步突破了时空和血缘、业缘等传统社会关系要素的限制,为个体基于某种共同的兴趣、共识、认同实现聚集和交往提供了便利。”[2]50-54
《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20-29岁网民占比21.5%,在所有年龄群体中占比最高,其次是30-39岁网民占比20.8%,10-19岁网民占比19.3%,30岁以下的网民占比44.7%。[1]25-26网民群体中,学生最多,占比26.9%。综合我国网民年龄结构和职业结构两项数据来看,大学生群体依然是互联网的主力军,大学生在网络社群中的占比也是正向偏高。作为教育工作者,提高对大学生网络社群的关注度并开展相关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二、大学生网络社群行为现状及特点
为了解当前大学生网络社群的行为现状,探索社群活动的行为特点,笔者主要从大学生对网络社群的参与度、关注度、活跃度,以及网络社群的类别兴趣倾向、喜欢的网络社群互动方式、加入网络社群的意向等方面进行调查问卷的编制。调查的对象是基于江苏省7所公办高校的高职院校专科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填写的学生专业涵盖卫生类、理工类、财经类、电子通信类等类别,学生年级覆盖从一年级到三年级,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1500份,回收1426份,有效回收率95%,采集到的数据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一)大学生对网络社群的参与度以及关注度较高
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受访大学生的平均网龄为7.64年,接触互联网时间较长,熟悉互联网上的交友方式。每天在网上冲浪的时间普遍高于4小时(86.3%),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结果显示,日均时长与受访对象的“网龄”呈现较为显著的相关性(0.116)。大学生对网络社群的参与度达100%,主要以QQ群、微信群等即时通讯类的网络社群为主。每天上网的时长中用于网络社群的时间约占总时长50%以上的有25.2%,占总时长30%-50%的有47.86%。因此,大学生对网络社群的关注度和使用度还是比较高的。
(二)大学生对网络社群的兴趣倾向多元化
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目前加入最多的网络社群是即时通讯类(100%),如:QQ群、微信群等,主要用于信息传递、情感沟通。在本次调查的各高校中,受访学生所在的班级均建立了以班级为单位的QQ群,主要用于学校各类通知、信息的传递,尤其是在疫情防控期间,QQ群成了主要交流平台。此外,与学生接触互联网的时间较早有关,还有许多以中小学同学关系为联系纽带的网络社群、以家庭为基础的网络社群等。其次,是信息分享类社群(71.3%),如:依托微博、抖音、贴吧等平台建立的社群。再次,是休闲娱乐类(33.6%),如:各类粉丝群、网游群等;兴趣爱好类(28.6%),如:知乎、豆瓣等平台衍生的社群;生活服务类社群(22.3%),如:以购物为主的各类购物网站优惠信息发布群、以消费为主的美团社区、大众点评社区等;知识学习类(10.2%),如:网易云课堂、得到、罗辑思维等。从学生加入网络社群的原因来看,兴趣爱好(占74.7%)、信息获取(占60.2%)是他们加入各类网络社群的两大主要原因。这与大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渴望接触社会、好奇心较重、乐于进行开放性人际交往的心理特点存在一定关系。
(三)大学生在网络社群中的活跃度低
调查发现,大学生在其所处的各类网络社群中活跃程度有着较大的差别。在社群中占主导性地位、发言积极、社群活动主动参与性高的大学生仅占11.6%;大部分的学生在社群中几乎不太发言,但对群内信息一直保持关注,偶尔参与一些与自己的兴趣或经历相关的讨论,有针对性地对某方面问题提问或发出求助信息,有时会参加线上活动,但基本不参加线下社群活动。网络社群的成员数量、成员互动质量、社群信息的质量都会影响到大学生在社群中的活跃程度以及社群对大学生的吸引力。[3]是否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是决定他们在网络社群中活跃程度和行为表现的主要因素。
“群内信息混乱质量低,充斥广告推销、虚假谣言、过激言论等”“群成员鱼龙混杂”“群内不够活跃,鲜少有互动交流”是影响大学生在网络社群中的活跃度及其是否继续留在该社群中的三个重要因素。这与网络社群的形成和发展本质上是由于人们满足自身在互联网上的获取信息的需求、人际交往的需求而做出的行为选择相一致。[4]
三、大学生网络社群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影响
(一)大学生网络社群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1.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成熟
大学生网络社群已经成为了他们彼此沟通联系的第二世界,是区别于传统的一种全新的校园组织形态。首先,具有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他们能够在自身有需求的前提下,自主地通过互联网上的各种渠道获取相关信息去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比如:通过哔哩哔哩网站中各种UP主的知识分享获取英语四六级考试技巧、复习资料,各类考研备考技巧等,并开展相关考试的准备工作提高命中率;通过直播平台找到与自己有共同目标的人,进入专门的“备考直播间”,通过直播平台与他人一起“云自习”;通过知乎、豆瓣等各种兴趣圈子扩大某一领域中的社交圈,第一时间获取资讯,在圈子中寻求帮助,找到解决现实问题的最佳途径。[5]学校的教师“术业有专攻”,不能做到“面面俱到”,教育过程中必然存在不同程度的知识盲区。此外,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还是由辅导员完成,1∶200的师生比也不能保证老师能够时时关注到每一位学生,随时为他们答疑解惑。因此,网络社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资源方面起到较好的补充作用。其次,具有主动化解矛盾的能力。这一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大学生在心理适应方面的不适感与紧张感,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开展良性的人际交往,降低因人际交往不畅、压力过大等因素造成的心理问题发生率。
2.网络媒介发展日益成熟
近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的全面普及,互联网进入3.0时代,新媒体同样也出现了井喷式地发展,移动互联网用户迅速增长,大学生几乎都是移动互联网用户。[6]微信、微博、知乎、抖音、直播等新兴的互联网媒体迅速发展,受到了大学生的广泛欢迎,大学生也基于这些新媒体平台构建了各种类型的网络社群。《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20-29岁网民群体人均手机APP数量为65款,与2019年相比增加了11款。[1]30-35大学生群体最受欢迎的APP是微博、微信、短视频、直播等类型。尤其是受到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大中小学开学推迟,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下,教学活动改至线上,在线教育用户的规模较2018年底增长了110.2%。新媒体发展得日益成熟,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网络使用习惯,使他们天然地产生对网络的“亲切感”,另一方面为在线上教育也提供了技术支持,线上教学的开展就是良好的范例。教育的方式可以借助互联网推陈出新,线上教育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师生可以“延时”交流,可以不再必须“面对面”,可以利用更加丰富多元的教育资源,对于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可以构建起家庭实时助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还能够借助更多的社会力量共同开展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7]
3.互联网管理机制日益完善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信息数量爆裂式增长的同时还伴随着质量的良莠不齐。比如:有的传播政治有害信息,恶意篡改党史国史、诋毁英雄人物、抹黑国家形象;有的制造谣言,传播虚假信息,充当“标题党”,以谣获利、以假吸睛,扰乱正常社会秩序;有的肆意传播低俗色情信息,违背公序良俗,挑战道德底线,损害青少年健康成长;有的肆意抄袭侵权,大肆洗稿圈粉,构建虚假流量,破坏正常的传播秩序。[8]这些乱象使得以互联网为主要活动场所的大学生无法获得严肃信息和客观报道,影响其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于2019年12月20日发布了第5号令《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这是我国在网络信息内容管理方面的一部重要立法,从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网络信息内容服务平台、网络信息内容服务使用者以及网络行业组织等主体应当遵守的管理要求做出了相关规定。CNNIC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12月,政务机构主理的微博账号13.9万个、头条号8.29万个、抖音号1.74万个,[1]61-68越来越多有质量、有深度的网络信息的出现,网络社群正在走上专业化、正规化,大多数的网络社群组织者都在努力打造拥有独立文化共同体的高质量、强吸引力的网络社群,这也对大学生的思想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为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
(二)大学生网络社群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
1.网络社群中大学生高度个性化的自我赋权
传统社群主要基于亲缘、地缘,以家庭为主要单位呈现辐射状组织关系,网络社群则将“个体从传统的交往关系中逐渐抽离出来,从各种传统群体如家庭和单位组织中独立出来,基于自己的信仰和态度并根据自身的目标和需要决定个体定位”。[2]50-54这就决定了网络社群是以个人为中心的“个体化”特征,“去中心化”“多中心化”的组织结构特点及互联网“强交互性”的互动特点使得身处网络社群的大学生获得了“赋权”。在网络社群中,成员的身份信息均被隐去,在没有了姓名、年龄、性别、学历等一系列客观条件的限制下,社群成员发表言论更加自由,隐蔽性更强。大学生在各种网络社群中可以通过简单地敲击键盘自由发起话题讨论,对人、事、物随意进行评价,言论发布成本极低。同时,他们也可以通过各类社群接收信息,尤其是一些网络大V、“意见领袖”在网络社群中拥有高度的言论主导权,大学生身处其中很容易在其引导下形成群体认同以及独有的个性文化空间。如果“意见领袖”们的思想激进、言论不当、传播异质信息,很容易影响到阅历不够丰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不够稳定的大学生,从而导致他们放大消极心态,发生扰乱社会秩序,发布不当言论等行为,甚至可能诱发反智主义现象的出现。这些都给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带来了很大的阻碍和不良的消极影响。[9]
2.网络社群背景下的教育供给侧信息不对称
大学生网络社群的封闭性和排他性导致学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对教育对象的信息缺失。从调研结果看,绝大多数的学生参与的网络社群中都有以血缘、地缘、业缘等传统的社会关系为纽带建立的网络社群,如:家庭群、班级群、老乡群、校友群、学生组织群等;但从其关注的程度看,基于与他人拥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利益需求或任务目标聚合而成的网络社群得到的关注更高,更愿意主动参与社群活动。在这样的网络社群中,人与人之间形成的关系更加牢固,成为闭环,具有较强的封闭性和排他性,容易形成“圈子文化”,如:粉丝群、游戏群、直播群、二次元文化群等“圈层文化”的兴起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10]而这样的封闭性和排他性会直接将学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者们直接排除在外,群内发生的任何活动、大学生们在社群内发表的言论、表现出的思想动态,老师们不得而知,无法获取任何信息,不利于工作开展。
3.网络社群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错位
大学生网络社群以微博、QQ群、微信群等互联网平台为媒介进行沟通交流,信息传播快、便捷性高,这与学校课堂、会议、讲座等传统传播形式相比,更加符合大学生群体所处的年龄阶段关心热点、追逐潮流的心理需求,各类热搜的出现已经在逐渐影响着学校的主流舆论导向。但热搜、热点的瞬间火爆将信息传播的时间急剧缩短,在有限时间内学生可以接收到量大样多的信息。这些信息多且杂,未经过过滤和筛选,可控性很低,主旋律的主导性减弱,正能量的地位受到挑战,容易影响到社群内大学生人格的塑造及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四、基于大学生网络社群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径
(一)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媒介素养竞争力
互联网作为网络社群的媒介,快速的技术革新是其主要特征,技术的迭代伴随着媒介的更新。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的火爆、直播平台的迅速扩张、哔哩哔哩等自媒体视频平台的逐步壮大,已经表明了人们已经从读文时代、读图时代跨入到短视频时代,网络媒介的形态在短短几年内不停地发生着改变,信息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有图有真相”的年代早已经在时间的洪流中被渐渐遗忘。许多的网络“大V”“网红”可以“一夜成名”,也可以瞬间“销声匿迹”,各类社交平台上的热搜一天24小时不间断地在更新,学生接收的信息“快”“新”“杂”。[11]网络媒介不断地推陈出新对于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构建、技术支持、运维能力不断提出挑战。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的媒介素养高低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就显得至关重要。
面对这些挑战,思政教育工作者们必须有所作为,掌握主动权。教育者如果不知道学生都在谈论什么,对于网络热点从不关注,对于学生的感兴趣的领域完全不了解,甚至如果学生在与老师的沟通中使用“网络用语”时,老师一脸茫然、不知所谓,那么师生之间进行高效对话的可能性就很小,即便是谈心谈话的时间再长也只能是“事倍功半”。因此,老师们要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具备主动融入到学生网络社群中去的意识和能力。由于网络社群的封闭性和排他性,教师想要融入他们的网络“朋友圈”,需要在线下做足功课,找到与他们兴趣相同的趣缘点,以“同类人”的身份渐渐融入社群中,了解大学生们所处的网络社群的群体特征、思想脉搏以及个性特点;[12]知晓他们在网络中的行为方式、话语体系、沟通交流的技巧,善于用热点吸引学生加入自己设置的“教育情境”,使用网络话语体系拉近彼此关系,在交流中融入主流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既做良师,也做益友,才能够打破教育供给侧的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教育资源浪费,事半功倍。此外,老师们还应当努力拓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以此来提高网络思政教育话语权的主动选择权力。
(二)提升大学生网络社群的优质内容输出力
大学生加入网络社群的主要原因是想要获得有价值的信息资讯和知识技能,因此网络社群是否对大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主要取决于社群内容的质量。社群产生的内容是社群价值的集中体现,高质量的内容输出才能实现网络社群的价值塑造功能。
大学生加入网络社群种类多、数量大已成为常态,他们能够从网络社群中获取海量信息,如何在海量的信息中脱颖而出,紧紧抓住大学生们的眼球,得到较高的关注,这就需要社群不断生产出优质内容。高质量内容的持续输出是决定网络社群是否具有吸引力的关键,输出内容的思想性、知识性和方向性是提升内容品质的重要保障。[13]首先,要切合社群中大学生的需求,了解群内的大学生们关心关注的热点、想要从群内获取哪些方面的信息,找准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关注热点、兴趣点之间的切入点,从而选择优质的选题方向并做好内容策划,贴近学生的实际和生活,同时,做到兼具思想性、教育性、趣味性、服务性,才能持续吸引大学生们的关注。其次,要注重输出内容的表达风格和呈现方式,多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风格,幽默且多变更易被学生接受,图文结合和短视频的方式更容易增加学生的浏览意愿。[14]一味地说教与灌输可能得不到一次“点击”,如果输出的内容不被学生看到,那么,教育的路径也就不存在了,甚至有时还会引发学生的反感,失去学生的信任和关注,适得其反。此外,还可以利用学校这一特殊场域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一些线下活动,拉近成员彼此之间距离的同时还能够增强社群成员对该群体的认同感,并在群体认同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实现价值认同。
(三)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社群的吸引力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社群的吸引力关键是要提高社群成员的黏度,促进网络社群保持较高的活跃度,而网络社群成员之间的黏度主要取决于社群管理团队的效能。通常社群的管理团队仅由少数核心成员组成,他们决定了该网络社群的共同价值认同和主要文化特征,是某个网络社群中话题的制造者、引导者,是社群中的“意见领袖”。20世纪40年代,拉扎斯菲尔德提出,意见领袖是指在人际传播中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15]从近年来的多个网络热点事件发展过程看,网络中“意见领袖”的在对话题引导、信息传递、舆论风向等方面影响十分明显,在“意见领袖”们的振臂一呼下,尚无成熟的网络辨识力的大学生们在其中扮演了“水军”的角色。因此,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集聚的网络社群中的“意见领袖”是十分必要的。思政教育工作者们应当探索建立一套完整的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的发掘和培养机制,急于求成、强立人设,反而会受到反效果。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作为学校思政教育网络社群管理团队的幕后成员之一,以此来把握好网络社群的发展方向,有利于在管理团队中培养出社群的“意见领袖”。首先,应当在各类大学生网络社群中仔细观察、慢慢了解,发掘政治立场坚定,能够正确地理解并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在重大性原则问题有正确的态度和鲜明观点的网络社群“活跃分子”,这些是良好网络道德素养的基础,也是选择“意见领袖”的基本条件。在选定对象之后,可通过现实生活中的进一步考察选取合适人选开展专项培训,如网络辨识能力培训、网络舆情监管能力培训等。[16]作为“意见领袖”,成熟的网络辨识能力可以正确地辨别、评估、选择、质疑网络上的海量信息,而具备较强网络舆情敏感度,则能及时对错误信息辟谣并开展正确舆论引导。
五、结语
网络社群的虚拟化聚合已经成为了当代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新常态,多元化的网络社群在满足大学生们多元化需求的同时,也在催生着他们个性化的成长,这对高校的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许多全新的命题,网络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避免的新战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都应当主动作为,积极参与,守好这一方全新的“责任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