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社区调解实效的策略分析

2020-01-18徐天骥四川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系

环球市场 2020年22期
关键词:调解员纠纷当事人

徐天骥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与管理系

在社会网格化管理背景下,需重视为社区培育出良好的宜居环境。其中,及时、有效解决各类因素所导致的社区内部矛盾,应成为当前需要关注的议题。实践表明,有效开展社区调解工作能够及时化解邻里纠纷,并未构建和谐社区提供坚实保障。目前,在实践社区调解工作时,需要增强人民调解的基础性作用,以最小的成本化解人民内部矛盾。

一、概念界定及其现实意义

(一)概念界定

这里的概念为“社区调解”,社区调解活动的展开依赖于特定主体和工作方法的推动。我国目前在社区调解中,采取的是多元主体相互配合的模式。社区调解所使用的工作方法,主要为:规劝、说服和疏导。由于在社区中所产生的各类矛盾,大都反映为邻里之间的摩擦、社区居民劳动保障所遭遇到的困境等,所以社区调解就不仅担负着缓解双方紧张气氛的职责,还需承担具体解决问题的责任。

(二)社区调解的现实意义

社区调解被称为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道防线”,经过双方当事人诚信参与,当事人由对抗走向对话,达到双赢,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由于社区是人口大量聚集的区域,所以社区调解所产生的衍生效应也十分显著,如通过释放出正向的舆论氛围来影响社区居民,以调解结果作为案例来教育社区居民。相较于诉讼,社区调解有着方便快捷、程序灵活、效率较高的优势,既可以减轻当事人的诉讼成本负担,也有利于节省司法资源。

二、社区调解的问题分析

近年来,社区调解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取得明显成效,但社区调解在具体实施中尚有不足,以致实际效果大受影响。

(一)程序性问题较为突出

首先,启动程序不畅。有些社区调解员介入非常被动,甚至是在当事人准备诉讼时才开始启动社区调解程序,其次,调解过程不规范。笔者参与的一起社区调解,因为调解未成功,社区调解员竟未作任何记录。再次,调解跟进不力。当事人参与调解后,社区调解员未及时有效跟进当事人对纠纷的处理,以致调解效果大打折扣。

(二)社区调解员素质不高

社区调解员需具备各类综合素质,然而目前社区调解员普遍学历不高、年龄偏大,兼职居多,调解的业务素质和能力不够,以致调解效率不高、效果不明显。

(三)社区调解的社会知晓率不足

社区调解宣传、推广不力,很多社区居民不知道社区调解,往往错过社区纠纷调解的最佳时机。

三、提升社区调解实效的策略

(一)强化社区调解制度建设

1.规范社区调解流程。为了降低社区调解员参与调解时的交易成本,以及提高社区调解的实效性,需沿着规范的社区调解流程开展工作,每一个环节明确操作细则及要点、注意事项,便于社区调解员规范执行。

2.建立社区调解的有效启动机制。社区调解委员会应积极把握社区动态,适时、主动介入纠纷的处理。建立与小区物业管理公司、小区居民的沟通渠道,接收他们关于社区纠纷的信息反馈,并及时分析判断、确立解决方案,快速化解纠纷。

3.建立与其他解纷制度的衔接。社区调解作为一种非诉讼解决方式,还要加强与其他非诉讼和诉讼方式的衔接,即采取调解阈值逐步升级的办法,每当现有的调节阈值无法解决社区矛盾时,便启动更高一级的调节阈值,进而便形成了逻辑递进的调节路径。

(二)提升社区调解员业务素质

1.优化社区调解员组成。充分挖掘、整合社会调解资源,将那些在人民群众中具有正面影响力的人物代表,纳入社区调解员队伍中来。实践表明,经历过革命战争年代的离休干部具有较高的理论觉悟,所以他们应成为社区调解员队伍的组分。与此同时,还应发挥社区教师代表的调节优势,教师因职业特点能够在社区调节中发挥建设性作用。在优化社区调节员组成中,还需合理兼容民间组织与官方组织的职能优势。

2.加强对社区调解员的业务培训。司法行政部门、基层人民法院应梳理社区常见纠纷,将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汇编,并将其作为专题讲座、岗位培训的文本资料,以案例剖析为主线增强社区调解员的工作能力。

(三)加大社区调解的宣传力度

宣传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社区居民最喜闻乐道的效果最好。统计分析显示,社区调解的主要人群分布于40-65 岁之前,他们普遍具有这样的社会特征,即退休在家、作为家庭主妇、外来租户、商户等。考虑到他们的实际情况和认知偏好,应尽可能以文化汇演的方式,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将社区调解工作信息传递给他们。

(四)加强社区法治文化建设

本着防范以为然的工作理念,需要在社区范围内以生动活泼、主题鲜明的方式加强社区法治文化建设。具体的实施办法为:可以在社区举办“和谐邻里”评比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在社区范围内掀起一场自觉维护社区和谐稳定的舆论氛围。当然,目前社区调解尚有不足,未来还必须从多个方面进行完善,才能切实提升调解的实际效果,实现其价值。

最后还需指出,应在薪酬激励和精神激励等方面激活社区调解员的工作活力,对此,区政府和社区应共同配套专项资金,以及在评优中向社区调解员岗位倾斜。

猜你喜欢

调解员纠纷当事人
我不喜欢你
误帮倒忙引纠纷
什么是当事人质证?
什么是先予执行?
专职调解员有了自己的家
坚守团场的老调解员——记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全国最受欢迎人民调解员孙光杰
老百姓的“帮大哥”——追记“人民满意调解员”高瑞奎
人民调解员要心中有情 口中有理 头上有法
用“情”化解离婚纠纷
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