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2020-01-18张宁中共唐山市委党校

环球市场 2020年13期
关键词:体制贫困地区攻坚

张宁 中共唐山市委党校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各省市都开始将脱贫攻坚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是民生工程发展的重点。大力开展脱贫攻坚行动,推进贫困地区的乡村振兴步伐,以乡村振兴增强贫困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是我国脱贫攻坚战中的重要战略部署。因此,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政策来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良性互动发展,为我国夺取脱贫攻坚战的最后胜利做好充分准备。

一、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从本质上来看,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都是为了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存在的两个发展方向和手段,所以二者之间是可以有效衔接的。但是在实际情况中,二者之间的衔接存在着一定的障碍问题,其主要表现在:

(一)规划衔接的问题

在实际情况中,由于脱贫攻坚以及乡村振兴在规划上分属不同的部门,各个部门在规划上“各司其职”,比如脱贫攻坚规划中没有为乡村振兴工作预留空间,在乡村振兴规划中没有充分体现脱贫攻坚的成果,导致脱贫攻坚以及乡村振兴工作的规划上出现了“两张皮”的情况。

(二)思想衔接的问题

在思想共识以及行动自觉方面,脱贫攻坚以及乡村振兴还没有达到有效衔接、协调一致的程度,部分地区对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二者之间的关联性认识不到位,工作思路不够清晰,多数时候认为二者自成体系、毫无关系。有的地方更多地注重眼前的脱贫,忽略了乡村振兴的长远发展。有的地方简单地将二者画了等号。

(三)政策衔接上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这里两大重点任务中,政策的衔接上还存在问题,如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区域之间,如无法协调,标准不统一等等,但是政策基本上都是着眼于眼前的脱贫,对未来的乡村振兴发展并没有给予明确的方向和支持。一些地方政府也意识到了乡村振兴的重要性,但是实际上相关政策依然“泾渭分明”,实践起来也较为零散化,难以达到二者之间的有效衔接。

(四)体制机制衔接的问题

脱贫攻坚已经实施了较多年,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体制和发展机制。而乡村振兴还处在宏观规划到实践的过渡阶段,体制及发展机制方面还不尽完善。因此,在实际情况中,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之间在体制和发展机制上还没有建立通畅的“通道”。比如脱贫攻坚体系中形成了自上而下完整的组织体系,虽然乡村振兴也形成了体系,但是实际上产生的效果并不明显,组织的协调力度不够。

二、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措施

基于上述内容可知,在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良性互动的过程中,二者之间在规划、思想、政策以及体制等方面都存在着问题,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解决。

(一)推动规划的有效衔接

在推动二者规划的有效衔接方面,需要相互参照对方的规划方向和内容来展开相关工作。如:脱贫攻坚要参考乡村振兴规划中的内容,对专项方案进行细化,特别是在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基础设置建设、农村宜居环境建设等方面,不仅要保证脱贫工作的正常进行,同时也要统筹发展乡村经济,全面振兴贫困村、贫困户。乡村振兴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需要参考脱贫攻坚的战略部署,充分吸收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各种成功经验与成果,将其与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内容结合起来,着力提升战略新兴产业、生态产业、生态修复治理等方面的内容,支持贫困地区与其他地区同步发展,全面实现乡村振兴。

(二)推动思想的有效衔接

在思想上,脱贫攻坚以及乡村振兴两者相关人员都需要转变自身的思维,推动思想的进一步衔接,认识到二者之间的关联性,理清工作思路,注重二者之间的长远发展,并将该思想渗透到各项衔接工作中。与此同时,群众的力量是攻坚脱贫、乡村振兴的根本动力,需要大力激发人民群众自身的内生动力,鼓励其自我奋斗,实现精神和物质上的双脱贫,进而带动乡村振兴工作更上一层楼。

(三)推动政策的有效衔接

实现脱贫攻坚工作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在实际工作中有效衔接,最重要的着眼点取决于政策制定上的衔接性。在脱贫攻坚工作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大量的财力、物力以及人力向贫困地区流动,政策因此也较为全面且多元化,因此,需要认真梳理工作,将好的、合适的政策延续到乡村振兴工作中,并在短期内加强政策的延伸与完善,使其在适应脱贫攻坚的同时也能够为乡村振兴工作带去福音。如:返贫预警政策的实施,能够对已脱贫、脱贫边缘人口的动态进行全面监测,防范返贫风险,并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来发挥政策的叠加效应,同时,该政策也可以应用于乡村振兴中,通过乡村振兴来巩固脱贫的效果,避免已脱贫和脱贫边缘人口返贫,该政策在脱贫攻坚以及乡村振兴中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推动体制的有效衔接

现阶段,脱贫攻坚工作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体制,从中央专项巡视到第三方评估到常态化监督,再到推动落实台账管理、限期整改等,有效增强了政府在脱贫攻坚战中的责任感和执行力,使脱贫攻坚效果可以经受多方的考验。为保证乡村振兴效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乡村振兴也应当要参考脱贫攻坚体制,建立更加完善的、强有力的体制保障,建立完善的组织结构、监督体系、考核评估体系等,将发展目标量化,与脱贫攻坚练手,共同实现贫困地区经济的振兴。

总而言之,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脱贫攻坚工作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复杂性、战略性较强的工程。在实际情况中,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都是为了发展贫困地区经济而存在的两种形式,二者之间需要在政策、规划、思想以及体制上进行有效衔接,这样才能够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为使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平稳推进、共同发展,必须实现二者的有效衔接与良性互动发展。

猜你喜欢

体制贫困地区攻坚
浅析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缺陷与完善
试论乌俄案对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联合国环境治理体制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中国“三结合”武装力量体制的沿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