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2020-01-18陈艺
陈 艺
(仰恩大学 外国语学院,福建 泉州 362014)
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不止在一个场合论述了中华文化及中国传统思想于当代社会的价值。2018年,教育部语信司副司长刘宏在“一带一路”语言文化共兴发展论坛上表示,中国将持续推进改革开放,文化传播、国际传播也要拥抱世界,融合发展。“时代要求我们努力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影响力,让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
大学英语教学要发挥自身“趋时应变”的能动意识,不仅要介绍西方文化、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更要重视对外传播中华文化。为促进学生个人发展和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实现中华文化对外传播视野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提升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增强文化自信,培养“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人才,是本文的研究内容。
中华传统文化亦称华夏文明,是指以老子、孔子为代表的道儒文化为主体,中国约5000年历史中延绵不断的政治、经济、思想、艺术等各类物质和非物质优秀文化的总和与统领。中华文化对外传播是指有效推进中华文化的国际化传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让优秀的中华文化“走出去”,传播好中国声音,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复兴的重大责任。对外传播将是传承、延续乃至振兴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条必经之路。 “一带一路”(英语:The Belt and Road,缩写B&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二为一的简称。习总书记在系列讲话中作出重要指示,在“一带一路”的历史新机遇下,如何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积极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宏大课题。研究问题是:在此全球化的语境下,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对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有哪些方面的启示,是课题研究的基础所在。
一、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意义
习总书记曾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甚至做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掉了精神命脉”的重要指示。在党和国家政策的引导下,高校作为向社会输送人才的培养基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育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助推“一带一路”和中华文化“走出去”
《“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中提出:“助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积极参与文化交流与合作,传承丝路精神,促进文明互鉴,实现亲诚惠容、民心相通,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为实现《愿景与行动》总体目标和全面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夯实民意基础。”2019年4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通过系列活动增进官员和学者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已引起政府和新闻传播学界的高度重视。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虽然历经劫难,但华夏文明却是历史上唯一未遭中断的文明[1]。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及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与此同时,世界范围内也掀起了“中华文化”热。在此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要求下,中华文化面临着走向世界和应对外来文化挑战的互动格局。作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亦应当博采众长、兼容并蓄,在不断的学习与交流的同时,实现持续的发展与创新。
(二)提升国内师生对远播中华文化的认识
“一带一路”倡议诠释了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意义,而众多高校使用的英语教材中,重解读西方(尤指欧美)文化,内容涉及中华传统文化的寥寥无几,在英语教学角度长期缺乏重视。在对外交流过程中,即使学生已拥有优秀的英语水平,也无法做到有效地对外传播中华文化。在高等教育阶段,继承、弘扬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植入中华文化,并通过有效的课程改革,将直接有助于提升国内高校师生对远播中华文化的重视程度,提高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帮助学生恰当运用英语跨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
(三)促进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的大学英语思政教育课程改革
针对中华文化对外传播视野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现实需求和研究缺位,从教育价值角度和中华文化对外传播角度研究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为理论目标,理论成果有利于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和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地位,使大学英语公共课不再仅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这对中华文化于大学英语教学的渗透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为大学英语教学内容改革提供了切入点,也为促进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的大学英语思政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
二、研究现状评述
(一)从教育价值的角度研究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虽然目前大学英语课改已得到深入实施,各高校非常重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并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但从人才需求侧结构来看,许多用人单位仍以四、六级证书及考分作为衡量人才英语水平标准,大学英语教育不可避免地存在严重的应试教育倾向,学生英语表达能力及应用英语的能力存有严重缺陷[2][3]。对此,大学英语教育的价值根本在于促进中国同世界各国的交流。在目前的社会发展形势下,大学英语的教育价值很大一部分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软实力,增强民族文化自信[4][5]。为此,必须相应地从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角度,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改革。
(二)2010年后,从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角度研究英语教学改革开始得到中国学者的进一步关注
中华文化对外传播本质上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6][7][8][9]。教师本身的中国文化素养在相当程度上会影响其对学生的引导,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培养学生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的意识与能力,教师首先要提高自己的中国文化素养[10][11][12][13][14]。为加强传统文化向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以“考试”为导向的策略,加强学生中国文化的学习[13][15][16][17]。从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角度研究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兴未艾。已存的研究很大程度可激发学界对两者进行更广、更深的研究,但从实事求是的角度来看: (1)学界目前进行的研究多为理论研究,即使从某一具体的角度,例如从翻译的角度、从地域文化渗透于大学英语教学的角度等,均不够深入,所提策略缺乏实例论证;(2)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价没有适应中华文化对外传播需求、思政课程改革等没有科学地运用到英语教学。
综上,本课题紧随目前学界研究趋势,并基于已取得成果着手实施各项研究内容,这对于促进我国大学英语教改,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实际能力,促进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中华传统文化对外传播视野下的英语教学现状与困境
当前,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需求愈加旺盛。英语作为跨文化交流中最广泛使用的语言,如何使中华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发声,如何应用英语这门当前全世界通用的语言来传播中华文明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迫切课题。
(一)学生基础薄弱,重语言轻文化
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内容的呈现中,文化失衡的问题仍然存在,具体表现为大学英语教学中过多重视英美文化而忽视本土文化。教学内容偏重于英语国家的国情、风土和人情,却很少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元素,如《新世纪大学英语系列教材(第二版)》、《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等。受教材体系的影响,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仅强调掌握西方国家文化的重要性,没有引导大学生对中华文化在情感和思想方面的认同;甚至约定俗成地默认土生土长的当代中国大学生对中国历史人文已经足够了解,导致用英语传递中华文化方面教育的空缺。如“愚人节(April Fool’s Day)”,“万圣节(Halloween)”, “圣诞节(Christmas)”等等象征西方传统文化和节日的来历和英文表达频繁出现于英语教材和英文阅读理解中,而“端午节(Dragon Boat Festival)”,“清明节(Tomb-sweeping Festival)”, “重阳节(Double Ninth Festival)”等代表中华文化的信息仅仅在近几年随着四六级考试翻译改革,才出现在学生的四六级翻译题里,而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由于受到教材和教学内容的限制,中华文化很少涉及。
当今大学生是“一带一路”倡议下成长的新一代中国人,未来将会投身到“一带一路”相关工作当中去。英语教学的内容失衡和顾此失彼,不利于大学生传承中华文化,不利于在“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跨文化传播中树立文化自信。
(二)教师知识漏洞,中国文化失语
学者武红霞[18]通过调查分析法对学生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学生普遍对中国广义文化缺乏了解,尤其是在民族礼仪、民族历史等方面,在一些具体文化了解上,例如地域文化、唐诗宋词等方面,英语专业的学生了解程度稍好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通过进一步分析,武红霞认为,中国学生使用英语对外交流时,不能充分有效地进行中国文化传播,即存有“文化失语”现象,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现行英语教学对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或不够有效,结果忽视了在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教育。教师习惯于用英语向学生讲授西方国家历史、风俗和文化,导致学生误以为中华文化弱于西方文化,“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在目前高校英语教育中普遍存在。
究其原因,是长期以来,受传统教材内容和教学模式的影响,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很多教师不能准确地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虽然有些高校开展了跨文化交际教学,但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在于大学英语教师自身中华文化知识的漏洞。此外,大学英语教师出国交流培训的机会有限,难以把握好语言与文化教学的关联。
(三)教学方法片面,缺乏人文性
教学方法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意义。近年来,英语教学方法虽然有诸多改革,但更多地是对教学风格和教学形式等进行工具性意义的改革,而体现思想深度价值的人文性改革却远远不足。如最早从国外流行到国内的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慕课(MOOC)等教学方法,其关注点也是在方法本身,没有关注到价值导向的人文性。又如体验式英语教学法是英语课堂中常见的另一种方法,即教师为学生创设和模拟各种情景,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反复操练中获取新知,达到一定的学习效果。但其弊端是教师和学生只是构建和搬迁了情景模式,并不能反映中华传统文化的人文性。
(四)实践效果不佳,大多流于形式
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教学效果不佳。虽然设置了相应的案例教学、社会调查、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然而在这些实践教学的具体操作环节中,学生的参与度较低,最终基本流于形式。如毕业实习,由于受到现实的地域条件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学生多,实习单位和机会有限,加上实习地点和单位较分散,学校的有效监督管理难度大。
(五)话语自信不足,无法满足文化自信需求
“文化自信”,主要指价值观的自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中国最深厚的软实力,并能帮助中国坚定文化自信。在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中逐渐失去对本国文化价值的信心,亦不利于中华文化对外传播。
因此,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虽然有助于大学生及毕业生合理地进行文化交流,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具体表现为“文化输入”的缺失:他们虽能程序性地按照英语语言和欧美文化进行跨文化交流,却缺乏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意识,究其原因是长期以来,英语教学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教育空缺和意识不足极大削弱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影响中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四、中华传统文化对外传播视野下的英语教学改革策略
在“一带一路”历史背景下,大学英语的主要价值在于沟通中外交流。在当代,向世界推行中国文化是大学英语教育价值的重要体现。为提高大学生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流时推广中国文化的意识与能力,在把中国文化教学渗透于常规教学的同时,必须提出有效策略:
(一)加强传统文化——培养跨文化传播人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内涵历史悠久,积淀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滋养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其最核心的就是其中的一套思想理念、价值观和民族精神,主要包括: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和崇德尚义。求和平、谋合作的“发展道路”烙有鲜明中国传统文化基因;从“协和万邦”到“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凸显了中华文化元素中的中国特色软实力;“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处世哲学;“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命境界等思想,闪耀着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光芒。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中国最深厚的软实力,并能帮助中国坚定文化自信。
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刘利也表示,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任何沟通和交流,语言是最首要的工具。所以,为使中国文化高效、准确地对外传播,高校英语教学应采取措施,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与能力。在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上,可利用目前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专四、专八考试改革加大中国文化翻译带来的机遇,通过多种方式,如网络、移动学习APP等,加大中国文化、历史的学习力度,深化学生的有关认识。
(二)提升师资力量——提高国学文化素养
从上述分析来看,要改变我国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高校英语教师除了提高自身用英语表达并阐述中国文化的能力,还应培养自身的国学文化素养。教师应当在不影响日常工作与生活的情况下,激发内在因素,积极地学习相关的中国文化。但在目前各层次的英语教材中,涉及西方文化元素较多,中国传统文化所占比例较少。在此,学校可协同相关部门组织编写专门介绍中华文化的英语课程,使其融于英语教材和教学中。教师亦可在教材编写的实践中,通过大量搜索和补充优秀教学案例,平衡中西文化比重,同时提高自身国学文化素养。
(三)改革教学方法——古装剧片断教学法
大学英语教师如何应用各种新型教学方法创设更加和谐、生动的教学环境,如何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方法改革已是当前高等教育中不容忽视的议题。大学英语教师应当在“知行合一”的基本教育理念下,坚持以人为本,并保持对学科建设的创新性和敏感性。除了传统的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口语报告、文化表演、文化展示等教学方法外,教师亦可采用影视配音教学法、古装剧片段教学法等。与当代影视作品相比较而言,一些脍炙人口的优秀古代影视作品即古装剧如《孔子》、《西游记》、《济公》、《红楼梦》、《水浒传》、《甄嬛传》等有些已被译成英文版在美国等地播出,其在中华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帮助学生潜移默化地了解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19]。教师在课堂上若只通过文字表述或图片展示来介绍某个朝代的文化或古代常识,学生难以深刻理解其内涵,但若借助于古装剧片断教学法,如通过观看《甄嬛传》中甄嬛跳惊鸿舞的片段,学生能生动地领会中国古代舞蹈之美;又如教师在讲授《论语》相关章节的英译时,通过播放《孔子》这部古装电影,学生便可从电影里穿插的诸多《论语》的典故中加深对孔子的“仁”、“礼”等概念;在介绍中国四大名著如《三国演义》时,亦可适当选取相关经典片段,生动地再现原著,让学生领略三国英雄平定乱世的智谋与胆识、谋臣武将为人处世的态度,在学习中华文化中启迪人生智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民族文化自豪感。古装剧对外传播的优势不容忽视,其所承载的大量中华传统文化符号使其在文化传播中呈现出难以替代的吸引力[20]。
(四)拓宽交流渠道——支持孔子学院文化与学术交流活动
从2004年起,中国为了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中华文化传播为主要目标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孔子学院”开始在海外探索并设立。2016年12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孔子学院总部理事会主席刘延东在第十一届全球孔子学院大会上强调, 孔子学院要发挥中外合作高校的积极性,并以“创新、合作、包容、共享”为努力方向。
“传播中华文化是孔子学院的重要使命之一,传播本身是开展对话的过程。”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王学典在2018年11月11日的“孔子学院研究与智库发展高峰论坛”的主旨演讲中指出,实现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必须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与西方文明进行交流,让儒学在政治、经济、社会等不同层面与西方主流思想展开对话。“从‘人性本善’‘贤能政治’等中国传统人文思想和理念中提炼现代社会科学概念,形成中国特色社会科学体系,就是儒学与西方主流思想的对话过程,是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过程。”山东大学校长、孔子学院总部理事会理事樊丽明表示,山东大学自2005年至今,陆续承建了8所孔子学院,在海外实践、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理论研究等方面形成孔子学院的“山大模式”。外交学院院长秦亚青发表了题为“中华文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主旨演讲,他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既考虑了全球化,也根植于中华文化的智慧与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成为建设全球孔子学院系统的重要目标。“积极传播中华文化,必须要在全球语境中挖掘和凝练中华文化的精髓,并与时俱进地以他人听得懂、看得明白并且可以接受的话语体系去诠释内涵。”
除了全国首批参与汉语国际推广和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高校之一的山东,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也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 加强海外孔子学院建设, 促进湖南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和教育合作。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 湖南省高校紧随中央政策, 充分利用湖南省的政策支持, 将海外孔子学院建设和发展纳入各校“十三五”发展规划,切实提升办院能力和水平,推进中国文化才能在海外更加广泛的推广。因此,高校可借鉴山东、湖南等地高校,积极扩大对外文化领域合作、民间交流和海外实践,选派优秀学者赴孔子学院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为文化交流打下扎实的基础,并通过进一步支撑海外“孔子学院”和中国文化中心建设,构建更加务实高效的支撑体系,融入“中华文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五)融合“课程思政”——系统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
在习总书记提出的“各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讲话精神和教育部提出的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改、教改要求的背景下,英语教学通过以“课程思政”为契机,将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推进“课堂思政”建设,探索思政教育与外语教学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育人中主渠道作用,落实教师育人职责。
英语课程具有天然的思政性,外语教学中思政教育无处不在。根据本校各专业特色,深入发掘外语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如何从“英语+文化”、“人性本善”、“贤能政治”等中国传统人文思想和理念出发,把“思政”更好地融入外语教学实践,收集丰富的课程资源并“无缝对接”地应用到课程教学,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如《英语阅读》课程可从国际视角解读文学作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大学英语》课程,可通过解析外交关系,在翻译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财经新闻听力》课程,可从中解读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英美文化》课程中,立足中华优秀文化,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国际商务谈判》课程,可通过周恩来外交谈判到中美贸易谈判,结合传统文化分析中外商务谈判差异。此外,结合外国语学院“党建+文化”主题党日活动,探讨外语教师在“一带一路”倡议新形势下的新使命与担当。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习近平治国理政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元素,落实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根本任务,是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五、结语
《“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中提出:“助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积极参与文化交流与合作,传承丝路精神,促进文明互鉴,实现亲诚惠容、民心相通,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为实现《愿景与行动》总体目标和全面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夯实民意基础。”对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来说,远播中华文明既为其带来发展机遇,又使其面临严峻挑战。在此全球化的语境下,通过有效的课程改革,直接有助于提升国内高校师生对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视程度,提高学生恰当运用英语跨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对中华文化于大学英语教学的渗透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其理论成果将有利于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和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地位,使大学英语公共课不再仅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更是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的大学英语思政教育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