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肩关节撞击综合征1.5T磁共振成像诊断结果分析

2020-01-18管英邹萍李继兵江油市人民医院放射科四川江油6217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18期
关键词:肩峰肩部磁共振

管英 邹萍 李继兵 江油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四川 江油 6217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肩关节撞击综合征1.5T磁共振成像诊断结果。方法:择取本院在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肩关节撞击综合征38例,其均经过临床检查确诊,并将其检查结果作为参照组;然后对患者采取1.5T磁共振成像检查,并将其检查结果作为观察组。对其检查的准确性进行比较。结果:在观察组检查中,有21例部分撕裂、17例完全撕裂,与参照组比较,准确率为100%;且在观察组中,有16例患者存在肩峰下滑囊增厚特征,12例患者存在肩峰下滑积液特征,完全准确。结论:对肩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采取1.5T磁共振成像检查,能够保证其检查的准确性,可作为该种疾病的主要检查手段,值得临床选用。

随着当前人们生活与生产形势的转变,各种功能缺失疾病增多,肩关节撞击综合征是临床相对典型的一种肩关节疾病,其多是因肩袖反复受到挤压或者摩擦所导致的严重损伤[1]。这种疾病在发生后,患者会存在明显的肩关节疼痛,从而使之日常生活受到影响,严重时患者的肩关节活动范围将会受到限制,甚至导致肩关节功能缺失。而这种疾病在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以肩部不适为主,患者很容易将其等同于劳累、运动量过大或者方式不适所致,从而不加以重视[2]。而随着病情的延长,患者肩部及肩周区域会产生较为剧烈的疼痛,夜间有加剧现象,同时上臂外展范围受限,肩部功能逐渐缺失。在这种状况下,患者不得不到医院就医。肩关节撞击综合症无法通过肉眼来进行识别,临床必须要对其采取影像学检查来进行确诊。笔者结合本院临床工作,就肩关节撞击综合征运用1.5T核磁共振成像诊断的准确率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择取本院在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肩关节撞击综合征38例,其均经过临床检查确诊,并将其检查结果作为参照组;然后对患者采取1.5T磁共振成像检查,并将其检查结果作为观察组。在本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24~66岁,平均(45.29±3.42)岁。在患者入院时,主诉肩部与肩周等区域存在较为严重的疼痛感,且夜间加剧。在进行肢体检查时,可以发现患者上臂外展受限。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对其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可比。

1.2 方法

参照组在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肢体检查,并且以各种影像学检查。

观察组在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GE1.5MRT成像检查。其选取SIEMENS AVANTO 1.5T磁共振扫描仪,以单通道柔性线圈,以斜冠位及斜矢状位快速自旋回波,(1)(FSE)为T2WI参数设定为:AX FSE T1,FOV 18cm,层厚/间距:4.0mm/1.0mm,288×192,AX FSE PD FS,FOV 18cm,层厚/间距:4.0mm/1.0mm,256×192;(2)斜冠状PDWI参数设定为:COR FSE T1,FOV 18cm,层厚/间距:4.0mm/1.0mm,288×192;(3)斜矢状位参数设定为:COR PD FS,FOV 18cm,层厚/间距:4.0mm/1.0mm,288×192,SAG FSE T2 FS或SAG PD FS,FOV 18cm,层厚/间距:4.0mm/1.0mm,288×192。在检查后,由两名经验丰富的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医师来对其进行图象判断,从而对病情进行诊断。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以±s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观察组检查中,有21例部分撕裂、14例完全撕裂,与参照组比较,准确率为92.11%;且在观察组中,有16例患者存在肩峰下滑囊增厚特征,12例患者存在肩峰下滑积液特征,完全准确。在部分撕裂患者进行核磁共振检查时,会存在明显的肌腱纤维不连续,信号异常的特点,肌腱关节侧出现信号连续增高的现象;完全撕裂患者在进行核磁共振时,会出现肱骨大结节处低信号中断,而中断的部位T1WI及T2W2分别为中等信号和高等信号。有3例患者信号不明确,无法对其进行准确的判断。

3.讨论

在近几年的临床工作中,肩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数量不断增加,这种疾病在早期不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影响,而随着病程的延长,患者的肩部功能会受到明显的限制,再加上疼痛相对剧烈,很容易对其生活质量与睡眠质量产生影响。在当前,该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多数医学者认为,肩关节撞击综合症的发生与肩峰形态异常存在一定的联系[3]。尤其是钩状肩峰患者,其发生该种疾病的可能性较高。肩关节不稳等现象,也可能会诱发该种疾病。一些长期处于肩关节极限活动状态的患者,就可能会出现该种疾病。这主要是因为,其关节囊与支持韧带松弛,肌肉疲劳与损伤较为严重[4]。肩关节撞击综合征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出现功能障碍,从而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较大的限制。而在目前,对这种疾病的认知还存在明显的缺失,尤其是在诊断的准确性上,还有所质疑。在常规工作中,对于肩关节撞击综合征,多以关节镜检查为主。这种检查方式具有一定的侵入性,可能会使得患者产生不适感,且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进行恢复。而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强化,临床检查方式逐渐多元化,X线片、CT及MRI等运用频率不断增高,其中,MRI诊断是一种无创性的诊断方式,其在当前的运用范围不断扩大,其优势逐渐凸显。在通过对不同平面的扫描上,能对肩峰作出对应的显示[5]。经验丰富的医生能够根据成像,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从本次研究上可以看出,这种检查方式的准确性高达90%,其虽然不能保证检查的完全准确,也能够为临床工作提供可靠的资料,使之治疗的准确性得以提高。需要注意的是,肩关节综合征在发生早期,患者的临床症状不明显,随着病程的延长,患者体征逐渐加重,才会到医院就医。而这种疾病无法通过肉眼来进行辨别,部分患者会对核磁共振等检查产生质疑,认为会对自己的健康造成影响。在运用时,必须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使之能够理解该种检查方式实施的必要性,从而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配合诊断工作的开展。而在诊断结果的确定上,要由2名经验丰富的影像学医师反复确定,以保证诊断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对肩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采取1.5T磁共振成像检查,能够保证其检查的准确性,可作为该种疾病的主要检查手段,值得临床选用。

猜你喜欢

肩峰肩部磁共振
肩关节镜下改良前肩峰成形术治疗Ⅱ型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疗效
活动颈部时有响声是怎么回事?
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序列诊断肛瘘诊断价值
冈上肌出口位在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
不同类型肩峰下骨赘对肩袖肌腱病关节镜治疗的影响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肩峰撞击征二型肩峰行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与关节镜下单纯肩峰下清理术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