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入党积极分子立体化培养的探索与创新
2020-01-18廖荣军
廖荣军
(黄山学院 办公室,安徽 黄山245041)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中指出:“党支部要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1]党支部的职责和任务能够首次体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充分展现党中央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要求,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2]。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的职责,大学生党员发展是基层党组织一项重要内容,他们是共产党重要的生力军和后备力量,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是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基石,因而高校选拔培养好入党积极分子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结合当前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育问题现状,结合地方应用型高校的实际情况,探索提出搭建“三个培养平台”和“两个体系保障”的培养模式,为开展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工作提供参考。
一、搭建入党积极分子立体化培养建设平台
(一)搭建以学习型为导向的建设平台
1.运用新生入学教育做好入党启蒙教育
新生入学教育是帮助大学生尽快适应新环境、确立奋斗目标、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与人生观的重要环节。大学生踏入高校的殿堂,他们怀揣激情和梦想,对未知充满好奇和憧憬,但他们还不成熟,还未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此时,应该给予正确的指导,积极开设入党启蒙教育课程。入党启蒙教育是大学生步入校园后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把握人生第一个按钮的关键节点,也是政治素养教育的启蒙阶段[3]。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启蒙教育是基层党支部工作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和壮大党员队伍的重要纽带。[4]因而利用好新生入学教育契机,可以帮助新生树立正确思想指引,端正入党动机,激励低年级新生积极向上,在思想和行动上向党组织靠拢,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2.正确引导入党积极分子提升专业素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5]。高校大学生受过良好教育,是高知识人群代表,大学生党支部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引导他们养成刻苦学习、勤奋学习的习惯,为大学生提供学习共享平台。[6]“学如弓弩,才如箭镞”,学习是大学生立身根本,入党积极分子要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就要在学习上做表率,成为善于学习、有较强学习能力的优秀者。因而在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过程中,要引导广大学生注重专业知识学习,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提升专业素养。
3.完善培训形式,突出新媒体运用
《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第十条规定“党组织应当采取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听党课、参加党内有关活动,给他们分配一定的社会工作以及集中培训等方法,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教育”[7]。因而,高校基层党支部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工作是一项重要任务。
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和现代化能够激发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党支部在开展日常教育和学习培训时,应充分把握新时代大学生的特性,将易于学生接受的微课堂、翻转课堂、情景党课、微视频等互动学习、合作学习新模式引入课堂,有效开展党性教育。[8]大力提倡新技术,利用新媒体将传统课堂向网络课堂转变,搭建网络学习平台,充分发挥新媒体正能量,积极开展“网络党课”,并利用“强力学习”等媒介组织线上活动,提高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教育的质量。[9]新媒体时代,传统培训课程需要不断创新,现代科学技术是有效工具,多种培训形式将有效提升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
(二)搭建以提升素质为导向的实践平台
习近平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广大青年要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学习,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10]。
1.在社会实践工作类岗位上锻炼
根据专职辅导员进驻学生公寓的工作模式,可利用辅导员之家优良的办公环境和氛围设立入党积极分子先锋岗,安排入党积极分子轮岗值班,协助学生支部和辅导员在公寓开展党建活动,加强党员的后续教育,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为青年大学生提供服务。
安排入党积极分子进入党支部和学校行政部门等岗位学习锻炼,学生通过参与日常管理和实践,为管理团队充实了新鲜血液,也为组织提供更直接的考察方式。同时在学习实践中,既加强了学生对党的基本知识的认识,也增强了党组织对学生的指导和监督,为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提供平台。[11]
2.在日常志愿服务类岗位上锻炼
结合每年迎接新生所设立的志愿服务岗,安排入党积极分子提供志愿活动,通过正确引导新入学学生转变新角色、适应新环境,宣传学校规章制度和优良传统,展现入党积极分子良好形象,并在实践中提高党性意识,增强党性修养。
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应积极参加共青团、学生会或学生社团组织的各类公益志愿者活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青年志愿者活动,在实践中加强教育,在实践中体现教育。促进教育与实践相融合,发挥其在服务师生、服务校园、服务社会中的作用,使其在实践锻炼中受洗礼、长才干、做贡献,提高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教育的指向性和实效性。[12]
(三)搭建以学科竞赛为载体的培养平台
十九大报告提出“从2020 年到2035 年,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13]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科技进步的源泉。高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学科竞赛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团队精神,有效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实践能力;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整合课内外实践教学资源的重要载体,有助于学校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建设人才。[14]
大学生党员有自身的创新优势,他们是高校创新队伍的骨干力量。同时作为学生先进分子,大学生党员在学生群体中享有较高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对普通学生的言行举止和思想教育起着重要的引领和表率作用,对高校创新和学科竞赛等贡献积极力量。[15]因而引导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搭建以学科竞赛为载体的培养平台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建立入党积极分子立体化培养的体系保障
(一)提高标准,打造专业化的基层党建工作队伍
发挥教研室专业教师和党员教师在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高校教师中有相当比重的党员教师,其中包括高层次的教授和博士队伍,基层党建队伍应积极吸纳他们担任入党积极分子培养人。结合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要求和高校实施的本科生导师制度,倡导专业党员教师既成为大学生学业解惑的人生导师,也成为大学生思想引领的政治导师。
高校辅导员承担着思想教育、道德引领、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等教育任务,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对大学生进行指导、规范和组织。专职辅导员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在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发展对象确定、预备党员转正、党员教育等各环节上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高校专职辅导员任务量都比较大,除带班工作外,基本都身兼学生支部书记等职务,而高校学生党员经过党组织精心培养,发展成预备党员或党员的都已是高年级学生,基层组织可聘请优秀学生党员担任辅导员助理,协助党支部更好完成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工作。
(二)量化指标,优化入党积极分子考核体系
按照《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第十三条:“对经过一年以上培养教育和考察、基本具备党员条件的入党积极分子,可列为发展对象。”[7]这是发展对象的标准要求。党支部需要制订细则,优化选拔流程,建立具有导向性的量化考核体系,进而选拔优秀大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
高校学生入党积极分子量化考核体系应包括党组织推荐和指标考核,其中党组织推荐包含党支部、团总支、培养联系人和辅导员推荐以及任课教师和班级同学测评。指标考核应包含思想政治素养、学业素养、学科能力素养、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方面。“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评价考核指标的建立,可以较为直观地考察入党积极分子在培养发展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对进一步指导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更具有导向性。”[16]量化指标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更应是动态化的考核体系,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评估检验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