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数字化转型的思考
2020-01-18刘欣彤广东东软学院
刘欣彤 广东东软学院
随着全球经济不断飞速发展,尤其是数字化给各行业带来巨大冲击,金融公司不得不思考企业数字化面临的挑战:1.前端线上服务体系不完善;2.大中台的运营模式缺乏灵活性;3、后台数据孤岛问题无法快速支持业务决策。因此,从前端到后台的全面数字化转型,成为所有金融企业必须立即启动的任务。
一、优化线上体验,从客户迁移到生态服务
大型传统金融企业拥有海量客户群体,多数线上化还仅停留在将客户从线下到线上迁徙的初步阶段,而真正的数字化前端,需要从个性化、波段式的营销展示,转为为客户打造不同场景的生态体验。
第一、梳理线上服务体系。从将线下产品向线上迁徙,到设计符合线上消费客户的专属产品,企业需要对自己面对的客群、产品和服务流程进行全面的梳理,形成自身庞大的线上产品和服务仓库,并打上差异化的服务标签,应对不同的客户群体和场景需求。第二、制定差异化的营销策略。聚焦产品、权益、活动、价格四个要素,面向不同特征的客户群体,制定专属的“波段式”的营销方案,将客户想要和需要的产品服务,按特定节奏精准地送到客户面前,实现客户线上的高频互动。第三、打造线上场景和生态。客户的购买动作大多不是割裂的,而是基于特定场景和情感下的行为,企业在实现精准营销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基于社交、知识分享等方式,打造客户充分依赖的场景和生态,如购车、教育、医疗等,甚至尝试引入外部合作企业,共同营造生态氛围。例如,某保险公司引入外部银行、4s 店和汽油供应商,共同打造线上车展,将贷款、保险等金融服务,与购车和加油场景相结合,实现线下车生态向线上延展。
二、巩固中台能力,从系统模块化到组织前置化
企业中台是连接前段运营和后台服务的关键纽带,它对前线赋能的效率,决定了整场数字化战役的成败。
系统搭建上,随着云服务的不断成熟,基于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的中台服务能力逐步成为企业的焦点。通过将业务服务能力打碎、重组,最后形成业务服务模块,并用PaaS 的中台能力将这些模块固化,成为大型金融企业的最优选择。银行不再需要为为每一个交易系统开发一个反洗钱功能,而是通过调用反洗钱模块的服务,实现全量业务系统的监控和记录,而该模块的持续优化,也成为“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买卖。
组织架构上,大多企业设置独立的产品部、IT 部、财务部来支持整体企业运作,尝试通过集中化的大中台,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但这种内部闭环的工作机制,带来的可能是一板一眼的制式流程,难以满足前线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此时,向前线投放业务前置岗慢慢成为众多企业的最佳选择。参考HR 三支柱的理念,在中台部门运作中得以延伸,通过强化BP(业务伙伴)角色,让中台人员走进业务部门,深入了解业务的实际需求,并将需求快速反馈至COE(专家组)和SSC(集中作业中心),完成“简单需求敏捷实现,复杂需求集中推进”的中台支持模式。
以上模式在某国有银行得到了很好的实践,其在2007 年开始推进业务模块化,将所有业务流程拆分成不同的业务模块,并将业务模块和系统能力一一对应,打造基于PaaS 的中台服务能力;同时尝试将产品岗前置到渠道部门,支持快速的产品创新。本人作为客户,最直观的感受便是其线上功能的调整比同业更迅速,迎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上线比同业更及时。
三、夯实数据基础,从数据记录到智能洞察
众多行业中,金融业算是数据准确性要求最高,数据处理能力最强的行业,但仍然缺乏智能化的数据应用方案,在大数据不断发展的当下,从数据的可记录、可搜索,向可视化、可决策、可追踪的跃进,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
首先,优化基础的数据管理模式。建立从数据仓库、数据集市到数据分析平台的数据管理体系,从系统建设和管理制度上解决数据来源混乱、数据口径不一致、数据获取困难的现状。其次,打造可视化的数据应用能力。向管理层和前线员工提供差异化、可配置的数据获取工具,辅助市场洞察决策。最后,探索智能化的数据决策工具。打造专业的数据分析和策略团队,通过机器学习等高阶算法,固化常规的风险判断规则和经营决策逻辑,实现智能化的业务决策。
四、结语
没有一个行业能拒绝时代的发展,没有一个行业能不适应数字化的潮流。更高效的服务体系和运营模式必将成为众多金融企业落地经营策略的润滑剂和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