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的人才支撑体系分析
2020-01-18陈中伟华长营
陈中伟,华长营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经济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0 引言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以下简称郑州航空港区)是国务院正式批准的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自从2013 年被国务院批复同意建设以来,就拉开了大力发展的序幕。郑州航空港区积极推动产业发展,主要经济指标保持高速增长,经过短短几年的时间,其建设就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根据《河南省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8年,郑州航空港区全年生产总值达到800.2 亿元,同比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达到782.58 亿元,同比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333.69 亿元,同比增长11.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2.4 亿元,同比增长16.8%;电子信息业产值突破3000 亿元,同比增长7.6%,在全省占比70%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500 亿美元,在全省和郑州市占比分别达到63.87%、85.77%;跨境电商业务量2114.4 万单,在郑州市的占比由2016 年的3.28%提高到2018 年的21.8%,相比2016 年提高了l5.6 倍。随着郑州航空港区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其先行和示范效应也日益显现,带动了河南省乃至中原经济区的经济发展,但与此同时,其人才支撑问题也逐渐显现。
1 郑州航空港区人才支撑体系的现状
郑州航空港区人才支撑体系主要包含两个部分,一是河南省省内人才的培养,二是省外人才的引进与交流。其中省内培养主要为本科生人才培养和高层次人才培养。
1.1 河南省人才培养状况
1.1.1 本科人才培养
本文利用河南省普通高校本科生毕业情况来反映河南省的人才结构状况。据《河南省统计年鉴》,截止到2017 年,全省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人数达到253,804 人,比2014 年增加了44,889 人;本科毕业生主要分布于工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其中,人数最多的是工学,达到77,823 人,占总人数的30%,这是郑州航空港区乃至整个河南省发展需求量比较大的学科,对郑州航空港区建设的支撑力较强;其他学科基本稳定,能够协调发展。比较合理的学科种类有力地支撑了河南省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促进了郑州航空港区人才支撑能力的发展。
1.1.2 高层次人才培养
河南省博士、硕士研究生等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规模仍然偏小,而郑州市是河南省高层次人才培养最集中的城市,据《河南省统计年鉴》数据显示,郑州市高等院校研究生毕业总人数从 2013 年的6178 人增加到2018 年的7681 人,尽管毕业总人数在不断增加,但其占高校毕业生的比例却在不断下降;同时,河南高校科研基础比较薄弱,研究型人才培养水平相对较低,不能满足郑州航空港区经济发展的需求。
1.2 省外人才引进与交流
郑州航空港区自成立以来,高度重视人才的引进与交流工作,大力推行“人才+项目”等人才引进和交流方式,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引才渠道。截止到2018 年5 月,郑州航空港区通过“人才+项目”的方式引进和交流4 名院士、8 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智汇郑州·1125 聚才计划”引进和交流人才74 名,其他引进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总数超过1500 名,引进和交流的高层次人才对郑州航空港区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显现。
2 郑州航空港区人才支撑体系存在的问题
虽然郑州航空港区人才支撑体系中省内人才培养和省外引进交流已经具备一定的水平,但仍无法满足整体产业发展需求,在区域生活环境、政府政策、人才培养能力、人才结构和人才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
2.1 生活环境欠佳
郑州航空港区是新建城区,基础设施不太完善,商业服务、医疗设施、生活娱乐、基础教育等方面与老城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难以满足高层次人才子女教育、家属就业、医疗保健、社会保障、休闲娱乐等方面的需求。
2.2 相关政策不完善,人才管理机制不健全
近年来,郑州航空港区大力推行人才发展战略,出台了很多关于人才引进、培养、奖励等方面的政策,以吸引更多的人才。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人才支撑体系的建设,但是现有的政策仍然不能满足郑州航空港区进一步发展的需求。例如在人才认定标准以及奖励方面,当前的人才引进标准是按照学历、职称衡量的,这就导致一些学历比较低、没有职称的高技能型人才在引进时受阻,即使引进来也得不到相应的奖励;此外,政府一直在出台各种政策来吸引高层次人才,给予安家费、资金、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但并没有制定针对郑州航空港区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引进细则。与此同时,在当前航空港实验区人才体系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体制与机制方面的问题,阻碍着国内外人才的集聚,不利于郑州航空港区人才支撑体系的构建。
2.3 本地高校专业人才培养能力不足
郑州航空港区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大量的高层次专业人才,而各地高层次人才引进竞争激烈,高层次人才的供给更依赖于本地的高校。然而河南省高等教育总体规模仍然偏小,高等教育办学水平相对较低,大部分高校综合实力比较薄弱,无法满足郑州航空港区对高层次专业人才的需求。
同时,本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与现实需要脱节。高等院校在培养人才时主要按照传统模式进行,往往侧重于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无法满足郑州航空港区建设的需求。
2.4 高层次人才相对缺乏
虽然近年来港区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加大高技术高技能人才的引进与交流,但是高层次人才总量仍然相对较少、比重偏低。
截至2018 年,累计有200 余家相关企业签约入驻郑州航空港区智能终端产业园,短短几年内郑州航空港区智能终端产业就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然而这些企业大多数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相对较少。这些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产品附加值较低,根本原因在于缺乏掌握核心技术的高技术高技能人才。随着郑州航空港区航空物流业、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其迫切需要大量具有较高知识水平、创新实践能力和掌握核心技术的高技术高技能人才。
2.5 人才开发与管理观念滞后
郑州航空港区在人才开发和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人才支撑体系的建设。目前,郑州航空港区的一些政府部门和企业对人才的作用认识还不到位,人才开发和管理意识不强、观念滞后。特别是许多企业没有认识到人才开发和管理的重要性,从而导致郑州航空港区人才开发和管理工作的滞后,影响了人才使用效率。
3 完善郑州航空港区人才支撑体系的建议
人才是支撑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人才供不应求的现象会影响郑州航空港区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郑州航空港区的建设和发展关键在于构建完善的人才支撑体系。
3.1 改革现有工作机制,健全灵活高效的人才管理体制
首先,改革现有工作机制,转变政府人才管理职能,纠正人才管理中存在的行政化现象,突破旧思想旧观念的约束,破解郑州航空港区在人才引进、开发和管理等工作中存在的体制性障碍,充分激发人才的创新力,为郑州航空港区建设提供坚实人才保障。其次,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机制。坚持把品德、能力、业绩作为衡量和评价人才的主要标准,改变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做法,注重评价研究成果质量、学术水平、原创能力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等。最后,充分发挥市场的引才主体作用。政府要继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把人才资源的开发、培育、配置等职能进一步向市场开放,加快形成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人才发展新格局。
3.2 针对郑州航空港区产业发展出台相应的人才引进政策
目前郑州航空港区的人才存量和培养状况无法满足港区建设对人才的迫切需求,需要大力引进人才。首先,要实施重点产业、重点领域的人才引进计划。结合郑州航空港区的发展需要,对重点产业、重点领域人才的需求情况进行统计和预测,对所需人才制定专项引才计划,积极鼓励各类用人单位大力引进高端紧缺人才。其次,根据郑州航空港区的发展需要,超常规引进行业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例如,对于国内外的知名学者专家,可以给予其与“中原学者”或者省特聘教授相同的经济待遇;对于重点产业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可以给予其普惠性政策支持。最后,根据产业发展规划,按照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需求程度,有针对性地制定合理的、有利于人才发展的、有吸引力的人才引进政策。
3.3 构建引才网络,多渠道引进人才
郑州航空港区政府应紧紧围绕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积极开展人才引进工作,构建多元化的引才网络,多渠道引进各类优秀人才。一是积极参加各类招聘会。应积极组团赴北京、上海、武汉等地针对高校、科研院所毕业生进行招聘,引进所需的各类高层次人才。二是依托网上人才市场进行招聘。网络招聘具有覆盖面广、成本低、使用便利、效率高等优点,因此应充分发挥网上人才招聘的优势,以“河南省人才网”“郑州市人才网”等网站为依托进行网上招聘。三是开展以才荐才工作。应充分发挥各合作单位作用,开展具有师承关系、学术合作关系的高层次人才互相推荐工作。四是拓展海外资源。郑州航空港区应积极与华侨华人社团等海外组织建立广泛的联系,了解和掌握一批海外人才资源,并制订有针对性的人才引进方案。此外,郑州航空港区还可通过“人才+项目”、特需岗位、“亲情+乡情”等方式引进高层次人才,为港区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3.4 支持和鼓励河南高校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专业人才
随着郑州航空港区建设的快速发展,其对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仅依靠引进的人才还远远不能满足港区发展的需要,因此,需要提高本地各层次人才的培养能力。首先,河南省高校要勇于改革,部分普通本科高校要积极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融入应用型教育理念,加强教育与产业发展、专业和职业规划的对接,培养出能够有效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形成人才培养和就业的良性互动。其次,河南省应鼓励相关高校适当增开与港区主导产业相关的专业并扩大招生规模,提高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数量和质量。相关高校应依托航空经济发展优势,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力度,重点建设与港区航空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密切相关的学科专业,积极构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结构,形成与郑州航空港区产业结构和人才需求相适应的学科专业体系。
3.5 优化人才发展的外部环境
郑州航空港区要积极优化人才发展外部环境,增强人才吸引力。首先,要牢固树立“人人是人才,胜任即是才”的人才观念,形成尊重人才、人尽其才、以人为本的人才发展环境。其次,要深化改革,营造公平、公正的制度环境。积极探索建立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再次,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积极完善人才发展的相关政策和具体实施细则,降低人才引进的门槛、减少对人才流动的限制,制定人才评价标准,真正落实各种待遇,让人才政策发挥实效。最后,要加快郑州航空港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商业、教育、医疗、休闲娱乐等配套设施,满足人才的各种生活需求,解决其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