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综合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

2020-01-18曾凡远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办学院校职业

曾凡远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综合竞争力,即事物整体上的竞争能力,泛指利用多要素指标的综合分析方法,横向比较同类事物之间的层次差距,是衡量事物宏观档次的重要标准。高职院校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实施主体,肩负着与普通高校同等重要的育人角色,其综合竞争力是国家教育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教育产出相对于他国的优势与能力的体现。[1-2]

回顾从国家高职示范院校到优质院校再到“双高”院校的建设历程,高等职业教育在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实训条件、社会服务等方面均付诸行动并取得了优异成绩。[3-4]新时代产业转型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双高计划项目建设等都对高职院校的综合竞争力提升与达成提出新的目标和期盼。一方面要求各院校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类型教育”的转换与建构等方面实现重点突破和新的提升,另一方面则强调院校、专业(群)建设应紧密围绕区域产业布局,全面优化专业与产业的适应性与匹配度,重点服务中小微企业成套技术研发,提升服务产业新战略的能力和水平。

一、高职院校工作基调

高职院校综合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是一个长时间序列、内涵式发展的渐近过程,需坚持统筹规划、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效益为中心,以高水平、优质院校建设为统领和主要内容,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逐步集聚各类要素资源,增强服务供给能力,实现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双重功能。因此,高职院校综合竞争力的构建可从以下“四个规律”着手。

(一)遵照发展规律

以新时代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方案为统领,落实关于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加快内涵建设步伐。坚持需求导向、结果导向,促进加快教育教学改革进程,加快构建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全面规划布局高水平院校各项建设,集聚资源要求,推进高质量发展。

(二)遵循市场规律

市场及其经济理性正在日益入侵、渗入到高等教育领域,高职教育要进入经济社会主战场,必须按照市场规律与高等教育“两个规律”办事。这是市场倒逼的结果,也是在自我发展和与外部环境互动下自发形成的过程。高职院校应遵循产业转型升级要求,充分考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与产业之间的匹配度和适应性,主动进行专业供给侧改革,拓展服务区域社会发展的专业领域。

(三)贯彻职教规律

职业教育办学正在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教育要作出适应性调整,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构建现代教学社区为抓手、以实践能力“双创”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推行多元素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构建特色教学情境,开创“类型”教育。

(四)尊重成长规律

教育必须体现教育自身和人才成长内在规律,以学生为中心,服从服务“全人”教育,回归教育本真。高职教育工作视角更应以培养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创新教学模式,提升综合素质,积极推进“双证书”制度,配合推进国家学分银行与终身学习制度的建设,为学生多路径就业创业和升学深造创造条件。

二、高职院校职教生态

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系统与行业企业对接的契合点,正逐步向多元化主体、多元素集聚的模式转变,在此过程中如何适应行业企业对于人才培养的动态要求,如何在职业教育改革新形势下提升办学实力与服务水平、谋求自身独特价值体现是各院校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应注重集聚各类要素,提前谋划布局,打造现代职业教育新生态。

(一)主体多元

教育的边界、规制、结构正在被打破重构,多元参与、交叉融合成为自我革新要求和内在的需要。高职院校须主动引入企业、行业协会等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和教育教学活动,联合相关院所开展协同合作,衔接中职本科院校开展衔接培养。体系创新的龙头是管理体制,要刀刃向内,打破科层式管理、封闭运行的等级权力控制体系,将院系由单纯的教学组织单元,改组为具有自我生存自我发展能力的办学主体,变项目拉动、上打下通的垂直管理方式为院系自主经营、结构开放的多元管理方式,充分尊重院系主体地位,激发院系内生动力。

(二)资源共生

基于专业群和专业集群特征,整合多类型教育教学资源,构建多元化、集聚型的教学资源系统。推动各系统逐步形成教学、学习、实训、创业、展示等功能相融合的教学科创场所,产学研训创一体化实施,逐步面向社会、行业企业开放,共建共享共用。以推动混合所有制办学为契机,调动企业办学积极性,协同各方参与教育教学活动与社会培训,促进人才培养以满足需求侧供给。

(三)体验泛在

重视师生的主体地位和认知情感需要,在人文关怀上舍得投资金、建场所、造氛围。注重教学场所、学习环境的智慧智能化建设,重在建设信息资源,提升教学管理的方便程度和亲和力。鼓励依托智慧教室、虚拟仿真实训室、人文类工坊等教学场所搭建沉浸式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参与度并增强体验感。倡导以信息化手段、以虚拟教学社区等方式引导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更好地促进学分制实施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满足多类别需求。

(四)国际对标

“类型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比肩国际,国际对标,在更大视野中找准定位,确认培养模式。以国际化办学项目为牵引,以专业国际化为载体,以师资国际化为关键,构建国际化办学的新局面。逐步引入国际课程标准、专业教材、国际证照,引进海外教学师资与团队,扩充留学生规模,提倡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在服务沿线国家中提升办学影响力,增强院校品牌辨识度。

三、高职院校工作布局

高职院校要实现中国特色的高水平发展,提升综合竞争力,必须顺应“职教20条”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新要求,将产教融合贯穿发展主线,将高质量工程项目融入建设过程,构建新形态、扩充新内容、促进新集聚、建设新平台、拓展新渠道,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定位施策,保障有序、协同、错位发展。

(一)构建现代职业教育新形态

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适应产业和社会发展需要,因此要持续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调整优化专业供给,系统构建专业群。同时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加快课程、实验实训条件等各类教学资源建设,促成课程组和系列化实训室建设,全要素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平台建设,鼓励二级学院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新模式,引入多主体参与,倡导效益驱动各方积极性,增强教学组织的灵活性和适应度,探索管理机制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模式。

(二)扩充职业教育供给新内容

打破传统供给侧与需求侧“两张皮”的困境。一方面专注校内人才高质量培养,坚决贯彻“1+X”的学历+技术技能素质培养模式,开发工作式手册、活页式等校企新教材,搭建工匠大师工作室等平台,结合中小企业成套技术服务、专利转化和技术服务等方式,育训并举提升学生技能水平与双创能力,保证专业与企业衔接配套的人才供给。另一方面注重挖掘社会劳动力继续教育和提升的能力,将非学历教育提高到战略高度,作为学校事业发展的有机组成来对待,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稳步并扩大非学历教育规模,满足行业企业需要;依托各类技能培训鉴定中心,持续加强社会教育和职业培训工作力度,充分发挥学校的人才、智力、资源优势,承接拓展社会化职业培训项目,探索多样化学习、个性化学习及学分积累转换的有效平台。

(三)促进教学条件集聚创新

教学条件反映的是高职院校的基本办学能力,这是保障教学活动开展和实施的基础能力,是影响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素。现阶段职业教育发展,要求高职院校专业群或专业集群在加快教学资源集成优化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教学质量提升工程项目、产教深度融合建设工程,深度挖掘泛在式、浸入式的教学活动场所,同时坚持引企入校、引企入园,共建共享校企实训基地,并改革实验实训管理体系,构建新型现代式的校企学徒制体系。

(四)建设信息平台智慧校园

智慧校园建设是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基础设施和硬件保障,应建设有院校自身特征的互联物联信息系统,基础性加强网络基础平台建设,构建有线无线一体化信息网络平台;重点借助教育信息化技术,加快数字资源建设,提高信息化资源集成和服务的能力;持续推进数据深度挖掘,开发校本流程化应用软件,利用大数据分析,实现校内各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打造学校师生一站式网上服务中心,提高师生用网的体验程度,为高水平、优质院校建设提供智能保障。

(五)拓展国际合作办学渠道

国际化程度和服务国际化的能力是高水平院校的一项基本建设内容。根据教育部关于《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文件要求,近年来我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职业院校、企业、非政府组织在教学方面开展了诸多的交流与实践,与沿线国家签署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多所高校在沿线国家开展境外办学。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经验逐步获得国际认同,国际影响力稳步提升。[5]因此,高职院校亟需建立国际合作交流管理体系,配备相关资源,对标国际协议,积极拓展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在人才培养方面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培养满足各自需求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凝练符合国际规范、突出中国特色的教育标准,支撑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四、结语

目前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已步入关键时期,“双高计划”项目的实施,更是引领了国家新一轮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方向。面对职业教育前所未有之大变革,学校发展不进则退。高职院校唯有改革创新、提前谋划,统筹工作基调、谋划生态布局、梳理实施路径,从战略层面紧抓学校综合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在实践积累中凝练各自独有的难以模仿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职业教学改革发展的浪潮中站稳脚跟行稳至远。

猜你喜欢

办学院校职业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职业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