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关于“三农”问题重要论述探析
——基于“以人民为中心”视角

2020-01-18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三农城乡农民

王 舒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咸阳 712100)

我国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始终坚持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发展目标,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提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比较完善的论述体系。习近平关于“三农”问题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解决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决心,践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始终把人民放在工作中心位置和心中最高位置,是新时期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强大思想武器。

一、习近平关于“三农”问题重要论述体系新理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高度重视人民,提出“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在新时代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一系列改革,也真正做到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中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习近平关于“三农”问题重要论述也依靠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1]发展理念从而迸发新理念。

(一)以尊重农民意愿为出发点

第一,尊重农民意愿首先解决农民最期盼最迫切的问题。习近平强调:“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1]党中央也始终以此为工作标准,依据习近平关于“三农”问题的系列论述,为农民群众办实事、办真事、真办事,切实解决好农民最关心最期盼的问题。习近平关于“三农”问题的重要论述是解决农民最关心最迫切问题的现实回应,也是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充分体现。

第二,尊重农民意愿始终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习近平关于“三农”问题重要论述明确指出了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本质就是解决好农民问题。习近平强调:“要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2]17,只有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才能实现农业转型升级和农村发展进步,真正解决好“三农”问题才有希望。

再者,尊重农民意愿始终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习近平强调要推动“三农”问题的顺利解决以及农村产业的转型升级,必须积极鼓励农民参与到改革决策过程中,要充分肯定农民在一系列改革实施过程中提出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并且结合具体实际将其归纳整理到改革决策方案当中去。充分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是践行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集中体现。

(二)以维护农民利益为立足点

习近平以切实维护农民利益为立足点的思想起源于梁家河插队时期以及延安知青岁月,正是因为长时间的农村生活以及跟农民的长期交流,习近平与农村和农民产生深厚情感,同时也更直接的看到了农村及农民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深深意识维护农民利益的重要性,并将这一思想运用到十八大以来的一切工作和改革中,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面临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三农”问题的解决中,习近平更加高度重视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以此作为一切“三农”工作的立足点。习近平始终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 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2]35实现富裕农民,首要条件就是维护农民各项合法利益,以此促进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富裕。

我国现在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习近平指出:“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决定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2]37这体现出习近平对于全面小康社会的要求,绝不是形式主义也不是“走马观花”,不仅要做到“大喊口号”,更要做到“大干实事”,要始终将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放在首位,维护农民切身利益,以此作为全面小康社会的评判标准。

(三)以贴近农民生活为归宿点

贴近农民生活的语言。习近平在对“三农”问题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中运用大量浅显易懂,农民能够理解的语言进行论述解释。如“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改革要打组合拳”等,以这样接地气的大白话更好使农民接受,不仅符合农民的接受水平,而且有利于习近平关于“三农”问题重要论述的理念和政策在农民群体中的传播扩散,有利于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

贴近农民生活的文化。习近平指出要以农民群众易于接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宣传教育。对于农民的教育要结合农民自身特点,利于农民可以接受理解的语言进行教化和思想传播,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可以更好解决“三农”问题。

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习近平关于“三农”问题的一系列论述完全贴近农民生活,对于农村生态环境及人居环境改革的过程中,习近平提出“厕所革命”,将改革落到实处、落到农民生活的细节处,贴近农民贴近生活。对于“高大上”的改革口号,农民接受理解能力有限,可能并不能实际发挥作用,将改革融入农民日常生活,首先改善农民生活必需品,增强农民对改革的信心、大大提高农民对改革的支持力度,习近平指出:“要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扎实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2]68,改革要真正贴近农民生活、造福于农民,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二、当前解决“三农”问题面临的新困境

习近平关于“三农”问题重要论述在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且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不可否认,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也出现了一系列“三农”工作发展新的现实困境,正确认识和梳理当前工作发展的不足之处,对于新时期“三农”问题的解决与发展至关重要。

(一)社会需求发展造成农村生态破坏

农民人居环境遭破坏。农村现存的过度开采、过度砍伐、过度放牧等情况严重影响着村民的生存环境,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层出不穷,农村原有的“绿水青山”日趋变为“秃山污水”,不仅使得生态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更使农民的人居环境不断恶化,有悖于习近平关于“三农”问题重要论述中强调的人民性。

农村耕地污染日趋严重。由于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深刻改变了我国农业生产结构,促使农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换,迫使农业为加大产量,对农业耕地造成了很大的负担。耕地是农业生产的最主要物质基础,但是由于社会需求的不断发展,农村生态环境和农业耕地遭到严重破坏。但农村耕地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关系到我国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必须高度重视。

(二)城乡收入结构失调且城乡一体化进程滞怠

城市发展迅速,且城市居民收入远高于农村。习近平强调:“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2]79但现阶段,农村劳动力老龄化严重,由于大量农村年轻劳动力涌入城市,促使城市经济发展速度远远快于农村经济。城乡居民收入结构的不协调,严重影响“三农”工作的推进。

城乡一体化的推进也并不是一帆风顺。一方面,我国依然存在“城乡脱节”、“重城市轻农村”现象,在社会公共资源和基础设施的分配上,城乡之间有明显差距,农村依然是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公共资源相对短缺。另一方面,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取得的改革成果颇丰,惠及群众范围颇广。但不可否认,城乡之间仍存在一定差异,两者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社会发展成果更倾向于城市,城市现代化建设速度远远高于农村,如不对此现实问题高度重视,长此以往将引发更大的社会矛盾。

(三)农民队伍整体素质参差不齐

农民队伍整体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农民队伍中大多文化水平较低,尤其是偏远少数民族地区。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农村整体教育资源比较落后、师资力量不强,导致农民受教育水平有限;另一方面是由于农村传统封建“上学无用论”的思想,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较多且对于农村女性的歧视,导致农村上学女童数量较少,使得农村整体教育范围有限。

农民队伍大多法律意识淡薄。一方面,在我国农村仍存在“人情”高于法律的情况,而且农民队伍中仍存在一部分法律意识欠缺,这就使得农村中出现的黑恶势力及非法活动等现象都通过“人情”或者“说情”而顺利平息,导致农村中的黑恶势力及非法活动等愈演愈烈。另一方面,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较慢、社会经济水平整体较低、农民可支配收入较低,同时对于法制教育的轻视以及法律宣传的不到位,导致农村仍存在“钱摆平一切”“钱比命重”的现状。不加以制止,会使农民群体法律意识更加淡薄,不利于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四)农村社会管理仍存在突出矛盾

许多农村出现村庄空心化以及老幼妇留守现象。一方面,由于当前农村中的受教育有文化的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向城市流动,农村中大多以老人、妇女、儿童为主,这就造成了农村人口在年龄结构上分布的极不合理,严重的村庄空心化和留守现象导致农村社会管理存在突出矛盾;另一方面,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和户籍制度的限制以及村庄建设规划的不合理,导致村庄外延的异常膨胀和村庄内部的急剧荒芜,形成了村庄空间形态上空心分布状况,大大降低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可能性,同时也不利于乡村社会管理。

一些地方干群关系紧张,侵害农民合法权益的事件仍时有发生。部分农村地方基层民主管理制度不健全、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农村内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能力不强等原因导致一部分农村村干部与村民关系紧张、农民参与农村民主管理的渠道不畅、农民基本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村内各项工作无法顺利进行、党中央各项惠民利民及扶贫政策也无法具体落实,这些问题都对农村社会管理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五)当前精准脱贫工作仍存在界定不清问题

“扶持谁”的问题仍需界定。“扶贫必先识贫”[2]91,当前对贫困的界定模糊,易出现“钻空子”现象。一方面,农村出现很多“关系扶贫”“人情扶贫”,一部分村干部利用自身特权及金钱为关系好但并不贫困的农户办理贫困户;另一方面,由于这些“关系户”和“人情户”的存在,导致没有关系没有人情的真正贫困的农民无法申请贫困户资格,导致精准脱贫问题停滞不前。

“谁来扶”的问题仍需界定。当前的扶贫工作出现一个问题多部门协同管理的情况,这最终导致了这个问题无人管理;此外,很多干部好大喜功,大搞“形式主义”,出现“走马观花”“有一说十”的现象。这与习近平强调的“精准”大相径庭,严重阻碍了2020年实现全民小康的目标实现。

“怎么扶”的问题仍需界定。当前的扶贫方式依然受到传统粗放扶贫模式的影响:一方面,传统粗放的扶贫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精准扶贫的精准定位,导致很多资金无法被有效利用,影响精准扶贫效果;另一方面,没有根据各地农村的不同现状制定不同的脱贫方案,没有开对“药方子”,如何拔掉“穷根子”。

三、解决当前“三农”问题困境的新路径

习近平在十九届四中全会中明确突出我国具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显著优势。”[3]进入新时代以来,虽然“三农”问题的解决仍存在很多困境,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心系农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依据现实困境,提出推进“三农”问题更好解决的新路径。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

十九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新的高度,提出在21世纪中叶“把中国建设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3],十九大四中全会更是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农业作为我国立国之本,是与生态文明建设联系最密切的产业,需要加强对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创造良好人居环境。“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4],充分体现出对农村生态治理的决心与力度。要在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保持农村原有风貌。习近平指出:“搞新农村建设要注意生态环境保护,注意乡土味道,体现农村特点,保留乡村风貌。”[2]106良好的人居环境是全体农民的殷切期盼,所以要尽量减少工业用地、加大生活用地,尤其是住房用地,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人居环境。

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修复,严守耕地红线。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理念,节约集约水、土地等资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方式。[5]要严守耕地红线,加强耕地可持续性生产,减少对耕地过度开采、过度耕作等现象,实现农村土壤污染的修复治理,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城乡关系转型升级

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城乡二元结构没有根本改变,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拉大趋势没有根本扭转。根本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2]127因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城乡关系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我国社会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表现为城市经济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农村经济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为了破除我国现存二元结构,要积极鼓励农业企业流转,鼓励农村发展合作经济,鼓励和引导农村现代化企业化,允许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6]

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在“三农”问题的推进中要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落实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

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十九大四中全会指出“要全面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应坚持应保尽保原则。”[3]我国从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和城乡二元结构的现实出发,切实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使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和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完善农村基本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7]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对农民的素质教育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习近平强调:“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2]151十九大四中全会也明确指出要坚持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基层文化、基层教育的发展。

加强对农民的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习近平在十九大四中全会中强调“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3],要加大对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支持力度,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合作办学,提高乡村教师的整体水平,帮助贫困地区改善办学条件,是农村儿童享受更好的教育待遇,完善义务教育法制体系,使更多适龄儿童有学可上。[8]对于已经错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民,要加强职业教育、完善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机制,掌握一技之长,实现更好就业。

加强乡村社会治理。习近平指出“农村社会管理要树立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理念,确保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安定有序。”[2]157对于农村中仍存在的违法犯罪活动以及黑恶势力要进行严厉打击,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构建农村社会治安体系,强化农民法律意识、提高农民道德素质。

(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

习近平强调:“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要以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为优先方向”[2]163,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对农村基层治理体系也提出新要求,以人民为中心,重视农村留守人员问题,加快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重视农村“三留守”问题。习近平在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3],落实各项帮扶政策,要让农村留守人员生活的踏实、安全、无忧,完善对农村留守人员的各项措施、推进帮扶工作顺利开展,围绕留守人员基本生活保障、教育、就业、卫生健康、思想情感等实施有效服务。

构建乡村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习近平在十九届四中全会上强调:“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3],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改善农村干群关系,处理好政府和群众利益关系,实现“源头治理”,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真正将矛盾化解在农村基层。

(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厘清精准扶贫概念界定

习近平强调要“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2]147,做到这三点才能真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才能实现精准脱贫。做到这三点,必须落脚于“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这三个问题上。

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首先,要将建档立卡工作落实落细,确保把真正的扶贫人口弄清楚;其次,要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既不要遗漏真正的贫困人口,也不要把非贫困人口纳入扶贫对象,将精准扶贫的“精准”落实到位,对于“贫困”的界定更加明确;最后,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扶贫措施精准到户到人,要对贫困户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

解决好“谁来扶”的问题。习近平强调“必须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2]149一方面,要将各项工作落实到人,实行个人负责制,对于未处理好的工作进行追责,划清各个部门之间的职责和任务,明确职权、分清任务,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落实。[9]另一方面,加快完善扶贫政策,严格规范各级扶贫人员,做到实事求是,切勿空喊口号,要使脱贫攻坚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要做到抓重点、解难点、把握着力点。

解决好“怎样扶”的问题。习近平指出我国脱贫攻坚的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要按照各地贫困地区和人口的具体现实,加快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同时,也要对各地扶贫工作实行严格评估,按照摘帽标准验收,绝不能弄虚作假,要真正做到以农民为中心;也要实行逐户销号,做到脱贫到人,真正实现精准脱贫。[10]

四、结语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在此阶段,习近平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从新时代“三农”问题的具体实际出发,围绕“三农”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跳脱了新时代“三农”问题的一系列困境,体现了习近平始终坚持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习近平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2]现在我国正处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时期,“行百里者半九十”,特别是这个时期,最容易最顺利的部分和工作都已经处理好了,剩下的是最难啃的“骨头”,更需要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时刻将农民的切身利益作为一切“三农”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要将保障农民基本权益的兜底网织好、将增加农民收入的安全网织好、将提高农民素质的教育网织好,到2020年真正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让广大农民群众过上好日子。

猜你喜欢

三农城乡农民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饸饹面“贷”富农民
在城乡互动融合中推进乡村振兴
让城乡学子同享一片蓝天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