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主导性的发挥机制探析
2020-01-18徐夫胜
徐夫胜
(合肥学院 先进制造工程学院,合肥 230601)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1]辅导员与所教育管理的学生之间,是既对立又统一、既平等又不对等的关系,教育者管理者的身份以及教育管理的目的性、计划性、主动性、权威性和支配性等,决定了他们在学生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和主导作用。如何发挥辅导员的主导性,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课题,关乎辅导员职责的履行和使命的实现,关乎高等学校的办学方向与质量,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续推进和发展。
1 辅导员主导性发挥的现实价值指向
1.1 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保证人才培养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我们的高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2]这就阐明了高校的政治属性,重申了党的教育方针,回答了高校在新时代背景下“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高等学校的思想阵地,无产阶级不去占领,资产阶级就会不失时机予以渗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辅导员作为高校最基层最前沿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者,担承着举旗帜、守阵地的艰巨使命,要通过对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系列活动的设计组织、主持开展和精心指导,实现对大学生思想信念的最直接引领,帮助他们“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如果把班级比作一艘船,党的思想理论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即是灯塔,学校各级党组织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即为导航员,而辅导员则是驾驭这艘船的舵手,力保航船沿着正确的航线前进,驶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彼岸,为那里输送德才兼备、又红又专的人才。
1.2 维护校园的安全、稳定和有序
校园的安全、稳定和有序,是校园里压倒一切的追求,亦是最大的政治,因为它实为学校建设、发展的基石与保证。高校虽然也存在着大量的教职工和物业管理服务人员,但从比例上看,还是以大学生为绝对主体,而且变数、隐患和风险等也都主要集中在大学生群体一边。衡量和判定校园安全、稳定、有序与否的着眼点,正是大学生们的生命财产、言行举止和学习生活秩序的实际状况。学校各部门大力维护校园安全、稳定、有序的举措,很多最终都是借力辅导员来实施的。校园良好生态环境的实现和维护,辅导员们的贡献必不可少,作用巨大。他们的大局观念、危机意识和前瞻预判能力,他们的责任担当和积极作为,能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能将矛盾解决在爆发之前,能于突发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处理,防止事态的恶化和影响的扩大。最重要的,是辅导员的教育、引导、发动和组织,能让大学生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自觉参与到安全、和谐、美丽校园的创建上来,变“被动”为“主动”,化“客体”为“主体”,为构建根本性的长效机制奠定坚实的基础。
1.3 促进课程学习,推动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大学的学习任务十分繁重,表现在课程的设置门数多、密度大、难度高。大学生要从“一张白纸”成为所在专业的合格人才,必然要经历长期系统的课程学习和技能训练。勤学苦练是成功之道,持之以恒、始终如一是内在要求。传授专业知识和培养专业兴趣,提高专业素质技能,增强创新意识和能力,这主要是专业课任课老师和实验室老师的任务,但也离不开辅导员的配合性助推。辅导员可以协助专业课老师和实验室老师进行外围的教学管理,保证学生上课的出勤率和学习的专注度;可以及时向专业课老师和实验室老师提供同学们的个人信息,如个性特点、家庭情况、心理健康状况、精神面貌等,以便他们增强教学的针对性;能够激励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更进一步,指导成绩差的同学改进学习方法、加大学习投入以尽快赶上;辅导员还可以借助与学生家长保持经常性沟通的优势,调动家长发挥对孩子学习的督促作用等。与此同时,辅导员也与公共课、基础课任课老师们密切配合、相互助力,与学校党团组织、学生处、教务处和科研处等相关部门协同工作、形成合力,即能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相统一,理论和实践相衔接,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融合,从而保证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全面进步发展。
2 辅导员主导性发挥的基本路径
2.1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专项主题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共列出了九条“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其中第一条即是“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1]。这就要求辅导员在平日的工作中,要自觉将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摆在重中之重和优先开展的位置,“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宣传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成为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存压力的增大,心理问题在大学校园里日渐突出,也日渐成为制约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因此,除了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还要适时开展心理健康专项主题宣传与教育,帮助年轻学子们绕开成长中的心理误区,解决带有一定普遍性的心理问题,“培育学生理性平和、乐观向上的健康心态”,[1]使他们最终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克服困难、经受考验和承受挫折乃至失败的能力。心理素质过硬,方能圆满完成大学的学习与生活,尔后在未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大业中成就精彩人生。
辅导员应该开展的专项主题教育还有很多,诸如安全教育、考风考纪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育等。这些教育活动往往是在特殊的时间节点,由学校统一布置开展,也可以是由辅导员根据班级建设或形势发展的需要,自行选择开展。这些专项主题教育的意义不言而喻,所以也一定要开展好,说服学生,打动学生,让教育的主题思想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素质、品格、意识和外在的自觉行动。
2.2 实施常规管理和教学管理,实现管理育人
教育是管理的前奏,管理是教育的接续,二者相辅相成,统一于辅导员的学生工作实践,并通过不断相互转化来实现实效的同步提升。管理工作的目标,是规范同学们的行为,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提高改进大学学习与生活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对国家法律和学校规章制度产生敬畏尊崇之心,对他人形成尊重、包容和友善之念,对公共财物形成爱护珍惜之情,增强宿舍、班级和年级等集体荣誉感,最终形成自尊、自强、自律和自爱的优秀品格。管理既要严格,也要讲究方式方法,多用表扬、鼓励,多发挥典型榜样的模范带动作用,慎用批评少用处分,让同学们感到制度无情而老师有情,从而理解管理、接受管理、支持管理。管理的最终落脚点,是引导大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自我调节,在学习生活中既充满激情与活力,又做到言行举止得当而不逾矩不出格不过激,走向成熟与稳健,塑造新形象,传递正能量。
2.3 提供日常服务和组织开展课外实践,实现服务育人实践育人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还指出:“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1]辅导员的工作不能局限于自上而下的教育和管理,还应有与学生日常生活的广泛交集,跟他们打成一片,在围绕学生、关爱学生的前提下,与他们进行平等热诚的交流、交心、交友。交心交友不能只耍嘴皮子,还要灌注实实在在的内容。辅导员要积极为学生开展政策咨询、牵线搭桥、实事指导、困难相助、排忧解难、规划设计等日常服务活动,“有针对性帮助学生处理好思想认识、价值取向、学习生活、择业交友等方面的具体问题”。[1]
辅导员要在服务中展现自己的服务态度、服务精神、服务能力、服务品格,帮助学生的同时也默默感染、熏陶、启迪学生。另一方面,组织学生开展志愿服务、公益劳动、学科竞赛、科技创新创业等课外实践活动,使他们在奉献社会、提升自身实践动手和知识运用能力的过程中,体悟到服务的意义、劳动的价值和创新的作用,消除原先可能存在的看不起普通劳动者的偏见甚至好逸恶劳的恶习,树立服务光荣、劳动伟大、创新可贵的思想,从而自觉开启为同学、为老师、为他人、为班级服务以及自我服务之旅,并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方法、渠道。在交互服务和帮助中,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增加了了解,增进了友谊,提高了宿舍、班级、年级等的和谐度和凝聚力,也创造了美好的校园生活和陶冶了个人道德情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一定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4]
3 辅导员主导性的发挥机制
3.1 了解学生,建立健全学生档案——发挥主导性的支点
学生档案应涵盖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家庭情况,以及思想品德、心理健康状况等。有些档案是呈现在纸上的,诸如各门课程的考试成绩、参加课外活动情况、班级综合测评排名、评优获奖明细、违纪违规受处罚记录等,还有些可能是只需要辅导员储存于心间的,诸如该同学的精神面貌、素养品格和道德情操等。档案随着时间的推移,要不断地补充、更新和完善,亦即与时俱进。除了个人档案,还应建立宿舍档案、班级档案等,宿舍的人际关系、生活风气、学习氛围以及每周进行两次的宿舍安全卫生检查成绩,班级的班风、学风、考风以及团支部和班委会的人员构成与工作业绩等,都要在档案中真实体现出来。辅导员制定教育、管理和服务的方案,必然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而档案记录和反映的,即为学生方方面面的实际、实事。辅导员要花心思、花时间和精力做好这“实际”“实事”的调查、记录、整理和熟悉消化工作,为谋教育、管理和服务之道筑实逻辑起点,为实施教育、管理和服务夯牢借以发力做功的支点。
3.2 开好班会,充分发挥其功能——发挥主导性的主渠道
班会的主持人一般是辅导员,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各种专题教育的主讲台即是班会。为了保证教育取得应有的实效,辅导员会前要充分“备课”,还要了解掌握班级同学的思想认识状况,以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班会上的思想政治教育、专题教育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所以每次时间上都不宜过长,更要避免形式上的“生硬”,要自然而然地带领他们走进去,在不知不觉中实施教育并取得成效。“润物细无声”[5]也应是思想政治教育和专题教育的最高境界。
辅导员每引领同学们完结一段历程,都有必要回顾反思一番。大学的学习与生活,过程因人而异,结果因态度、方法、专注程度和投入多寡而发生分化、显现差别。辅导员对同学们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和不足的缘由予以回顾总结,能帮助当事同学正确认识自我,也可以给其他同学以借鉴或警示,还可以起到激励先进、鞭策中游与后进的作用。一个学期是大学学习生活的一个完整阶段,亦是一个轮回。辅导员最应注重和做好的,是每学期之初的首次班会上的回顾和总结,因为这是对刚刚过去的整个学期的回顾和总结。总结的依据,是辅导员手里拿着的上学期所有同学各门课程的考试成绩汇总表、各宿舍安全卫生检查成绩汇总表以及所有同学参加课外活动的数量和质量统计表等,数据具体、翔实、齐备,总结起来有力度、有说服力。对个人的总结,要与对宿舍、对班级甚至对年级的回顾与总结结合起来,从个体、局部的角度去看整体、全局,也从整体、全局的角度去看个体、局部,这样的总结效果会更好。
回顾和总结既往本身不是目的,回顾和总结的着眼点是未来,是为了把下一阶段的学习、生活和课外实践活动做得更好更实一些,所以回顾和总结的结束,便是展望和规划的开始。快马加鞭,见贤思齐,知耻后勇,是展望与规划的动力源泉。辅导员在班会上作出的表扬与批评,提出的希望与要求,为同学们的规划指明了方向。
班会是以辅导员为主导,并非意味着班会就是辅导员的一言堂,班会同时亦是以学生为主体,人人都有发言说话的权利,人人都可以唱主角,比如开展讨论、发表意见、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咨询求教、建言献策等。班会应该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热烈互动,在这热烈的互动中,实现交流,凝聚共识。辅导员亦借助这热烈的互动,实现价值引领、思想道德教化以及学习与生活的促进。
3.3 进教室下宿舍,发掘并解决存在的问题——发挥主导性的关键
辅导员虽然办公室事务繁杂,但决不能让这些事务把自己拴在办公桌前,被动地等待反映问题的短信发过来、报告突发事件的电话打过来或班干团干同学上门汇报重要情况。辅导员是做学生工作的,什么时候都不能脱离自己的工作对象,再忙亦要挤出时间深入学生上课的教室和生活的宿舍,巡视、检查、研判。唯有如此,才能及时了解掌握真实情况,发掘各色真实问题。辅导员对上课迟到、早退、无故旷课和不认真听讲的同学予以批评教育,没收突然冒出来的酒精炉、大功率电器或猫狗之类的宠物并上报学校进行处理,责令脏乱差和存在安全隐患的宿舍进行整改,化解同学之间的矛盾冲突,即刻便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有些学生不大理会任课老师的教导,对公寓管理员和班干部的劝诫亦是置若罔闻,但他们对朝夕相处、亦师亦友的辅导员还是敬重有加的,辅导员亲临教室宿舍进行的检查和督促,会让他们变得“循规蹈矩”,改善自己的学习生活态度,实现“阴转晴”的气象更新。建立和完善检查督促机制,是大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本质规定,亦是发挥辅导员主导性的关键之所在。
3.4 搞好团支部和班委会建设,培养工作助手——发挥主导性的依托
辅导员纵使工作能力再强,牺牲奉献精神再突出,他们每天所能做的工作还是极其有限,迫切需要学生组织和骨干站出来予以协助和分担。在这方面,每个班级的团支部和班委会是大有可为的。团支部和班委会是班级的工作队和战斗堡垒,在同学中开展自我教育、管理和服务是它们与生俱来的天职和存在的意义之所在。它们一般是由辅导员主持的团员大会和班会民主选举产生,内部都是组织严密,分工明确,合作联动。团支部侧重于思想宣传教育以及入党积极分子的选拔和培养,班委会则侧重于班级日常学习生活的组织、管理和服务。辅导员首先要主持引导好选举工作,确保同学们都能按照优中选优的原则来投下那神圣的一票,从而保证班级最优秀的同学进入团支部和班委会。尔后要对团支部和班委会的运行给予指导,建立定期考评和正向激励机制,对那些工作认真负责、卓有成效的团干班干同学要在班会上加以表扬,在入党和各种评奖评优方面给予适当倾斜。还要对每届团支部和班委会的任期给予合理规定,任期届满要重新进行选举,以保证团支部和班委会能及时补充新鲜血液,始终充满生机、活力和战斗力。
3.5 关注困难学生和问题学生,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实现就业——发挥主导性的难点
“抓两头,带中间”是辅导员开展教育、管理和服务的基本工作模式。这里的“两头”,一头是指学习成绩好、发展前景光明的优秀学生,对于这类学生,辅导员努力的方向就是激发他们的潜能,创造条件促使他们更全面更充分发展;另一头则是指诸如学业困难、经济困难、就业困难、身患疾病、家庭变故、违规违纪、沉溺网络、心理病态之类的学生,他们是辅导员工作的难点,又因为是难点而成为重点。辅导员必须直面这些同学,直面他们各自的情况和问题,下大决心,花大力气,开动脑筋,发挥智慧去予以研究、谋划、解决。辅导员首先要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就像关心爱护另一头的优秀学生一样,让他们感受到老师不离不弃的情怀和来自学校的温暖。还要通过面谈、网络、电话等方式,做好他们的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帮助他们树立战胜困难走出困境的信心和勇气。辅导员更要力争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这是问题的关键,如果个人力量不够,就向学校有关部门、组织、领导、班主任、任课老师、家长、学生骨干寻求助力,组织号召大家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这样形成的合力则往往足够强大。实施这类帮扶机制的决定因素是辅导员,因为他(她)不仅是一线攻坚克难的工作者,更是整个帮扶机制的发起者、组织协调者甚至指挥者。而驱动辅导员尽心竭力赢下帮扶的,是他(她)强烈的使命担当和锲而不舍的事业追求。
3.6 率先垂范,发挥“身教”作用——发挥主导性的根本
在大学校园里,学生的眼睛皆盯着自己的老师,而众目聚焦的第一对象无疑为教育、管理和服务他们的辅导员。大学生已是成年人,有头脑,有一定鉴别力,同时模仿性、可塑性又很强。在这种背景下,辅导员平日的一言一行、一举手一投足都会对他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辅导员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政策水平以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品德修养的自我锻造与提升,特别是要谨言慎行,严于律己。说到必然做到,做不到的话坚决不说;凡事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细节决定成败,身教重于言教。辅导员本人“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6],学生皆会深受感染、鼓舞和激励,皆会不由自主地去“思齐”、去学习、去追随,并对辅导员老师产生“信服”的情愫和“敬而近之”的行为。在“信服”和“敬而近之”的氛围里,辅导员开展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势必会顺达高效、事半功倍。这种连锁效应,将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一古老命题提供新的印证和注脚,也是建立辅导员榜样引领机制的出发点和归宿。
3.7 筑起网络阵地,抢占制高点——发挥主导性的新舞台
在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的推动下,人类社会已经迈入了信息高速公路时代,微信、微博、客户端、QQ、闪信等新媒体不断涌现,改变大学生学习与生活面貌的同时也冲击着他们既有的精神世界和思想价值观念。网络上的信息发布缺乏审查与把关程序,传播又具有快捷性和发散性,遂造成了网络生态良莠不齐甚至有时乌烟瘴气的现状,不能不令人担忧。鉴于此,辅导员不仅要主动介入互联网,而且要筑起网络阵地并抢占制高点。一方面,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开展对大学生的管理和服务,提高工作效能;另一方面,要积极搭建大学生教育平台,参与大学生论坛建设,大张旗鼓地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宣传好中国精神、中国气派、中国风格,宣讲好中国大故事和身边小故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班级同学中内化于心、固化于性、外化于行,坚决抵制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泛娱乐化等思潮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净化班级网络生态环境。“谁赢得了互联网,谁就赢得了青年”。[5]辅导员处在青年学生教育和管理第一线,处在多元思想观念碰撞交融的风口浪尖,必须“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地”[2]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圆满完成赢得互联网、赢得青年的重大历史使命。